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后悠哉悠哉:“还好今日休沐日。” 李治不由庆幸。 还好不是与朝臣一起看,不然他怎么面对大臣们。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可是全天下都知道了,这也不是什么好事…… . 刘彻本来自斟自酌看热闹开心的很,听到这里一呆,酒壶里的酒水都洒出来了。 还好他快速反应过来,放下酒壶,毫不客气地哈哈大笑。 笑完就开始庆幸:“还好,天幕对朕果然是手下留情了,还好朕没有变成女人。” 假如他变成陈皇后,陈皇后变成自己…… 只要一想到这个可能,刘彻浑身一个激灵,整个人都不好了。 大臣们同样不好了,这天幕上的小说,怎么什么都有? 女子月信怎么都写得如此详细? 可是再一想男子若是穿越成女子,也每个月都来月信…… 大臣们齐齐沉默了,暗暗在心里祷告:要祸害就祸害帝王吧,他们不起眼,求小说别写! . 大秦,小说家们手中的笔快捷如飞。 原来要想有代入感,得写的如此详细!如此大胆! 刺激!带感! 他们现在就对唐高宗和武后印象前所未有的深刻,果然是从未见过的题材,一下子就记住了呢! 【李治坚持不肯用月事带,强调自己是男人不需要。 但是身体又没恢复,李治顶着武后的身体,就只能待在室内哪里都不去。 艰难地熬过女人每个月都需要经历的几天,李治只觉得岁月漫长,他熬过的仿佛不是几天而是几年。而且每日流那么多血,他都担心自己要血尽而亡了。 武后每天都在憋笑,还不能当着李治的面笑,怕李治心态更崩溃。 见到李治担心自己血尽而亡,武后就让太医开了补血的方子,每日熬汤给李治进补,哄着李治喝药。 于是两人的一食三餐就变成了你拿一碗止痛药我拿一碗补血药,一起干杯一起干。 这怎么不算是一种同甘同苦呢~】 李治:“……” 这种同甘共苦,不要也罢!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视一眼,已经对雉奴同情地说不出话来了。 还好雉奴贞观二年才出生,现在还小的很,完全听不懂天上的小说,不然该怎么见人? 李承乾默默缩紧身子:还好,天幕上的小说主* 角不是自己。九弟这个皇帝当得牺牲真是太大了,这是他应得的…… 【等到月信结束,李治仿佛刑满释放,迫不及待出门,在后宫赏花闲逛,感受自由的美好。 结果,他这一闲逛,就听到了一些昔日听不到的声音。 此时,武氏刚刚当上皇后,前皇后王氏和萧淑妃被打入冷宫,后宫和朝堂上,对此多有不服。 李治穿着武后的身体,行走在后宫时,就看到了平日身为帝王时不会看到的另一面。 他才发现,在帝王面前可怜哭泣的王氏和萧氏在武氏面前是另一副模样,她们歇斯底里地诅咒,她们冷笑连连地威胁。 在帝王面前唯唯诺诺各种讨好的宫女太监,在武氏面前泾渭分明。 王氏和萧氏曾经是太子宫的主人,也是后宫之主,笼络了大部分宫女太监的人心,旧主失利,仆人们即使没被打入冷宫,依然心向旧主。 尤其是这段时间武氏刚登基为后,还来不及整顿后宫,就出了李治武后灵魂互换的事。 每日武后顶着李治的皮囊去上朝,李治起初也顶着武后的皮囊一起处理朝政,但不是没几天就来月信躲宫里了吗…… 没有及时清理后宫的后遗症就是,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旧仆还掌握着权力。 大唐后宫设立六局二十四司,有宫女女官,除了家人犯错后被收入宫中的罪臣之女,还有从民间选拔的良家女,世家贵族送进宫的世族女。 有些女官故意在不起眼的小地方刁难人时,想要计较反而显得自己小气,但是不计较又实在是恶心人。 看似不起眼的宫女太监,曾经完全不被李治看在眼里,当他变成武氏后,才发现这些小人物原来也可以拿捏宫中的贵人。】 武周朝时期,武曌笑道:“想不到,先帝也有机会感受朕曾经遭遇的一切了。” 她刚从感业寺回宫时,难听的话没少听,还有其他妃嫔的故意挑衅、冷嘲热讽,见得多了。 现在年纪大了,还站在权力的巅峰,回头看那些往事,只觉得那些小人物的刁难都不算什么,哪有现在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狠辣。 想起过去,就忍不住想到与李治年轻时经历的种种,想起李治在世时两人并肩面对的一切。 现在,物是人非,先帝也早已不在了。 【这里插个题外话:汉唐和明朝,是宦官专权最厉害的朝代。 但是在长乐看来,汉明的宦官都比不上大唐宦官,因为大唐宦官不但可以掌兵,还敢杖杀皇帝! 大唐宦官,杀皇后杀藩王,还敢杀大臣杖杀皇帝!相比之下,东汉的十常侍、大明的东厂西厂、还有土木堡之变的王振等等,弱爆了!加起来都打不过大唐宦官!】 “大唐甘露之变实在可怕,那么多大臣,竟然都敌不过宦官,反而被宦官屠杀。”朱元璋先是感慨一句,接着快速转变话锋,“但是朕不是不允许太监读书识字,到底是谁开的先例,让大明也有宦官专权!” 他眼神直勾勾盯着朱棣,言下之意很明显:是不是你!还是你的不肖子孙! 