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很多时候就这么一点点的亲切就可以换来很多隐形的便利嘛。 当然,这种亲切对于范仲淹来说有用,对于小范来说也有用。 小范本人因为姓范的原因,对于范仲淹的事迹专门去了解过,本身是很佩服范仲淹这个人的,所以在范仲淹问出了问题的时候,小范也认真思考并且给予了自己所能给的帮助。 具体体现在找到自己经济专业毕业的同事,让他给范仲淹解释一下。 同事:有没有可能我在这个专业只是一个菜鸡? 但不管怎么样,学过基础经济学理论的同事还是给了范仲淹回答。 那个时候大相国寺的集会,其实可以相当于现代的赶集?同事找出了赶集经济和地摊经济的论文,照猫画虎地科普着。 【大相国寺模式重要的并不是摊位费,而是在经济流动的情况下产生更多的价值】 【只有流动起来的货币,才能产生更多收益,所以刺激消费是很必要的,要想办法让高官显贵把手里的钱花出来】 【就好比现代很多商场招商引资的时候,会免去前几年的租金,主要是因为人流量带来的消费可以进一步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有钱人的钱花不完?奢侈品行业了解一下?护币了解一下?】 同事如是这般的说了一番,范仲淹半懂不懂的记录了下来,打算和其他的同僚一起好好讨论一下。 范仲淹刚记完,伍爱华的直播也结束了。 非自然管理部门的工作又到了总结的时候。 知道要开始总结,最头疼的就是专家组:这群卧龙凤雏也不知道会给大家惹出多么大的麻烦! 想想之前那些蛊惑古人做事的,专家组就觉得头发都少了一把,只是秃头不算工伤,也没有补偿。 “拿着他们的汇报材料,好像翻开都需要一点勇气。”专家A说道。 鼓足了勇气的专家A,翻开第一本刚看完第一段就是眼前一黑。 边上还在摸鱼没有开始看的专家B看同事的脸色就预感不妙,“又发生了什么?” 专家A把手上的报告递给同事,摆了摆手,气的一句话都没说出来。 同事不由得念出了报告上的内容:“和忽必烈说了白令海峡的存在?告知他美洲大陆的面积不比欧亚大陆小?!” “天呐,他是想在蒙古帝国统一欧亚之后,再让人家把美洲也统一了吗?” 一开始看了报告的专家A说:“人家的理由很充分啊,说是蒙古人统治最多沦为四等公民,对于当地的印第安人来说,总好过被欧洲人砍下头来拿头盖骨乘酒喝,忽必烈的统一完全是功德无量,简直能够立地成佛。” “其实也未必吧?毕竟蒙古人的统治的也不见得好上很多,无非是死的干脆还是慢性折磨?”专家B这般说着:“而且他们信仰不同,别搞出来什么灭神之战。” “不至于不至于,蒙古人统一欧亚大陆的时候,也没有灭掉其他人的信仰啊。” “但是等蒙古帝国灭亡,欧洲人再次登上美洲大陆的土地……历史不又会被纠正了吗?” “好歹,印第安人会从奴隶制社会进去了封建社会?搞不好有一战之力呢?”专家们讨论着。 看完这本的内容,同事劝专家A:“咱们也要看开点,他们都不是第一次了,这种事情还是交给他们领导们反省吧,咱们也只能提提建议而已。” “这关键不就是看到他们这些骚操作,我连建议都不知道怎么提了吗?”专家A吐槽。 “你看看这本!”开始工作的专家C也拿出了一本觉得离谱的报告:“这家伙想让朱棣开展大航海殖民时代。” 啊? “你们没听错,他说想让邓和都福船去到哪里,就把殖民地设立到哪里。” “福船所到之处,皆为大明附属国和领土。” “乖乖归顺的,就是附属国殖民地,不乖乖归顺的,就直接把人家打下来变成大明的领土。”专家有口难言。 你们还记得我们是要提高法治进程吗?! “他的理由是?” “他说那些地方的法治程度没救了,换成大明管理,全球法治进程肯定会大幅提高。” 别说,如果自己不是专家的话,想想这个场景,心里还挺爽的。 但关键就是自己要给他们擦屁股呀! “我这里还有一个更奇葩的呢!”专家D在边上道。 “什么?!”大家的目光都被他吸引住,看向了他,还能有更奇葩的? 秉持着让我看看还能有多奇葩的心态,大家催促他赶紧把报告的内容说出来。 等到对方真的说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因为在西方国家,媳妇也可以继承帝王的皇位,成为女帝和女王,所以那个谁他劝说大明嫁公主,咱也不是和亲,就是喜欢人家西方人,所以要嫁过去而已。” “但是明朝规定了,不和亲,不纳贡,不赔款呀?”大家很不理解:“他是找打吗?” “不和亲又没说不可以嫁给外国人,咱这又不是两国联姻,咱这是真爱呀!”专家D强调,掐着嗓子说道。 所有人都露出了非常一言难尽的表情。 在现代人忙碌又头疼的同时,古代人也在因为天幕的影响而改变了原本的生活习惯。 唐朝的官府就在一时之间收到了很多和离的申请。 也是唐朝民风开放,即使是女性也不存在说一个人就不可以立足的情况。 可能自己耕地会困难,但也能活的下来,在城里找个工作的话,可能还比较滋润。 于是一些一直遭受家庭暴力和冷暴力的唐朝妇女做出了反抗。 因为这种异常情况,相关事项甚至被摆上了唐太宗的桌案。 