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皇帝:谁不需要啊?难道我们像是人才很充足的模样吗? 朱厚照往嘴里塞了快水果,正正好好的大小还带着一丝冰冰凉凉,笑得可开心了。 越听他越觉得这王阳明很合他的心意,尤其是打仗。 哪怕是英国公不劝说,他也准备向人家主动请教,这可比他和一群人在那摇头晃脑的读书有趣多了。 【正月开始前往前线制定战略,连破四十余寨,斩杀、俘获七千多人; 七月进兵大庚,十月破巢八十四,斩杀、俘获六千多人。 王阳明就带着他手底下的书生弟子还有偏裨,将周边持续了数十年的匪患彻底剿除。 我都不知道该夸他,还是为前面的那些人羞愧啊。 匪患剿除后自然便是治理,再地方王阳明恢复了保兵制度,建立基层的武装队伍,同时兴办学校,提高教师待遇。 一时间南赣地区书院林立,之前那些逞凶好斗的风气也跟着在改变。 瞧瞧人家的教化,还得是大枣加大棒一块来啊,儒家在教化这方面确实是其他家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先保证下自己的安全啊。 有朝一日去了稍微偏远或是民风好斗的地方,比起张开嘴说教,还是先拿着棍子比较安全。】 儒家:难得你说句我们的好话。 不过只要不是死犟着的人听得进去,毕竟前面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 而且,天幕说的安全问题也是实打实。 君不见多少人死在外派和流放的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身板很重要啊。 秦汉的儒家:什么鬼?他们忍了很久了,后世这群一个个都是什么身板?为什么天幕老是强调身体?到底是有多弱啊? 【王阳明在教弟子上面真的很有他一手,当时不是多了很多书院嘛,他还联合这些书院举办一些大会。 差不多把剿匪的事情做完,王阳明又开始提起之前想了很久的事情——辞官。 他对当官的兴趣没有传播心学大,但朝廷也是难得找到个能用的人,还是驳回了,顺带又把之前的赏赐加高。 很明显,继续干活,不要老想着辞官辞官辞官。 有些人一把年纪还在朝廷死不挪位子,就你五十不到的年纪想着回家,干什么呢? 当官不必别的行业想走就走,朝廷不放人,王阳明自然得接着干活。】 朝廷上一把年纪的大臣:有点过分了啊?我们那是重权欲吗?小年轻能有我们的经验吗? 林书:朝廷上想要找小年轻还是有点困难的,三十岁都稀奇。 按照大多数人对于当官的热情,没有办法太能理解王阳明的想法,。 反倒是许多人羡慕啊,他们考不上,别人不乐意,这就是任何人的差距吗?
第177章 王守仁(十一) 【值得一提的是,后面在正德十四年还出了件大事,宁王发动叛乱。 该说不说,本来王阳明都要去附件陪平叛,听到这个消息立马去吉安招募义兵,发檄文,这些都需要时间。 王阳明知道此刻需要拖,不然宁王直接顺着长江东下,作为留都的南京毫无疑问是保不住的,这样会叫叛军在政治上有一定的说辞。 王阳明胆子也大,当时他手里其实没有兵权,因为一心想着辞官回家,幸好有威望,江西境内的朝廷官吏都还算是配合。 不过也是,这种时候不配合岂不是得被怀疑和宁王一样,宁王这个反叛和当时的朱棣还不相同,那真是想要找补都没法找补,纯粹是胆子大想要搏一搏。】 朱厚照:??? 朝廷上下哗然啊,一个个都顾不得皇上不愿意他们打扰的事情,立马一块面见皇帝。 宁王狼子野心啊! 宁王:??? 这就很过分了啊。 朱棣也不是多开心,说就说嘛,干嘛又带上他。 朱元璋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儿子,就是你带的坏风气。 同时也无奈,怎么他后代居然还有能力造反啊? 怎么安排后代确实是个问题,可要朱家的子孙过苦日子,他又不愿意了。 【王阳明直接假装已经把檄文发到各地,还在城里到处长协假檄迷惑地方,说朝廷派了八万兵马,加上勤王的军队,总共十六万准备进攻宁王的老巢。 实际上这会儿还什么都没有,自己招募的兵都没到位,这些还不够。 王阳明派人写一些手下人劝农网攻打南京的书信,然后又泄露给人家,偏生宁王手底下的官员谋士按照正常思路劝攻打南京,一下子叫人怀疑了啊。】 【宁王决定小心行事,但等几天心里越想越不对劲,派人去大打听朝廷压根没有派兵,差点气成一个猪肉堡啊。 立马顺着长江东下攻打南京,也就是着十多天的时间,王阳明那边仓促之下也已经招募了士兵。 他也不管宁王往哪打,直接就是一往无前的冲着宁王的老巢去了,宁王只能回防啊,正好王阳明这边士气高,到时候对着疲惫赶回来的宁王军队迎头痛击啊。 事情也如他所料,决战的地点很有趣,是在鄱阳湖。 宁王他祖宗很熟悉啊。 又是一个不知道该夸王阳明厉害,还是宁王拉跨。 从他起兵到鄱阳湖被俘只有三十六天,这是干嘛啊? 浪费咱们阳明先生一个多月的时间。】 