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苦笑,天幕夸秦汉唐都是强大统一之类的,到了宋,就只能夸夸文化,夸夸女性地位了。可是在宋之前,女性的地位就挺高,文化上,不说人才辈出的大唐,就是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经史书籍,都是各朝读书人赖以安身立命的经典呢! 他总觉得,天幕这么说,有点在为宋朝挽尊的意思。 不过,赵匡胤觉得,天幕说得对,就如那大明的朱祁镇一般,绑一只猪放在皇位上坐着,都会比他干得好,因为猪不会偏听偏信,大宋也是,有些人就是不适合当皇帝!比如他那个又怂又胆大包天的弟弟! 对于赵光义会篡位夺权的事,赵匡胤一点怀疑都没有,他知道自己那个弟弟野心很大,只是不太能立得起来。让他去打外人,他怕是不敢,但是对自家人下手,他敢得很!说白了,就是个窝里横的性子。 想起天幕提到的南唐后主李煜,赵匡胤越加怀疑,这世上真有报应这回事。
第67章 南宋跑神完颜构(2) 朱元璋父子正坐在殿前,身边已经上了茶和点心,父子二人未分尊卑,只相对而坐。 朱棣依旧觉得新鲜:“这天幕,说辞新奇,看法也颇为奇特。” 之前朱棣以为有刺客,就毫不犹豫拦在自己身前的事,令朱元璋心中十分感动,对朱棣更有了几分对朱祁钰那样的慈爱之心,道:“这天幕,大约是后世所做。她们那时仿若没了皇帝,因而对帝王的品评,辛辣独到。” 朱元璋是领教过了被骂得狗血喷头的滋味的,但他不得不承认,天幕指出的地方,正是他所犯下的致命错误,因此不仅在朱祁镇身体里时励精图治地改革,回到了自己身体里,也毫不犹豫地推翻了,自己曾以为能让子孙后代永保江山的措施政策。 “哦?”朱棣顿时被勾起了好奇心,其实他很想问问,朱元璋是如何知道的,只是他知道父皇的脾气,他愿意说会主动说,他没说便是不想说,所以识趣地没追问。 想起这些天,朱元璋对朝政的一系列改革,特别是削藩手段的快准狠,朱棣心中隐约有了猜测,怕是朱元璋也被天幕品评过,而且骂过他设藩王之类的举措。 “不知道天幕所说的,朱祁镇是何许人也,竟是和宋朝赵构一样的存在。”朱棣心忧道。 朱元璋没好气道:“还能是谁?是你的好重孙,我的好玄孙!” 朱棣愣住,他的重孙?可是现在朱高炽都还未成亲,孙子更是没影子,重孙更无处说起啊!但是他很快反应过来了,按照父皇这说话,帝位真的传给他了?但是他的重孙就像赵构那般软弱畏死? 朱棣一时之间,心情十分复杂,不知道该为自己能继位而高兴,还是为自己生出那样个重孙而忧虑。 【靖康之变,又被称为靖康之耻、靖康之祸,是指在靖康二年,金朝南下攻掠北宋都城汴京,掳走了宋徽宗和宋钦宗两个皇帝。此事件标志着北宋的灭亡。除了皇帝,金人还掳走了赵氏皇族、后宫嫔妃、贵族公卿朝臣等三千余人,并各种能工巧匠上万名,整个都城的私库和公库,全部被劫掠一空,真可谓是:天街踏遍公卿骨,内库烧为锦绣灰。北宋自开国以来一百六十多年的积累,就这样化作了金人铁蹄下的烟尘。】 【自此之后,宋人畏惧金人如虎,丢失的领土也再也没有收回来过,一直到元之后的明朝,这些被北方势力占据的地盘,才又重新回到了汉人手中。这对宋人来说,是国破家亡的耻辱,而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却是南北差点撕裂,再也无法弥合的痛苦。可以想象,字北宋丢失淮河以北的中原大面积国土,自此落入北方势力手中,南宋百多年没收回,接下来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两百多年时间,没有一个统一的汉人王朝,南北的汉人逐渐丢失共同的文化认可、血缘关系了。毕竟,清朝对汉人的文化洗髓伐经也才两百多年,就导致许多人自此丢了膝盖骨和脊梁骨,再也站不起来了。】 朱棣惊讶:“未曾想到,咱们大明南北统一还有如此功绩!” 天幕没说的潜台词,朱棣倒是感悟到了:若不是大明是一个南北统一的汉人王朝,接下来中原大地南北分裂会如何发展,还真不好说。 朱元璋默默点头,他们一心只想打蒙元,对蒙元防备深重,却忘了内部的分裂也需要去弥补。他突然深深地理解了,为什么儿子朱棣要将都城迁到京师,离北方那么近,不仅仅是因为天子要守住国门,防止蒙古人南下,也因为北方久失汉人统治,若朝廷不加以重视,北方对朝廷的归属之情无法提升,北边势力再打下来,南北可能再次分裂。 回想起于谦守京师时,发动的百姓帮忙运粮、守城,朱元璋心中十分触动:历史果然一脉相承,若非朱棣与后两任皇帝在北方的经营,京师一战结局会如何,还真不好说。 相对于朱元璋父子的感慨,赵匡胤只感觉自己像是被一刀捅了心脏,心都开始绞痛了起来,又感觉喘不上气了,难怪有南宋!丢失了北方领土的大宋,只剩下了南边了,可不就是南宋!叫南宋都是后世人给面子,叫残宋都不为过!真是气死了! 赵光义的后代真是孬种!孬死了!竟然皇帝都被人抓走了!