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肥饼,之前和大家提到过大豆榨油后的枯饼和漕渣就是在范畴内,后来又有人提出将麻枯捣碎后火粪熏再发酵。 肥饼广泛使用的时间肯定是到了后期明清,前期豆饼这些食物百姓是不可能,也没有余地拿去给土地增肥。】 还在吃豆饭和带壳麦饭的秦汉:说实话,你们说的话稍微有点冒犯了,这和我们吃肥料有什么区别啊? 百姓也觉得,哪怕是天幕呈现出来没有美感,没有味道的豆渣,在他们看来也是能充饥的食物。 朱元璋:你说的大明肯定不是我的大明,起码现在不是,开国就是穷啊。 【肥料制作基本离不开发酵的过程,老祖宗们其实也没计较些有的没的,还称作是酿造。 可以酿造的奋飞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就是十种加工方法,细则我就不多说了啊,大家看看就行,我这里也没有这个的展示过程。】 实在是人的联想力过于强大,她脑子里总是脑补,想了些有的没的,都快把自己整yue了。 刚刚还嫌弃天幕说得有点恶心,现在抄作业的时候一个个又嫌她说得不细致,但一个个的手可没停下,保证不错过任何内容。 【友情提醒一句啊,肥力也不是越多越好,无论是垫底的基肥,还是接力的追肥,都得考虑农作物的特性,少了会营养不良,多了也会直接把叶子烧没了。 用肥犹用药,人知道药不能乱吃,可别自作聪明的给庄稼乱施肥。】
第205章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14) 【除了在灌溉、施肥、耕作方面下功夫,针对低产田还创造性的发明了一些高产耕作法。 第一个是汉武帝时期赵过推行的代田法。 咱们刘猪猪打仗打出了武帝的威名,但同时也把自家积攒的家底掏空得差不多了,晚年自然还是得休养生息,赵过就是这时候被重用的。】 刘彻为了那个叫人心梗的称呼梗了一下,然后就是高兴,赵过赵过,别等以后啊,好东西现在就可以用起来啊。 桑弘羊也是同样的想法,好不容易听到个能往回弄钱的人了。 提高产量那也是弄钱啊,养人先不说钱不钱,得有粮食啊,说句不好听的,真到了去抢的地步,光抢钱也没用。 咳咳,只能说能和刘彻共事,性格多多少少都是有所共通之处的。 【赵过推出的代田法也是参考损益畎亩古法,把六尺宽的沟开垦成三沟三垄,种子种在沟里,出苗后渐至垄平,目的就是为了抗旱防风。 再加上汉朝时农具的发展,利用耦犁作垄、耧车条播,做到用力少而得谷多。 更为重要得是,垄和沟连连轮换,显然是要叫土地得到休息。 赵过更为难得的是他哪怕是他自己提出来的政策,也没有立刻全国推行,而是在长安的关中地区以及西北边郡屯田试验后,确认能够达到增产才推行到百姓中去。 和一些头脑发热没有经过任何检验便推行下去的政策全然不同,起码流程和结果都十分正确。】 “呀,这位赵大人可真是个好官啊。” 百姓最能理解这句话,往日官府要推行什么政策,要收什么税哪里给过他们适应的时间啊。 种地就是他们的全部,朝廷说得再好也无法打消他们的顾虑。 刘彻更加心动了,好臣子就得快点到他碗里来。 始皇帝听到畎亩法,想到又是他们大秦的政策,一个个都被人捡着改进,再想想自家只有二世,狠狠闭上眼平息心中的怒火。 【第二个则是西汉末年氾胜之提倡推广的区田法,是一种抗旱丰产耕作法。 区田布局有两种,第一种和代田法有些类似,只不过尺寸有些不同,开垦为町和沟; 第二种是根据土地肥力不同划分的方穴式,适合丘陵以及其它不适合连种的地区,把庄稼种到深6寸、方6至9寸的方形小穴里。 两种方法虽然都是抗旱丰产,可第一种显然对农具有较高的要求,第二种则是对施肥灌溉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 说实话方穴式想要大幅度推广很困难,可作为济贫救急的措施还是很不错。】 记下来记下来,那么大的国土,没有哪一年可以说没有天灾,管它能不能推广,应急也是能用。 刘彻:西汉?果然每次听到自己的大汉裂开都不是很爽。 【第三种亲田法更是具有 针对性,需要农业各方面都发展到极高,它出现的时间便是在清朝,轮流在耕地当中选择部分精耕,例如有百亩田就‘亲’二十多亩。 第四种是砂田,明朝针对甘肃贫瘠山区创造的改造低产田的办法,甘肃当时降雨少、无霜短期,可地下水的含量不少,为了满足农业的需求,提出来砂田的想法。 具体的做法便是土耕后施足底肥,还得用砂石覆盖,听听就知道要多投入的劳动量,本来种地就已经很辛苦,还得增加工作量,古代又没有地膜能代替,增产是增产,但有时候投入和获得不符合正比。】 天幕说得可惜,的那百姓并不觉得。 他们身上也就只有一身力气,还卖不出去,只要能增产,辛苦点完全不被他们看在眼里,况且增产多的都是属于自己,干活自然有干劲。 【其实不单单有这些,鉴于土地对咱们的意义重大,反正从古至今折腾的可不算少,毕竟现在都还在研究各种土。 