本来还以为能够打得有几个来回的众人:??? 他们也想问这是干什么啊? 还以为你叛乱多少有几把刷子吧,你这是真就送菜啊。 他们都怀疑是不是专门给王阳明送人头的,很叫人怀疑啊。 朱元璋脸色黑得不行,叛乱就算了,还被打得这么丢脸,他希望大明安稳,但心里也很不是滋味啊。 难道真的都被养废了吗? 林书:还要想?你现在看看你的那些儿子,就知道什么叫做脾气暴躁的废物是什么样子。 【不过,宁王之前和朝廷的一些大臣或者是朱厚照身边的太监维系得不错啊,有些人还挺仁慈的啊,想着放人一马。 王阳明意识到这些人对他肯定会不满,加上他早就想着辞官,这会儿也不管什么赏赐不赏赐,直接辞官走人。 朱厚照还真没有给赏赐,你们脑袋都被驴给踢了啊,等到了世宗的时候才有,见了鬼,给你们老朱家干活都不带发应该的奖金啊。】 朱厚照没想到这把火又烧到他身上,心里也有点臊得慌。 不管人家宁王拉不拉跨,但王阳明肯定是厉害的。 人家评判藩王谋乱,他都想敲敲未来自己的大脑阔,是不是真的傻了。 不过,当官有这么不被人喜欢吗? 从头到尾这位阳明先生那是一直都不放弃的辞官啊。 【正德十六年,咱们朱厚照同学就挂了,虽然咱们也挺可惜的,还连个儿子都没留下,还是藩王当了皇帝。 不得不说啊,有时候宁王的运气也是有点背啊。 就差这么几年,虽然也不一定是他当皇帝,但那会儿总比造反要有名头,说不定还能浑水摸鱼呢。】 朱厚照:我死这么早?还没儿子? 英国公这下不能装傻了啊,这个消息很吓人啊,虽然还有十几年,但瞧着现在皇帝的年纪,立马扯着嗓子喊太医。 太医院的人也制取,拿上自己吃饭的家伙往皇帝这边跑,宁王不宁王先放一边,还是看看皇帝的身体吧。 宁王应该是翻不起什么浪。 宁王:我也觉得我有点倒霉啊。 【等到世宗继位,短暂的爱了一下王阳明这位能人就开始冷漠,没关系,反正王阳明也不爱老朱家这些奇葩皇帝。 他总算是等到了正式的辞职,不容易啊,打工人想要走人花了这么些年。 太能干了也是一种过错,老板压根不放人。 接下来王阳明就开始到处讲学,他的弟子学了这么些年也学出点名堂,够资格讲学了啊。 当时都称为王学,人家有好好的名字不叫。】 【王阳明的新学有人追捧就有人不喜欢,但朝廷那些人不喜欢但全部都不否认他的军事才华。 好家伙,王阳明都没想到五十六岁这一年还要再就业,被任命为两广总督,熟悉的辞职,熟悉的不允许。 我只能说,老朱家是会用人的。】 朱棣听着天幕埋汰的语气,也很是臊得慌,后代这是在干什么啊? 不是说不能用人家,但你要用就好好用,都五十六岁了,难道除了王阳明找不出其他人来吗? 这才是重点啊? 【既然不能推脱,那就再就业吧,总不能指着皇帝的鼻子骂。 他照着以往一边讲学一边治理的方式,又开始了做官,明处讲学,暗处谋兵。 半年时间不到,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 这次他依旧上书请辞,还没等到回复便自行离去,因为他已经感知到自己大限将至了。】 【王阳明的思想是明中晚期主流学说之一,后来还传播到日本,影响巨大。 “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 …… 王阳明一生都在践行他自己的学说,“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在封建社会具有强烈挣脱冲破的意味。 当然,大家也别被后人给他冠上的名头给吓到,思想嘛,还是得百花齐放,想批判还是得批判。 要是因为提前知道了他的个人成就退缩,那也不符合阳明先生的期望。 若是想踩着人上位扬名的,小心思收敛点。】 林书没有详细去仔细说王阳明学说的内容,因为她也不懂。 再说,人家正主就在那,总归还能走出来那条路。 【三对父子咱们先讲到这里,明天开始和大家讲讲中国的四大发明。】
第118章 当官也逃脱不了课业 天幕一消失,百姓自然都开始全心全意的干活。 皇帝们自然也少不了干活。 朱厚照这边自然除了接受太医的全方面检查,得到一个健康的诊断后,就是处理宁王叛乱,以及大臣请命诛杀国贼刘瑾为首的宦官。 前者朱厚照没有插手,阁老们有能力处置,后者却是被他按了下来。 英国公没有留在宫内,皇上一看就是要自己处理,留下来碍眼不是。 刘瑾跪在大殿上,暑热还没散去,可身上却是一阵发冷。 朱厚照还是少年模样,稍显稚嫩,但已经逐渐有了成熟的影子。 “是奴婢罪该万死。”刘瑾没有否认身上的罪过,毕竟天幕都指出来了,他平时做事也没多收敛。 朱厚照沉默不语,只是瞧着低头俯首的刘瑾。 自幼他便在自己身边伺候,父皇母后舍不得惩罚他,很多时候刘瑾都是那个被迁怒的人。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1 首页 上一页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