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了方便管理、减少民族矛盾,所以当时的清朝一般是采用自治的模式,在蒙古地区坚持满蒙一家,世代通婚,让公主和亲抚蒙,后宫也会有蒙古人的身影。” “对于西藏地区,派遣驻藏大臣督导藏王,但是给予□□、□□和驻藏大臣平等的政治地位,同时采用金瓶抽签的方式确定□□和□□的转世灵童。” “对于回疆地区,设置伊犁将军,尊重回民自身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习惯。” “对于苗疆地区,废除原有土司,推行改土归流。” “通过这些举措,清朝达成了对1316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实际控制。” 听到伍爱华报出来的数字,宋朝和隋朝朝之前的朝代都沉默了。 如果这样才是大一统的帝国,那么自己的国家算什么?割据势力吗? 更可怕的是,这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 “虽然和元朝还是远远没法相比,但是已经是我国历史上相当大的领土面积了。” “从这一方面说,清朝的运气也很不错,古有秦朝六代明君出始皇,现在有清朝,从努尔哈赤到乾隆,虽然不能说算什么厉害的明君,但是都是文治武功都还过得去的帝王。” “其实嘉庆也不算太差,只是子孙后代,一代不如一代罢了。” 乾隆已经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应该换个继承人了,很巧合的是,他爹和他爷爷也是这么想。 【所以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就是这些皇帝精心培养,养蛊厮杀出来继承人,加上一点运气,也就那么六七代】 【虽然但是,乾小四真的配当明君吗?最多是个治理水平平平无奇的普通君王吧?他除了内斗内行之外,其他功绩还有什么?最长寿的帝王?】 【别这样说,虽然乾隆败家了点、自恋了点、视野差了点没跟上西方发展,但是他好歹维持了国内平稳,也平定了大小金川】 青年中年老年乾隆看了都想吐血。 青年乾隆:也就我皇阿玛没什么别的选择,不然天幕你就是我的仇人! 雍正也确实没啥好选择,叹息于自己的子嗣单薄:“皇考七十岁仍能生子,朕登基之后竟……” “除了行政机构抄明朝,官员选拔、考核制度和监察制度也是抄明朝。” 【主要是明朝那一套应该很完善了,其实也没必要大改】 【当时清初的臣子都是明朝的大臣,又不是朱元璋和张居正这种有改革精神的,人家没理由要变这些东西,反正清朝自己那套不能用,干脆把明朝的拿来用就是了】 【有的事情就是多做多错,人家刚刚投诚,当然求稳为先了】 “清朝选拔官员采用的也是科举制度,当然,除了科举之外也有其他补充制度,例如举荐、恩荫、捐款,但是科举才是最主要的途径,其他都是小打小闹的补充。” “清朝的科举和明朝的科举设置基本一致,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参加者首先要获得秀才功名,也就是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会试参加者需要举人功名,也就是通过乡试,在古代,举人已经可以通过关系或者捐钱做官。” “通过会试的,被称为贡士,马上参加殿试,通过后可以获得进士或者同进士功名,前三名直接授官翰林院,其他人则要再通过授官考试来确定职位,这一场就不是才学的比拼,而是家世、大腿、钱财的比拼了。” “当然,如果当不了官也不用太失望,家里有钱的话,回家建一个园林,写一本随园食话一样的美食著作也不错,毕竟除了满族人,清朝大臣升官的速度都不怎么快,只要年轻,过三年再考也行。” 【清朝是满族人升官快?我还以为是跟对皇子才能升官快哎】 【对啊对啊!李卫就是一个小吏升成的封疆大吏吧?】 【清朝不是明朝嫡长子继承制这种没法下注的朝代,从龙之功哎,谁不动心?】 【自古太子都要死,看你和你爹谁先死了】 【总结经验,一般爹活的太久的,太子和隐太子都不太好过,康熙活的太久了,雍正要是和他爹一样能活,说不定都没有乾小四什么事了,毕竟他爹也不是很满意他,只是没得选,但是再活二十年就不一样了,殊不见汉景帝废长立幼?】 清朝唯一的太子脸色不太好看。 相当于太子的宝亲王脸色也不太好看。 “在对于官员的考核上,清朝继续采用了明朝的考核办法,称为考满法,三年考核一次,有四个项目需要考核,分别是才、守、政、年,均分为三等。” 【年是什么意思,考核年龄不成?】 【你还真没猜错,就是考核年龄,分为老中青三个档次】 【什么年龄会被扣分啊?】 【不至于吧,清朝官场也搞年龄歧视?】 【怎么不搞?范进中举里不都写了?那时候年纪大考上进士了的,都不给授官,让人回家荣养】 【想想挺好的,年轻时中个举人,有个小康生活水平,到处游山玩水吃喝玩乐,等玩不动了六十多岁考个进士,正好退休吃国家补助】 【啊这,虽然想说你思路开阔,但是六十多岁还能在考场几天几夜考上进士,你的身体和记忆力都出人意料啊!】 “在监察方面,清朝也非常重视。” 【这个我知道!血滴子!粘杆处!】 古人看着一头雾水:【粘杆处不应该是宫务吗?粘知了的?】 【你们不懂,那是粘杆处密探!和东西厂一样!】 