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严重的时候,国库里的钱粮只够数月使用。】 朱元璋老脸一白。 不是吧,他这个时候国库穷不是因为经历过战争吗,怎么后面的国库还是很穷? 朱棣颇为自得:“永乐年间不穷!朕富有四海!” 朱高炽在一旁呵呵:“父皇心态真好。” 每次父皇要御驾亲征,都是他负责监国。正因为多次监国,负责军队的大后方,对国库的了解程度自认比父皇还要深刻。 所以,他对大明的经济状况也更担心,每日操心的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还被父皇弟弟嘲笑抠门! 国库那个状况,他怎么能不抠!怎么能不抠! 【张居正的“一条鞭法”为大明续命七十年不是开玩笑,最明显的就是国库收入明显增加。可惜,万历皇帝不珍惜,人一死就废除新政】 朱翊钧在后宫当做没听到:不废除还留着碍眼吗? 大明现在十分稳定,大权在握天下太平,他为什么不把拦路的人都给解决了。 只有前朝的大臣一阵阵的遗憾。 虽然张居正在位时排除异己,让与他不和的大臣恨不得他早死了之。 但是当张居正真得死了,皇帝先是报复张居正,差点把他开棺戮尸,看得百官兔死狐悲。 然后皇帝又彻底躲到后宫不上朝,大臣们根本拿皇帝毫无办法后,越发怀念张居正来。 至少有他在,皇帝不至于如此懈怠懒政。 大明有这样的皇帝,还能持续几年? 大臣们一阵阵的唉声叹气,低声抱怨,但是心里其实并没有觉得大明真要亡国。 天幕也说了,大明亡国时又是瘟疫又是外患,这不还没瘟疫嘛,遥远的很。 【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地区农业赋税日益加重,人们要么设法转职成官吏,要么宁愿从事工商业,60%-70%的人脱离了农业生产。少部分务农的百姓“身无完衣,腹无饱食”】 曾经的松江府,靠着棉花棉布发达起来,家家户户种棉花纺织棉布; 后来的松江府百姓,连种棉花的田地都没有之后,要么选择去给贵族当佃户,要么只能转职当商户——明朝的商户地位极其低下,被迫转型的商业,因为国家不支持,依然很无力。 少部分人有门路还有钱财能当上官吏,但那已经是极少数中的极少数。 现在明初的松江府人,听到天幕剧透他们悲惨的未来,开始慌了。 “咱们现在如此富裕,外面的姑娘小伙子都想定居松江府,日后怎么会这么穷?” “没听到吗,种棉花的田没了。”有种棉花大户人家没好气,“也不知哪个缺德的贵人如此贪心,一点活路也不给我们留!” 可是这种贵族占地怎么能解决,他们小老百姓,谁能抗得过贵族? “我要参加科举!”半大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他握紧拳头,对着父母说出自己朴素的愿望,“等我做上大官,我就可以保住咱家的田!” 【其实明朝的文人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对农业有很卓越的见解,写出了优秀的农书。】 【明朝有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不仅系统论述了华夏古代农业生产的理论和农业技术,还介绍了欧洲的水利技术;】 【有马一龙的《农说》,分析和总结了水稻的耕作技术;】 【还有喻仁和喻杰两位民间兽医编纂了《元亨疗马牛驼经全集》,里面记载了对马牛羊骆驼等动物的针灸法、外治法、内服药法,还有一套模仿自“金元四大家”的医病理论。】 朱元璋听了一系列的批评,听到这里连连点头:“咱大明也是人才济济的嘛。” 就是可惜了,不在明初,他用不到。 【在明朝的民间,劳动工具多了起来。】 整田的犁、耙、碌碡;播种的耧车;适合中耕的出头、铁耙等;适合收割的镰刀、桑剪、推镰;适用于灌溉的龙骨水车、玉衡水车。 有些农用工具后世已经不再使用,荆咕找不到具体的图片,只好放上古代的工具图片。 对于古代工匠来说,这样的图片反而更为熟悉好用,看一眼立刻就记下来了。 【这一切看起来欣欣向荣,怎么都没问题是吧?】 【但是对不起,你没有田地。】 再好的农书和农业技术,离开田地让再有经验的农民也无法发挥。 明末时期,农人听到这里,直接扔了锄头,在田垄上哭了出来。 “我原本是有田的,原本是有田的啊!” 如果不是越来越沉重的赋税逼得他没有办法,把田地卖给官府来交税,他还是有田地,可以自己种地养活自己一家。 怎么突然有一天自己的田就没了呢,这明明是他祖辈传下来的祖业田啊!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生活在底层的农人一向善于忍耐,不是绝望到完全没有办法,不会哭到什么男儿形象都在意不了。 一人一哭,其他被迫卖.身当佃户的农人被勾起伤心事,齐齐抹起眼泪来。 “天幕啊,你可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重新拥有田地?”有农人一边哭,一边无助的向天幕祈求。 此时此刻,他除了像对着菩萨祈求一样祈求天幕,别无他法。 