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人扶不起来,汉朝亡的不冤啊。” 刘欣看上去比刘骜还要没本事。 这难免让朱元璋想起了朱祁镇,也是个又软弱又自私的狗东西,天幕说得对,大明没有亡在朱祁镇手里,而是让于谦这样的老臣力挽狂澜,保住了根脉,真是运气好。 刘彻此时也已经麻了,他厌恶刘骜不假,恨刘骜占着皇位,却不怎么作为,导致汉室江山日益衰落也是真,但是他没想到,刘骜一个皇帝的死,也能如此草草了结?刘骜是皇帝!他死了,竟然没有让整个赵家陪葬?!王政君不是挺疼爱这个儿子的吗? 刘彻心中没有多少对赵氏姐妹的怨恨,反而怀疑起了王政君。 作为一个帝王,他也觉得王政君的行为逻辑十分可疑。 【这个问题确实困扰了主播一段时间,但我自己后来发现,我之所以会这么想,是被电视剧小说的思维给困住了。电视剧和小说中,皇权是至高无上的,所有的人都在皇权的架构下斗争和合作,不会轻易冒犯天威,如有人敢威胁到皇帝,被诛九族就是顺其自然的,所以主播代入了这种思维,觉得赵飞燕赵合德姐妹,也应该会被诛九族才是。】 【跳出这种思维框架,从利益的角度看,就知道为何赵飞燕不仅没有死,反而当上了皇太后了。这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刘欣不是刘骜亲生的儿子,他自己有自己的父亲和母族,身后有自己的利益团体,所以他当上皇帝后,天然是要和王氏一族形成利益冲突的。】 【赵飞燕虽然是刘骜的皇后,可是她出身低微,母族毫无势力,对王氏根本构不成威胁,所以即便是她在后宫作天作地,甚至传出了和侍卫私通求子的传闻,都没人去计较和求证。或许在王政君和王氏眼里,这种名声污损,又毫无靠山的皇后,才是最适合刘骜的,这样才能方便他们在朝堂上进行予取予求。而许皇后因巫蛊一事,而牵连全族,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刘骜的孩子和妃子被诅咒,而是许氏一族怎么也算是个大族,能够在朝堂上和王氏形成对抗。】 【刘欣上位后,无论是他想当好一个皇帝,还是身后的利益团体想在朝堂上占据一定的地位,都注定要和王氏对上。尊赵飞燕为太后,只是他整个利益布局中的一环而已,赵飞燕虽一直在后宫,但太后王政君也是困于后宫的。后宫有一个赵飞燕在,王政君就没有能完全掌握刘欣的后宫,就能为刘欣后续,将和他真正有血脉关系的皇室女人,提拔上来铺了路。】 说起权力的斗争,皇帝们就觉得有一种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了。 李世民略略摇了摇头:“想法是好的,但可惜没什么用。” 后宫的斗争,往往是前朝的映射,赵飞燕和身后的赵氏,在前朝并没什么势力,所以后宫如此布局,对刘欣的政斗也帮助不大。 李治道:“汉时后宫女子对朝政是有诸多干涉和影响的,只可惜赵氏姐妹并没有这个觉悟,一直停留在最低级的后宫争宠上了。” 李世民听出了他对此种见识短浅的人的鄙夷,不由得想到了武氏,所以这孩子心里是有数的吧?武氏的上位,也是他故意促成的? 李世民心中叹息,稚奴这孩子,他无论是从君臣的角度,还是从父子的角度,都干涉不了太多啦。 朱元璋埋怨道:“刘欣的举动,我倒是能理解,就是王政君那老女人,我是理解不来的。” 朱棣语气轻松道:“这有何难的?人心中总要求些什么,王政君与刘奭不睦,儿子刘骜又是一生都纵情酒色,没在意过这个亲娘的感受,所以王政君的娘家,成了她最亲近最信赖的,不奇怪吧?” 朱元璋一想,这么解释确实是合理,赞道:“你比我懂人心。” 朱棣谦虚道:“不敢担此夸奖,只是天幕说的男女一样,启发了我。在人心人性上,男女并无不同。” 玄烨对胤禛道:“瞧瞧,这就是后宫涉政的结果,王政君仗着太后的身份,把汉这个国家的东西,往王家搬呢!” 王政君的举动,确实是像挖婆家贴补娘家。 胤禛心想,倒也不必一棒子打死了,史上凭一己之力,扭转朝局的太后之流,也不少,不说远的,自家祖上的孝庄太后娘娘不就是这样的典型吗? 可是胤禛不敢反驳玄烨,他在玄烨跟前,还是那个顺从听话的好儿子。 嬴政没经历过这些,也没见过谁家太后这种做派,心中忍不住嘀咕:回头还得好好看看六国历史,多学学里头的经验教训,可以用在治国上。这皇权旁落,总是有所谓的“自己人”在挖墙脚,吃里扒外,外戚如此,宦官也如此。 刘彻刚怀疑上王政君,天幕就这么说了起来,倒像是印证了刘彻心中所想的一样。 真是好一个王政君,好一个王氏啊!敢情是在里应外合地搞大汉的江山呢! 前面已经有了吕氏、窦氏这样的外戚,作为前车之鉴,可王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做的更加过分了,所以就别怪他下手狠了。 身边的人,即使看不出皇帝那张阴沉的脸,又更黑了几分,但从皇帝身上散发的威势,就可以感觉到,皇帝是真的怒了,这天幕说的内容,他听进心里去了! 有些趁着刘彻不注意,悄悄溜走,刘彻也不在意,他在这个位置上坐着,就没人可以违背他的意思!