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听到这里,也露出了兴味的神情:“史家都当王莽是个傻的,不曾想到,他的想法竟是那般超前?!” 朱棣笑眯眯道:“这才是读史的妙处吧?若非天幕这般说,我们永远都不会知道,王莽会是这般有意思的人。” 胤禛感觉自己脑子里都打结了,忍不住问玄烨:“皇阿玛,这天幕上的人,是以后的人?” 玄烨一脸绷不住的笑意:“你终于舍得开口问了?” 他就是在等,看看这个闷葫芦一样的儿子,能够憋多久。 胤禛顿时脸微微泛红,但他性格内敛稳重,很快就把情绪压了下去,道:“是儿臣要面子,不敢跟皇阿玛露怯,不曾想越忍越让皇阿玛看了笑话。” 玄烨依旧是一脸笑意,道:“你是我儿子,有什么不能问的?这天幕之事,确实也只有我知晓最多,你不问我,还能问谁?” 胤禛忙一脸崇敬道:“您说的是。” “这天幕上的人,确实是后人,而且是几百年后的后人。”玄烨回到了胤禛问的问题上。 从康熙五十年到乾隆末年,不到一百年,再加上百年耻辱的时间,估摸一下后人们爬出泥潭的时间,也大约百年,这后人大约是三百年后的人了。 三百年,看似时间很长,可是和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一比,根本不算什么,更何况在这几百年时间里,后人们走过的黑暗曲折的路,比几千年里的起伏还要大吧? 胤禛有些震惊:“咱们的后人,便已有这般厉害的能力了?” 跨时空投影,是如今人想象都想象不出来的事啊! 玄烨苦笑了一声:“这天幕显然并不知道自己的解说,已经投影到了现在,否则也不会这般不讲究措辞了。天幕所用的言语,显然是针对另外一批人的。” 胤禛怔忪良久,努力消化着玄烨告诉他的消息,这些事,比王莽的那些事,还要令他意外和吃惊。 【依照主播的个人想法,王莽像穿越者的地方,不仅仅是卡尺和改革方法,他的生活习惯和为人品性,也十分像穿越者,亦或者说,像新中国成立后那段时间,提倡全民节俭、向上、互帮友爱等作风时期的人,穿越到了西汉末。】 【许多人了解王莽,仅限于卡尺和改革,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些,就会觉得王莽的个人作风,和篡权的乱臣贼子相差甚远。王莽只比刘骜小六岁,所以他出生时,王家就已经很富贵。王政君的兄弟们封侯列爵,门庭耀耀,所以王家子弟生出来就不知道什么是受苦,奢靡浪费不说,也是每日纵情声色犬马,最大的喜好就是互相攀比。而王莽却是这些王氏子弟中的一朵奇葩,可以说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存在。他生活简朴,为人谦恭,所以他不是为了刘骜的面子,假谦虚,他是对谁都这样。】 刘彻听着连连点头,王莽确实是这个作风,看来刘骜的印象也没错,不是因为他傻所以被蒙蔽了。 嬴政的兴趣越发浓烈了,这个王莽,竟然是一副君子作风,属实是出乎他的意料了。 【他还勤奋好学,并不觉得身为王氏子弟,生来什么都有了就不用学习进步了;他哥哥早逝,所以他不仅奉养母亲,连带寡嫂和哥哥的留下的幼子也一并精心照料,因为他行为检点,作风很好,也没传出过什么风言风语,或者不好的话来……这样的人,你们仔细品品,是不是有五六十年代那种新青年、时代楷模;那种评奖评先进的时候,每次都能拿奖的人的味儿了?】 帝王们谁不知道什么是时代楷模,什么是评奖评先进,但依照着王莽的作风来看,应该是把典型的好人评选出来,给予奖励的意思吧?王莽是那种每次能拿奖的,所以后世人推崇的,是王莽这种行为举止都十分出色的人? 不过平心而论,王莽这个样子,确实是一副优秀青年的样子啊,不论放在哪个朝代,或者哪个帝王掌权时,都是会受到众人交口称赞的好人吧? 知道王莽为人的帝王们,内心感觉十分复杂,一个乱臣贼子,竟然是个备受夸赞的优秀上进青年,哪怕读史书时已经看过许多遍,再听到天幕这样说,还是觉得挺吊诡的。 【从王莽早期的经历和为人作风就可以看出,他和杨国忠那样一朝得势的混混不一样,和秦桧那种见风使舵的小人也不一样,他应该本身就是个有理想有目标的青年。别人羡慕他生在王家,直接拥有泼天富贵,但他自己没有很在意,假如他真是一个长在红旗下的时代青年穿越的话,说不定这样的情况还让他挺痛苦的,因为阶级巨大的差异,与他所接受到的教育和构建的三观,完全相悖。】 【当然,主播这么说,不是因为支持穿越者说,只是因为王莽这个人,显得过于独特和不寻常了,让人遐想。王莽二十四岁开始做官,做事勤勉谨慎,做人谦逊恭敬,得到了不少夸赞。前面说过的抢夺朝中权力的王凤,是王莽的伯父,王凤病重期间,王莽对其十分用心照料,让王凤这种身居高位的人,都感动得一塌糊涂,死前让王政君一定要好好照顾王莽,比对王凤自己亲儿子还用心。】 【除了王凤提拔,叔父王商也要分一部分封地给他,朝中上下对他没有不夸赞的。王莽对上位者恭敬谦虚,对不如自己的人,也十分好,经常把俸禄分给门客和平民,甚至卖掉马车接济穷人。这样一来,连民间也传颂着他的贤名。能做到这一步,也是狠得下心,所以刘骜认为他是贤能之人,一点都不奇怪,毕竟王莽已经赢得了所有人的心。】 【对于王莽这些行为,到底是发自真心,还是沽名钓誉,主播也不能百分百做出判断,但主播个人是倾向于,这些行为都是他出自真心的。一个人想伪装当然可以,但是本性难隐藏,王莽在大权独揽后,没有享受胜利的果实,陷入奢靡享受中,反而一心给刘骜收拾烂摊子,国库中还攒下了不少黄金,就表明他是真的没有物质享受的欲望和追求。】 说起“享受胜利果实,奢靡享受”,李世民就想起李隆基,被天幕这么一说,李世民都要觉得李隆基比不上王莽了。
