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此时朱元璋心中杀机越发深切,恨不得直接把倭奴国踏平了。 大明初立国时,朱元璋因民生凋敝,为应对骚扰沿海的流寇采用了保守的海禁政策。若按照朱棣的安排发展,南疆与北境将会安定许多,到时就能腾出手来打击倭寇。可惜因朱高炽和朱瞻基的松懈,南北之战又拖累了大明国力,海上流寇只能放到一边。 此时,朱元璋这才深刻理解,为什么说海禁是错的。他本想着一劳永逸,直接将海寇关在门外即可,但未曾想如此一来,反而给了子孙后代偷懒的方式和契机,令他们遇到此等事,就关门了事。 朱元璋懊悔连连事,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和玄烨,都忙急切地唤了人来,将天幕上的世界舆图记了下来。 “原来这世界如此之大!”嬴政眼中异彩连连,“朕若能长生,这些都会是朕的疆土!” 刘彻亦喜不自胜:“他人常道朕恨不得将天下存图都据为己有,真该让他们看看,朕的野心还太小了!朕非穷兵黩武,朕是为后世子孙打江山!” 李世民虽知道西方有波斯、大秦等国,却不知道,那隔着半个地球的水域之外,还有如此大一片陆地,那是他未曾听闻过的地方。他忍不住走近了看:“虽说大唐疆域辽阔,已将汉武帝打下的疆域纳入囊中,但武帝之野心较于这舆图,依旧算是小了。” 赵匡胤兴奋之后,有些怅然,他知道辽国、西夏、大理等国,知道往西还有回鹘等部,但如今,自唐以后,中原便失了不少领土于辽国、西夏等国手中,未将这些地方收回中原,何谈世界?大宋朝,不仅是他责任深重,他的子孙后辈亦是如此。 这世界舆图,赵匡胤打算留着给子子孙孙,让他们知晓,宋之疆域,相对于世界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他们不应沉湎于享乐,应有放眼世界之志。 玄烨也轻叹,大清的疆域算得上是历史上最为广阔的,不曾想放在世界地图上,也只有那么一点点大,根本不太起眼。他转眼看了看倭奴国,又看了看另一边的西方诸国,他虽看过欧罗巴舆图,却不如天幕的舆图来的准确,原来欧罗巴有大大小小那么多国家,那么小的国家,便能跨越万里重洋,来攻打大清? 玄烨本有点不信,可想到天幕说的,明太宗时期,中原地区的造船技术就是世界第一,可后来,因海禁政策,造船一事逐渐没落,难道这技术,是被欧罗巴人学去了? 玄烨眼睛眯了眯,闪过一丝暗芒,他想起了如今在大清境内活动的那些传教士,那些传教士说是来传播基督教教义,但他们私底下做了何事,谁也不知道…… 【历史是延续的,百年前千年前的事,对现在还能产生影响,便是历史的可贵之处。可一一回顾朱元璋的政策:设藩王、废宰相、定死户籍、以程朱之言为科考范围、恢复人殉、设海禁,这些措施,却都是与历史越来越开放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的。这其中的政策,如设藩王、废宰相、恢复人殉,虽被后来的皇帝修改或重新废除,却也给大明造成了不小的恶果,而没能被废除的如以程朱之言为科考纲要、海禁、户籍政策,则更深入地影响了整个国家与民族的发展。】 【回到朱元璋本身来说,从他以最穷困的身份发家,与汉朝并为中华史上得位最正的两个王朝,他真的没有才能吗?并非如此,他是观念出了问题。咱们最伟大的人曾说过:如果路线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而朱元璋也属于此列。他的天赋在帝王中也算得上前列,否则也无法成为史上能进前五的帝王,不会创下白手起家缔造新王朝的伟业,但他的思想没跟上他自身的发展。他把天下当成了私产,只把朱家人当成了人,觉得天下之人都应该供养朱家人。大家发现没有,其实朱祁镇的思想,和他这个想法,是一脉相承的,朱元璋想的是朱家,但朱祁镇只想的是他自己一人。】 朱元璋脸一白,他没想到,朱祁镇那又蠢又坏、自私自利到极致的作风,竟是从他这个老祖身上传承的。他朱元璋是为朱家及后世子孙着想,但朱祁镇更极致更恶劣,他只为自己想!所以他连他儿子的皇位也抢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感觉有些喘不上气来。 【因着朱元璋是这样的想法,所以他的一系列政策制定,许多都是围绕着巩固朱家江山来的。有些政策当然适应了时代,适合巩固王权,但有些不适合,可朱元璋只从巩固皇权出发,忘了其他条件,制定出来的政策,自然就会祸害江山。朱元璋以“朱家人坐稳江山”为核心利益的做法对不对,从于谦在京师保卫战时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一下子就笼络住了军民的人心,就可以看出来——不得民心者,为江山之祸。】 天幕的一字一句,都重重敲击在朱元璋的心头,他忍不住审视起了自己,想自己当初起事的原因;想自己一路拼杀上皇位,按功劳封赏,确实就像老家家族中杀猪分猪肉;想自己不愿听刘伯温的建议,便是因为他劝谏自己做皇帝,而不是做朱家的大家长;想自己杀胡惟庸,就是因为他竟然想抢朱家的江山…… 朱元璋逐渐了悟,天幕说的都对,自己当了皇帝,想法却还如乡下大家族的族长一般,想的是如何规训好家中的女子和下人,想的是如何不让自家田地被什么员外地主夺走,想的是外面坏人多,便将门关起来保护子孙与家财…… 他确实还当自己是个农民了,朱元璋苦笑起来。
