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难受地闭上了眼睛。 到底哪里出错了?帝王的权衡之术,不就是这么用的吗?到底是哪里错了? 【即使李世民逃过了毒酒事件,也逃不了李建成联合李渊对秦王府下手。 李世民的心腹一个个被李建成以各种理由调走,武璎的“诗才”顿时派上用场,开始替李世民大力表演。 当房玄龄被李建成怂恿离开,“李世民”夜夜对着房玄龄离开的方向悲歌:“长相思!摧心肝!” 当杜如晦离开后,“李世民”对着杜如晦的画像吟诗:“月有盈亏花开有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当尉迟恭离开后,“李世民”看到什么黑黢黢的都容易错看成尉迟恭的脸,甚至对着煤炭感伤:“别时容易见时难!” 大唐秦王文武双全的名声就此传了出去。 同时传出去的,还有李世民的博爱与深情。】 尉迟恭大声抗议:“为什么对着老房是离开的方向思念,对着杜如晦是画像,只有对着我是煤炭!陛下!我不服!我也要画像!”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李世民心累。 他好好的君臣之义,都给传成什么样子了。 原本要担忧两个儿子,现在还得担心自己和大臣的清白名声。 太累了,心太累了。 长孙无忌轻轻咳了几声,强忍着憋笑,把话题带了回来:“别* 的不说,这些诗词都很不错,不知道是谁人所写。” 程义贞哼哼几声,语气里还带着不爽:“总比俺的筛石灰好!” 一提到“筛石灰”,大家齐齐笑了起来。 虽然没文采,但是真得很好记! 【武德九年,爆发了昆明池事件。 李建成直接命人埋伏在昆明池,准备在践行之际,对李世民行刺。 谁知李建成准备好了一切,就是没料到李世民的反应。 李世民临行之际,深情对李建成告别: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李建成被这突如其来的情诗打的脑子一懵,下意识皱眉:“你打仗时脑子受伤了?” 李世民:“一想到要离开兄长这么久,实在是心中不舍。” 不顾李建成的反对,李世民紧紧握住对方的手深情表白:“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李建成肉麻到竟然一时忘记了发布暗号让埋伏的人马冲上来,就连暗中的心腹也觉得:李世民对太子的确有危险,但是这个危险可能跟他们以为的不一样…… 心腹们趁着李建成不在嘀嘀咕咕: “也没听说秦王好男色啊?” “呸,你下流,就不能是纯粹的兄弟情深吗?毕竟是同母兄弟,又不是同父异母。” “就是,我跟我亲哥也是没大没小,知道他老古板故意恶心他,但我俩都娶妻生子了,谁都不好男色。” “没亲兄弟的人不懂……” 等李建成带着怀疑回来,听到心腹们背着自己的议论,也陷入了怀疑:难不成,李世民真得对自己是纯粹的兄弟情深?】 李建成:“胡说八道!” 李建成生气:“李世民定然是又有什么阴谋!” 之前是那只怪鸟替他发言,现在李世民竟然自己都变得古古怪怪,明显不对劲! 李建成愤怒:“连孤的名声都受到影响,李世民定然是故意的!” 只要想想自己真要被李世民拉着手念天幕上的深情诗句,他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难受地满太子府乱窜。 【李世民的名声从战功赫赫的秦王,变成了多情才子、曹植第二。 他人在洛阳,却不断有诗词传入长安。 什么“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什么“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什么“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连李建成和李渊都信了,拿着李世民的诗词不断品读,感叹他的多情多才,能文能武。 谁能想到,这些都出于一只鹦鹉的口中呢? 武璎大言不惭的进行了一场文抄公,把后世的经典诗词都用李世民的声音传颂出去,导致李世民现在被各种文人邀请参加文会,在文人中的人气竟然快速超越了武将中的人气,甚至超越了李建成在文人中的人气。 当文人口中吟诵李世民的诗词,武将赞美李世民的战功,民间流传着李世民的戏曲和小调,李世民的人气口碑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至于太子,啊,李建成是谁?他有什么功绩?除了出生更早好像也没什么优势,李世民也是嫡出,还更优秀。 这样的声音在民间广泛传播,但是谁都瞒着李建成。 以致于当李建成在长安听到这个声音时,已经迟了。全大唐上上下下各个阶层,遍布了李世民的粉丝。 这,就是舆论的力量,是造势的力量。】
