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人叹道:“于谦冤死,其他忠臣也必将被清洗,而石亨、徐珵等人,再加上一个王振第二的曹吉祥,朝廷中只会比以前更加乌烟瘴气,良臣再无立脚之地了!” 也就是说,大明朝廷将迎来至暗时刻,可能比王振掌权期间,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到这一点的人,都不约而同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朱祁钰在一旁听着,心中一片冰凉,他本对皇位无意,天幕中登基也是形势所迫。不想自己留了一线的皇兄,竟然会如此反击,贬黜自己还能接受,但为何还要赐“戾”字?他自认自己性格懦弱胆小,与戾字沾不了一点边,皇兄那么做,是为了羞辱自己么? 想到于谦、王文等人身死,朱祁钰又暗恼,自己在位七年,竟然连那么简单的夺位都防备不了,还连累于谦等人送命?属实是不该! 朱元璋在被朱祁镇用那么愚蠢的理由冤死了于谦后,朱祁镇的蠢已经无法在他心中掀起什么波澜了。这蠢东西还是读书太少,多看几本史书就会明白,谋逆造反,都是在当朝皇帝不知道还能活多久、且风险小收益大的情况下,若当朝皇帝病的快死了,哪有什么造反的必要? 这蠢东西,果然自己背了骂名,好处都是别人的,符合他一贯以来的愚蠢做派。 对此,李世民和赵匡胤都表示认同,李世民是不知道亲爹还能活多久,且兄弟在一旁相逼,赵匡胤是小皇帝才继位,军权在手,帝位犹如探囊取物。 “朱祁镇在政变中并未出什么力气,被人利用被人蒙骗,是他应得的。”李世民毫不客气地骂道。 世上哪有那么多坐享其成的好事,特别是争夺皇权这种事。 赵匡胤也指指点点:“兵权不在手中,被人卖了也实属正常。” 帝王们看得出来,此次宫变夺权,朱祁镇反倒像个吉祥物,只因他是朱家子孙,坐皇位比较名正言顺,那些人才带上他玩的,不然早就让朱祁镇一边玩*蛋去了。这样得来的皇位,朱祁镇还想什么都不付出,只得好处?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朱祁镇被后世子孙翻来覆去地骂,实属正常,是他应得的! 【以上道理,朱祁镇还是在很久以后,被手下的大臣点明了,他才想明白的。在那之前,他一直纵容曹吉祥、石亨等人作恶,各种冒领军功、侵占良田、安插亲信、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诬陷他人……可以说是无恶不作。但因为他们有从龙之功,朱祁镇就一直对他们十分宽容忍让。每次有大臣弹劾他们,曹吉祥就会哭诉二人在宫变中的功绩,朱祁镇就又会因此偏向二人,导致他们的权力不断做大。】 【而另一方面,徐珵虽因所谓的功劳而升任首辅,却依旧贪慕功名,想要加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势,作为文臣他无法在战场立功,便逐渐与曹吉祥石亨二人分道扬镳,并逐渐形成对峙的形势。】 【到天顺二年时,石亨的心腹、接任于谦成为兵部尚书的陈汝言被揭发贪污而抄家,抄来的东西放在宫殿走廊展示时,朱祁镇就难免想到了于谦被抄家时,家中的清贫。于谦当兵部尚书近八年,家中没有什么财物,陈汝言不到一年就贪了一大堆,有了这样赤*裸裸的对比,朱祁镇才慢慢悔悟:于谦是真的忠臣,自己冤枉他了。可惜已经晚了,因为于谦的“社稷为重,君为轻”是朱祁镇不能接受的,朱祁镇一直觉得是君为重,一直以他自己的利益为中心。所以即便是朱祁镇觉得于谦是忠臣也没用,二人的根本矛盾在于对于谦忠的是江山社稷,而并非某一个皇帝。】 “于大人之言,看似悖逆,实则最为无私!” “是也!为臣者心中须有为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劳苦之念,而非为君王一时欢心。”
第47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47) 于谦的例子,激发了许多大臣的思考,也令许多大臣一下子领悟到了为臣的真谛——效忠君王和效忠国家,其实是两码事,端看你更重江山,还是更重自己的前程。 不仅群臣忍不住嗡嗡地议论起来,朱元璋也陷入了沉思。从朱祁镇的一意孤行出征,导致土木堡大败,到于谦力挽狂澜立下挽天下于将倾之功,再到朱祁镇因愚蠢而被人利用发动夺门之变、冤杀于谦,每一个决定大明命运的大事件都表明,并非所有天子,都是以王朝利益为先的。 其实也无需看朱祁镇,光是宋朝,就出了多少个“资敌”的皇帝。若是皇帝都这般,败坏国运就是难免的事。自己创大明,便立下宏志,要将天下大权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自己能做到,是因自己有那份能耐,能事必躬亲。若后面换做是朱标,也能担得起如此重任,朱棣或许略逊一筹,但也做的不错。可避免不了要出朱祁镇此等庸才,烂泥扶不上墙还毫无自知之明。 如此看来……帝王掌所有权力,并非正途…… 想到这里,朱元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属实冲击到了他的想法,令他有些惶惑,又生出许多担忧——帝王若不能牢牢掌控天下大权,如何防备底下人谋逆篡位? 