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不奇怪,毕竟刘欣那样的外来之主上位,王政君都斗不过,还要避让锋芒,等到刘欣死了,她才敢冲到未央宫抢传国玉玺。 “太后说完了吗?”刘彻看上去不慌不忙的,甚至还有些气定神闲。 王政君心里有些疑窦,自己儿子,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 不过她没有深想,以她的脑子,也想不出什么靠谱的结论来。 王政君有点讷讷道:“说……说完了。” 刘彻笑了笑:“那就轮到我来说了吧?” 王政君心中,顿时冒出了不太好的感觉。 果然,刘彻就王氏一族近些年的作为,一一列举了出来,他们如何借着权势,打压别人,抢别人的家产,如何欺男霸女,如何在朝中拉帮结派,横行无忌。 王政君越听,脸色就越难看,几乎都快坐不住了。 王家做的一些事,王政君当然很清楚,许多事还是她允许的。可是有些事,根本不是她听到的那样的,王家人在给她讲述那些事事,少不得要以偏概全,还要黑白颠倒,倒打一耙,反正王政君不出宫,也不了解政事,就算是在她面前撒谎,她也不知道。 刘彻见王政君的表情越来越难堪,手藏在宽大的袖子中,悄悄抓紧了衣料,整个人都有些躲闪起来,他心中就越开心。 王家本算不上什么特别有势力的贵族,在刘奭还在位时,王家也不敢有什么轻举妄动,因为那时候刘奭厌恶王政君,连带着对王氏一族也没好脸色,所以王家在朝堂上也占不到多大的便宜,一直到刘骜上位,想借着外戚的势,除掉石显这等擅权的太监,王家才趁势而起。 说白了,王家越来越过分,就是因为他们越来越得意忘形了,越来越忘了自己该是什么样子。 列举了王氏的几桩罪状,刘彻站起身来,道:“朕如今没对王氏下手,也是看在太后你的面子上,现在朝中急需用人,朕也没避嫌,将一些差事派给了王家人,想的就是让他们戴罪立功。毕竟他们是你母族,若是他们的事闹出来,不仅太后脸上难堪,朕的脸上也难看。所以,端看此次他们要如何做了。” 王政君果然接话道:“对对对,若是王家落了不好,皇帝你的脸上也不好看。” 刘彻轻嗤一声,这王政君听人说话,只听一截的吗? 他转过身,看着王政君,脸上虽然带着笑意,眼神却带着凶狠,话也显得格外不客气:“但这次若是做的不好,就算是拼了面上不好看,朕也不会客气了。在江山安危面前,别说是太后的面子,就是朕的脸面,也没那么重要。” 王政君被刘彻说得浑身一抖,嘴里只会说:“对对对。” 见王政君这副样子,刘彻越发觉得,王政君真的很好糊弄。 “若太后没别的事了,就请回吧,朕还有许多简牍需要阅看。”刘彻毫不客气的下了逐客令。 王政君有些灰溜溜地带着人走了。 快回到长信宫时,王政君一边琢磨一边问道:“皇帝这回的意思是,放过王氏了吧?” 宫女有些看不下去了,直接道:“太后,陛下是想您敲打敲打王氏。” “敲打王氏?!”王政君顿时有些愣住了,心中生出了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 宫女耐心道:“太后,陛下的意思是,这次是给王氏将功补过的机会,若是这次的事都做不好,恐怕以后就……” 即便是老老实实站在太后身后,她也能够感觉到,皇帝浑身的气质都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流连于美色花丛,他变得刚毅果决了许多,很显然这次,他是要说到做到了。 在宫女的劝说下,王政君终于下了决心,将王氏的人喊了来,叮嘱了几遍要好好对待皇帝交代的差事,不可以散漫懈怠了。 只是王政君不知道,王氏的人,可不是态度问题,大多是能力问题,以前是刘骜无能,所以看谁都像是能办好事的,可是在刘彻这个见识过许多优秀人才的帝王眼里,满朝文武,几乎都是辣鸡。 王氏的人,大多听进了王政君的话,毕竟王政君是太后,是王氏在朝中的依靠,可是面对皇帝交代下来的事,不少人力不从心,有心无力。 只是,皇帝还没对王氏下手,另一个人就撞到了刘彻的手里——他就是淳于长。 虽然天幕已经公开讲了,他与许皇后的事,宫里人几乎都知道了,连许皇后都怕的很,可他不在汉宫中,并不知晓情况,更何况他觉得,即便是他对许皇后下手又如何,皇帝根本不在意许皇后了,而这汉宫又掌握在他姨妈王政君手中,而最得宠的赵昭仪又有求于他,所以他根本没什么好怕的。 可刘彻不是刘骜,即便是戴绿帽子的是刘骜,也是刘彻厌恶的对象,可是来孙带绿帽子这种事,刘彻也是接受不了的,所以早就命人盯紧了许皇后,只要淳于长来,直接抓了个现行。 下面的人抓到淳于长后,淳于长大喊自己是王政君外甥,要见太后。 刘彻听到回禀,正沉浸在国事的海洋中的他,轻轻挥了挥手:“不用惊动太后,就地斩杀就是。” “是。” “把人杀了后,记得把尸身送回去,顺便把他家抄了。”刘彻语气十分平淡地吩咐。 下面的人虽然心惊,但依旧按吩咐行事。 “陛下,许氏废后该如何处置?”下面的人问。 刘彻差点把许皇后给忘了,已在深宫多年,还能被淳于长那拙劣的花言巧语所骗,看来这许氏一家都不太聪明。 刘彻恰好不太喜欢这种蠢的,道:“继续让她在那里待着便是,难道还要重新迎回来做皇后吗?” 