第205章 牡丹花下鬼刘骜(13) 李隆基不就是勤政了前半生后,后半生就开始奢靡享受了吗? 掌握至高权力的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欲望,面对能对任何东西都予取予求的境况,还能守住本心,就很难得。 李治忍不住说:“读汉史时,我也时常生出一些奇特的感觉,王莽在言行品性上,甚至可以说得上是道德圣人,可他所做的叛逆之事,又十分不符这个性情。” 李世民耐心道:“人有千面,更何况,人也是会变的。” 帝王驭权,便也是在驭人心。 更何况,皇帝本身也是人,就像李隆基,前后不也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么?天幕也说,李隆基像是换了一个芯子似的。 赵德芳急切地问赵德昭:“大哥,天幕说的是真的吗?” 赵德昭点头:“自然是真的,史书上便是这般写的,不同的人记下的文章书著中,表述的意思接近。” 赵德芳抓了抓头:“这与我知道的不太一样。” 赵德昭屈起手指轻轻敲了敲他的头:“你天天只爱听故事,看那些传奇,自然就容易被人带歪了。” 西汉末距离宋,毕竟也有一千年了,世人发挥的地方很多,让赵德芳这等小儿听了,自然十分容易相信,王莽有个乱臣贼子的名声,所以往他身上安什么罪名,不知情的人都会愿意相信的。 赵德昭本还想念叨一下,让赵德芳多读读正史,可是想起这话已经说过无数回,赵德芳全然都未听进去,再这么说,也只会惹他厌烦,还不如让他自己好好悟一悟。 于是赵德昭还是把教导之语咽了下去。 朱元璋看戏似的点评道:“这王莽,过的肯定不轻松。” 要做一个没有任何差评的好人,支起那样大一个名声摊子,人前人后都要做到一致,哪能轻松得起来呢? 朱元璋自己尝过动辄得咎的滋味儿,那些人想挑毛病,你做什么都是错的。 朱棣道:“倒也不一定,毕竟是王家子弟,他能做到五分,别人就得给他十分的赞誉和脸面。” 哪怕王莽自己早年并不依靠家中权势什么,可是世人便是如此,敬的不仅仅是你本身这个人,还有你身后的家族与势力。 朱元璋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他刚开始上位时,也遭受了无数质疑和反对,可是他牢牢掌控住权力,能对那些人生杀予夺后,他们对着自己,也只剩下笑脸了。 有时候想想,人也怪没意思的。 朱棣细心地剥好了一个果子,连丝络都摘得干干净净地,放在朱元璋面前的小碟子里,道:“王莽若是真的,对平民与穷人,又何尝不是好事呢?” 不管王莽是真君子,还是伪装的,但只要他下恤平民百姓的举动,是真正在做的,就是好人好事,这样的人因为稀缺,才显得珍贵。 朱元璋露出深思的神色。 天幕的说法,与刘彻在刘骜记忆中翻出来的王莽,都一一对应上了,刘骜的这个表弟,确实是世人眼中的大好人。 这让刘彻也想到了李隆基这个割裂感极强的人,但是王莽离他更近,也更让他感觉到前后不一致,带来的奇异感。 【背靠着王家,所以王莽的仕途算得上是十分顺遂,可是他也遇到了一个天然敌手,那就是淳于长。淳于长是太后王政君的外甥,和王莽一样,都是太后的关系户。但淳于长有一个更加突出的功绩:他帮助了赵飞燕当上皇后,当初王政君不肯接受赵飞燕当皇后,还是淳于长帮着游说,才让王政君松了口的。多了赵飞燕这一线关系,淳于长直接弯道超车,哪怕王莽在朝野的名声再好,也抵不住赵飞燕吹枕头风,于是在竞争大司马一职上,王莽处于劣势。】 【这时候,王莽小试牛刀地展现了他在政斗上的能力。他暗中调查后,抓住了淳于长的小辫子,公事上淳于长公器私用,还未继任大司马就开始到处许诺官职好处,私事上他欺骗诱*奸被废的许皇后,秽乱宫廷,哪一桩都是大忌。王莽把这些事和王根以及王政君一说,淳于长立马就被追查下狱,最后死在了狱中。】 【王莽能这么顺利搞倒淳于长,还是因为他是王家子弟,这些事,你换一个和王家没什么关系的人,看死的人会是谁?当然,王莽一直以来的优秀表现,也为他此次成功干掉淳于长,打下了基础,王根和王政君这些王氏一族话事人,肯定更愿意选王莽这种出色优异的后辈来传承王氏的权力与辉煌。】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