第30章 《穿成李世民的鸟后》7 【李世民在历代帝王中, 也是人气相当高的,拥有非常多的粉丝。 比如大唐人流行在哭昭陵。 “哭昭陵”是唐代的制度中规定,凡臣子百姓有冤情未申时, 可以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前哭诉,然后会有官员来处理。 发展到后来, 许多才子自认为怀才不遇、不遇明主, 也会到昭陵面前哭。 假如李世民去世后真得进入地府,大概死后和生前一样忙碌, 毕竟每天都得处理好多冤案和好多才子的心愿。 尤其是安史之乱之后,唐人深感唐玄宗不如唐太宗, 昭陵前哭得人倍增, 李世民大概得忙死。】 李世民的表情顿时几番变化, 颜色十分精彩。 心情也几经起伏,一会儿高兴感动,一会儿悲痛担忧。 “安史之乱……”李世民皱眉看着这四个字,最终只能重重一叹,“朕反倒是希望昭陵前无人来哭。” 百姓过得太苦,无处解决,才只能寄希望于自己这个已经过世多年的先帝。 若是民间没有冤案, 才子都能有大展才华的地方,哪里还需要到昭陵前来哭? 他好不容易才让贞观朝民间有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太平景象,却被安史之乱给迎面痛击, 仿佛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费。 “唐玄宗……”大臣们的心情也没轻松到哪里去, 原本剿灭东突厥的喜悦此时荡然无存。 李世民咬牙:“可惜隔得太远,不然怎么也得好好教训教训!” 【大唐以后得皇帝依然以唐太宗为榜样。 比如蒙元的成吉思汗, 非常推崇李世民会打仗,曾夸赞:“欲安邦定国者, 必悉唐宗兵法。” 还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李世民铁粉。时时刻刻以他为鉴,还学习李世民写给儿子的为帝范本《帝范》。 给大家看一下记录: 洪武元年闰七月,太祖与侍臣观古今帝王画像,至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谛视久之; 洪武六年三月,太祖对群臣讨论:“昔日唐太宗说,人主自贤,臣不匡正……太宗英杰之主,有见此乎,纳言如流,大小必采,故能致贞观之治……” 洪武六年四月,太祖“朕观唐太宗言”;洪武九年六月,洪武十四年正月,洪武十六年二月,太祖观唐太宗《帝范》,洪武十六年…… 太多了,这还是《明太祖宝训》记载的公开场合的,私底下的学习还没有说,可以看到朱元璋对李世民的推崇了。 还有后面的清朝,清朝皇帝虽然是满人入关,但是也不影响康熙和乾隆皇帝都崇拜李世民。乾隆皇帝曾说,他最佩服的皇帝只有三人,圣祖康熙,唐太宗李世民,和宋仁宗赵祯。】 朱元璋难得有些不自在了。 “天幕提这些作甚?这不都是正儿八经的学习吗?” 什么铁粉,名字怪怪的,铁磨成粉还怎么用?跟他崇拜李世民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没听懂这种来自后世的网络词汇,但是不影响他很快看到天幕里提到的重要信息。 “后面的清朝,是满人入关?”朱元璋警觉起来,“入关?是关外人?难道是北元始终未灭卷土重来?” 朱元璋一直严防北边,很清楚北方现在并没有满族或者满人。 因此,他也越发警惕。 “昔日辽国与西夏与北宋三足鼎立,金国后来居上,灭了辽国,俘虏了徽钦二宗,逼迫赵构南逃,还得对金国称臣。这满人,莫不也是后来居上?” 朱棣眼神冷峻地看向北方。 他的封地就在北方,天幕剧透过日后他还将会因为朱允炆的铁血削藩谋逆,并且谋逆成功了。 抵御未来会入关的满人,就是他的责任。 为了守好北方门户,他现在已经有了念头想迁都到燕京。 【在上上下下的舆论攻势下,李建成昏招连出,越发不得人心。 但是对李渊来说,二儿子的名声越大,对他的威胁越大。李建成各种出昏招,反而得到了李渊的暗中支持。 于是,玄武门之变依然爆发了。 武璎在秦王府中听到消息时,是已经兵变成功的李世民派人来接她进宫。或者准确来说,是陪伴李世民的长孙皇后还记得这样的小事。 武璎不过是溜去太子府上调戏了一番魏征,回来就发现已经变天了。 武璎感叹,自己似乎是最无能的穿越者,似乎什么也没解决。 历史的车轮依然滚滚向前,后世人多怜惜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背负的骂名,有史学家称李世民因此“终身为声名所累”,也有人称李世民为“盛世的囚徒”。许多穿越者都希望,能让李世民顺利当上太子,顺利登基,不用背负这些骂名。 可惜她现在只是一只小小的鸟,连自己的命运都掌握不了,更何况是改变历史。】 李建成听到后世人的怜惜,起初是愤怒的。 从知道李世民是未来的唐太宗开始,他就猜测过自己的下场不会很好。 现在知道了“玄武门之变”,他已经猜到自己的死亡地点——玄武门。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他身为太子,却遭遇兵变被弟弟杀死,明明他才是应该被同情的人,为什么反而要怜惜李世民这个胜利者? 李世民都当皇帝了,有什么好怜惜的! 再听到后面,李建成又似乎懂了。 “千古一帝,千古一帝。”李建成喃喃道,“他的功绩就这么大吗?” 名声好到百姓与文人人人喜爱,好到后世的汉人满人皇帝都以他为楷模。 这一瞬间,李建成要与那只鸟共情了。 鸟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他难道能掌握? 他的一切都是父亲给予的,太子的荣耀是,兄弟相杀的苦果也是。 李元吉怂恿道:“大哥,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 李建成却摇了摇头:“你以为我们现在杀他,就不会背负骂名吗?”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6 首页 上一页 32 33 34 35 36 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