一时之间,朱元璋内心陷入了天人交战中。 【接下来,因大同总兵石彪被查,而牵连石亨,导致石亨许多罪行暴露,被罢去了一切兵权和职务,石亨又羞愤又不甘心,于是生出了谋逆之心,甚至说“陈桥驿兵变史书也不说是篡位”,明显有效仿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野心。但石亨被抓的直接原因,竟然是因为天顺四年时,京师天上出现彗星,朝野都惊恐那个扫把星是谁,锦衣卫一查,啊,原来是被夺了权的石亨心怀怨恨想谋反,那扫把星是他错不了了。然后石亨就被抓了,经过严刑拷打后,石亨死在了大牢中,石彪下场和于谦相似,当街问斩。天道好轮回啊,石亨谗言冤杀于谦才三年,不仅自己死得惨,追随者们也被清绞了干净。】 石亨之死,令不少人都觉得十分痛快。 “此等投机之人,有此种下场也是活该!” “可惜了了,若不是贪功冒进,贪图不属于他的权柄,好好发挥带兵打仗的才能,累及三代的富贵是不难的。” “石亨在权势巅峰三年后便身死狱中,焉知不是三年刚好用掉了三代的气运?” 大臣们听了顿时一惊,虽不是人人都信教,却都知道因果轮回一说,透支子孙后代气运之事,他们也听过。石亨这是做了多少恶,不仅透支了气运,还将子孙后代连根拔起了?! “可惜了,曹吉祥和徐珵未受到什么惩罚!” “你怎知不会?天幕还未讲罢了。” “曹吉祥的下场要比石亨惨才行。” “如何惨?石亨好歹还有后,曹吉祥连个后都没有。” …… 其他人都在关注石亨的死,只有赵匡胤注意到石亨以他自比,顿时觉得恶心到了:“此等叛逆贼子,也配与朕相提并论?” 待冷静一些后,赵匡胤慢慢领悟到,后世对他发动的陈桥驿兵变,并未多加指责,不然石亨不可能以那次举事自比。这令想要好名声的赵匡胤,顿时心情大悦。叛乱夺位,本是大逆不道之举,要被天下唾骂的,可后世之人并未横加指责,反而隐隐有赞赏之意,这是为何? 思索良久,赵匡胤终于得一点灵光:一切还要归于“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夺大周皇位,本是违逆之举,但他当皇帝后,比大周皇帝做得好,大宋比大周要好,百姓便认可他夺位是对的!创立大宋,使社稷安定,万民休养生息,后世之人便认可他的功勋,也不认为他陈桥驿兵变是应该被唾骂的事了。所以,一切最后都要归于“民心”。 思及此,赵匡胤忍不住咧嘴笑起来。得位不正是他一直以来的心病,如今天幕的解说,令他看到了一个“洗白”自己的绝佳途径!若大宋能如汉唐一般,开疆拓土,开创盛世,那么陈桥驿兵变就不再是他的“黑点”了! 赵匡胤独自乐了许久,待收敛后,突然想起,天幕一而再再而三提到的“被俘二帝”“被迫南迁”等语,甚至还出现了“南宋”,可见宋未能立下比肩汉唐的功勋,甚至一直羸弱不堪…… 想到这里,赵匡胤顿时心口一窒,他的大宋,到底发生了何事?!天幕能不能讲讲他的大宋啊! 【石亨被抓后,令曹吉祥感觉到危机十足,虽然朱祁镇没对曹吉祥下手,但朱祁镇在大臣李贤的点拨下,逐渐领悟到,夺门之变其实是石亨、曹吉祥、徐珵的投机之举,目的并非是推他上皇位,而是为了借机铲除于谦这样的政敌,好上位掌权罢了。朱祁镇对曹吉祥等人的态度,自然没以前那么热络,这让曹吉祥一党生出了危机之感,于是谋逆之心大起。】 【别的太监当监军时,趁机和将帅拉关系、捞财物,曹吉祥喜好特殊,他爱收集降将和异族勇士,多年来也是蓄养了一批武夫,其中有不少蒙古人。另外曹吉祥还豢养食客,就如春秋战国时,各国贵族门下的谋士一般。这些人的存在,都昭示着曹吉祥的野心。曹吉祥的侄子曹钦,是曹吉祥十分倚重的亲戚,他们叔侄二人还问门客冯益历史上有没有宦官子弟后代当皇帝的,冯益就说,魏武帝曹操是东汉宦官曹节的后代。①】 【于是,曹吉祥叔侄便觉得有了前例,曹钦更是野心膨胀,想要成为“曹操第二”。石亨被抓,曹钦感觉朱祁镇倚重的锦衣卫指挥使逯杲,盯他们盯得很紧,十分害怕自己成石彪第二,于是密谋与曹吉祥里应外合,废黜皇帝,自己上位。在起事前夕,曹钦大摆宴席,点兵点将,大肆厚赏,但有人将此时泄密给吴瑾,也就是之前在朱祁镇御驾亲征时,战死途中的第二代恭顺伯吴克忠之子。吴瑾立马告诉孙镗——之前在京师保卫战中立功的将领,二人一齐赶赴皇宫,却不得入内。】
第48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48) 这次,赵匡胤与李世民一齐被恶心到。 “这大明朝,皇帝不太行,下面的奸佞倒是一个比一个自大。前有石亨以朕自比,后有曹吉祥曹钦以曹操自比,哼!若他们真有和朕一般的才能,怎可能都成了奸佞小人?曹操虽‘挟天子令诸侯’,才能上却不是这对阉人叔侄能比的!” 赵匡胤对自己被小人拿去自比而耿耿于怀,他的名声就是被这种人坏掉的! 李世民难得露出鄙夷的神态:“自比曹操?倒是瞧得起自己个儿。” 曹操为一世枭雄,虽然他对皇位和权力的野心,令诸朝帝王觉得反感,但曹操的实力,却是各家都佩服的。不说曹操的军事实力,光是文化水平,你就说你朱祁镇的满朝文武加起来,能不能比得过他一个人吧!一篇《龟虽寿》吊打没问题吧?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4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