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0接上 而身为这些人中最大的代表皇帝。他可能自己反自己吗?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改良。可是改来改去,终有触及其自身利益的时候。这时也就到了改革终结的时刻了。】 “就是就是!这皇帝老子怎么会反自己?”朱元璋看来深有同感,“就得像朕这样,揭竿而起,将他们赶下台去,才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朱元璋连连点头,但是他身边的朱标朱棣等人却将头垂得低低的,一个发声的都不敢。 难道他们的老爹忘了他现在也是皇帝了吗? 有些话他能说,他们可是一个字都不能提的。 【回复11接上 而也正是如此,很多农民起义发家的帝王,在完成身份转换的那一刻。也脱离了他本身的阶层,同他推翻的皇帝一样,成为了官僚地主贵族的代表。】 【回复12接上 故而,就算是改朝换代,有些弊端即便能减轻,也不可能消失,而往往到了这个朝代的后期,还会延续上一个朝代的覆辙。然后被推翻!】 刚刚还意气风发的朱元璋,立即哑了。 随即怒不可遏。 “这天卷,是在鼓动百姓造反吗?可恶,实在可恶!” 若不是他今天已经给弹幕留了言,他一定会发言狠狠叱责天卷大逆不道! “理想青年”后面留言的“抗狼兄”: 【@爱换马甲的抗狼兄:我大宋还有比庆历新政的十条新政更激进的新政?那我大宋江山岂不危矣?】 这不,刚回答了“理想青年”的问题,这位“抗狼兄”就问出了这种问题。 早知道的话,她就先回答这位“抗狼兄”的问题了。 【回复1@爱换马甲的抗狼兄这位陛下,您的“庆历新政”真的算不上激进,不过是稍稍触动了宋太祖定下来的相关政策。很多根本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触及,更不要说解决了。】 【回复2接上 宋太祖制定下的这些政策,本身就全是问题,且隐患无穷。但是正如我刚才在视频中所盘点的那样,您也根本没有真正想要变法。】 【回复3接上 不过是想借着新政,转移国内视线,达成另外的目的罢了。而国内的各种矛盾一解决,您也立即废除了新政。】 【回复4接上 只可惜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范文正公,就这样被您当了筏子,成了众矢之的。】 【回复5接上 随后变法只进行了一年零四个月,就被您喝止。范仲淹也黯然离开了朝堂。】 此时,范仲淹刚刚抵达宋仁宗的内书房,向他禀报变法的相关事宜。刚才天卷所说,他在路上也看到了,结果刚进来,就看到官家正在天卷中留言。 想到这场盘点,初起还好,听到天卷对仁宗皇帝赞誉有加,他心中也是激动非常,觉得自己跟了一位明君。 但是随着画风急转直下,他这才知道,天卷前面在前面说了这么多,竟然未必是好事。 所以他努力在刷低自己的存在感。 直到现在,听到天卷又一次提到此次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他才意识到天卷竟然没有说错。 如今朝堂上弹劾他的人不胜枚举,虽然仁宗陛下不信这些人所说,但是三人成虎,积毁销骨,总有一天陛下会同他离心。 而现在变法已经进行一年了,离那一年零四个月已经没多久了。 不但如此,最近仁宗陛下对他的态度也变得微妙起来,或许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变法即将失败,他也将要彻底离开朝廷?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真的希望自己能够做到,但是,时也势也,真若失败,他也只能淡然接受结局。 正想着的出神,却听阿婆主继续回复道: 【回复6接上 正如我之前所说,皇帝这个身份,就意味着他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而宋仁宗就加了一个“更”字。】 【回复7接上 都说宋仁宗一朝,没有一个官员被抄家灭族,就是仁政,但是,他对每一个人都仁,又何尝不是对其他人的残忍?】 【回复8接上 事实上,如果当时对大宋进行改革,未尝不是最好的时机,最起码当时朝政稳定,对外没有战争。他大可以先从内政抓起,一点点的改变。】 【回复9接上 只是可惜,新政刚开始,宋仁宗就怕了,就早早向那些反对派们投了降。】 【回复10接上 而整个宋朝,投降派几乎是从上至下的。关外一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就可能逼近京城。而这个时候,主张迁都投降的大臣比比皆是。而且竟然还没有受到口诛笔伐。】 【回复11接上 由此可见当时在文人中的风气。而后来的秦桧,原本也是主张抗金的,但是被金军俘虏后,很快便被策反,为金人所用。】 【回复12接上 他为了帮金人,这才返回南宋,反倒成了一朝宰相。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害死了岳元帅,破坏了宋朝的抗金大计。丢掉了宋朝的半壁江山,最终被后世之人唾弃!】 就在这时,却听宋仁宗突然唤范仲淹道:“希文,你可知朕手上拿着的是什么?” 范仲淹一愣,看向宋仁宗手中,却见是一本奏折。 “官家,这是……” “这是弹劾你谋反的奏折!”宋仁宗微笑,“还有你想要废掉朕的亲笔书信!” 什么! 范仲淹吃了一惊,立即跪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