朱棣这一次有些心虚。 他觉得太监很好用,除了奸诈之辈,也有忠心耿耿之人。 就比如那高力士,对唐玄宗不也忠心耿耿、不离不弃? 但是这话可不能在朱元璋面前说,于是朱棣只能继续作保证,可惜朱元璋对他并不怎么相信,冷哼一声,决定还是自己想办法,管得更严格点。 【听到后宫对武后的异议,李治有心查探,没有立刻发作。 同时,派人去民间寻找奇人或者番僧来把魂换回来的事情也在进行,李治想等待自己换回帝王的身份再彻查。 结果还没等到换回身份,李治发现宫人做得越来越过分了,自己身为皇后的份例被人克扣了,他气不打一处来。 堂堂皇后,份例竟然被一群管事的宫女太监克扣,这些人还真是胆大包天! 李治决定亲自去查探个究竟,于是让心腹宫女先去,自己在后面暗自跟着。 等走到一处花木林立的地方,李治就听到两个太监正在议论“自己”,说什么武后用美色迷惑帝王,用阴谋毒害自己亲生女儿嫁祸给王皇后和萧淑妃,才导致王皇后被废,武氏才有机会当上皇后。 听到宫人造谣武后,李治比武后还要生气。 王皇后出身太原王氏,家族从西魏开始就是权臣,与李家皇族多有联姻,舅舅是中书令,叔祖母是李渊的同母妹妹,属于关陇贵族的中心人物。 而萧淑妃出身兰陵萧氏,齐梁皇室后裔,不仅同样出身高贵、背后有人,还生育有一子二女,受宠到让王皇后感到威胁。 若不是她们真的犯错,他能轻易废二人为庶人吗?当太原王氏和兰陵萧氏吃干饭的吗? 再者说,安定公主到底怎么死的,太医不知道反而是你们几个太监知道,什么时候太监的医术比太医还高了?】 北宋时期,文人在酒楼里大声点评:“安定公主不就是武则天掐死之后嫁祸王皇后吗?” “那武则天实在狠辣,还把王皇后和萧淑妃做成人彘泡在酒坛子里,叫做‘醉骨’。” “这样真的不会死吗?”站在柜台后的老板娘忍不住了,“阁下亲眼见过?” 文人们信誓旦旦:“书中写得!” 但是另一桌也有其他文人反驳:“我记得骆宾王的《代李敬业讨武曌檄》里列举了武后各种罪状,都没写你说的那些。骆宾王那么厌恶武后,如果真的有怎么可能不写。” “就是,骆宾王就是大唐人,咱们都不知道隔了多长时间了,藩镇之乱、五代十国,乱了那么久,也不知道你看的什么书能在乱世保存下来。” “说得好像比大唐人还懂唐朝的皇后。” “我也略通医术,什么醉骨,这样还不死什么神医都做不到,纯属胡扯!” 一群文人各执己见,吵吵闹闹的,十分热闹。 他们还不知道,还没讲到宋朝还能这样热闹地点评前朝人物,等天幕开始推送宋朝小说,就再也不会有这种八卦心思了。 【李治不相信,两个小太监能编出这么齐全的谣言,还特意在自己路过的时候说。 李治心知,自己与世家的斗争正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他“废王立武”,其中一个原因本就有为了与世家争权,打压老牌的关陇贵族,扶持新兴贵族来维护皇权。非世家出身的武后,不仅是他心爱的女子,也是他最志同道合的战友。 正好现在两人交换了灵魂和身体,李治索性让武后披着自己的身体、顶着自己的身份去上朝,自己有意想在后宫拔出世家的钉子暗哨。】 武德年间,李渊刚立了李世民为太子,朝堂之上一片新气象。 尽管昔日秦王府的文武大臣随着李世民的入朝也进入朝中,但是李渊本人是更喜欢用世家出身的大臣,而且很喜欢与世家联姻。这也就导致武德年间,朝中普遍是世家子弟,许多还是李家的亲戚。 听到李治与世家争权,打压关陇贵族,朝中顿时一片死寂。 关陇贵族在大唐世家里也是资历最久的一部分,许多大臣的先祖,包括李家的先祖,都是关陇贵族的一份子。 早在北魏时期,匈奴人万俟丑奴在关中作乱称帝,进攻北魏,贺拔岳带领一千人的队伍去讨伐。 这一千人的军团里,有着数位后世鼎鼎大名的权贵,比如宇文泰,李虎,寇洛,赵贵,于谨,王雄,侯莫陈祟等人。这群人也成为了关陇贵族的中流砥柱,关陇集团开始初步形成。 伴随着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宇文泰成为关陇贵族首领,选择了关陇之地发展西魏。 后来宇文泰为了对抗东魏,创设府兵制,设立了“八柱国十二将军”。 “八柱国十二将”里,杨忠是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李虎是李渊祖父,李弼是瓦岗军李密的曾祖父,还有一门三后的独孤信等人,这也是巅峰时期的关陇贵族(1)。 武德年间,朝堂之上许多大臣是关陇贵族的后人,比如李靖,长孙无忌。 还有许多大臣与关陇贵族有着密切的姻亲关系。 “太子,你要好好管教子女。”李渊头疼新上任的太子李世民子女的不省心,但偏偏没办法教训到李治,这时的李治还没诞生呢。 李世民连声应下,但是大臣们如何作想,那就不得而知。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6 首页 上一页 40 41 42 43 44 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