下面的人忙应了是。 淳于长的事,每半天就处理完了,王政君得到消息时,淳于家已经挂起了白布,而王政君是听到人来报丧,才知道自己儿子,竟然已经把外甥杀了。 王政君整个人都惊呆了,喃喃道:“他不像我儿子,我儿子不是这样的……我儿子不是这样的……” 刘骜虽花天酒地,沉湎酒色,可是他没有那么冷血残酷,连表弟都说杀就杀,那可是他亲表弟啊! 王政君在长信宫中悲恸不已,可王氏族人,这次却没有跑到她跟前来哭,让她给王氏做主之类的,反而都老老实实的,只想着赶紧给淳于长办完丧事,埋了了事。 对于王氏的态度,刘彻满意,看来这些天的敲打没白费,王氏总算是学到了一些,没有动不动就跑到王政君跟前搅事了。 刘彻不知道,王氏把淳于长的死,当成了是一次警告,是皇帝给王氏的一个恐吓:杀几个王氏,对皇帝来说,就像是杀鸡一样简单。 和王政君对王氏的提醒连着来看,就是皇帝在他们王氏背后,虎视眈眈地盯着了,要是王氏敢行止踏错一步,皇帝就要朝他们下手。 在这样的压力下,作为族长的王凤就直接病倒了,这比原本的发病时间还提前了一些。 刘彻听到外人来报,王莽果然如天幕所说的一般,衣不解带地在王凤病床前照顾,忍不住勾了勾嘴角,看来有些人,有些事,是改变不了的。这样也好,至少事情不会变得更坏了。 王凤病倒,对于刘彻来说,也是一个好事,王凤是王氏的领头羊,也是在石显败退以后,排挤朝中其他权贵的阴谋家,他一倒,王氏也就暂时没了主心骨,得乱上一阵子了。这也是他趁机剪除掉王氏的一些羽翼的好时机。 刘彻这边还没做什么大动作呢,王氏自己先乱了起来,可见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更有可能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想明白这些,刘彻也就不那么在意王氏的事了。 这一个多月里,刘彻殚精竭虑地忙活的事,就是救灾。 刘骜在位期间,汉朝各地的灾害频发,这程度让刘彻都怀疑,是不是刘骜这孙子当皇帝当得太天怒人怨了,所以上天降下这么多惩罚。 想到天幕都对这种说法,完全不在意,刘彻又觉得这应该和上天的旨意无关。 好在这些事儿刘彻处理起来还算有经验,在他的梳理整治下,一个多月后,各地灾情的情况都有所减缓,灾民的困苦也有了一些缓解。 刘彻略略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想起了文景二帝所实施的休养生息之策。 如今的大汉,也处于元气损伤不小的阶段,也需要休养生息来恢复国力。 武帝这个时候,一腔的以武立国的鸿志都被暂时埋在了心底,国家摇摇欲坠时,经不起更多的动乱和战争了,国力经不起那样消耗。 这一个多月的治灾工作,也让刘彻对朝中大臣们的能力,有了一些认识,按照之前颁布的旨意,干得好的,刘彻将其提拔起来,干得差的,直接降官贬职,甚至贬为庶民,永不录用为大汉的官员。 这些人里,就有不少靠着家族混日子的王氏子弟。 见皇帝连自己的外家,都那样下得去狠手,其他的人也就无话可说了。 朝中被贬官被降职的人不少,空了许多官职和位置出来。 也有人以此为理由,为那些情节略轻的官员求情,刘彻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他已经想好了要改革官制,还要实行科举制度!
第221章 牡丹花下鬼刘骜(29) 科举的事,已经盘亘在刘彻心头好几个月了,在第一次听到这个选拔人才的方式时,刘彻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种制度,不仅仅是能帮助朝廷选拔有用的人才,还能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后来天幕讲大唐时,就说了人在社会阶层中,上下流动的问题。 天幕说,这是社会保持活力的关键,而且若是上升通道不够畅通,社会必然会出问题,矛盾也会激化。 刘彻当时就觉得,科举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 想象一下,一个贫家子,因为天资聪颖,通过层层考核后,成为了一个能面见皇帝,能为国家大事提供想法和意见的人,那是多么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事! 汉承秦制,和秦一样,朝中官员都是靠举荐和走关系,才走入仕途的,那些没有门路的平民,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所以他们的意见和心声,无法传达到中央朝廷。 而刘彻此时也发现,他的大汉,那些皇帝做的比较好的,大多是去民间吃过苦,见过百姓生民的日子的,如被贬去过偏远之地的汉文帝刘恒,如曾经被贬为庶民的汉宣帝刘询;而刘骜这种,因为运气好,从未见识过人间疾苦,所以才不把当皇帝的事当回事。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