崇祯想到这里,顿时精神百倍地坐直了身体,哈,终于被他找到了乔姑娘话中的漏洞。 可随即他又僵在原地,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一切。 “还几十万京卫营?” “十多万锦衣卫?” “大哥,到了这种时侯,无论是京卫营,还是锦衣卫,在那个时候,基本已经全都烂到根里了。” “野史记载,崇祯十五年之时,主管京大营的兵部左侍郎吴牲,便已经揭开了所谓京大营的强大实力。” “号称有十万人马的京大营,其真实数字,还不到十分之一,这里面一个兵,相当于十个兵的空额,而且最搞笑的是,哪怕是顶空额的兵,也大部分是废柴兵,根本没有什么一战之力。” “待到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攻破北京城之时,这些兵又因为【市饭、兵饷久缺】,更是士气丧尽,基本成了案板上的肥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 “像当时驻扎在京师的勇卫营、铁骑营,在李自成进攻北京之前,便已经有一半被派往南方,美其名曰保持南北畅通,但在李自成大军逼近时,为了保命,他们居然自行解散了。” “剩下另一半,好歹坚持抵抗了两天,这也已经算是发挥出了超强战斗力。” “至于锦衣卫?” “大哥,你开玩笑呢,你当真不知道你那锦衣卫里面究竟是什么样子吗?” “您老人家要斩草除根,清洗所有曾经依附于魏忠贤的党派,锦衣卫也被牵涉其中,来了一波大换血,人心惶惶不说,这里面组成结构,早就已经不是明朝初年那般,严格考核才能进入锦衣卫的景象了。” “明朝末年,国家财政崩溃,买官卖官之事极为猖獗,尤其像锦衣卫这种职位,只要你有钱,就能混个一官半职的,给自己渡渡金。” “所以锦衣卫里面大多都是来混日子的,再加上锦衣卫上面的指挥使是骆养性那种没底线没下限的混帐东西,底下的兵除了喜欢勒索商户,敲诈官吏,压根也没什么战斗力。” “更别提让他们去守城抵抗农民军了。” “所以,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时,除了有个别锦衣卫还在顽强抵抗,是真正的殉国而死,大部分锦衣卫都投降了。” “这是整个朝廷的悲哀,更是你这个皇帝的悲哀。” “毕竟,这锦衣卫从创建起,就是天子亲卫。” “可到最后,这一批本应该是国家最精锐的天子亲卫部队,却成了纨绔子弟、地痞流氓,只要花钱镀金就能进去挂名的地方。” “这难道,不是悲哀吗?” 崇祯呆呆地怔在龙椅上,双目有些失神。 若是到最后,连锦衣卫都已经烂成这个样子,那他究竟还能相信谁? 他朱由检,难道就真的不适合当一个皇帝吗? 难道这朝堂之中,就没有一个能让他真正信任的人吗? 崇祯有些迷茫,眼睁睁看着这在风雨中飘摇动荡的大明,他却无能为力。 他此刻当真是不知道,自己究竟还要怎么做,才能真正的拯救大明? 大明朱由检:乔姑娘字字诛心,朕心痛难当,在后世人眼中,朕是不是,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去当一个皇帝? 乔安看到崇祯的提问,也明白他此刻心情究竟有多不好受,毕竟亡国之君这个锅,真的是能让人无地自容羞愧而死。 可这大明亡国的锅,又不能全部都扣到崇祯一个人身上。 思忖片刻,乔安这才回道:“崇祯陛下作为大明皇帝,可以算得上是勤政劳模,至少比起怠政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陛下,和天天躲在后宫钻研木工技术的天启陛下来说,你这个皇帝当得,可以说是十分勤勉。” “相对于历史中的其他皇帝而言,你不分昼夜批阅奏折,处理公文,闻鸡起舞,事必躬亲,在位期间从未有半分奢侈之态,吃穿用度更是十分节俭。” “我们都明白,你迫不及待想要修补大明的心,我们也都理解,作为大明皇帝,你真的已经尽力了。” “但是,这纷乱破碎的天下,不是你一句勤政节俭便能修补回来的,你接手的本身就是一个烂摊子,已经濒临破碎的烂摊子。” “先不说那个时期天灾并起,大明境内的各个地方,不是这里干旱,就是那里有瘟疫。” “在位十七年,灾难便持续了十七年,土地受灾,百姓受难,甚至到了啃树皮求生,人相食的严重地步。” “据记载,自崇祯元年开始,大明王朝就像被诅咒了一般,大旱不断、灾害频发。” “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 “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十四年旱……” “翻开史书一看,全篇都是灾难…..” “而此时的大明境内,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虎视眈眈,在这种天灾人祸,内忧外患的加持之下。” “崇祯陛下你即便是天纵之才,也没办法将整个大明从悬崖边上给拉回来。” “崇祯陛下所谓的勤政,在这里面最大的作用,无非是让整个大明结束的进程更加快了脚步而已。” “所以我当时才会说,你真的,其实也不用那么努力,因为你越努力,大明亡的就越快。” 大明朱由检:……… 明明前面他还在感叹乔姑娘当真是懂自己的艰难与苦心,可后面却又跑偏到了如此地步。 他越努力,大明就亡国的越快? 他这个皇帝,明明是想要拯救大明的,可为何乔姑娘要说,他的勤政爱民,节俭度日,反而加速了大明的灭亡进程。 作为一个皇帝,他日夜忧心,夙夜难昧,可为何却得来一个越努力越报废的结果? 如果是这样,那他努力的意义,又在哪里? 直播间中,乔安的声音仍在继续: “崇祯陛下可知,作为皇帝,后世为何会认为,崇祯陛下越努力,大明就亡国更快?” 大明朱由检:…….. 崇祯紧紧抿着唇,手指死死地掐进手心,心里怒意沸腾,如果是有人敢当面这般言语,他必会勃然大怒。