别说跟贵族抗衡,他常年没吃饱、饿得瘦骨嶙峋的身体,连监管他的小吏都打不赢。更别提一家老小全在附近,小吏和贵族对他的底细一清二楚,他哪里敢作乱…… 【朱元璋给了官员历史上最低的俸禄,但是给了自己儿子们极其丰厚的封地和待遇。】 【明朝皇室宗亲的爵位和待遇,还有生了儿子继续追加的政策前文说过,这里不再赘述,为了他们浪费文字挺不值得的。总之大家记住,也是历朝之最。】 官员听到自己历史上最低的俸禄,瞬间也开始抹眼泪动作。 皇帝老说官员贪污,但是俸禄那么低,不贪污他一个人的俸禄根本养不活一大家子,这让他能有什么办法! 当官场上贪污成风,他哪怕不贪还不合群,被怀疑是不是想举报,他只能一起沦落。 . 朱元璋嘀嘀咕咕:“这大明是朕打下来的,对儿子好点怎么了?大臣都得给朕干活,俸禄低才能勤奋干活,都为了钱那还当什么官,直接经商去。” 前朝的皇帝和大臣们集体叹为观止。 武曌时期,大臣们对比之后突然觉得武曌也挺好。 用酷吏就用酷吏吧,换宰相勤快就勤快吧,总比把人直接穷死好。 一个人穷死也就罢了,背后一大家子,上有老下有小的,跟着一起饿死死后都无颜面见祖宗。 祖宗问你:犯什么事了怎么全下来了?谋逆还是夺嫡失败? 你说:俸禄太低穷死的。 多丢人! 还年轻的来俊臣站在群臣中,脑海里想着这个画面,浑身一个激灵,快速把脑海里的画面甩出去。 他还是好好地做陛下手中的刀吧,酷吏就酷吏,被骂就被骂,身在大唐为官,穷死太窝囊了,他宁愿做酷吏! 【朱棣靖难之役后,为了安抚藩王收回了他们的兵权,再次加大分封,实行“养猪”政策; 在朱棣后面,每位皇帝都是如此,用经济弥补政治,也导致明朝对藩王的分封越来越夸张。】 【当时藩王一家一姓就占据了地方上十分之七的土地,而占据人口大多数的百姓只占据十分之一。】 朱元璋迅速找到了发泄的出口:“老四!你做得好事!” 他就说自己没那么过分,原来是老四! 还靖难之役,“你竟敢抢你大哥的皇位!”老朱快速抓住重点,更加愤怒了! 此时的朱标还健在,闻言也忍不住看向朱棣。 天幕前面提到后世的明朝皇帝,他们都听出来不是太子朱标一脉,是朱棣的一脉。 朱元璋操心子孙,把各个儿子们的辈分都确定好了,为太子朱标一支拟的二十代名字排序为: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为燕王朱棣一支拟的二十代名字排序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天幕提到过朱祁镇朱翊钧,朱元璋就知道后世的皇帝是朱棣的一脉,但是他以为是朱标后人无能或者像宋朝皇帝那样没有男丁才由堂兄弟继承,没想到竟然就是朱棣! 竟然还是老四篡位! 朱元璋随手抓起朝堂两侧的烛台就朝朱棣砸过去! “父皇肯定是有原因的!”朱棣不敢躲闪,但是也不想真被砸死,侧着身子用胳膊挨了这一砸,嘴快之下说道:“没准是大哥病死了呢!” 朱元璋被气得更生气了:“竟敢诅咒你大哥!” 【除了土地,明朝皇帝还把地方的商税等恩赐给诸位藩王,藩王们可以在水陆要津私设税关向过路商贾征税;还开设店铺经营各种垄断商品,曾经由朝廷专卖的食盐也成了地方藩王手里随意涨价的必需品。】 当藩王越来越富裕时,不但百姓越来越穷,连军队的军需军饷也无力发放。 而朝廷可以征集田地赋税的收入也越来越少,失去田地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多。 一边是拿不出钱来整顿军队、安抚起义的朝廷,一边是失去生计后只能造反的农民,一边是醉生梦死生活奢靡的藩王。 百姓不仇恨藩王才叫有病。 【直到明朝灭亡前夕,皇亲国戚依然没有醒悟。农民起义军抵达河南时,福王朱常洵不肯捐出一分钱给朝廷筹措军费,李自成攻陷洛阳后,福王朱常洵被烹杀,福王府中无一幸免;】 【福王也不是唯一的例子。】 【蜀王和楚王家中钱财堆积如山,同样不肯为朝廷出半分力气,最后全部落入起义军张献忠手中,全府被杀;】 【愤怒的农民起义军,对皇室的仇恨远远超过了历朝历代,杀朱家宗室血流成河】 还在追着打朱棣的朱元璋脸色一白,手无力地垂了下来。 远远超过了历朝历代? 大明的宗室,就如此不堪吗? 尽管天幕曾经也提到过,朱元璋始终不愿意承认。 直到天幕提到他曾经参与过的农民起义军,深有过相似经历的朱元璋终于能共情百姓的愤怒了。 【那么让我们看看,同样在万历年间,国外在干什么?】 【首先我们来看看同时期的英国,为什么他们能发展出工业革命呢?】 【因为首先,英国与华夏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们是地多人少】 这个前提情况,已经差距很大了。 再看看人均占有的耕地数量,朱元璋深感一阵的无力。 他想得再多再好又有什么用,人刚死赋役制度就失效了,时间越久远子孙越不争气,他也与越发无力管到后世子孙,他该如何才能维持下去?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85 首页 上一页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