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对比,朱祁钰就能更好地明白朱元璋的意思了:“我知道了皇兄!我选的五人中,一人身高高出了常人些许,这第二人,眼睛略有些抽抽,虽不明显,但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注意,第三人则是因为他手脚都比旁人要大!” 朱元璋立马笑着拍了拍朱祁钰的肩膀:“不错不错,你虽未读过兵书,也未到军营中历练过,但你比旁人要细心得多,日后定能做成许多大事!” 得了朱元璋的夸奖,朱祁钰的心情也雀跃起来:“谢谢皇兄夸赞!不过,臣弟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精进的地方!” 朱元璋顺着他的话说:“你这份向学的心也很不错,日后便跟着我多学学。” 朱元璋倒是很想再多教教他,只可惜时间紧迫,他只能让朱祁钰先跟在身边多看,自己再见缝插针地提点。 亲自点出了五十个人后,朱元璋道:“接下来,朕给诸位勇士安排了一场考较,考较过关者,赏十金!” 听到这话,许多人眼睛一亮:十金!他们中许多人连金子都未见过,更何况是十金!十金能买一栋上好的宅子,并购置一些田地了,十金,能让他们一步完成买宅置田娶妻等人生大事! 朱元璋微微扬了扬下巴,张辅便亲自上前,拿出一把竹签,道:“这些签子上,都写明了诸位需要去打探的消息,抽了以后,便不能更改。抽完后即刻出发,酉时之前归来,将打探到的消息报与陛下与我等,届时根据消息的多寡、正确与否、用时等,来决定是否通过考较,拿到陛下的赏金!” 五十个人上前来抽签,抽了签,阅读完各自的信息后,很快便都去乔装打扮了一番,离开了军营。 接下来朱元璋也并未闲着,在三大营中,查看各营的情况。虽然朱元璋已经与兵部了解了三大营的情况,但到底不如亲眼所言更能了解于心。 待到天近黑时,外出的人终于陆陆续续回来了。 经过朱元璋与张辅、朱勇等人的亲自评选,选出了二十个适合当斥候的人选,朱元璋果然原地赏二十人各十金,并命他们连夜与家中辞别,然后前往大同、宣府等方向,打探瓦剌的军情。 待忙活完这些,朱元璋率众人回到宫中时,已然近亥时末。 回到宫中,朱元璋大体梳洗用膳后,便迫不及待地去休息了。 如今虽有朱祁镇这弱冠之年的躯体,比他那老朽的身体年轻富有精力许多,但朱元璋十分清楚,他用不了这身躯太久。虽然他身体不容易疲惫,但常有黑潮上涌,让他头晕目眩,太医请脉后,也看不出问题,朱元璋猜着,或许是因为,这本不是自己的身体的缘故。 因此,他要抓紧时间,将朱祁镇留下的烂摊子处理好,还得选一个合适的继任者。 出征日临近,朱元璋将朱见深叫了来,给他布置了课业,命他在自己回銮前读完,并命邝埜、王直、王佐等居守京师的大臣们监督,看着朱见深读书。 到出征前,朱元璋才堪堪将事情都安排妥当,尤其是最为重要的转运粮草一事,都交予了兵部与吏部主理。 这一日,从三大营中抽调的五万精锐已蓄势待发,按照计划,朱元璋先率五万精兵前往大同迎击也先,三日后,张辅、朱勇便按照计划,率十五万兵前往宣府方向。 朱元璋在宫女的伺候下,穿上一身铠甲,一手抱着首铠②,另一首拎着枪,走出了殿门。 殿外,太后、皇后、朱祁钰、朱见深等人,以及百官都来相送。 她们都面带担忧和不舍,朱元璋倒是面色平静,对太后皇后只有一句:守好后宫,而对朱祁钰和朱见深二人,则多叮嘱了几句,要好好读书,回来要考他们的。 叮嘱完,朱元璋吩咐了一句牵马来,很快侍卫牵来了一匹浑身肌肉偾张、油光水滑的枣红马,朱元璋将自己的枪插*在了马鞍右侧,正要踩着马镫上马,突然一阵熟悉的、雄壮的音乐传来③,所有人都一惊,忙朝着天上看去,果然,天幕它又来了! 朱元璋缩回了刚踏上马镫的腿,道:“传令下去,两个时辰后再出发!” “是!陛下!” 出征紧要,但是天幕透露的信息也十分重要。 皇后太后等人也被送回了后廷,朱元璋想了想,命人搬来了椅子与高脚茶几,又给一些老臣赐了座,才开始安心听天幕。 其他时空,一回生二回熟的几个帝王,也纷纷放下手中的事情,准备听天幕吃瓜。 【大家好,今天开始我们的《普信皇帝朱祁镇:看我如何腰斩大明复兴大业》下期,本期主讲京师保卫战与夺门之变。】 虽然早已猜到,俘虏了大明皇帝以后,也先必然野心膨胀,但是听到京师保卫战这个词,许多人还是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气!京师都需要保卫了,说明蒙古人已经打到都城门口了吧!难道大明真的要步宋朝后尘了?! 有些人甚至已经因为自己脑补的凄惨情形而眼泪直流。 朱元璋倒是较为平静,天幕之前就说过,也先极为有野心,一心想要复兴蒙元对中原的统治,俘虏了皇帝后,他们当然不会放弃这种难得的良机。至于保卫战成功与否,以朱元璋的猜测,应当是守住了的,不然后面夺门之变从何而来? 【上期我们说到,八月十五时,朱祁镇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虏,这消息传到京师时,已经是八月十八。