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不是个昏君,更不是个听不进去劝的昏君! 事实上他平时对姚广孝的建议也多是采纳,如果不是方孝孺那么咄咄逼人,他哪怕是气急了也不会杀人的。 “陛下,您还是要冷静一些啊。”姚广孝此时站出来道。 “朕知道了。”朱棣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关于方孝孺的事情,我们就说到这里。 无论如何,朱棣在此事之后便成功的登基了。 比起稚嫩偏执的朱允炆,朱棣是一个成功的皇帝。 他继承了自己父皇的江山,并且将洪武之治成功延伸和发展成了永乐盛世。】 永乐盛世!!! 朱棣听到这个评价的时候整个人眼睛都亮了。 什么叫做盛世啊! 那是治世都不能比的! 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来说,他做的比自己的父皇朱元璋都要好! 朱棣尾巴都要翘起来了。 朱元璋哼哼一声:“看来老四做的还不错啊……” 朱标第一时间道:“父皇,四弟是有天分的,您不要生他气了。” 朱棣倒是也见好就收:“皇兄,臣弟也只是学习父皇和皇兄罢了。” 父子三人一时间显得十分兄友弟恭起来。 朱标心中有些不确定,但是朱棣此时心中却充满了希望。 父皇这下能看到他了,日后的皇位…… 【朱棣登基之后,十分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 而且他是当将领的,知道军人不易,所以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 还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 在中原各地,则是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 有这些措施,永乐时期“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在永乐三年的时候,全国税粮31133993石,这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万石以上的税收, 按照当时不足一千万户的民户统计,每户平均纳税超过三石。 此外从永乐元年起军卫屯田的收入也达到高峰23450000石,加上民户交纳的税粮,平均到当时人口,人均超过一石。 到了永乐二十二年间,“税粮总入达691,312,600石,平均岁入超过三千三百万石,而且总的趋势是增长的。这是有明一代的颠峰时期。”】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世珍虽然听不懂陈曦到底说了什么,但是并不妨碍老头开心和骄傲。 【俺们老朱家的皇帝,多好啊!】 陈曦不是很想打击他,不过…… 【明朝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奇葩多,可能最好的皇帝就是朱元璋和朱棣这俩了。】 朱世珍:【……】 这个话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个时候说,听起来真让人不舒服啊…… 朱元璋也觉得不舒服。 于是他又开始迁怒朱棣了。 “老四,看看你的好后代!” 刚高兴了没一会儿的朱棣:“……” 父皇,这些不也是你的后代吗?光说我一个人有什么意思啊,这锅大家得一起背啊! 倒是朱标不知道该不该松口气了,毕竟这里面可没他什么事了…… 哦,还有一个朱允炆,也没出场多久,忽略不计吧。
第195章 第一百九十五个老祖宗很骄傲 【朱棣登基之后, 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便是迁都。 北平是朱棣兴王之地,朱棣在此经营多年, 统治比较稳定; 另外北平处于北方农业区与牧区接壤处,交通便利, 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 定都于此不仅可抗击自北入侵的蒙古人, 且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由南则可统领中原,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 因此,朱棣即位后,即开始准备迁都。 在这之后, 我们后人评价大明的时候还有那么一句话, 是“天子守国门”。】 天子守国门! 这句话听起来真的是太让人感觉震撼了。 在这之前, 说的话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是皇帝为国本不能涉嫌。 甚至像李世民这样的马上皇帝, 在登基之后都逐渐减少了御驾亲征的次数。 但是现在听到这句话,几乎是一下子就唤醒了他们心中原本的热情。 对于一个能征善战的皇帝来说,这句话实在是太能诠释他们心中的热血和独特的浪漫了! 朱元璋虽然对朱棣迁都的行为非常不满,尤其是他迁的都还是北平而非自己选定的地方。 但是听到这句话之后, 他心中的不满削减了不少。 “老四还挺有想法的。” 【迁都是个漫长的过程, 从永乐元年开始,朱棣下诏以北平为北京, 改北平府为顺天府。 永乐四年五月,朱棣开始营建北京, 北京的营建工程主要分为内城、皇城和紫禁城。 