提前知道一些消息,不过是早些知道自己可能要死了而已! 【放在这种新旧势力相斗争的大背景下,很多事就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之前,许皇后诅咒宫妃和皇子,就会导致全家灭族,赵飞燕和赵合德二人,对刘骜那么多孩子下手了,王政君却好像没有发现这件事一般?王政君当然急孙子,可是她也需要两姐妹帮她绊住儿子。】 【当然,这不一定是王政君自己的意愿,更有可能是被她娘家王氏的人洗脑了。翻看史书,你就会发现,王政君虽然经历有些传奇,但她靠自己还真没做成过什么大事,连刘骜的太子之位,都是靠别人保住的,她这个当皇后的妈,什么力都使不上。再看西汉的吕雉和窦漪房,哪个不是手腕高超,能力出众的女性呢?所以她们靠自己就能影响甚至把持住朝政,她们身后的娘家,都是依附她们存在的。】 【王政君个人能力不行,所以更加依靠王家一些,而王家也借着她的太后身份,在前朝为非作歹,各种谋权。新皇帝登基,王氏还是要利用王政君和新君斗争的,赵飞燕的风雨,也是双方斗争的体现。所以在赵飞燕当太后几个月后,她和赵合德在后宫谋害皇子和宫妃的事,又被翻了出来,被大大地弹劾了一番,结果就是她的兄弟们丢了爵位,还被流放,但赵飞燕因为和刘欣的亲祖母傅太后关系好,再加上对刘欣上位的功劳,保住了皇太后的位置。】 【这算不算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呢?赵飞燕的兄弟们,没有什么功劳突然被封了侯爵,又没犯什么错,或者说,不是因为自己的过错,又被贬为了庶人,并被流放,他们没参与过任何宫斗和政斗,就这样像是被台风边缘扫到了一样,拿到了贵族体验卡几个月后,又被打回原形,甚至跌落得更深。】 【赵飞燕虽然暂时保住了地位,但在汉哀帝刘欣一死,她立马也被废除了太后之位,王政君一封旨意,直接把她和刘欣的皇后一起,送去守陵园了。两个人见大势已去,都选择了自杀,据说是就地埋葬了。煊赫一时的赵皇后,最后落得这样一个下场,也是挺唏嘘的。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出身低微,虽然一生过的还不错,可以说是荣华富贵都享尽了,可仔细想想,二人从未真正意义上成为下棋的人,一直都是仰人鼻息而活的。两个人的靠山一倒,她们便也跟着失去了一切。因为她们曾经拥有的一切,都不是真正属于她们的。有时候不禁想,若是提前告诉姐妹二人,一条是荣华富贵之后身死的路,一条是平平淡淡过一生的路,她们会选择哪一条呢?】 最后这段话,给赵氏姐妹的一生,都蒙上了悲凉的色彩。她们享尽荣华富贵,她们作恶多端,最后的下场,也算得上是应得的报应,可是抛开一切审视她们的人生,就真的是附庸的一生而已。 历史上骂两个人狐媚,骂两个人迷惑君王,致使朝政荒废,可是两个人掀起的波澜,哪有深藏在历史下的暗涌来的可怕,来的黑暗呢? 嬴政想了想,嘲讽道:“所以,后世人写史书时,是用这样的女子来背锅了?”
第203章 牡丹花下鬼刘骜(11) 天幕强调了赵飞燕的努力,也强调了姐妹二人的人生,实际上是附庸的悲剧,嬴政就猜到了,肯定是史书上没说什么好话,将后人们带偏了。 嬴政只觉得这种做法挺无趣的,若担心后世人审判评价,又为何要做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事?自己做了,却不敢让后世人知道,这是什么懦夫和胆小鬼? 李世民点头道:“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看似名气很大,臭名远扬,似乎是祸乱国朝的典型代表,可二人实际上并未能影响多少。关键,还是在皇帝这个人不行。” 一翻开史书,看那些昏君庸帝的作为,就有人将责任推到后妃、太监等人身上,可问题是,那些皇帝自身不行,守不住该守的东西,做不好自己该做的事,权力可不就旁落到别人身上了? 而且皇权这个东西,流出去容易,要收回来可就不容易了。 要不是李世民表情有些严肃,李治都要怀疑,他父皇是在指桑骂槐地警告他了。 李治埋头沉思了一番,不仅回忆了自己近些时日的作为,还回想了一下自己这一生的行为,好像没什么大错吧?现在听亲爹说话,怎么老觉得他阴阳怪气的? 赵匡胤沉默无言,赵构做的那些事,不也是如此么?许多锅都让秦桧给他背了。秦桧是个奸臣,是个戕害忠良的大奸臣不假,但没有赵构的授意,秦桧哪里干得出那些事?但是写史书时,估计也把赵构的错处洗脱了不少,所以天幕放出来的岳飞墓前,只有秦桧夫妇的铜像。 若是后人铸一个赵构的铜像跪在那里,赵匡胤是一点意见都没有的,赵构对不起岳飞的地方,比天高,比海深。 更何况,赵构又不是他的后代,要丢人的,也是他那个弟弟。 赵德芳在一旁,想说什么,又吞吞吐吐的,听不清个囫囵话。 赵德昭有些不耐烦了,问道:“芳儿你有什么要说的?” “没……没什么,就是觉得这话怪有道理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