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被忘得差不多了。】 还在努力折腾的魏国人:好扎心。 这才多少年啊? 【韩国的位置很特殊,毕竟当初咱们始皇大大挑着它这个软柿子捏,还是有地利的因素在的。 它位于关中进出关东的咽喉上,刘邦自然不会真把这块地给韩王信,一开始刘邦表面上确实把这块地给了他,但韩王信并没有真正的去自己的封地,一直以将领的身份在军中活跃,还被俘虏过,对韩国故地的控制力就别提了。 等到后面重新分封,刘邦把人封到北方抗匈奴去了,默默把这块咽喉之地纳入中央管控。 但刘邦的动作也就停留在这一步,后面又是如何诸侯王变成汉家天下呢?】 刘邦默不作声,嘴角挂着一成不变的笑,可眼睛里却是没有多少温度。 【削藩第一步,就是咱们的倒霉蛋韩信了。 刘邦一边让韩信衣锦还乡,一边把他的封地改到楚国故地,然后把自己儿子和曹参丢过去,默默把齐地的经营就抓到手里。 然后他冲着燕王臧荼开刀了,当然,明面上还是要先礼节性的来一下,召燕王臧荼觐见。 但显然这去了就肯定回不来,臧荼在获得虚职养老和抗命之间犹豫下来,还是决定搏一搏,选择了武力对抗,然后被收拾了。 同样被解决的还有共尉的临江国,刘邦登基后还真没少打仗,都怪老流氓给人好享受好女色的印象太深刻,老给人一种他登基后就一直享福的错觉。】 刘邦没遮掩的笑出声来,唉,也不算多冤枉,他确实享受得挺多。 【然后,又是咱们的倒霉蛋韩信,他有些事情做得也挺无厘头。 刘邦都把他的封地弄到楚国故地,的那还是要继续瓦解,偏偏还被人告了说他私藏项羽的大将钟离昧,以备谋反。 谋反咱们先不说,私藏是真的,韩信的动机咱们不懂。 他算是把刘邦对项羽的敏感神经挑了个遍,自己本来就是个危险分子,现在还火上浇油。】 不少人眼神若有若无的停留在韩信身上,韩信立刻怒瞪回去:看什么看? 他自己也不知道,收留了就收留了呗。 【刘邦的政治头脑就出来了,之前把熟悉韩信的曹参放在齐地,韩信是绝对不能同时对两方开战的,所以他选择了服软,然后把钟离昧杀了。 我真的是…… 韩信,你的脑袋在想什么啊???】 刘邦意味深长的看了眼韩信,说实话,他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偏偏打仗又确实厉害,太过割裂。 韩信被天幕的咆哮喊得羞恼,这样有什么不对? 刘邦不就是在意这个吗? 始皇帝看了眼年纪还小的韩信,对他的政治敏感和处事算是基本有了定论,脑袋真就全长在打仗身上了。 一开始擦边,后来刘季强势又立马松了,杀钟离昧这件事更不是一个诸侯王该有的气度,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刘邦快刀斩乱麻将齐楚燕封地掌控后,他对其他诸侯王的优势已经出来了,剩下的捆在一块也没法和他打,失去了最佳的时机。 可刘邦哪怕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彻底暴露他的意图,表面上每个诸侯罢黜的理由很正当啊,基本上都是用最小的代价,把自家人代替了异姓诸侯王。 大家也听出来我的重点了,反正甭管是异姓还是同姓,最后都逃不过被削藩。】 刘邦无语,可真是会给他找事。 【最倒霉的就是彭越了,杀彭越这件事上,刘邦公认做得不光彩,本来都流放了还是死翘翘。 老流氓做事都不知道该说他有没有底线,反正错了他也没有任何遮掩,后来还公然奖赏了斥骂他的彭越旧臣栾布。】 刘邦没反驳,这件事算是他的一个污点,不过不后悔。 【张耳之子张敖更离谱,刘邦特意用倨傲的态度去了赵国,张敖倒是不在意,因为他还有一层身份,是刘邦的女婿。 但燕赵多豪义之士,张敖的门客看不过去,决定刺杀刘邦。 张敖:啊??? 真就是燕赵之地出刺客。】 张敖的心里一阵苦涩,这都是什么事啊? 【刘邦倨傲更像是一种服从性的测试,若是张敖不在意没反应,那暂时可以不动。 刺杀事败后,刘邦也展现出他政治家的气度,重用张敖的门客,甚至还宽恕了主使,但刺杀主使看到张敖的危机解除,直截了当的自杀了。 嗯,很有个性。】 这个脑回路,只能说挺忠心的。 【等到刘邦把这些诸侯王都收拾完了,反应迟钝的英布终于意识到,就剩下他了。 他的认知和他的反应一样慢好多拍,他自认为排在他前面的项羽、韩信、彭越已死,刘邦当时也病重了,直接抖起来了。 但他没想到,刘邦拖着病体,费了一番周折还是把他灭了。 刘邦前面因为有大将,被忽视了军事能力,登上皇位以后,倒是真的四处奔波,听得都心酸。 至此,他才算是真正完成了西汉的统一大业。】 刘邦现在的身子骨还挺好,没想到日后自己居然那么拼。 但听到完成了大业,心里难免自得,乃公打仗还是很不错的。 【刘邦的削藩堪称教科书级别的操作,在于一个“忍”字。 获得压倒性的优势前,隐藏到哪怕是韩信这样的顶尖人物都心存侥幸;后面获得了优势也没有飘飘然,依旧选择用最小的伤亡获取最大的胜利。 他结合郡县制和分封制,没有一味的将所有诸侯王削掉,让西汉初期平稳的过渡。 与之相反的反面例子就是占据所有优势的朱允炆,大家都知道啊,就不鞭尸了。】 朱允炆:你要是不想鞭尸就干脆别提。 刘邦自得的很,韩信看得一脸不服气,又无话可说,这个表情大大取悦到了刘邦。 今儿个可真高兴啊。
