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坐在地上不住地重复着喃喃自语。 “我与爹下葬时日接近。” “我与爹下葬时日接近。” “我与爹下葬时日接近啊!!!” 要知道,根据《礼记·王制》的规定:“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这是说天子去世后需要先停棺七天,然后才能在七个月后才能择吉日安葬。 虽说实际操作起来,并没有人真严苛按照礼记的规定来做,但皇帝丧仪的准备也需要时间,还要议定大行皇帝的谥号和庙号,这都不是一日之功,像当年太祖皇帝被建文帝草草下葬之事,朱高炽相信自己绝不会这么对自己亲爹。 计算下来,爹若走了,停灵约莫也要半年。 半年……爹走了不多时,他也走了不曾? 朱高炽本就因胖体虚,这下面色煞白,神色也在崩溃边缘,永乐帝如何不知道胖儿快抽抽了,连忙一叠声命太医进来为其医治,一边着急还一边劝:“爹都说了,你太胖了,该好生减减,你偏生不听,如今叫上天将你打醒也好,日后你跟瞻基都日日上城墙上绕着圈晨跑去,寒冬酷暑、刮风下雨,不得有一日懈怠!” 朱高炽还能说什么,他只知道直着两只眼流泪了。 谁不想多活几年?谁不想在皇帝的位置上多活几年?何况他在爹的淫威下苦熬了将近三十年了,世上岂有三十年的太子乎? 此时,林菱已经定好了机票,便有空在旁边吐槽了: 【所以说啊,人在做天在看,呵皮大王那功绩就不用说了,创造了永乐盛世的人,被明史称赞为:“远迈汉唐”;仁宗在位时间虽然不长,但他为政开明、发展生产又与民休息,且他脾气比他爹好,能够褒奖直言,虚怀纳谏,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所以老天爷也不愿两个明君蒙受苦难,特意好心地将定陵的入口打开,替两位老祖宗挡灾。】 朱棣先被“远迈汉唐”四个字砸得满脸笑,之后又被儿子“在位时间不长”锤得两眼冒金星。 随后又听到“仁宣之治”,又松了口气——老大是仁宗,已经是板上钉钉的,那这个“宣”必然是大孙儿了。 幸好幸好,儿孙都还算争气啊! 林爷爷笑着摇摇头: 【虽说万历二十八年不上朝,还毁尽了恩师张居正十年改革心血,将大明重新又拖回了深渊中,但咱们今天不论这位帝王的是非功过但说说定陵的发掘后果也堪称是我国考古史上巨大的损失。 咱们都知道听说当时整个定陵出土了六百多件丝织品与衣物但当时的人不知道该怎么保存它们于是还将其装裱起来、用化学软化剂涂抹结果等软化剂蒸发以后丝织品不仅黏在一起无法展开连颜色都变了最后这些囊括了明代纺织技艺精华的丝织品几乎全部被毁。 这还只是其中一部分文物的惨痛教训。 但灾难并没有结束。】 明万历年间张居正听闻皇帝圣躬违和已经匆匆进宫李太后也焦急地赶到了皇帝的寝宫两人几乎同时到达大殿外的玉阶张居正连忙谦让李太后跟在了后头。 刚进去便见朱翊钧惊慌地靠在内侍身上已经满身虚汗面白如纸还一副手足无措的模样。 李太后见到他这幅软弱模样却也怒气难遏厉声指责道:“仙迹说你日后竟然二十八年不上朝?皇帝你是昏了头了吗?” 朱翊钧更加难以置信、痛苦地反问道:“娘朕的陵寝都叫人破坏殆尽您还关心这点小事!” “你……你若是当个好皇帝上天又怎会叫你身后受此磨难!”李太后也不是不心痛只是她十分信因果报应与鬼神之说见儿子冥顽不灵气得坐在一旁大哭起来。 张居正上前拜见了朱翊钧他瞥见张居正仍有些不自在倔强地别过脸去只觉着他这个张先生也要像母亲一般责怪他了。 但却只听张居正什么都不提轻声问道:“皇上身子可还好?太医开了方子没有?” 朱翊钧怔了怔垂下头时没言语但泪水已跟着掉了下来。 就在这里他听见林老夫子接着说: 【万历皇帝与他两位皇后的棺椁被复刻之后因为当时仓库里已经堆满文物放不下了居然被人抬着扔进了山沟里村民们看这个木材挺好便将棺椁劈成了柴火或者做成了柜子等家具。 而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遗骨,也因为某些特殊时代的特殊原因,那时候连吴晗都不幸罹难了,更别提封建皇帝的尸体,万历与他的皇后便被拖出皇陵外,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连烧完的骨灰都没留。】 林菱适时又插了一句: 【活该!叫他当年忘恩负义害死张居正一家人,还想开棺鞭老师的尸,现在好了吧,自己被人挫骨扬灰了,真是报应不爽!】 说完又连忙补了一句: 【只针对万历,万历的皇后也是被连累了,可怜人。】 朱翊钧顾不上哭了,他没法哭了。 “皇上!张居正见他一张脸脸憋得发紫,忙上前为他顺气,但实在来不及,朱翊钧已经两眼翻白,直接软倒在床榻上了。 万历年间顿时一片忙乱。 古代时空的事情,林爷爷什么也不知道,继续笑着往下说: 【的确如此,也正因为定陵的发掘失败,让总理非常生气,最后定下了绝不主动发掘各朝帝陵的底线准则,只进行不得已的抢救性发掘,这条准则还被写入我们的法律之中,这也算万历皇帝以一人之身,为历朝历代皇帝做出了一点小贡献。】 