第74章 心太软9(二合一) “官家,臣没有!”范仲淹叩首道,“臣怎会做这种事?” “朕知道。”宋仁宗颔首。 “多谢官家信任下官。”范仲淹脸色难看,“臣愿意出京巡边,以堵朝堂中的悠悠众口。” 既然奏折已经呈给了官家,想必朝堂中已经有人在推动这件事情了。必是要置他于死地的。 若是今日官家不处置他,明日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弹劾他,到时候,连陛下都会受到牵连。只怕又有一堆御史要在朝堂上撞柱,逼官家惩处他了。 官家信他,他怎么能让这种事情发生。而且,那天卷说…… “变法正是关键时刻,希文为何要出京巡边?”只是这时,却见宋仁宗沉了脸,“难道朕还没放弃,希文就放弃了?” “可是陛下……”范仲淹一愣,如果按那天卷所说,陛下现在不正是希望他终止变法吗? 如今大宋和西夏已经议和,岁币也在送去西夏的路上了。那些起义造反的叛军,也是该弹压的弹压,该招安的招安,该免罪的免罪了。 还有那些朝臣们,之前太后在时,一切以太后之命是从,后来太后虽然薨逝,对官家也多有不敬。 而这次官家推行新政,这些老臣们没少去官家面前哭,也算是拿了他们一把。 他这一路走来,边走边听天卷的盘点,心中边苦笑不已。 其实他以前也想过,但是不敢深想。再加上新政推行前,官家几次找到他,态度诚恳迫切。这让他对新政的推行充满希望,一门心思全扑在新政上,哪还能分心去想其他。 可就在刚刚,天卷一席话,让他茅塞顿开。更是想起新政前朝廷内外充满了内忧外患,一切皆如天卷所说那样。 果然是君心难测啊! 刚才陛下告诉他自己被弹劾谋反的时候,他就知道那些旧党们出手了,目的就是要让他离朝。 而如今,或许也真的到了他该离开的时候。 只是陛下今日竟然这么说? 自古以来,谋反一事都是只可信其有,不会信其无。既然对手这样出手了,证据一定齐备,也一定让他反驳不得。 但是,即便如此,陛下还想让他留在朝中吗? “希文可是看了天卷所言,以为朕并不是真心想要推行新政?只是想要转移大宋被西夏打败的视线?” “臣不敢。”范仲淹连忙道。 “实不相瞒。”宋仁宗将那奏折扔到了桌子上,“一开始的时候,朕的确只有五分心思在新政上。” 范仲淹脸色一哂,天卷果然说对了。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朕不知道我大宋的弊端,不想要推行新政。”宋仁宗正色道,“只不过在寻找时机而已。” 天卷说的对,此法必须要变。他不变,后来人总要变。虽然在天卷口中,他和后人都失败了。但是如果从他此时开始,他成功了呢? 如果成功了,是不是就能改变日后的历史走向,不再让大宋受尽屈辱,不会再出现靖康耻和徽钦二帝的耻辱了? 他的确不忍见边境百姓受苦,不忍见大臣获罪,不忍见军户无依无着,不忍见勋贵之家逐渐没落。 但是,如果他知道他的这一切不忍,最终却导致国破家亡,山河破碎,太宗血脉彻底断送的话。这些不忍仿佛又不算什么了。 天卷说得对,他不但要做一个仁君,还要做一个明君。小仁小爱固然可贵,大仁大爱更是难得。 否则的话,等他逝去之后,又如何见太祖太宗皇帝,又如何见父皇? 想到这里,他对着范仲淹叹息道: “希文不知,天卷之言宛若醍醐灌顶。让朕茅塞顿开。朕不能为了一个“仁”字,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为而治固然可用,但是却不能为了无为而无为!” 那岂不是舍本逐末! 这边,范仲淹也听懂了宋仁宗的话,惊喜万分。也就是说,官家还是要将新政推行下去的。 或许之前也有过摇摆,但是天卷的预言却促进官家下定决心推行新政。仅凭这一点,他就要好好感谢天卷。 只是,他既然被弹劾“谋反”那么,那些人必定还有后招。若是不给他们一个说法,那些人必定不肯罢休。 想来想去,还是他先远离汴京才是最妥帖的方法,至于京中之事,他可以暂时交给欧阳先生等人。 想到这里,他立即道:“官家大仁。但是臣觉得还是先出京躲避一时最好,正好可以考察下各地新政的推行情况。 至于京中,既有官家坐镇,又有欧阳先生他们居中策应,必不会有太大问题。” 范仲淹说的有些道理,但是宋仁宗却想起一事,将弹劾他的奏折递到他面前:“你先看看这折子。” 只要仁宗信他,这折子本不必再看。但是既然官家让他看,定然有别的原因。 范仲淹翻开奏折,尤其是在看完了夹在折子中的那封信后,脸色微变。 “这信,是模仿臣的笔迹写给石介石大人的?” “正是如此。”宋仁宗颔首。 “所以……” 所以,这次的诬陷,不是仅针对他一人,而是针对他们这几位力挺新政的官员。 总不能他们所有人都离开京城去巡边吧! 范仲淹这边正在犯难,雷小萌已经点开了第三条留言: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20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