第55章 普信皇帝朱祁镇(55) 此时,朱元璋已经认了,天幕说得对,大明朝国运腰斩的祸根,就是他这个创立者埋下的,大明朝自开国以来,骨子里便有着走向灭亡的风险。 朱元璋此时也顾不上众臣在眼前,忍不住深深地叹了口气:“朕真的错了,大错特错。” 一旁的王直,听到朱元璋这样一句自白,也愣住了。王直猜到了这皮囊下,已经是太*祖皇帝,而非原先的朱祁镇,也知道太*祖皇帝的自我与独断专行,不想他还如此嗟叹。 诸位大臣听了天幕的话,心中也无比震撼。 “社稷为重,君为轻”他们还能理解,但千百年来,帝王们守护自家的江山,盼着屁股底下的皇位能千万代相传,这也错了吗?真是难以想象。 但很快,许多人也想明白了,天幕并未说太*祖稳固朱家江山是对的,而是说,他只想着让朱家子孙能轻松容易地坐稳江山,却逆了历史,太*祖皇帝的目的没错,但他的方法错了! 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四位帝王,再次感悟:哪怕作为帝王,有些事也是不能和老天对着干的,若是敢对着干,最后遭殃的便是整个王朝和国运。这天下,虽是属于皇帝的天下,可归根结底,还是万民与百姓的天下! 玄烨听到此处,反应比其他帝王更大,若不是他看得出,天幕并不知晓他们这些帝王的存在,他必然会以为,天幕是借着说明朝的事儿来骂他们大清。 因为玄烨十分清楚,大清别的没什么,就是对大明压制汉民和底层的政策,继承得特别好,特别到位。就比如海禁政策,明朝皇帝虽常有海禁,却也涌现了戚继光这样的抗倭名将,而大清为了死死地将万民困于这片土地,老老实实地供养满请贵族,海禁实行得时间更长,也更为严苛。 大明以国运腰斩,最后跌跌撞撞走向灭亡,向大清证明,那些都是错的!都是将王朝和国家推向深渊的祸根,都是后世万民唾弃的东西! 于是玄烨内心天人交战,更加激烈了,他该选择保满清贵族的富贵,还是保国运保大清命脉,保爱新觉罗家在史书上的名声? 【根据以上,所以主播说,大明国运腰斩的祸根,是朱元璋亲自种下的。纵观历史上的皇帝,特别是开国皇帝,恐怕只有朱元璋像地主老财一样,将江山当成是一家的私产来管理了,特别怕富不过三代,所以就把政策一条条都定得死死的。按照他的设想,子孙后代只要按照他的政策去执行,那么江山就不会有问题,朱家子子孙孙就能稳坐江山,实现始皇帝千秋万代的梦。可惜,朱元璋犯了和他最厌恶的地主老财一样的错误,就是想把饭直接喂子孙嘴里,以为自己将事情规范得越细致越具体越好,实则越损害王朝的根基,越损害社会和国家发展的活力。】 【那些禁锢民意民心的政策制度,就像慢性毒药,最初时看不到任何副作用,甚至还能让人觉得好像国家更好管理了,更好薅百姓的羊毛了。可经过了一百年两百年,甚至三四百年,这些政策的剧烈毒性就展现出来了,那就是差点毒死了咱们华夏民族。在世界蓬勃发展、日新月异的时候,九州大地上的国家,看上去依旧富强,依旧有着巨大的贸易顺差的优势,可此时,人民已经麻木,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越来越淡漠;思想越来越僵化,无法接受新事物也就无法跟上历史的发展;国民性格越来越内向保守,越来越趋向于守着一亩三分地……待到西方列强来炮轰我广州、杀进北京城,烧我圆明园、将皇宫抢劫一空、倾销鸦片来掠夺白银时,徒有四万万民众的华夏民族,却无法形成一个一致对外反抗侵略的势力!】 【这条东方巨龙,暴露了她的羸弱、她的空虚、她巨富却无力守护财宝的本质,于是,不仅有八国联军侵华,更有英法俄美等国,直接在中华大地上各自划分势力地盘,贪婪地将各通商口岸、军事要塞以及富庶城镇据为他们所有。中华大地看似还有个清政府,实则风雨飘摇,几乎要那些恶鬼分尸!】 说到此处,南乔放出了历史书上著名的时局图,一个看一次就让每一个中国人都心惊肉跳一回的图。 最受冲击的是玄烨,他一眼就认出,图中穿着马褂长衫的、穿着清朝官袍的,是大清贪官污吏。而图中熊、鹰、□□、狮子等动物,只需看看他们身上的标志,玄烨就能认个大概。 英法俄玄烨能理解,大清屡次因北境不安定而出征,其后就有北边的罗刹国搞事,所以南下的熊是罗刹国很简单。而玄烨通过来大清游历的传教士,了解到了欧罗巴各国的标志,不仅是英法,连西班牙、尼德兰等国的贵族标志,玄烨也了解一些。他未曾想到,欧罗巴的那些国家,竟然真的能跨越重洋,对他大清直接炮轰,将这历史上的巅峰疆域面积,直接撕裂成一块块的。 望着那副时局图,玄烨感觉自己五脏六腑都痛了起来。 难怪……难怪天幕说起百年屈辱史,会如此悲愤,如此激昂,夹杂着浓浓的不甘心和愤怒,他这个满清皇帝听到这种事,哪怕再想要压制汉人,也为整个国家与民族遭遇如此重创而怒火滔天。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41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