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想这么做的原因,更是让人一言难尽,因为他们觉得突厥人之所以一路直逼长安城而来,是因为城中有大量的金银财物,是突厥人不远千里来犯的主要原因。 那不如烧了,谁也得不到。 最后还是二凤请命,才让李渊度过了这一劫。 所以就为么说吧,就因为这个,让虞美人看李渊就一直有种感觉,你要不是有个好儿子能担住事儿,帮你解决了问题,就凭这一件事儿,我早把你扔昏君窝里了。
第508章 李治 说来说去,最后还得落到对二凤的夸夸中,虞美人现在能提李渊,不是因为她对李渊有改观了,而是因为他这事没干成。 虞美人不说,聪明人脑海中转几转就明白了。 [二凤我们先跳过不说,我们主要说说他儿子,唐高宗李治。 没错,就是那个父亲是千古一帝,老婆是千古第一女帝,自己夹在中间默默无闻,还因为流光少年,天妒英才的王勃名声受影响的那位,黑芝麻汤圆儿李治。 当然,在王勃这件事上,李治背的锅并不黑,他该背的。 你就看看他的《滕王阁序》,听听这几句名句摘抄,王勃的英年早逝,命运多舛,舍谁不唏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这谁看了不震撼,不可惜。] 虞美人在天幕上放了《滕王阁序》全文,又三言两语带着大家回忆了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 她之前讲过,所以这次不用讲那么细。 简单说就是李治初见王勃所写的《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觉得他简直神童,惊叹不已。 后来,王勃为沛王李贤撰写《檄英王鸡文》,此文却传到李治手中,直接上纲上线,并斥责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行谏诤,反作檄文,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 于是,王勃被逐。 接着,长安城里都传颂着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李治又看见了,一扫成见,连声叹道:“好诗,好诗!”并表示王勃是罕世之才,承认了当年错误,让人去召见王勃。 但那会儿王勃早就渡海溺水,惊悸而死。享年27岁。 就这么说吧,一个天才的陨落,让李治直接上大分,觉得这个黑芝麻汤圆黑得不太纯正,减分减分。 李治听了,直接认了,毕竟这确实是他的问题,能年纪轻轻成为初唐四杰的人物,却因为自己草草的几句话失去生命,确实可惜。 …… [但除却这一方面,李治的功绩我们还是可以认可的。 我们已经讲了那么多的明君,大家肯定发现了,当把这个人深讲下去,仔细研究他的一生的时候,他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 虞美人叹了口气,不再多说,但所有人明白了虞美人的未尽之言,啥都要计较,得了,这个世上真就没一个她能看顺眼的皇帝了。 他们只要行动上为国为民,他就是一个明君。 [我们言归正传,李治的永徽之治大家都知道吧,我们在讲武则天的时候好像是提到过。 他开创永徽之治,灭高句丽、西突厥等,唐朝版图达到极盛,同时通过迂回突破,打破门阀包围。 总而言之,他这人就跟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似的,说起来功绩好像没多少,但一看就让人大吃一惊,因为这里面没有一个是是简单的,容易的。 在行事稳妥的同时解决麻烦,让社会稳定,李治真的非常厉害。 他能泰山封禅,实至名归,唯一的问题是,下一个是“安史之乱”的李隆基,下一个是“澶渊之盟”的赵恒,委屈你了。]
第509章 姚崇、宋璟 唐朝。 李治低低的笑出了声。 这不是众所周知的事儿吗,如果真的那么愧疚的话,给他多弄点他们能用到的好东西吧。 想到还在研究中的火药,李治叹了口气,他想要比黑火药更先进的,不知道后世对这个保不保密。 一不小心露出内陷的黑芝麻汤圆,此刻还是那副温润到没有棱角的样子。 至于心黑手狠,不存在的。 各朝代众人闻言,也露出同情的表情,李治实在是太惨了。 如果白切黑的特质是放在一个普通人身上,他们会觉得这人可怕,简直坑人,并且非常在意这人的内陷到底是黑甜巧克力还是爆炸黑火药。 如果是前者,也不是不行,最多是这人不会吃亏,如果是后者他们趁早离远点,这要是真炸了,他们可不想死翘翘, 但如果这种特质是在一个帝王身上,那就不一样了,特们只会满心欢喜的看看这汤圆皮白不白,圆不圆,够不够圆润迷惑人,放在元宵佳节中会不会是其中最亮眼的存在。 最好他的肚子里能埋个一吨的黑火药,在无形之间把敌人全都给炸上天。 别问为啥,问就是一般来说,普通人面对的都是普通人,这种人他们应付不来,但帝王面对的全都是一群杀伤性武器,李治要真是一个任由人搓圆捏扁的白面团儿,那才完蛋了。 所以,即使在王勃的问题上,这位皇帝是有那么一点小瑕疵,但看整体的话,他们还是对这位帝王很有好感的。 事实上,他们一直都有个念头,他们真的不能绑架一个明君回来,让人家来治理他们吗,他们简直是羡慕死了。 …… 李治的“永徽之治”,虞美人在之前的天幕中就讲过,这也让虞美人在介绍李治的时候,只是三三两两的一带而过。 [下一个我要讲谁,我觉得大家也能猜到,没错,就是李隆基。 我们在盘点昏君的时候,就盘点过他,盘点明君的时候,他再次出场,这怎么看也就一个李隆基能有这个待遇。 他的“开元盛世”,是讲唐朝绕不过去的一道,所以,我之前说他“半明半昏”,并不是开玩笑的。 我说句实在话,我有多讨厌安史之乱,讨厌弄出安史之乱的李隆基,我就有多喜欢开元盛世前的唐朝,包括开元盛世,诗人们刻画的太高了,描写的太好了,我真的很喜欢。] 虞美人深吸一口气,直接说道。 [所以,私心里,我真的不介意发挥一下我自己的精神胜利法,阿Q精神的,把天宝前后的李隆基分开来看,开元结束的时候。我就把他当死人了。 安史之乱,所有人的痛。] 天宝时期。 虞美人这话有多狠,别人没没感觉,李隆基自己却是有的,毕竟他自己可不就是在他亲手终结了天宝年后吗。 虞美人这是啥,是在指着他的鼻子骂,听见没,你现在就是个死人。 他脑子里的水现在不说全部控干净了吧,那也是去了大半,主要还是一个“安史之乱”,把他能狂傲自负的资本全打没了。 他之前为啥那么狂,为啥想干啥就干啥,还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天下无敌,在世无双,跟秦始皇比不说是超过吧,那也是能比肩的存在。 这也不是他真就飘到没边了,主要还是一个“开元盛世”,真就是所有人的白月光,凭着这个,他千古一帝的位置稳了,这是后世人都承认的事情。 但他就是做梦也没想到啊,他后面的昏庸也是前所未有的,比梁武帝萧衍还要离谱,直接把一个大一统朝代给干趴下了。 他可不就一下子就蔫巴了吗。 他现在清醒了是因为他想清醒吗,不是啊。 分明是他再不清醒起来做出点成绩,自己噔噔噔的去当太上皇了,他真就遗臭万年,彻底完蛋了。 所以,天幕这么说了,他还偏偏不能生气,相反能让虞美人承认他的“开元盛世”,对他来说是一件大好事,能让此刻的大唐百姓再听听,他从前是怎么英明的。 然后他就听见虞美人接下来的话。 …… [我虽然让他在这一期上榜了,但在说下面的内容之前,我还是得提醒你们一下,千万、千万不要忘记他在安史之乱时是个什么模样,一定、一定要紧盯着他,不要让他再有机会得意忘形了,他一得意忘形,大唐完蛋了。 好,我们废话不多说,“开元盛世”的辉煌,相信没有人能不知道,能不了解的吧。 在开元年间,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可谓是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 人口大幅度增长,按照天宝年间统计的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之多。 我这样说大家可能没概念,我给大家放个数据,隋文帝时期的人口是46019956人,八百九十万户。 但因为隋末乱世的缘故,至唐高祖武德年间,其实仅剩下两百余万户。 这个数据到了唐太宗贞观十三年,户数恢复至304万,人口达1235万,又获塞外归附人口120余万。 而唐高宗永徽三年,统计全国有户380万,武则天神龙元年全国有户615万,约达3714万人。而从武则天去世,到天宝年,前后不过三十多年,我们四舍五入一下,算五十年,大家就知道这个数据的份量了吧。 且“开元盛世”的份量还不单单是人口问题,在当时的商业也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繁华,对外贸易十分活跃。 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贾云集,王维的那一句“万国衣冠拜冕旒”真不是虚的。] 天幕下,众人闻言,转动了一下自己自己的脑瓜子,总算把虞美人所说的内容理清楚了些,多少收起了天幕为什么要讲李隆基的怨念。 该说不说,他还真值得,毕竟这成就还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 当然,与此同时,他们也更清楚的明白了,虞美人为什么说“开皇之治”是一个奇迹了。 毕竟一个“开皇之治”的人口数量,是需要唐朝几代人追上的,这种成就,真不是一般皇帝能有的。 他们服了。 所以,李隆基,你何至于此啊。 此时此刻,他们再次跟虞美人感同身受了,李隆基,你之前干得多好,做得多棒,怎就非得弄出个“安史之乱”,打那些不义之战,李隆基,别不是被夺舍了吧,不然何至于此。 痛心疾首.jpg。 …… 虞美人也是心痛到fuxi,弄出“开元盛世”的李隆基居然能弄出“开元盛世”,真的是邪了门了。 果然小说还需要逻辑呢,现实却不需要。 [可以这样说,只要史书不是那些史官们的梦呓之作,中华上下五千年,“开元盛世”就是李隆基的勋章。 这让我们试图去探寻这么一位皇帝。 我们就发现,这人的少年到青年时光可以说是从政变中长大的,自己更是策划了不少的政变名场面。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06 首页 上一页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