永乐九年,朱棣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 永乐十三年五月,平江伯陈瑄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废的大运河重新畅通。 永乐十四年,朱棣下令正式营建北京。 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落成。同年九月,朱棣下令明年以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 永乐十九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 【从此,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哪怕是改朝换代之后,也没有对北京做什么变动,基本上全盘继承了下来。 整个北京城布局严谨,极为壮丽,是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史上的杰作。 北京新都城的建筑物在“规制”上遵循南京,是汉族政权的文化延续, 除此之外,从拱卫京师的塞上长城,到富丽堂皇的紫禁城,以及南北贯穿、左右对称的“中轴线”, 北京在整体风貌上与因势就形、自然布局的南京有了很大的区别。】 【朱棣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于永乐九年疏浚会通河, 到永乐十三年的时候,因原本淤塞的大运河会通河段全面疏浚, 明朝停止海运,改由大运河漕运,由陈瑄负责,驻节淮安。 从此,长达1794千米、沟通五大水系、跨越十个维度的大运河迎来了历史上的辉煌期,成为明代都城北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 朱元璋神色复杂的看着朱棣。 对这个儿子,他还是了解的太少了。 不过从某种方面来说,朱棣确实是最像他的一个皇帝了。 【虽然自己是因为削藩这件事情上位的,但是朱棣也觉得,藩王的权势过大并没有什么好事。 就跟赵匡胤黄袍加身就怕自己手下的武将也这么干一样,朱棣是藩王造反起家,他也怕其他藩王们会继续自己这个路子,也这么起家。 所以虽然朱棣即位伊始,恢复了诸王的王爵,还对他们大加封赏, 如赐谷王朱橞钞十万锭、赐周王朱橚钞八万锭、赐齐王朱榑二万锭、赐辽王朱植钞二万锭等等, 但是另一方面,朱棣也严密注视着藩王的动向,进一步便着手削藩。】 【这个时候朱棣也要感谢一下自己的好侄儿朱允炆了,有他珠玉在前,朱棣自然知道,太过激进的削藩手段并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后患无穷。 所以朱棣的手段相对会温和很多,其中较强有力的措施有三:迁徙边疆要地的藩王于内地,削夺藩王的护卫,废黜藩王为庶人。 他将宁王朱权的封地由大宁迁往南昌,谷王朱橞由宣府重镇迁到长沙,辽王朱植由广宁重镇迁到内地荆州,韩王朱松封地由开原迁到平凉。 与此同时,代王、岷王、辽王及朱棣同母弟周王的护卫均被削夺,使其军权不足与朝廷相抗。 虽然和之前大权在握的时候差了很多,但是好歹命是保住了,藩王的头衔也在,荣华富贵是有的。】 【齐王朱榑、谷王朱橞就比较惨了,直接被朱棣废为庶人。 其中齐王朱榑在朱允炆时期就被废为庶人了,是朱棣恢复了他的旧封, 但他恶性不改,“阴蓄刺客,招异人术士为诅咒,辄用护卫兵守青州城,并城筑苑墙断往来,守更不登城夜巡。” 后被人告发,朱棣将他召回京师,朝臣有人弹劾他的罪过,齐王却当廷蛮横道: “奸臣喋喋,又欲效建文时耶!会尽斩此辈。” 那这不是在朱棣的雷点上蹦迪吗? 给你好好当藩王的机会你不要,还真以为这四哥是什么善茬? 于是朱棣断然将其禁锢于南京,革去三护卫,将他及其子孙都废为庶人。 至于谷王朱橞则是起初被迁往内地,常因有金川门迎降之功而自傲, 永乐十五年,由于他阴谋打建文帝的旗号谋反,被废为庶人。 其他老老实实的藩王,基本都能得到善终了。】 刘彻失望的摇了摇头:“还是不够狠啊,要那么多宗室养着做什么?” 虽然姓朱,但又不是真的猪,不能杀来吃。 只是给国家财政罢了。 桑弘羊这个时候是无比感激自己遇到的皇帝是刘彻,而不是朱棣。 他几乎不敢想,一个皇帝养那么多宗室会是多么大的一笔支出啊! 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啊那些明朝的皇帝们,怎么财政大臣的命就不是命是吧! 要么说还得是他们陛下呢,这推恩令玩起来可真是没有藩王们什么事了。 连带着他看提出推恩令的主父偃都顺眼了几分呢。 倒是除了明朝之外的藩王们都眼热的看着朱世珍,巴不得自己是去明朝当藩王呢。 这可比在他们现在时不时提心吊胆什么时候要削藩舒服多了。 朱元璋看朱棣倒是顺眼了不少:“你小子倒是还知道兄友弟恭的。” 也不是完全都给弄死,多少给自己的兄弟们留了条活路,这就让朱元璋很满意了。 至于那两个不知足的,被削藩也是活该。 而且朱棣好歹还给他们留了条命呢,荣华富贵听起来也没少,起码比朱标那儿子强多了。 朱棣恭敬的说:“父皇自幼教导,儿臣不敢忘。” 【在军事上,朱棣也没有放松。 他是由掌握军权而夺得皇权,深知军兵的重要。 尤其是京师的军兵,更是皇权的重要支柱。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44 首页 上一页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