想到朱祁镇被俘以后,竟然帮着蒙古人来叫城门,获得了叫门天子的称号,赵匡胤就感觉要疯了,这些孬种怕是比朱祁镇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古有越王勾践被俘后,为吴王夫差奴隶,但人家反杀回来了,所以他的忍辱负重成了卧薪尝胆,但赵匡胤不觉得,这些孬种有越王勾践的心气和胆识智慧!南宋能偏安南方百多年,都是走了大运了! 想到这些,赵匡胤突然觉得,后人厌恶宋朝也没毛病,叫宋作怂也没问题,因为说的都是真的! 因为是真的,所以赵匡胤快气死了! “早知道,直接宰了赵光义了事,我大宋也不至于沦落至此!”赵匡胤牙齿都要咬碎了。 有了朱祁镇做先例,其他帝王对皇帝被俘这件事,不那么震惊了,嬴政露出嫌弃的表情:“为何一个两个的,都如此无能!” 刘彻捏着手中的酒碗,白眼要翻到天上去了:“匈奴凶残如斯,朕都把他们赶到草原深处去了,败家子们果然是败家子!全是废物!不仅拿不到对方的土地,连自己的国土都丢了!” 李世民抓着自己腰上的蹀躞,脸绷得紧紧的:“上次明朝是被俘了一个,这次竟然是一双?难道他们也如朕一般,将父皇尊为了太上皇?既然后继者能上位,必然得有些能耐手段,为何国家会孱弱至斯?” 玄烨听到大清被点了名,心中生出了不少愧疚来,大清当然是有目的的要断汉人文脉的,为的就是稳固统治。看来后世人不仅怨恨满清后的百年屈辱,也嫌恶大清对汉人的思想奴役清洗。他感觉,大清的名声怕是难救了。 【北宋落得如此地步,也是早有伏笔的。在此之前,宋和金是盟友,但实际上,盟友地位并不平等,宋的军事实力太弱,打谁都打不过,只能花钱保平安,给金交纳岁币。这和给小流氓混混交保护费有什么区别?你给小流氓保护费,小流氓会认为你是他的朋友么?他只会觉得你是人傻钱多的肥羊,需要的时候就会把你宰了。】
第68章 南宋跑神完颜构(3)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国就是北宋自己亲自养大的中山狼,每年几十万的岁币,帮助金国国力飞快提升。对于金国来说,北宋简直是最无私善良的养母,用自己的血将它喂养长大。可惜国与国之间并不讲究这种恩情,金国强大后,打败了辽转身就立马对付宋。而宋因立国之初就冗官冗员的问题,再加上长期以来的军队腐败,常年征战,导致宋在战场上占不到半分便宜。但众所周知,战场上达不到的目的,谈判桌上也肯定达不到。宋军战场上打不赢辽金,谈判桌上自然只能跟辽金两国低头。】 一句“战场上达不到的目的,谈判桌上肯定也达不到”,引起了众帝王琢磨思索。 这句话虽不如那句“社稷为重,君为轻”来的振聋发聩,但同样得到了诸位帝王的强烈认可。 嬴政想到伐六国的过程,感觉这句话说到了自己的心上:“齐楚等六国,若非秦兵能征善战,直接攻城略地,甚至俘虏国君,将他们都打服了,怎么可能得到他们的国土?” 刘彻补充道:“此道理,对匈奴亦合适,若非将匈奴打得损失惨重,他们何尝不想南下?何尝不想放牧于天山下、河套中?” 李世民以军功起家,更体悟深刻,“因此,一支强大的威武之师,才是立国之基石,若不能令天下英雄豪杰臣服,便会像南北朝时期一般,皇帝换得比许多人的衣衫都换得勤。” 玄烨忍不住深思:难道到了大清末路是,以武起家的清,也打不过外来者么?回想起讲明朝时,天幕中一闪而过的坚船利炮的画面,玄烨心一颤,这大概是不用怀疑的事了,若非打不过人家,怎可能让那些蓝眼黄发的洋鬼子进了京,甚至打进了皇宫? 朱棣一边主动给朱元璋添茶,一边道:“这天幕所说之话语,虽为浅显,却颇具道理。” 朱元璋点头,道:“所以合该好好听一听。宋史我也读过,却未领悟出如此多的道理。回头,去国子监寻几个编撰之类的,再找几位大儒,将宋史重新修撰一番。” 为前朝修撰史书,是许多新朝代都会做的事。元朝所在时间甚短,又是外族王朝,修撰的宋史估计不怎么能看。如今听到天幕说起宋的事,只觉得宋史对外族的方式与态度,着实是教化后人的好例子,让他们知晓外族势力并不是那么好相与的,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朱棣也觉得,才听这天幕讲宋史一会儿,便觉得宋朝浑身是毛病,有太多过错值得后朝警醒了。 “这件事,若父皇愿意,便交由儿臣去安排?”朱棣主动揽活儿道。 朱元璋只微微点头:“你忙的过来也可以,若是没有那么多心力,可以交给你那些兄弟去做,也省得他们日日闲得发慌。” 削藩虽然是朱元璋亲自主导了,比朱棣干这个事儿要顺利得多,但尝过权力滋味的人,哪有那么容易轻易放弃?所以日渐势弱的王爷们,哪怕老子是朱元璋,也得找点麻烦发泄内心的不满。 朱棣应了好。 赵匡胤抹了抹脸,他却是没想到,这灭了北宋的金国,还是宋自己亲自养出来的,每年几十万岁币,不知道一年的赋税可足够缴纳岁币了没?若国家一年的收入,都白白送给了别人,不说修水利、赈灾等等用处,就是军队这个吞金兽,怕是也养不起了。没了钱,这军队也难怪日渐不行了,打仗出身的赵匡胤,可太明白武装训练好一支强大的军队,有多烧钱了,烧的全都是真金白银,不带一点虚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