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果不提,皇帝还是会生气,于是下面的官员们,绞尽脑汁,甚至发动家人也帮着想想办法。 户部有人提提高粮食税,工部的人提,要多修水利,要改进工具,兵部有人提,可以南下占地方,因为南洋各地也有不少肥沃农田…… 玄烨看得是频频皱眉,真是一堆瞎出主意的。加税?再加税,农民要跑的更快了;修水利?一个黄河已经让人头疼,还没解决办法,别的水利工程也起不来啊;改进工具倒是可以想想;南下打仗?国库本就空虚,国家可经不起那样耗,仗打起来,就像天幕说的那个魔盒,打起来就关不上了…… 至于兵部为何说打仗,还不是因为打仗了才有军功,才能捞好处? 玄烨赏了几个提的意见还算不错的,又把那个胡说八道说打仗的罚了俸银,国家大事怎可信口开河。 玄烨的新政令,也令朝臣们大吃一惊,竟然是开海禁。 这个海禁并不是开放商业海禁,而是开放渔民海禁,鼓励渔民出海打鱼,还命江浙和福建广东的官府,组建起了资质审查机构,经过了审查的渔民,才有下海打鱼的资格。而且官府还从中牵线,将不同的打鱼船组合到一起,组成一个更大的打鱼队出海,这样能够提高安全性,也能提高捕鱼产量。 与此同时,玄烨给工部的命令,除了研究新的耕作用具以外,还有就是研究造船工艺。 于是明朝的许多工匠书籍,又被翻了出来。 幸好借着修四库全书的名头,从全国各地都收了不少书上来,都还在府库里,虽然修书的事暂停了,但书还保存的好好地。 玄烨翻了基本相关书籍,微微轻叹,弘历确实是个败家子。 外人都以为,玄烨突然让工部造船,是为了给渔民们提供更好地渔船,以帮助渔民捕获更多的海产,缓解粮食问题。事实上,玄烨计划的更长远。 或许,大清的败亡是难以改变的事实,可玄烨觉得,总要做点什么,挽救一下,才算是对得起作为天下之主的责任。 除了以上手段,各地官府清对府库粮食数额,并慢慢收购粮食的任务,也铺开了。也有粮商闻风而动,想要跟着官府的脚步屯粮,甚至还放出谣言,想要制造恐慌,压低粮价。 玄烨对于一些过分的大臣,都是说杀就杀,更别提这种商户,直接办了几个典型以后,粮食市场就安生了许多。 除了国内回购粮食,拉高了粮价,给了种地的农民不小的信心,让农业人口有了小规模回流,玄烨还派人去海外寻求购买粮食的渠道。 沉沉深夜,玄烨将一份刚写完的计划书,放进了锦盒内,锁好,这份是最保底的计划。 若真出现了全国粮食短缺的情况,那么就要将全国粮食收归朝廷,统一分配了。 只要熬过这样一个艰难的时光,以后就会慢慢好起来的。玄烨心中盼望着。 捕鱼海禁开放几个月后,玄烨第二次开海禁,给了几个靠谱的商号出海经商的权利,还特许他们从工部订购了出海的大船。 工部造出来的船只,在出海捕鱼上,确实表现十分出色,渔民们能出海更远了,鱼获也越多了,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缓解粮食紧张的局面,起到了一定效果。 这次的对外贸易解禁,就是一个信号,许多人也慢慢地品悟到,皇帝有开海禁的意思了。 没多久,这个信号也越来越强烈了,因为玄烨又命划出了几个城市,作为与洋商贸易的重点城市。 这些城市,有些像以前的榷场,在这里与外商通商贸易就方便多了,束缚小多了,税收也没有那么重。 只是,出了这几个城市,还是限制颇多。 于是,全国各地的货物,都十分踊跃地运向了这几座城市,使得这几处都蓬勃兴盛了起来。 这几座城市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玄烨的想象,他心中叹息,天幕果然是对的,对外交流,就是这个时代的主流,这几座城市不过是对外商限制少一点,与外商贸易的税务低一点,就引得全国的商人们都趋之若鹜了。 有些聪明的,也看出了朝廷的风向,与对外交流的好处,联想到皇帝派出海去的留学儿童们,顿时都有些捶胸顿足。 皇帝并不是无的放矢的,一切都是他想好了的,所以事情才这样一步一步铺展开了。 那些留学儿童,将来回国了以后,还不知道会得到皇帝什么样的重用呢! 想到这样的机会,落到了那些贫家子,甚至贱籍子的手中,其中还有两三个,甚至出身花楼,许多人就捶胸顿足不已。 工部造出来的出海行商的船,很快就交付,商号们很快就扬帆出海了,这个契机,他们等太久了,可是以前朝廷禁出海。现在终于可以有机会,带着千奇百怪的东西出海,都雄心勃勃要大赚几笔。 而玄烨只关心船只的情况:“出海的那些船,可有消息了?” “回万岁爷,已有商号从马六甲处发出的信,到了宫里了,只是下面的人还要查验一番……”陈进忠忙回话道。 玄烨皱眉道:“不用查来查去了,一封信能有什么大问题?赶紧让他们拿过来!” 陈进忠忙道:“是!” 不同的商号,都给玄烨回了信,信中的话各有侧重,但感谢皇帝隆恩和谈论船的质量的事,都是统一的。 