从哪里挖到新土,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能不能种地,只能说真是独特的血脉。 华北的盐碱地就被捣腾出沟洫排盐、种稻洗盐、放淤压盐、深翻窝盐等一系列方法,只为了增加那么一点点产量,乐此不疲; 南方冷浸田多,就搞出犁冬晒垡、开沟烤田、熏土暖田等方法来。 咱们国家疆域广归广,可一开始土地质地并没有多好,放在哪哪都一样,土地也是需要投入和改造的,最为明显的便是岭南等地,一开始谁会想到会成为产粮大地呢。 反正在外国人眼里的边际之土,咱们国家也没有放弃过,主打就是一个‘抠抠搜搜’会过日子。】 这话说得不错,没有人觉得不对,既然地放在那,自然不会是地没用,一定是他们没找到种地的正确方法。 只能说,对于土地,中国人有自己的溺爱。 【外部工作做得多好,都只是在基础上提高增长空间,可粮食产量最终还是由种子来决定,施肥、灌溉再好,种子干瘪不良,做再多都白搭。 选育良种大家都有这个意识,作物的训化就是人工选择的结果,田间选穗就是其中一种,很多地方还能被当作是祥瑞呈到皇帝面前呢,又省钱又有面子,就是别老是借祥瑞的名头啊。 选到好的种子还得好好收藏,这让我想到小时候家里选的南瓜种子被我炒了瓜子吃。 种子收藏主要是从《氾胜之书》和《齐民要术》两本书开始系统记载的。 还有嫁接等无性繁殖技术,可以保持物种原有的特性,又能培育出大量的新品,像是重瓣花、无子果实都是这样培育出来的。 其实咱们老祖宗想法真不少,也很大胆,只不过没有深入的去研究为什么,迫于社会环境也无法进一步发展,一个劲的埋头苦干。 这方面的内容等会儿展示给大家看,专业的人来听才有用,这需要对种地园艺有了解的人,不是天才可别胡乱跨专业。】 瞧着一晃而过的目录,百姓心里都是满满的踏实感啊。 别的不说,那么多被后人都说是好东西的种地法子,他们用了肯定能收更多粮食,头一次希望陛下的政令快点下。
第206章 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15) 【万物相生相克,除了育种之外,老祖宗们还利用作物之间的习性来提高产量,都可以说是无所不为了。 《氾胜之书》曾经推荐在在秋天除麦后把土壅在麦根上,这其实起到抑制小麦的生长,因为老祖宗们已经发现,如果冬小麦在过冬前生长过旺盛的话,等到返青后会被影响,因此也有了麦无两旺的说法。 还有《齐民要术》中记载,会用工具敲击枣树树干,叫树干局部受伤阻止营养往西啊输送,从而提高产量,这就是有名的嫁枣法。 农桑衣食撮要》中也有类似的记载,不过是根部除去主根,促使新根茁壮生长,达到结果肥大的目标。】 “不知道天幕能不能给我们这些农书啊?”虽然觉得是奢望,但还是忍不住发出想要的感叹。 能找到的还好,可有些朝代生在前面就很是无奈,一块肥肉吊在面前却是只能闻闻味道,怎么能不叫人心痒难耐呢? 农家:你们这么看着我们干什么?以前都说我们是泥腿子,能种地就不错了,有些连字都不认识,以为我们不想出书吗? 一个个那都是腰杆子硬起来了,互相瞪眼起来都不带退缩的。 都是打工的,谁比谁高贵,反正现在的形势就是哪家都要用,可不得先把气势燥起来嘛。 【这种方式其实又可以说是主动制造损伤,作物里面有,畜禽当中也不会落下,最出名的就是叫人闻风丧胆的阉割技术啦。 其实不单单是猪,很多畜禽都经历过这一遭,摘去的畜禽性格会变得温顺,毕竟没有了世俗的欲望,一眼望到头的人生啊。 留种的自然就是优秀的那一批,留下来配种达到优生的目的。】 一群人面露自得,第一次或许会畏惧,第二次或许会不习惯,但听得多了他们无所畏惧,反正又不是想要进宫,没谁会变态的阉割他们。 只不过,太过于感同身受就是叫他们对畜禽都有种淡淡的同情,不过并不影响他们下刀子的速度。 左右都是一个死字,不如创造点价值吧。 【大自然的生态并不是完全敌对的,大家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在种地的时候也可以巧妙的运用这点特质。 轮作倒茬、间套混作就是利用这一点的优秀作业,在大豆地不要间作大麻,大麻地可以间作芜菁,槐树籽和大麻籽混播,桑树下种苎麻…… 这些都是老祖宗多年种植下来得出的结论,其实很好奇啊,当时为什么会想到会粮种作物间种,毕竟大家好像没有这个闲心和实验的思想。 可要说无意间发现,那么发现的东西又有些太多了,有点可惜这些内容都只是浅略的提及,没有深入背后的因由,查都查不到,叫人很可惜啊,不能满足好奇心。】 这一点也无可奈何,古代出书又不讲究水字数,向来精简,造成许多内容存在争议,歧义叫后世误会。 别说天幕不知道,哪怕是他们当代都不明白,买到书也没翻到原由。 不过,这些东西还能混合种啊,家里的地可以试试。 不大规模的种,但种在小菜园没关系的嘛。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1 首页 上一页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