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管我们这么严,对金人那么狗腿,皇位才重要,咱老百姓算什么!” 帝王对靖康之耻无感,为了能继续当皇帝依然苟延残喘。但是民间并非如此。 即使从宋初就开始严格对军队对民间一样的管控兵器,到了宋末,已经随着战争的爆发失去管控力。民间不少百姓偷偷弄到各种刀枪剑戟,开始在民间结社,农忙时干农活,有功时习武练习武技。 刀社,弓箭社,长枪社等等,宋人以村为单位,成为民间抗金小团体。 皇帝窝囊废,宋人可不窝囊! 从抗金到抗元,从结社到帮派,从百姓到侠客,他们只是单纯的想要保家护国,想站起来好好活着! . 唐朝,李世民能理解帝王维护皇权,但不能理解做得这么极端:“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算这样严防死守,民心已失,坐在皇位上也不过是被骂的昏君。” 再听听那些各种限制武将的手段,李世民叹为观止。大唐若是也来这一套,贞观群臣里那些武将还灭什么国。 难怪天幕提到宋朝的皇帝就没好话,这些措施,看着就来气。 “又是唐玄宗……”再一看募兵制,李世民喉头又是一股腥涩。 差点又被这不肖子孙气吐血! . 刘彻也不能理解:“这宋朝不是一开始就没收回幽云十六州?门户都没了,还敢外松内紧?” 这宋朝,也不是周围没强敌,那一大圈的敌人,竟然敢无视? 在刘彻眼里,这跟把大汉与匈奴交界的边军全选军中的老弱病残去守边有什么不同! 刘彻不带兵,不上战场,但也知道优秀的军队最基础的要求就是兵强马壮。@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从高祖到自己父亲,几代帝王的休养生息才攒下如今大汉的兵马,刘彻深知中原养骑兵的不容易。更知道,帝王若是不重视军队会乱象丛生,会帝国不稳! “难怪皇帝老是在逃命,北宋变南宋都没吸取教训。”刘彻摇头,对这宋朝失去了兴趣。 . 秦朝,从上到下都给听傻了,一时半会都沉默的不知道说什么好。@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最后,老将王翦幽幽一叹:“这个宋朝如果是以前的宋国,齐国灭宋一定更快。” 嬴政则是再次怀念起秦国时期优秀靠谱的老臣:“商君真是圣贤。” 对比一下后世,大秦的武安君、商君,一个比一个靠谱,他要追封!追封! 【我们学习伟人的兵法,非常简单:“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3)”。 这十六字真言让我们在条件最艰苦的日子里,用落后的武器和贫瘠的资源,打赢了一场场艰难的战役,打出了华夏陆军世界第一的威名!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华夏军队许多士兵来自从没读过书的贫苦百姓,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也不懂军事策略,比起宋朝当时作为世界经济中心的富庶、作为第一个发明火药火器国家的武器先进,经济条件上面临的困境反而比宋朝差。 但是,我们还是成为了胜利的一方! 因为战争最重要的不是排兵布阵,是人!】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听到这经典的十六字真言,嬴政一下子直接站了起来。 他激动地反复念诵着十六字,仿佛要将它刻入骨髓。 比起前面花里胡哨的军阵图和什么一字长蛇阵,明显是这十六字更具实战作用。 王翦花白的胡须颤抖,一边念着这十六个字,一边回忆着自己的战争和大秦与六国的经典战役。 原来简简单单六个字,就可以概括许多战术。 . “伟人,不愧是伟人,只是不知道这位伟人到底是谁,有没有其他兵书。”赵匡胤看着自己一手建立的大宋被篡位,被折腾,被骂的不轻,但是听到这里,哪怕也打了一辈子仗,赵匡胤同样为之折服。 他从长乐敬佩的语气中可以听出,对这位伟人的崇拜,以及为自己国家成为胜利一方的自豪。 他大宋的子民,现在会有这种心态吗? 等他驾崩后,大宋的子民会以这样的语气谈论起他吗? 赵匡胤想着想着,拳头渐渐握紧。 还不够,还不够。 指望用钱买回幽云十六州的想法本就不对,他身为武将,怎么能退缩? 他要在自己还在世的时候,堂堂正正把幽云十六州打回来! 【赵意决定,先在地方上开武举,然后发行报刊,把这一次武举活动创办的声势浩大,做出招牌,再通过报刊吸引其他地方的武学人才。 起初官府是不愿意的,但是这是宋初,重文抑武还没彻底定型,一切还来得及扭转。 最重要的是,地方官府的官吏们也心虚,担心贪污兵饷的事泄漏。 这时候军队大权掌握在文官手中,文官监督武将,贪污兵饷看似是武将的事,实则不然,上上下下打点勾结,参与者一定不少。 鲁迅先生说得好,一屋子人,你想开个窗,大家都不同意,但你要是想把房顶掀了,别人也就同意你开窗了!(4) 赵意要彻查兵饷贪污案,大家不愿意; 赵意要开武举办报纸,大家为了让帝王转移视线,一个比一个配合。 然而赵意是这么好糊弄的人吗? 当然不是。 她不去追究,是因为有更专业的人在调查,那就是包青青,在暗中调查。 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赵意声势浩大地举行武举,吸引了全城视线时,包青青就在暗中调查伤兵生前的行踪和人际关系网。】
