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默默转过头,装作没看到。 自己老父亲确实是个杀伐果断的人物,可是有时候又感性得很,如此矛盾之事,竟然出现在了他的身上,也是离奇。 其实看到嬴政这样作为普通凡人的一面,许多人的感受,不是神有了伤口,而是神有了灵性。 而对嬴政来说,更多的是往事不堪回首。 【当然,始皇帝有这样的“小失误”,是可以理解的,现在人失恋了还得去喝醉一回,发一次疯呢,刚亲政的嬴政,不也是咱们如今大学生刚毕业的年纪,刚被社会毒打的年纪么?嬴政遭遇如此重创,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也很正常,符合人性,说明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说明他也是有七情六欲的人。】 嬴政有些无奈地笑了笑,这天幕可真维护自己。 前面讲别的朝代,那些皇帝犯了错,就会被天幕揪着骂,甚至祖宗都要翻出来骂,到了他这儿,竟然没被骂了,还被维护了,还真是……感觉奇特。 【李斯的《谏逐客书》,让嬴政从情绪中抽离了出来,冷静了下来,于是嬴政撤回了一个“逐客令”,那些出谋划策的幕僚们,还能留在秦国,能待在秦王嬴政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其实这件事,另一个方面,也体现了嬴政宽容大度和知错就改的特点。知错就改不用说,《谏逐客书》有理有据地指出了错误,他立马就撤回了决定;说宽容大度是因为,大家可能不太清楚的是,李斯和嫪毐一样,也是吕不韦举荐的人。在嫪毐和吕不韦接连暴雷以后,嬴政依旧能重用李斯,可见他是懂不连坐的。】 【而这些食客们,也没有白费嬴政的供养,在秦一统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有李斯、尉缭,武有王翦、王贲、蒙恬、辛胜等大将,个个都在一统六国的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的武将王翦,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与白起、李牧、廉颇三人齐名。】 【其实王翦这个人,还有许多可以讲的内容,比如他是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祖宗之类的,比如对于平定嫪毐叛乱,和铲除吕氏势力,都贡献了力量……当然春秋战国时期,本就是一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能在历史上留下自己名字的人,都是有着非凡经历与能力的人,这些呢,咱们以后有机会可以出专题再讲。】 【回到嬴政身上来。他从吕不韦的事情上抽身以后,恢复了平静,立马就开启了全速搞事业的状态,别看到了三十岁才灭掉六国中的第一个国家韩国,实际上从他亲政没多久,秦国就一直开始谋划统一中原之事。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先对各国采用了离间制衡策略,对内改分封制为郡县制,之后嬴政盯上的第一个国家是赵国,但赵国十分难啃,因为此时的赵国有镇国大将李牧,两国交战之时,打出了“围魏救赵”、“釜底抽薪”等今天依旧广泛运用的成语。】 【嬴政第一个想打赵国,是不是因为早年的经历对赵国印象不好,这点不好说,但是他发现打赵国投入大而收益小,长期下去可能不仅拿不下赵国,还可能先把秦国自己耗进去以后,他立马又调转了目标,先打韩国。一边打韩国,一边利用离间计翘掉了赵国的镇国大将李牧,然后灭掉韩国一年后就灭掉了赵国。】 这些事情和经过,不仅秦国公卿们很熟悉,后世的帝王们,也很熟悉,秦灭六国之路,不仅是非常重要的战争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斗争的范例。这里面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后来的乱世怕是只有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有的一比了。 可关键是,三国时期也没能出一个嬴政这样的人物,没人能打出一个完美的结局,哪怕是曹操那样的枭雄,最后也没能一统天下,刘备、孙权这类风流人物,更不用说了。 李世民点头道:“嬴政虽不曾亲自带兵,但其政治上的能力,的确是出类拔萃。” 说到历史上的大将军,赵德芳倒是来了劲,他不仅知道战国四大名将,对于其他各国的将领,也能说出个一三五出来,说起打仗的事,那更是眉飞色舞,精神头十足。 听到天幕说这里不讲王翦之类的大将军,顿时失望不已:“为什么不讲呢?” “因为现在是讲帝王,自然就不会多讲将相了。” “那多没意思。”赵德芳又塌了下去,他对那些个政治的东西,属实没多大兴趣。 赵德昭道:“芳儿,难道你忘了么?写文章的时候,我就和你说过,你须得就一个事情,或者一个想法去写,不可离太远。这天幕也是一样,她既说了本期主要讲帝王,将秦二世祖,那自然就围绕着帝王之事讲了。” 赵匡胤也接话道:“更何况始皇帝是个多有意思的人?你不觉得,今日听了这些后,始皇帝更像一个普通人了?他也有过运气不好的时候,有过使性子的时候,也有不顺之后又逆势而上的时候……你看他的经历多丰富,人生多有意思?” 赵德芳歪着头想了想,点了点头:“确实挺有意思的。” 赵匡胤继续用柔和的话语,和赵德芳说着秦始皇和二世祖胡亥的一些事,慢慢地引出了赵德芳的一些兴趣来了。 赵德昭在一旁看着,感觉亲爹和从前还真不太一样了,如今更像一位慈父了。 朱元璋道:“虽说,我从贫民翻身做了皇帝,一辈子的经历也很传奇,但相对于始皇帝,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朱棣做出洗耳恭听的模样,朱元璋想了一会儿,想说点什么,不过最后还是没说出来。 心中有太多的念头想法,但能与人说道的,不足万一,朱元璋有千言万语,可许多话说不出口,最后一想,还是算了,这辈子已经快到头了,只差盖棺定论了,还思虑那些杂七杂八的事情做什么。