各朝皇帝都不由抚着胸口感谢那万历:“多亏有他趟了雷啊,这可真是太好了,后人的朝廷还是知错能改的好朝廷啊! 至于万历的死活……也不是很在意。 大家庆幸完以后,林爷爷也讲完了,各朝便看着林菱与两个爷爷三人又坐上了网约车,等会再坐高铁回长沙去。 【等会坐飞机去咯,爷爷,你们是不是第一回 坐飞机啊?】 林爷爷和五叔爷爷也笑得见牙不见眼: 【确实没坐过,这回出来可真是涨大见识了!】 各朝古人也跟着一起激动:他们也没见过后人的大飞机呢! 于是纷纷出言要求林菱要继续直播。 林菱只好答应在机场里直播,至于飞机上: 【在飞机上就没办法了,为了飞行安全,每个人手机都得关机呢,直播不了,而且飞机上很挤的,也没啥看头,不过我可以带你们去看机场候机室落地窗那边的飞机,你们怎么都那么喜欢飞机啊?现在不是经常能看到吗?】 就在林菱与其他各朝的人讨论飞机的时候,明洪武时空,朱元璋却还在回味“明传十六帝,除了明孝陵在南京,其余明十三陵都在北京。”这句话。 他偷摸掰着指头数了好几遍了,不对,实在是不对啊。 明传十六帝,那就是大明一共有十六个皇帝。 他的陵墓在南京,加一。 龟儿老四和他的后人一共十三个在北平建了陵墓,加十三。 一加十三等于十四啊! 咱老朱再怎么没文化,也不至于这点算学题都算不好吧? 这还有俩皇帝去哪儿了? 不成,他必须得问问,于是一溜讨论飞机的直播间里就冒出了朱元璋显眼的问题: 【棣子,开门,是爹地:主播,明朝十六个皇帝,怎么是明十三陵加南京明孝陵?还有俩去哪里了?】 明万历年间,正跟着太医在抢救朱翊钧的张居正瞥见了,他不由暗自叹息——总归要叫太祖皇帝知道咱们大明最伤痛的丑事了。 林老夫子这句话,张居正自然也是发现了的,但他当然知道另外两个皇帝去了哪里:一个是在靖难结束后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另一个便是夺门之变后英宗复辟,被以亲王礼草草下葬的景泰帝。 虽说成华年间,宪宗下诏恢复景泰帝号,并下令按帝陵的规格修饰陵寝。但实际上也只是对陵寝略加增饰,陵宫建筑未变,仍覆以绿瓦为王陵级别,陵碑也是按王陵之制。 徒具帝陵之名,实际上仍是王陵,也不在明十三陵之列,被单独排斥在外。 果然林菱见到了,就笑道: 【少了老朱的好太孙朱允炆呗,咱们呵皮大王带兵攻破南京城,南京大明宫便失火了,最后不知所踪,便没有了陵寝。 另一位景泰帝,其实是个好皇帝,可惜啊……】 “等等,等等!”朱元璋来不及去理会那景泰帝是怎么回事,大受刺激地腾地站了起来,两只眼睛瞪圆了,抓着少年朱棣,无法相信这个实事:“你……你不是搞玄武门之变吗?” “带兵攻破南京?” “这天下,竟真是你打下来的吗?” 作者有话要说:皇帝在粉丝群: 刘彻闲来无事,点开群成员列表,好生奇怪:“今天怎么那么多明朝皇帝都是忽闪忽闪的?” 随后又震惊道:“这万历皇帝怎么闪着闪着就下线啦?” 注引用:《吴晗与明定陵的发掘》
第67章 五播结束 林菱不知道明朝各时空破防了多少人,解答完网友的疑问就愉快地上了网约车,车上林菱都懒得直播了现在,她现在每天在外面一般能完成平台给的直播时长任务就行,不然她害怕会降低流量。 于是上车了便和大家说拜拜,约好了到了飞机场再开播,便果断下播,这下好了,直接把朱元璋想要询问朱棣到底是怎么打天下的话卡在了发送框,没能发出去。 再一看,屏风已经黑了,又恢复了往常的样子。 明洪武时期,谨身殿中,众大臣都噤若寒蝉,一点儿都不敢多动弹,缩在一边,一会儿瞄瞄面沉如水、兀自沉思的朱元璋;一会儿瞄瞄约束着众炸锅皇子不许出声的太子朱标;再转向不知何时又爬上殿柱生怕被皇爷臭靴子击中的燕王。 内侍们瞧不见仙迹,因此不大明了发生了什么,只知道这大殿里的氛围是越来越冷、越来越僵,于是连带着他们也是蹑手蹑脚,一点动静都不敢发出来。 朱元璋实在是想不明白。 “按理说,那叫朱允炆的鳖孙,是咱亲自定下的皇太孙,是大明法统所在,他就算蠢钝如猪,只要坐在这位置上,便能号令天下兵马,他虽无能,可咱底下这些百万雄师却不是摆设啊。” 大明有多少兵马,朱元璋比谁都更清楚,如今京军三大营合起来便有20万人,京外各地卫所加起来,也有一百多万人,这些人可都是他养的正规军,那些杂七杂八的乡兵、土兵、土司兵都还没算呢!若是都算上,那朱允炆鳖孙能统御的兵马足足有一百九十万人! 就算仙迹之前说了,他为了叫那鳖孙坐稳皇位,把陪他打天下的老伙计都杀了,但总不会连个像样的武将都没有了吧?就算京中没有得力的武将,就算老将下去陪他了,各地领兵的武将总不都是棒槌吧?何况,朱元璋不认为自己会杀光所有功臣,一个不留。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4 首页 上一页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