看到那些跟船出海的人,都夸赞船的质量很好,扛住过风暴之类的,玄烨就很高兴。提的一些意见,玄烨仔细看过后,命笔墨侍臣抄写了一份,送到了工部,让工部按照上面的意见进行修改。 而玄烨想要做的下一步,就是把大炮架在船上。 被黑洞洞的炮口对着的噩梦,折磨了他许久,他自己琢磨良久后,觉得好像这样,才能够缓解一下自己的问题。面对威胁,只要自己有了还手之力了,就不用那么害怕了,也就不会做噩梦了。 这次的粮食危机,还算平稳度过,闹出问题难免,但幸好没有造成大规模的饥荒,算是勉强过去了。 随着对商业的逐渐放开,商业越发地繁荣,海上贸易也越加兴盛了起来。 这给大清确实是带来了不小的税务收益,国库也肉眼可见的丰盈了起来。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闹出了不少的事,比如满人有些不满意,汉人在趁着这股东风,不断涌现大商户和大商号,社会地位也在不断提高,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想要玄烨费除掉,官员亲属及家人不可营商的规矩。 玄烨冷笑着:“你看看你们自己家里养得那些东西,天天不是斗鸡就是遛鸟,不是花楼里喝酒喝到分不清日夜,就是赌场里下不了桌,怎么?觉得他们这个样子,败家还不够快,还想让他们去做生意?” 朝堂一片寂静,无人敢出声。 玄烨也觉得心累,他以前做皇帝,确实是以满人利益为先的,可是他问题在于,满人就是人数少,要想做大事,还是得靠人多的汉人,若是一直压抑着汉人,不给活路,走上百年耻辱之路,就是既定的结局。 现在的玄烨,也不知道自己能改掉多少未来,不知道能不能让华夏一族,让满人汉人蒙古人,都躲开那样一场灾祸,但他决定还是试一试。 所以他的施政方针,已然不再仅仅以满人为先,而是以整个中国为先。他知道满人很不满意,可是那又能如何,他如今的躯体已经七十出头了,能折腾的也就这么些年了,等他死后,也就是两眼一闭两腿一蹬的事。 “身为帝王,身为朝臣,所思所想的,应当是大清,是未来,是到了这个时候,大清要如何走下去的事,而不是你们兜里几个子儿的事!今日,朕的话就放在此处,别说你们一个人的官职,一个人的脑袋性命,就是你全家的性命,也比不上我大清的国力重要,比不上我华夏一族的将来重要!” 此话掷地有声,令朝臣们噤若寒蝉。 从如今的局势,大家都看得出,大清想要强盛起来,想要发展得好,就是要解绑汉人,给汉人发展空间,作为大清国人数最多的族群,压制他们,就是压制整个国家的发展。 当然,也有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皇帝突然就转了性,以前皇帝不都是压制着汉人的么?不都是害怕汉人发展起来后,对满人的朝廷有威胁么? 皇帝的变化之大,有许多人都看出来了,也有不怕死的人嚼舌根,传一些鬼神之说之类的话,直接和玄烨处理掉了。 玄烨的各项政策,在稳步推进,商业不断发展,蒸汽机技术也开始从西方引入,玄烨对这个格外感兴趣,特地请了专人来宫里,给自己讲解这些机器的运作原理,并且将这些技术运用到了船上。 大清第一支水师,也在悄然中成立了起来。 三年后,玄烨再次遴选优秀孩童,送往欧罗巴学习,这次许多权贵人家,也终于明白了皇帝的计划,开始舍得送孩子来遴选了。 玄烨也不在意,反正最后有他亲自把关,那些天资不行的,也别想靠着家里而塞进这个队伍里来。若是天资真好,玄烨也不介意大清多一个人才。 五年后,第一批留学儿童陆续归来,第一件事便是上京城拜见皇帝,查验学习成果。 待他们看到国内的新景象时,都感觉有些恍惚与惊奇。
第193章 牡丹花下鬼刘骜(1) 玄烨在康熙五十年醒过来时,像是做了一个冗长的梦。说是梦,可是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晰,在八十高龄时,不顾身体的老朽,特地御驾亲临,参观了大清第一支水师,登上了新式舰船的甲板,感受了一声令下便万弹齐发的安全感,心中的石头才算是放下了。 醒来后的玄烨,闭目许久,便是在回味,也是在回忆,回忆梦中的事一桩桩,一件件。 在他离开之前,他已经尽了自己的所能,为大清做了能做的一切,大清看上去也焕然一新了,好像也实现了天幕所说的什么萌芽。至于大清后面要如何走,是他所不能左右的了。 既然帝制注定要崩塌,爱新觉罗家也坐不了皇位了,那他的顾忌确实少了许多。 但这努力挽救大清的日子,也让玄烨觉得颇为疲累,七十岁的身体,常让他觉得力不从心。要不是因为不确定,自己还有多少时间,他也不会一直咬牙死撑着。 如今回到康熙年,自己的身体里,还真是让他松了口气,终于可以稍微松懈一番,好好歇歇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