看到报过来的和离数量以及和离原因分析,唐太宗只能叹息道:“民间竟有这么多的丈夫与妻子感情不和?” 作为一名爱老婆人士,唐太宗非常的不理解。 唐朝人在紧锣密鼓的办离婚,宋朝人则是焦急的等待伍爱华的再次直播。 毕竟,根据伍爱华之前的说法,靖康之耻这种事情大家都觉得不是什么好事,只是不管怎么问,弹幕上透露的都是一星半点,没有具体的来龙去脉。 宋朝人的想法:可能是因为时机不到,所以之前大家提出来的问题都被淹没在了弹幕当中,才没有什么人回答,等到天幕说起宋朝的时候,自然会有很多人关注到这一点,肯定能知道更多? 而且大家也想听一听后人对于宋朝的评价。 不仅如此,想到现代人给女性指出来的和离路径,宋朝人不由也紧张了起来,不知道到时候又会被挖掘出来什么法律漏洞,到时候自己是利益受益方还是利益受损方也不一定。 别的人可能还在关心自己未来的利益,改革家们和忧国忧民的官员们的想法则是完全不同。 王安石想着,在天幕说古代税制的时候,不知道能不能把现代的税收制度详细的再说一遍?好让自己看看青苗法怎么能改进。 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的时候,最想知道的是现代的行政管理制度是怎么确保官员工作效率的同时解决冗官问题? 苏轼则是和苏辙讨论起了天幕的目的。 “这人在天幕上说这么多内容,看他的弹幕以及平时的说法,想来早就意识到我们是古人,那他说这些是想引起我们的社会动荡?还是真的认为他们的法制更加高级,认为我们需要向他们学习?” 说起这话,苏轼就觉得非常离谱,按照伍爱华的说法,这其实是生产力决定的事情,现在的法律已经是非常适合社会现状了,如果修改的话,难道不是更加的不合适社会实际? 不得不说,苏轼此时和司马光等人同频了。 但是他们的同频又有所不同,司马光等人是完全的保守派,并不认同法律的变革,但是苏轼等人本身并不抗拒变法,只是认为王安石步子迈的太大,怕他扯到蛋。 因此,苏轼并不是觉得法不可变,而是觉得伍爱华科普的这些事项并不适合此时的宋朝。 这是一件毫无疑问的事情,不说别的,就说工业和农业科学没有发展起来的情况下,怎么让农民脱离土地? 如果不拔高农民的地位,士农工商一体看待,那么耕种的人少了怎么办?只要田地荒芜,国家就会冒出大量的流民,乱世还谈什么法治? 毕竟,看到商人经商赚钱且因为有钱地位比自己还要高,又有几个农民会不动心呢? 这么想着苏轼忧虑的看向天空,对着弟弟说道:“这天幕的出现是福是祸,也尚未可知。” 相比于苏轼,苏辙更加的实用主义:“不管怎么说,对于少年时期的我们来说,绝对是福气,毕竟救下了姐姐。” 听到苏辙这番说话,苏轼沉默了一瞬:“是啊,他们救下了姐姐。” “我只是觉得,好像这个主播并不是不明白他们会对我们造成的影响,但他就是这样做了,所以他有什么做的理由吗?” 伍爱华如果听到了苏轼的问题,一定会大声说:“我们这么做的理由,当然是为了向高维存在兑换更适合我们的科技啊!” 此时此刻,伍爱华也在向高维存在展示着各个古代位面的法治进度。 “怎么样?你看是不是进步很大?” “不错不错!”,高维存在满意地说。 “如果觉得不错的话,是不是可以给一笔阶段性的奖励?”伍爱华不抱希望地试探性问。 高维存在却很爽快:“你想要什么?” 早就接到国家通知的伍爱华立马问道:“有没有针对台风和洪水这些灾害的科学技术呢?”
第111章 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的发展,国家对于大部分的自然灾害都有了完善的应对措施。 但是类似于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依然没有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依靠的是众志成城、共抗天灾。 就算现在有了人工降雨、南水北调等手段对应旱灾,但是洪水和台风依然是很难通过人力改变的自然灾害。 沿海地区会在台风预警的时候放假,让所有人待在安全的地方,但即使这样,每次台风天依然少不了因此而伤亡的人员。 更别说洪水滔天,只能通过牺牲泄洪区百姓的家园和田地保住主要城市,耽误生产生活,国家为了迁移安置泄洪区居民、洪灾后家园重建、田地土壤治理也耗费巨大。 虽然现在已经可以将人员的伤亡降低到最低,但是突如其来的灾难依然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加上小冰河时期的天象异常,很多时候甚至都没有办法预测灾害的发生,暴雨超过城市历来最高阈值导致被淹的新闻也并不少见。 在这种情况下,专家们向国家提议,要不然看一看高维存在那边的应对方法,也许会为我们的科研指明方向?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36 首页 上一页 98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