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不知这一茬,只能应道:“父皇说的是,不可太贪心。” 朱元璋道:“待听完这天幕,咱们父子好好聊聊我梦中所见所闻。” 朱元璋知道自己已过甲子,时间也不多了,许多事还要交代给朱棣去做,所以他必须将天幕所说的关于明朝的事都告诉朱棣,可之前担心朱棣不信,所以没开口,此次见识过了天幕,想必朱棣容易接受多了。 赵匡胤也是没想到,大宋如此羸弱,却发生了不少影响整个中华历史的大事。 “富而不强……大宋的问题在于,富而不强,若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是守不住手中的那些财富的!”虽然听到天幕说,在宋朝时,民间的财富要超过唐朝,赵匡胤却不觉得有多高兴,反而更加忧虑和害怕。手中有足够多的财富,却没有足够强大的武力,最后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赵匡胤陷入深深的反思:因为自己夺了许多人的兵权,所以宋朝武力衰弱么?也不对啊!若是兵权不收归中央,往后还有藩镇割据、节度使叛乱。军权收归中央是肯定没错的,那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呢? 嬴政等帝王,对这经济的描述却十分感兴趣。 嬴政琢磨:“纺织、瓷器、冶炼不难明白,可造纸印刷是何东西?在后世民生基业中如此重要?” 刘彻也十分惊奇:“一个如此弱的王朝,竟如此能赚钱?本以为他们是没有钱币才养不起军队,不曾想还十分富庶?听天幕的意思,这手工业与商业活动,能提振经济,能赚到钱币?若是如此……若是如此,朕能养一支更强悍的威武之师,能将更大的版图纳入我大汉疆土!” 李世民也来了许多兴趣:“天幕先前说,大唐以强盛为历史巅峰王朝,这宋如此羸弱,竟然可以在民间藏富上胜过于我唐?难以置信。是如何做到的?发展手工业与商业么?” 虽然经济、手工业、商业等词对于帝王们来说,是十分陌生的,可中文是表意文字,只需理解每个字的意思,结合起来便能理解新词的七八分意思。这些人类巅峰的帝王们,不消多想,就很快领悟到了意思。 玄烨听到这一段,却是顿住。江南自古以来繁华,不想南方富庶超过北方,还是在北宋君臣南渡以后。而宋的富庶,却来自于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这让玄烨感觉从脚底板窜上来的凉气。大清在这件事上,又违逆了历史的发展!按照天幕的意思,这历史的发展,是不可抗的,若是违逆,怎么可能有好下场? 难怪、难怪清末如此不堪,难怪清后有百年屈辱,难怪后世人不待见大清…… 【政治上北宋灭亡,建立南宋,经济上,重心南移,文化上呢,又极大地打击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气焰。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都会有印象,就是宋朝重文轻武十分严重,这不仅使得宋朝文化兴盛,同时也造成了宋在武力上的羸弱。当时的士大夫们,在朝堂上有着十分高的地位,从宋开始,皇帝不许杀朝臣,特别是谏臣,甚至有“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说法。】 【北宋百多年时间下来,士大夫们的傲气也养出来了。等到北宋国破家亡、士大夫们被迫屈居金人之下,被金人侮辱的时候,他们不敢反抗,因为打不过,他们的笔杆子在这个时候,派不上任何用场,他们学的经史子集,都比不上一把快刀来得锋利。于是他们要么悲愤而死,要么忍辱偷生。可心中的愤怒无法排解,于是抽刀向更弱者。士大夫们想要把在金人身上丢掉的骄傲,从更弱的女性身上找回来,于是从南宋开始,对于女性的束缚和压制就突然加强了。士大夫从刚开始的并不注重女子贞洁,开始提倡女子要守贞,甚至以死来明志。】 【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矮化和阉割,是一种比坑杀更可怕的存在,让一个民族开始内部分化,压力在内部释放。以至于到现在,许多人还以为,古代全都是男尊女卑的,全都是女子要守贞洁的。事实上,从秦汉一直到北宋,女性地位还没那么低,许多朝代对女性贞洁并不那么在意。甚至在秦汉时期,更喜欢二嫁的女人,因为生育过的二嫁女,证明了自己的生育能力没问题。明清时期的缠足、贞洁牌坊、程朱理学对女子的束缚等等,全都在南宋时期得到了发展。以至于到现在,都还存在流毒,杀女婴、买卖女性生孩子等现象,依旧屡见不鲜。】 嬴政皱眉:“人是如此重要,没有人,何来兵卒征伐、何来供养?为何要分男女?” 刘彻也摇头:“男女皆是朕的子民,女子主生养,没有女子,何来后人?这士大夫们,是想要动摇江山国本么?” 李世民也无语,谁说女子不行?女子除了主生养,亦有才能杰出之辈,“平阳昭公主,朕的姐妹便是比那群士大夫有骨气有能耐的女子!”