第435章 疑心病重 崇祯紧紧抿着唇,手指死死地掐进手心,心里怒意沸腾,如果是有人敢当面这般言语,他必会勃然大怒。 毕竟无论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接受别人当众来指出自己身上的缺陷之处。 可崇祯知道,他没有资格去抱怨,更没有资格去生气,他的大明已然濒临破碎,只要能有一丝挽救的希望,无论要他做什么,他都愿意。 更别说,只是听几句扎心的实话了。 大明朱由检:请乔姑娘指教! “指教谈不上,我也是拾人牙慧,将后世人分析的一些言语分享给崇祯陛下罢了,希望能对崇祯陛下日后执行,有所帮助。” “这第一点,自然是崇祯陛下太过于急躁,且独断专行。” “我先前说过,崇祯陛下接手的大明,是一个几乎烂到底的摊子,各种问题纷乱复杂,缠绕在一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好的。” “可崇祯陛下一上位,就着急上火,凡事讲求速见成效。” “比如崇祯陛下认为,当前朝堂如此混乱,一定是因为有阉党祸乱朝纲,所以才刚一上位,就迫不及待地处理了阉党集团。” “没有任何的缓冲期,更没有任何思考,在一众文官的忽悠之下,崇祯陛下独断专行地判了阉党死刑,直接将朝堂的平衡打破,使得文官集团一家独大。” “你杀了魏忠贤,又没有提拔上来一个新的魏忠贤,这就造成了朝堂之上成了文官集团的一言堂。” “朝政要听他们的,战况也要听他们的。” “可真到遇见事了,崇祯陛下需要钱来充当军饷的时候,这群文官除了会哭穷,啥玩意儿也干不了。” “万历年间,在张居正的铁腕之下,朝廷的税收计划达成率大概能达到九成左右,满口道德一心娼腐的儒官群体,被张居正整得死去活来。” “到了天启年间,因为有大太监魏忠贤当家,牢牢把控住了东南财源,所以让文官体系插不进手去,税收计划达成率也总能完成七成以上。” “到了崇祯陛下年间,直接自毁长城,将整个大明的财政交到了那群文官集团手中。” “这下好了,朝廷的税收计划达成率剧烈下降到五成以下,到大明王朝临近亡国的那两年,更是只剩下三成左右。” “老百姓的税钱那是一分钱也没少交,但是钱就是到不了国库,于是国库空虚,朝廷需要用钱,崇祯陛下就认为是老百姓交的税实在太小,理直气壮地要求加税。” “终于是把已经苦到极点,连饭都吃不上的农民百姓给逼得起义造反,内乱开始大规模爆发,朝廷被逼的两线作战,最后生生拖死了王朝命运。” “说真的,崇祯陛下,虽然魏忠贤不是什么好东西,但他对于朝堂,确实有制衡作用。” “如果魏忠贤还在,崇祯陛下想要筹银子,哪里用得着你自己出面,低声下气地去求大臣捐银子,魏忠贤分分钟就能给你搞来个几百万两。” “至于那些没有进到国库,不知所踪的朝廷税银究竟去了哪?崇祯陛下想来现在已经明白了。” “朝廷没钱,百姓没钱,唯有崇祯陛下的朝堂重臣,自诩清流正派的东林党人,那是个个富得流油,你说这些钱,它能在哪呢?” 大明朱由检:…….. 崇祯一时语塞,犀利冰寒的眸子扫向下方,仿佛要将那群道貌岸然的大臣们看个透。 众大臣瑟瑟发抖,哆嗦着嘴唇想要为自己辩解,可却又有些心虚,一旦他们辩解,那个后世人必定会建议陛下对他们清查财产,到那时,才真是什么都保不住。 直播间中还在继续: “我们现在来说第二点原因。” “据我们后世研究,这最要紧的第二点,就是崇祯陛下的疑心太重,并且喜欢甩锅。” “当然,纵观历史,所有坐在龙椅之上的皇帝基本都是疑心比较重,没办法去轻易相信别人,但这一点,在崇祯陛下身上显现的极为明显。” “如果大臣们表现得昏庸无能,那皇帝便会有些看不起,无法得到重用,如果大臣们表现的过于精明能干,又会引起皇帝猜忌。” “但是对于崇祯陛下来说,属于比较特殊的情况,你是只相信自己,绝不相信任何一个人。” “崇祯陛下在位十七年,一共任用过50位内阁首辅,这在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存在。” “六部和都察院的首长更换也同样频繁,他共用过吏部尚书13人,户部尚书8人,兵部尚书17人,刑部尚书16人,工部尚书13人,都察院左都御史132人。”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89 首页 上一页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