第353章 皇帝频频离京只为蹭饭? 【接下来就是一个小小的疑惑,关中地区沃野千里,秦汉以此为根本,北周、隋唐三个朝代同样以关中为基地夺取天下,但明明是在盛世的情况下,隋唐的皇帝却是频频离开京城,往洛阳跑。 这让我们忍不住发出疑惑,洛阳的饭那么好吃吗? 若是取个耸动点的标题,那就是皇帝频频离开长安,只为去洛阳“蹭饭”,洛阳的厨子难道手艺更胜一筹?】 嗯? 长安的厨子可不乐意了,这纯粹的污蔑啊,没想到这种屎盆子还能扣到他们脑袋上。 恨不得冲到皇上面前问问,难道他们做饭真的难吃吗? 隋唐的皇帝一脸无语,天幕明明知道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还故意说出这种叫人发笑的话。 不过,洛阳的饭菜是挺好吃的。 【当然这肯定是说笑,不过是到了隋唐时期,长安已经供养不起庞大的人群,天子都很无奈,只能频频带着往洛阳跑去蹭饭。 说得都有点丢脸啊,怪不容易的。】 百姓还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秦汉时期的很不理解,未来的长安到底有多繁华啊,居然供养不起来,那他们现在要为未来做准备吗? 【秦汉时期那会儿情况还不是如此,当时供养长安主要靠关东。 从战国史中,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盘踞关中的老秦人粮食产量并不乐观,虽然各朝各代的粮食产量都没怎么乐观过。 尤其是天灾这块,起码记录下来的,秦国也就是比魏国稍微逊色一点点,当然,这种比较完全没有意义。】 想到每次天灾粮食减产,百姓的心情都低落下来。 【秦国从来没有解决过粮食问题,对于封建社会,没有哪个朝代能拍着胸脯说解决了粮食问题。 基本上只要解决百姓饿不死的粮食问题,都不需要达到吃饱的阶段,那你就是圣君,踩在咱们所谓的千古一帝脑袋上,我们也能找找理由溺爱一下。】 老百姓虽然觉得踩在皇帝脑袋上还是不太妥,但如果真有朝廷能解决,他们确实会不由自主的维护,为皇帝说话。 只有始皇帝他们无语,圣君就圣君,如果真能解决,这个称号他们并不反对,但为什么一定要踩在他们脑袋上? 难道不踩在他们脑袋上就不能彰显他们的厉害吗? 但他们还真没多生气,一方面是部分的认同,另一方面也知道天幕的性格就是如此,找猫逗狗一般的嘴欠,不调侃就不舒服一般。 【关中的郑国渠和巴蜀的都江堰缓解了很多压力,但还是杯水车薪。 不过得好好夸夸郑国和李冰父子,他们的名字随着这两座水利工程名传青史,谁能想到郑国一个细作居然还有如此运道呢? 也侧面说明,咱们看历史真就只看他的功绩和对百姓的贡献。】 看到郑国渠和都江堰千年后的面貌,熟悉又陌生,李冰父子心中的澎湃无以言表,郑国同样激动不已。 秦人看到他们亲自挖出来的两座水利工程居然传世了如此久远,那些被掩埋在泥土下的辛苦和血泪,涌上心头。 【咱们始皇大大登基后还真是处处都不顺利,年纪小脑袋上还压着好几座大山,天灾还不断。 只不过,我们没找到关于当时救灾的记载,反倒是知道当时的秦国正在猛攻韩魏,这也是一种很典型的将内部矛盾转化为外部矛盾的做法,或许就是国内的灾荒,所以迫使秦国的矛头转向他国,掠夺粮食。 但不得不说,老秦人是真的猛啊。 都说秦灭六国,但我还是觉得好不可思议。 秦灭韩国时,国内有地动和饥荒; 秦破赵国邯郸时,国内再次大饥; 秦破燕时,国内大雨雪,深二尺五寸。 也就是说,秦灭六国过程中起码有四五年的时间,秦国国内是大规模的饥荒,这也推动了秦始皇东进的战略,以战养战。 虽然知道肯定是有种种因素,但还是忍不住戳六国的肺管子,是真的废啊! 当然也说明了始皇大大和老秦人的厉害!】 被夸奖的老秦人听到他们居然和陛下并列被天幕夸奖,骄傲自豪之情由衷的升起,还有些隐秘的开心和心虚,就这么一次,陛下不会在意吧? 始皇帝还没这么小气,况且他说到底,对老秦人就是更加“偏心”。 能和一块为大秦征战的老秦人受到夸奖,于他而言也是一件喜事。 只有被拉踩的六国很愤怒,但不知道这股愤怒该对着谁,他们想要反驳天幕,说他们国内同样不容易,大秦残暴,君主昏庸奸臣当道,可最后什么都说不出来。 因为他们明白,输了就是输了,天幕说得不说完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 争论什么呢?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81 首页 上一页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