第52章 《穿成赵光义后我打开了葵花宝典》6 【开武举前, 先发奖励。 这也是赵光义留下的烂摊子。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空口许诺打仗胜利给士兵奖励,堂堂帝王最后竟然食言。 哪怕赵光义已经不知道死去哪里了,被迫给赵光义擦屁股的赵意依然想杀人。 别说是身为帝王, 哪怕是普通男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道理不懂吗?君子的“仁义礼智信”被狗吃了吗? 都说赵光义文治厉害, 但是这种失去信义的行为, 与君子之道毫无关系。】 赵光义咬牙:又骂他!又骂他! 赵匡胤也咬牙:“带兵打了胜仗不封赏,你哪里来的脸让他们为你卖命?真以为你当了皇帝天下人都得为你生为你死?” 他就算“杯酒释兵权”, 也没剥夺武将的赏赐,各种厚赏重赏, 为了什么? 什么都不给, 你这个皇帝凭什么让别人效忠! 贪官污吏都知道给手下人好处! 【赵意第一次办武举, 也是第一次在古代办报刊。 大宋的出版行业印刷行业经过前朝几代的发展,已经成熟了许多。历史上,邸报小报也是在宋朝市民文化兴盛后开始兴起,赵意只不过是提前了几十年,大宋有这个发行的条件,也有这样的人才。 邸报最初就是宋朝官府的公文,发行给内部传看。后来民间多了的小报不仅刊登朝政时事, 也记载民间新闻,甚至还嘲讽某些官吏。 赵意亲自要办的报刊,打算朝官方报纸靠拢, 这样即使日后有了民间小报, 舆论的大方向还是由朝廷把控。 这份报纸,被命名为《大宋月报》——以古代的交通条件, 一份报纸想要铺向全国,做日报完全不可能, 做周报也得在后面考虑,先用月报试试水。 《大宋月报》的第一版头条,就是宣传武举,并且支持全国武才来参赛。 第一版头条以下,同样是重磅新闻,刊登了赵意的“罪己诏”,和给士兵的奖励。 是的,赵意又得为赵光义的“御驾亲征”“驴车逃离”擦屁股。 她发下“罪己诏”,为赵光义的行为道歉。发下“平赏令”,给之前胜利过的士兵补发奖励,以及给阵亡的士兵家属发抚恤金。她特意命将军统计了阵亡的士兵名字,刊登在报刊上,把抚恤金的数量也计上,就是为了让士兵家属知道朝廷发到手上的抚恤金有没有被贪污,有没有缩水。 在没有网络的年代,赵意能想到的向民间百姓传递朝廷真正的声音的手段,就依赖于报纸了。 哪怕宋初百姓没条件人手一份,但是她相信,民间的说书先生、书生、有条件的富商富户们,口口相传也能把这么震撼的消息传播出去。 无论是大宋的战败、帝王的冒进和逃跑、士兵的死亡,原本的赵光义或许想掩埋,想死要面子不承认是自己的错,但是从百姓出身的赵意不会。 赵意曾经也是士兵,亲眼见过战友战死后家属的悲痛欲绝。@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那时她最害怕的就是送战友的骨灰回家,面对战友家属的哭泣,赵意会觉得自己非常的无能。 现在阴差阳错之下,赵意不仅女穿男,还成为了古代的帝王,需要对全天下的百姓、对更多士兵的生命负责。 她虽然不擅长政治,也想以自己的真诚来将心比心,来让士兵的家属过得更好一点。】 宋太宗赵光义听了这么多,原本忿忿不平的情绪,突然平静下来了。 皇帝真的可以这样做吗? 可若是说做不到,汉武帝刘彻经常被骂暴君,却也发过“罪己诏”。 若说帝王不知道体恤百姓,汉文帝刘恒取消了百姓的赋税。 若说帝王不相信百姓,唐太宗李世民曾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聚,让囚犯团聚后再回来。而囚犯们最后守住信义,回去继续服刑,李世民为之感动,全部赦免。 赵光义张了张嘴唇,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在民间,百姓听着听着,眼里先是满怀期望,看着天幕,仿佛要透过天空看向遥远的未来,想看看未来的世界皇帝是不是这样的体恤百姓。 但是听到最后,又有些沮丧了。 有什么用呢,又不是大宋的皇帝。 “真有这样的皇帝,是女人我也认。”一位在田垄上干活的老农,提着锄头磕了磕土,“只要能让我吃饱肚子,让我儿能在战场上活着回来、就算是战死也能不白死,让我孙儿们冬日不被冻死,什么皇帝我都认!” 其他的村里人听了附和有之,遗憾有之。 最后化为一句话: “哪有这种好事!” 【第一次武举是在战败后展开,民间对此抱有怀疑的声音颇多,加上地方并不是京城,参加的人数不多。 尽管如此,也汇聚了一百来人。 在这一百来人里,赵意惊喜地发现了两个人才。 一人看似十分低调朴素,没有花招,但是一招毙命,干净利落。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86 首页 上一页 59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