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朝中有一大半大臣上了折子,看上去都挺配合玄烨要求的“自首”,实际上不少都在打太极和巧言令色掩盖事实。 玄烨也不惯着,先把和珅查实的罪状公开了一批,拉和珅出来受了几顿刑罚,威慑了一番。 又选了两批人,一批是还算老实,且情节较轻的,做了罚没家财充入国库、本人降级贬谪等操作,算得上是伤了一些皮肉,但未伤及筋骨。 另外一批,是不仅情节严重,还在陈情的折子中,各种掩饰开脱甩锅的,直接抄家不说,本人也要遭受像和珅那样的刑罚,什么杖责、夹手指之类的,根据程度不同而有所区别。 这些人的惩罚,是玄烨拖着七十岁的弘历的身体,一个一个亲自批复的,没有一个不是皇帝的意思。 这么一来,大家也算是看分明了,皇帝不仅动真格,而且是真的想效仿先帝之风,肃清官场啊! 于是第二波陈情的折子,和主动交出赃款之类的事儿,就显得积极踊跃多了。 这样的事,持续了几个月,玄烨感觉自己越干越精神,朝堂上,也出现了不少空缺,许多人根本经不起查,不需要深查,利益勾连就已经十分吓人了,这种不直接处死,玄烨都觉得没办法立威。 但幸好也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一些不错的苗子,需要人手干活的玄烨,也不得不将那些人提拔了起来。 朝堂是肃清了,和珅也处理掉了,但是玄烨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望着殿外那阴沉的天空,知道这还只是自己完成的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他不敢放慢速度,就怕很多事还未完成,自己就要离开了。
第190章 好的不学尽学坏爱新觉罗·弘历(34) 将整个朝堂的风气整肃了一番后,玄烨才感觉,做事没有那么绊手绊脚的,下面的人也听令行事了许多。 康熙年间时,他担心自己过于苛刻,会引得大臣们不满,在史书上给自己记一笔。现在他顶着弘历的皮囊,想着以后有什么骂名,也不会落到自己头上,反而放得开许多;再加上看天幕也知道,自己不做什么也落了个懒政怠政的名声,还不如胤禛那苛政冷血无情的名声,受后世人理解,所以他干脆放开了手脚。 朝廷稍微步入正轨后,玄烨就开始搞下一个事:丈量土地、普查人口。 胤禛推行的摊丁入亩制度,在乾隆年间推行得并没有那么好,随着官场的腐败的加剧,许多大地主乡绅,勾结地方官员,隐匿田产的事,不在少数。再次丈量土地田产,要盘活这个国家基础的税收来源才行。 玄烨坐在皇位上,命人宣读这一消息的时候,众臣也大吃一惊,看来皇帝不仅是在官制上效仿先皇帝,连其他制度上也是如此啊! 大臣们私底下议论纷纷: “原先万岁爷对先皇,可并未如此尊崇啊!” “话虽如此,但这话万不可随意说出口!祸从口出啊!” 乾隆朝的官员们,哪个不知道,皇帝对他亲爹有多叛逆?上位之后,可干了不少忤逆先帝意思的事儿。 “你我之间,就不用这般小心了吧?再说了,如今朝中大多是新提拔上来的,又有几人了解之前,万岁爷对先帝的态度呢?” “这么说来,确实如此,先帝仙逝都四十五年啦,万岁爷突然将他供了起来,循着他的意思办事,也属实奇怪。” “我听说,宫里出现了一些异象……” “什么异象?” “别人也含混不清地,说不清楚,反正就在办和珅的时候,所以大家猜,是不是天降示警,亦或者是先帝显灵了?” “别瞎掰了,还不如说是万岁爷做梦时,梦见先帝了呢。” …… 皇帝一改往日作风,突然变得勤政,还将先帝的政策都重新恢复一事,确实令朝野都惊讶万分,但如今皇权紧紧掌握在皇帝手中,下面的人也不敢不听令行事。 很快,全国范围内的土地丈量和人口普查工作,就轰轰烈烈展开了。 玄烨对底下的人并不信任,派了好些巡查御使,秘密巡查各地的调查情况,甚至给了巡查御使特权,发现任何弄虚作假的、与地方地主乡绅勾结的官员,情节严重者,可直接先斩后奏,后续将证据快递回京就行。 玄烨翻阅雍正年卷宗时,才发现胤禛做这个事,耗费了多大的心力,花费了多大的功夫,遭遇的阻力也极大,但是胤禛十分有耐心,智慧也过人,竟让他化解了大多数。 有了雍正年,胤禛的工作手札记录指导着,玄烨感觉事情简单轻松不少。地方上的诸多牛鬼蛇神,所能使用的手段,也不过是那些,既有先前的经验,应付起来自然简单容易。 在这个过程中,玄烨也将弘历如今仅有的三个成年儿子都派了出去,办砸了差事不要紧,就是玄烨看到三人毫无皇子的样子,毫无皇位继承人的觉悟,就来气,所以干脆扔下去历练历练。 再看几个皇子的成长经历,玄烨也是挺上火的,自己当年为了教好皇子们,对他们是要求极为严格,看看弘历,是怎么对几个儿子的?