清朝人听了之后,看边上粘知了的小太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失敬失敬。 小太监:不是,我真的不是什么密探啊! 还是说有人是只是我不知道?谁这么厉害啊? 作为同样被小说腌入味的一代,伍爱华非常懂弹幕都在说什么,忽略掉他们那些野史内容,继续科普道:“当时清朝在中央设置了都察院作为最高监察机关,划片区派驻满汉监察御史各一人,设置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在地方则是由总督、巡抚兼任监察长官,并且设置按察使到处监察。” “同时,清朝当时就已经掌握了多线条监察的精髓,对于地方和中央机关进行的监察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巡查、巡察、审计、财经审计、考核官员时任期检查和离任检查等等。” 【梦回检查组入驻,简直是噩梦月】 【原来自古以来,大家都是这么折腾基层的是吧?】 汉朝:我不是我没有!别胡说啊! “针对监察事项,清朝还有专门的立法,包括《钦定台规》、《都察院则例》等,前者成文于乾隆年间,后者则算是前者的实施细则,规定了都察院的职责和监察的纪律要求。” “清朝的监察立法,已经达到了封建时期监察立法的顶峰。” “当然,立法达到了顶峰,但是皇帝的意愿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正如秦始皇以法治国还会留下赵高,明知对方触犯法律但是保这些大臣的皇帝也并不少。” “毕竟按照清朝当时的司法制度,死刑也要皇帝批准了才能执行。”
第154章 “在封建王朝,皇帝勾决死刑在后期已经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模式。” “当然,如果皇帝不干活,忙着求仙问道或者做木工之类的,内阁也不是不能代劳。” “只是清朝皇帝还没有出现过这种奇葩。” 【所以果然是老朱家血脉的问题吧?】 【是不是日子过得太安逸,出生顺序决定一切,所以都没有上进心了?】 【那必须的,九龙夺嫡那种讨厌的兄弟上了我就没活路了的情况下,才能培养出喜欢工作热爱权力的帝王】 “清朝的中央司法机关也是根据明朝的机构模式,设立了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司。” “一般说三司会审,说的就都是这三司,有时候会改个名字,但是职能基本没变。” “这三个机构的职能我们在明朝的时候已经介绍过,基本雷同,没有需要特殊介绍的地方,按照古代人的说法,这三司就是‘持天下之平者部也,执法纠正者院也,办理冤枉者寺也’。” 【之前就想问了,三司会审如果意见不统一怎么办?打一架?】 【少数服从多数吧?】 【但是如果是三方意见都不统一呢?让皇帝判决吗?】 【还能有三方三个想法的情况?一般不是应该死刑、不应该死刑这两种选择吗?】 【比如夫杀妻子父,妻子为了为父报仇杀死丈夫,应该怎么判决?】 【接上面,一方认为妻杀夫,应当重罪,因为是报父仇,其情可悯,所以绞刑即可,不应凌迟,一方认为丈夫杀死岳父的时候就已经满足义绝条件,两人应当不再是夫妻关系,按照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为父报仇判决,不应死刑应徒刑,第三方认为妻子孝感动天,应该旌表其大义,无罪释放】 【请问,这样应该这么办?】 【好问题】 古人都琢磨了起来。 一派人带入了老婆为了老丈人要杀死自己,一派人带入了女儿为自己报仇,顿时争论的不可开交。 眼看弹幕都乱七八糟了,提出问题的人继续问道:【这种是直接杀害,又如果丈夫和妻子父亲是政敌,陷害妻子父亲导致他死亡呢?如果不是陷害,就是党争呢?如果是岳父确实有罪确有其事,但是所有人都这样,比如大家都贪污,就岳父被丈夫揪着不放找到证据害他斩首了呢?】 “不是,这人哪有那么多假设啊!”古代学子都觉得崩溃。 崩溃是正常的,毕竟他们只读圣贤书,可不学怎么判案。 眼看着弹幕热闹了起来,伍爱华会心一笑:这追问水平,有现代老师随堂提问的风范了。 伍爱华没有过于关注已经开始吵起来的弹幕,继续说道:“清朝的地方司法机关分为知县、知州(知府)、省提刑按察司、总督巡抚四级审判,四级都没有意见,才会把审判意见报送给刑部。” “但是这个模式有一个缺漏,就是京城没有总督和巡抚。”伍爱华笑。 “所以京城的案件都是给到东西南北中五城察院,但是徒刑以上罪罚的案件会送给刑部定案、治安问题由步军统领衙门审判。” “除了这些之外,清朝还有特殊的司法机关,包括宗人府,用于审理皇族宗室的案件,慎刑司,负责审理宫廷内的案件,理事厅,负责审理满人的案件,理藩院,负责蒙古、藏族、回族地区的案件。” “以上大概就是清朝的司法机构,可能有人听到这里就要问了,知县知府和总督巡抚他们要审理那么多案件,忙得过来吗?” “这就涉及到了明清司法的专业人员——师爷。” “在清朝,只要不是穷到叮当响,地方主官司必须要养一个政务班子的,之前我们也提及过,其中就包括刑名师爷。”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6 首页 上一页 133 134 135 1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