第71章 南宋跑神完颜构(6) 朱元璋则是有些面皮发红,因为这些东西,就是在大明时发扬光大的,后面的清又学了大明。天幕在讲大明时,便因女性地位一事骂过,那时是因他规定了殉葬制度。 现如今,他虽废除了殉葬一事,可裹脚、贞洁牌坊等事,已经在民间流传开了。 幸好此时还不算晚,朱元璋轻咳了一声后,对朱棣道:“对这缠脚、贞洁牌坊等事,咱们也要注意教化和禁止。” 虽然这事不像海禁那般,几百年后造成了屈辱百年的历史,可天幕对此唾弃不已,可见是对社会与国家造成了不小的不良影响的。 朱棣应下,心中琢磨着朱元璋的变化。 玄烨此时不得不承认,虽不知天幕中说话的天女是何身份,但看得出她观历史分析事情的能力很强。此时的大清,和南宋一般,因汉人士大夫阶层被外族势力压制,因而十分想要找回他们的骄傲,也对汉女十分严苛。南宋的缘由,依旧能在清找到,可见这根由是切切实实的。 此时,玄烨忍不住想:那……天幕可会讲一讲大清? 赵匡胤面色沉沉,他想到的是:原来问题的根由,在士大夫们身上?宋的重文轻武,是自他这儿开始的。他自觉得位不正,所以十分防备手握军权的部下,收归兵权后仍不放心,怕有人效仿自己,便干脆倚重文臣,对武将进行适当打压。这一套是他创立大宋时,建立的官制的目的。 没想到,后来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了?因重文轻武,所以宋武力不行,导致辽金等国欺辱宋至此…… 虽然天幕还没说,赵匡胤却已经开始觉得脸疼了,他终于体会到了朱元璋被天幕骂的时候的感觉。 【北宋灭亡的这段历史,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就像百年屈辱史一样,是血淋淋的教训。如今回首盘点这段史实,许多人会将土木堡之变的原因归结于,朱祁镇的昏庸无能和王振的擅权专政上一样,也会将靖康之难的原因,归结于宋徽宗和奸臣蔡京、童贯等人。这些人当然要为历史悲剧负一定的责任,但咱们更要追根溯源,从更深的地方找原因。而靖难之役的历史因素,又与后面南宋消极抗金、重用奸臣冤杀忠将的原因有一脉相承之处,所以到时候一起分析。】 这个时候赵匡胤才回过神来,是了,靖康之变还只是一个前奏,而天幕此次主讲的对象是赵构这个皇帝。才用靖难之役开了个头,就已经如此气人,赵匡胤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过后面的解说。 赵匡胤深深地叹了口气,闭了闭眼睛,不行,他不能只顾着生气,他还要挽救大宋的江山。天意让他成了这个赵构,他就要好好把握这一次的机会。 如此想着,赵匡胤的心气儿才顺了一些。 【靖康之难几乎将赵氏王朝的皇族一网打尽,可是作为宋徽宗的儿子、宋钦宗的弟弟,宋高宗赵构,因为正在去和金谈判的路上,受到了地方官员和百姓的劝告,没有这个时候返回汴京而躲过一劫,成为了皇族的漏网之鱼。有许多人觉得他是幸运,但也有人觉得他是筹谋已久,因为他却去与金谈判,却带上了他年幼的儿子,这说明赵构那时对情势有自己的判断,觉得金人肯定会南下灭宋。】 【宋徽宗与宋钦宗被金人俘虏,赵构自己也在金人中当过质子,后侥幸被换回来,由赵枢顶替了他当人质。赵构一直是极为有野心的人,北上与金和谈时,就说他自己梦见了哥哥宋钦宗将黄袍赐予他,而他自己也穿上了黄袍,后来靖难之役时,赵构在地方势力的帮助下,手中有一些兵马,但他一直在冷静旁观北宋都城被迫,二帝被俘,国破家亡时都没有想要领兵勤王,反而作壁上观。如果不是军队不赞同他南逃,他怕是早就跑了。】 【一直到首都被破城、皇帝被俘的噩耗传来,赵构便痛哭出声,手下人勤王,想让他坐上皇位主持大局,赵构却多次推辞,一直到最后被元祐皇后孟氏和众大臣推上皇位,才哭哭啼啼地上了位。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一举动很眼熟?没错,这一番做派,明明很像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那一出嘛:我不想当皇帝!我不想夺权的!是你们非要我上位的,我也没办法,我是被逼着当皇帝的!赵构虽不是太*祖赵匡胤的直系后代,但这白莲花的操作,却也学到了手了。】 赵匡胤:虽然周围很静,但耳光声就像惊雷一般炸响。 赵匡胤也是没想到,赵构这与朱祁镇一样无能的皇帝,竟然学了自己的做派?而且赵匡胤想象得到,以赵构那不聪明的脑子,哪怕是假意推辞,恐怕也做的漏洞百出,早就让人看穿了他的野心了。 赵匡胤再次捂脸:“真是赵家之耻!” 朱元璋也笑出了声:“这天幕,虽然常不敬帝王,话语极损,却时常能一针见血,直戳人痛处。你说,谁听到这番话,心中会最难受最羞耻?” 朱棣一下子就猜到了答案,但他还是故意猜错:“赵构?” 朱元璋果然略显得意道:“当然不是,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想要当皇帝,却得位不正,什么黄袍加身,什么杯酒释兵权,都是冠冕堂皇的说辞,是用来遮羞的。李氏太宗虽因玄武门之变而被后世读书人诟病,但他皇帝做的好,所以大家依旧盛赞,可赵匡胤不同……” 朱元璋兴致勃勃地批判了一番赵匡胤的虚伪,最后道:“若是赵匡胤亲耳听见天幕骂他,必然气得不行!小人行径被揭穿,可不就是直接被打脸?” 说完,他正要端起茶碗喝一口,突然灵光一闪:自己因天幕讲明朝之事,所以去到了朱祁镇的身体里,才有了为明朝逆天改命的机会,这宋太*祖会不会也如自己一般呢?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21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