此事让大明举朝震惊,民间也人心惶惶,谁也没想到,皇帝御驾出征一下,不仅打了败仗,连自己都送到了敌人手中。因为有宋朝靖康之役的例子在前,大明上下都十分害怕,许多富商都开始举家难逃,朝中也有大臣想要南迁。】 赵匡胤是没想到,这第二期一开播,就给了他一棒子,又是他的大宋!又是靖难之役!妈*的! 嬴政倒是对这个很熟悉,毕竟他一下子把六国国君都俘虏了嘛,国君当俘虏这事儿他熟,只是自己的国君给他国当俘虏这种反过来的戏码,他不太熟。 刘彻十分嫌弃道:“后世诸朝,怎都如此无用?竟都有此等羞耻之事!” 李世民:“打仗非儿戏,不会打仗的皇帝千万不要乱来。” 玄烨又想到了闹心的第一次中法战争,所以他也没心情看笑话。 【以徐珵为首的人,直接劝当时的监国郕王弃城难逃,许多人嘴上不说,心里也是这般想的。在这乱成一锅粥的时候,一位名垂青史的大臣站了出来,他掷地有声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乎!④这段话想必许多人都知道,并为之心潮澎湃。那位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的民族英雄,就是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 南乔那激动的声音,刚刚落音,所有的人都看向了站在邝埜身后的人。 于谦也愣住了,他没想到,那个被天幕称作“名垂青史”“民族英雄”的人,竟然是自己! 朱元璋笑眯眯地看向于谦,这些日子,他也看出来了,这于谦虽只是跟在邝埜身后,却是个能办事的能人。之前交给他办的差事,大多妥当极了。 邝埜也扭头看于谦,低声道:“放眼朝中,能完成此壮举的,也只有你了。” 于谦忙谦虚道:“不敢当不敢当。” 此时的大明朝中,对于谦又羡慕又敬佩,没想到天幕独独要评述他的功绩,关键是于谦还未做过! 而被天幕一句话带过的徐珵,此时心中最为难受愤恨,别人没注意,他自己却像是听到了惊雷一般,在天幕讲述中,自己竟然成了于谦这种“忠臣”的反面!想到这里,徐珵就忍不住浑身冒汗,再想到自己之前还第一个反对过皇帝御驾亲征,更是觉得自己前途一片晦暗渺茫了。 其他诸位帝王,听到大明前有邝埜、张辅、王佐等良臣拼命劝谏,后又有于谦此等受命于危难、挽大厦于将倾的能人,竟生出了一些羡慕来。 嬴政道:“良才难得啊!” 刘彻又想起了卫青与霍去病,轻叹了一口气,开疆拓土,非帝王一人之功也。 李世民倒是不那么羡慕,他的贞观朝,也是良才济济,只是又想起上一期天幕说的,邝埜这样的一心为国之人,也死在了土木堡一战,便忍不住心疼,又厌恶朱祁镇这样的无能皇帝。 【于谦首先得定下了不南迁,保京师的大方向,获得了吏部尚书王直、内阁学士陈循等人的支持,而后对孙太后晓以南迁的利害,使得听说儿子被俘就迫不及待给也先送了珠宝想要赎回儿子的孙太后,最终接受放弃南迁、守卫京师的决定,并说动了皇太后让郕王朱祁钰监国。】 这里倒是让朱元璋对于谦、陈循和王直三人刮目相看。他知道孙太后对朱祁钰的防备有多深,要说动那个眼光并不长远的太后,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朱祁钰也愣了一下,没想到自己还真会担起监国的重任,想起这些天,皇兄对他的教导,顿时感觉压力倍增。 其他朝臣也忍不住低声议论起来,竟能说动太后让郕王监国,于谦等人非等闲之辈啊! 虽于谦还未做过,但不妨碍大臣们对他生出浓重的敬佩之情。 于谦听到周边人的议论,也十分无奈。 【这些事,听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实际上,大军覆没、皇帝被俘的消息传到朝廷时,王振的走狗、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就被愤怒的群臣,在朝堂上直接殴打致死,史称午门血案,同时被打死的,还有王振的余党毛贵和王长。可见当时群臣的情绪有多强烈,多难以控制。也幸亏于谦当时提醒郕王免了群臣的罪,否则又是一大隐患。】 此时,所有人不约而同地,想起了几天前也在这里打过王振这事儿。 朱元璋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好,原来御前打人,这些大臣是一定要做的?如果自己没出手,王振就被这些人直接打死了吧?
第37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37) 至于天幕说的王长和毛贵,在曹吉祥叛乱时,就已经被乱刀砍死了,死法倒是没很大区别。 帝王们理解朝臣的心情,那样一个吃里扒外的阉贼,在前面指手画脚地胡乱带兵,导致大军覆没皇帝被俘,是个人都想咬死他和他的同党。 “这明朝的大臣,比皇帝出色。”刘彻笑道,若是皇帝有这些大臣的一半靠谱,有他们一怒之下的勇猛,哪里会落得那样一个下场。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