天幕说得真对,这弘历,当皇帝当爹都不合格。 随着丈量土地和普查人口的工作展开与进行,玄烨也逐渐对大清各地方情况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知。 可以看得出,弘历当政时,确实有不少数据之类的,是糊弄他的,而弘历所谓的免除税务,大多没有落到普通穷苦的底层百姓身上,反而让本就搜刮民脂民膏的地主豪强们吃了个脑满肠肥,好处全让他们都吞了。 玄烨越发深恨,自己怎么没早来这一二十年,那样还能出宫去巡视一番,现在这身体,只能坐在宫里,听着四处的线报。 一边丈量土地,清理这些年新开辟出来的荒地,一边催各地缴纳税收。 朝臣们都感觉到,皇帝有一种对攒钱的紧迫感,国库每年收入不低,但开销十分大,所以国库确实是空了不少。 在清理了朝堂上的贪官蛀虫后,贪污的赃款确实充实了一波国库,但还远远不够,相对于偌大的帝国,处处要用钱,根本不够用。 “陛下,此乃工部各官员整理出来的,自明嘉靖年间来,黄河工事的修筑情况。”工部汉尚书,按照玄烨的要求,整理了黄河的资料。 陈进忠从尚书手中,取来了资料,呈交给玄烨。 玄烨翻了翻,直接翻到近些年的记录:“这些年,对黄河堤坝的修筑工事,不如从前了,相较于雍正年间,更是差得远了。” 工部尚书忙磕头,却不敢辩解,而工部满尚书也忙出列,跪在了另一侧。 两个尚书当然不敢说,是皇帝没拨款,再加上黄河近几年情况略好,所以皇帝以为黄河的情况大大改善了,工部才没有对黄河的工事上心。 “今日工部尚书与侍郎都留下。”玄烨将资料放在一旁,吩咐道。 工部众臣全都松了一口气,这意思是不打算降罪他们了。 玄烨心里清楚,黄河决堤,是历朝历代头疼的事,而乾隆年间疏忽黄河,也是天幕提过的,原因在弘历这个皇帝,并不在其他臣子,找大臣的麻烦也没用,这等事,最重要的还是做事。 忙活完一个早朝后,工部的人都被留下,户部的人也留下了。 户部的人倒是习以为常,自皇帝拿和珅开刀开始,户部就要配合着查清钱财的事,自皇帝突然转性发威起来,户部就没有闲过一天。幸好有会计所的人陪着,分担了不少活儿,才没累死。 玄烨先与工部的人,商量黄河堤坝的工程。 他记得,天幕提过,自明朝嘉靖年后,这气候就进入了小冰河时期,一直延续到了乾隆年。 虽不知道这小冰河时期是什么意思,但根据字面意思猜测,应当是与天气有关的。 想到此处,他又派人去钦天监传话,将自明以来的各地天气变化,以及黄河的水文情况记录,全都找出来。 工部的人都被他弄得紧张起来,感觉皇帝要做的事不小啊,不像是往年那样,按照习惯加固堤坝而已。 玄烨翻着黄河泛滥的记录,看着不同年份,做着大同小异的加固工作,放下资料心中怅然:不知道后人有没有解决好黄河堤坝的问题?应该是解决了吧,不然她也会说一下她们那时候黄河的状况的。 若是解决了,她们用了什么办法呢?汉人几千年也没想出来,几百年后,就想出来了吗?难道…… 想到这里,玄烨心顿时提起来了,他想到了莱布尼茨和他的那些公式,想到了天幕提到的和外界交流。 外界,真的会有解决的方案么? 玄烨让工部的人,说一下对黄河堤坝的想法,但这些人说来说去,都是一些前人用过的,亦或者是之前一直延续的方法。 玄烨觉得十分失望又腻味:“今年堤坝,你们回去后,写折子上来给我看看。” “是。” 工部的人也有点觉得莫名其妙,皇帝好像高高举起了什么,然后又轻轻放下了。 然后是户部的人来回话。 户部汉尚书和满尚书分别回了近日丈量土地、各地补缴税款的情况,玄烨听过后,觉得没什么大问题,便询问起了商业的事。 “回禀陛下,按照您的吩咐,对商户依旧是根据今年年景,有遭灾的,都有减少或免除税收。” 玄烨略点了点头,问:“朕想放宽了商户行商要求,也放宽对商户,特别是汉商户的限制,诸位觉得,可能增加我国库银钱?” 几个尚书侍郎面面相觑了一会儿,才小心翼翼地回道:“这……自然是可以的,只是不知,放宽到何种地步?” 玄烨道:“这个朕也并未想好,还待你们上折子来商讨建言。初设想是,分不同的时段,放开的程度不同。” 意思是分步走,慢慢来,这个事儿玄烨也想快,但是他知道快不起来。 也有大臣觉得不合适,劝谏道:“回陛下,商业一事,事关国本,还需要万分谨慎小心。国库如今虽空虚,但各地补缴税款还算积极踊跃,已经弥补了不少……” 玄烨冷笑一声:“若你只会说这些场面话,漂亮话,还不如回你老家放牛种红薯去!” 他时间紧迫,恨不得户部明天就拿出一个对商业改革的法子来,现在这人还来劝,玄烨真想直接给点颜色看看。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