第238章 史上第一二世祖胡亥(7) 【现在看来,嬴政就是天生搞事业的人,只要他用心干一件事,这件事就能做得非常好。他一把全部心思放在攻打六国、统一中原上,于是十多年后,就完成了这个目标。这种出效果的速度,这种完成度,看得出嬴政真的是个执行力很强的人。】 【当然,前面也说过,一统六国,结束乱世,并不全是嬴政一个人的功劳,前有“六世累积”,后有精兵强将智士从旁辅佐,令嬴政的想法和政令,都能通达实现,都能取得极好的执行效果。可嬴政是这个功绩的灵魂人物,夸别人再多,也抹除不掉,他就是一统天下的头等功臣,是一个开创了历史的人物。】 【这次的统一,对我们华夏历史造成的重大影响,不仅仅是因为结束了几百年的割据局面,形成了难得的大一统,使得普通百姓有希望步入到和平稳定的生活中,更重要的在于始皇帝的几项重要政治举措,对华夏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使得整个政治的生态和形态,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上一期讲王莽时,就说过社会改革是一件难度非常大的事,这件事比打天下的难度还要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常听到一句话“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守江山并不是简单地军队驻守各处,守护边疆,而是要根据社会的各种情况,进行应对和变革,随时适应社会的发展情况,保证国家的安宁与稳定。】 此时,嬴政已经微微闭起了眼睛,默默地听着天幕的讲述。 平日里,嬴政就是个不太爱听逢迎拍马之语的人,或许是此时成了魂体,没有了公务缠身,他反而能静下心来,听一听这种夸赞的话。 说来奇怪,这些话听到耳朵里,听进了心里,嬴政觉得还蛮受用的,和那些谄媚之人说的话,给人的感受完全不同。 刘彻有点不是滋味,他自认功绩还是不少的,可是天幕提到他时,语气也比较淡漠,本以为刘骜那期都没怎么提到自己。刘彻本做好了挨骂的心理准备,结果天幕并未给太多的眼神。现在听到天幕这般夸赞始皇帝,甚至有了错处也极尽维护,刘彻心里实在是难免泛起了酸意。 刘据并未察觉到刘彻心态的变化,他依旧微微侧着头,仔细聆听着天幕的解说。 虽然是第一次听,但刘据的向学之心,似乎比刘彻还浓一些。 心里有些泛酸的,除了刘彻,还有朱元璋。 “本以为秦这种二世而亡的王朝,开国老祖也得挨骂,哪曾想只有我挨了骂!”因为朱祁镇那蠢东西,自己被天幕嘴了那么久,朱元璋心里还是有点耿耿于怀。倒不是觉得天幕骂错了,就是觉得自己挨得骂有点多。 朱棣憋着笑道:“可不止您,宋代的太*祖皇帝赵匡胤,也挨了骂。他还不是赵构的直系祖宗,还是被弟弟篡了权的。” 朱元璋:…… 自己倒霉,就找个更加倒霉的来对比着自我安慰么? 可是……好像还真有点用…… 有宋在下面对比着,朱元璋觉得自己不是最惨的那个了,心情也好转了一些。 朱棣心中越发觉得,自己的老父亲,越来越像一个小孩了。 而一心想被后人称为“千古一帝”的玄烨呢,此时心情也有些复杂,除了有点泛酸,还有些无奈和伤心。 天幕说后人无异议的两个“千古一帝”,他确实一个也比不上,李世民虽然没被细讲,但从天幕说他是“天选帝王”、“六边形帝王”来看,就知道后人对他多有推崇了。 而始皇帝,开创了被称为“暴秦”的王朝的人,天幕也对他十分赞赏,甚至连一些难听的传闻,都能进行描补和解释,可见是真的得了人心吧? 说到底啊,还是得能做出令后人满意的政绩来,可是他作为满清的皇帝,就极为难做到这点。 而对于天幕夸赞始皇帝一事,秦朝的公卿们,显得比始皇本人要激动多了,毕竟不少人都是开创新王朝的功臣,都是为大秦帝国的建立,出了力气的。始皇的成就得到认可,亦是认可他们的成绩。 【秦王政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一统天下了,同时也创建了全球历史上第一个帝制王朝,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事情。封建帝制的先进性在哪里?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更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社会形态。在封建帝制之前,众所周知是奴隶制,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了,必然要进入到封建帝制。创建这样一个顺应历史和时代潮流的制度的人,就是时代的先驱,就是伟大的改革家。】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