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是不划算,还要请专人去负责,二是没必要。 所以只定期从科尔沁采购冷鲜运输的牛肉。 听到厨师长的解释,几人相视而望,不可思议却又觉得不愧是物资丰饶的后世。 连牛也不再作为耕地的主力军,而被宰杀来吃了吗? 牛肉在现代是一个经常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但其实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牛都是不允许被宰杀来吃的。 主要原因就是为了耕地。 一头牛在有些时候甚至是一个家族或者一个村庄最为宝贵的资产,甚至要比老人或者小孩都值钱的多。 但也并不是绝对吃不到牛肉,要不然也不会出现在电视剧中,会有一位大侠随手甩出一枚银子后,让店小二给他上一壶好酒,再上一盘卤牛肉了。 因为正常死亡的牛肉是可以吃的,只需要上报官府,在官府批准后就可以食用或售卖。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肯定也会有人想为了这一口美食,所以偷偷宰杀耕牛,在各个朝代都屡见不鲜。 比如唐朝的程咬金家,他庄子的牛经常摔死,病死,死亡率高得出奇。 宋朝的时候更是屡禁不止,因为当时一头牛的牛肉价格要比耕牛贵得多,不少人便会偷偷把耕牛杀了当做老死的牛肉去卖,宋真宗时期,很多地方吃牛肉已经形成风气,比如浙江甚至‘以牛肉为上味,竞相屠宰’。 所以在北宋时期,因遏制不住宰牛风尚,有些地方官府便只能加收‘宰牛税’,可也无济于事。 不过这种牛肉交易始终不光明正大,所以像是《水浒传》或各类古代电视剧中的大侠,为何会要牛肉,而不是猪肉或羊肉又或者是鸡肉,就是为了刻画他们的形象。 因为在当时出门去店里吃牛肉的人,绝不是社会上层,因为达官显贵,自己家中便有牛肉,只需找借口称牛病死即可,也不是普通百姓,因为牛肉不便宜,并且因为这种并不光明正大的交易,所以售卖牛肉的店铺一般都开在人迹罕至的地方,本分老实的老百姓一般不会花大价钱专门去吃一顿牛肉。 只几人没想到,在后世吃牛肉不仅是一件无比正常的事,甚至还要挑剔牛肉的品质,牛肉的产地,牛生前吃的是干草还是牧草。 “也算是让我今日长了见识了。” 有的时候最震撼人的反而不是和他们日常相处相差过大的地方,比如电视或飞机,因为没有这个概念,只觉得神奇。 最能让他们体会到时代不同的反而是这种平日里充斥他们生活,平日里就存在的东西。 康熙觉得后世的人很识货,科尔沁的牛肉的确数一数二。 而且他想吃来自草原的牛肉,都要先把牛拉过来再进行宰杀,但后世听着像是在草原就宰杀好,然后把肉运过来。 真是比不少大官吃的都好。 徐雪筠自己一个人实在是串不好玉米,已经偷偷喊刘姨过去帮她串了。 之前她可放言说了自己烤的玉米很好吃的,不能这么快就打脸啊。 牛肉的做法,家家户户其实都没什么特别大的区别,只是大料的配比又或者是调料的配比不同而已。 “牛肉最好选择牛肋条肉,吃着要比牛腱子肉更嫩更软,切成两厘米大的正方块。”厨师长现在已经知道怎么教他们了,讲的十分细致,“我们这牛肉比较新鲜,可以直接下锅焯水,不用放料酒。” 料酒在我国其实也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只是以前的料酒和现在的料酒不太一样,料酒在以前是所有烹饪酒类的统称,比如黄酒,白酒,汾酒等都可以叫做料酒。 所以对于这一部分,无论是李白几人,又或者是竖着耳朵听做法的各朝代大厨们都没有太大的疑问。 厨师长焯完水后就把牛肉捞了出来:“牛肉汤把浮沫撇一撇,不要扔,放在一边等会儿还能用得上。” 接着他换了一个炒锅,往里面倒油:“这个油一开始不用倒太多,因为这一步主要是要炒糖色,浅浅的能把锅底盖住就行。” 他加了三大把冰糖,一边加一边解释:“炒完糖色之后这个糖它就没有这么甜了,比平时直接兑水喝要淡得多,我们的肉又多,所以糖得加多一点。” “红烧的肉漂不漂亮,就看糖色炒的怎么样。” 厨师长顺便还讲了一下炒糖的几种糖的形态,有红烧的糖色,白霜花生的白霜,拔丝地瓜的拔丝,还有冰糖葫芦的脆皮。 “不过我们是用油炒的,所以只能做糖色,上面说的那几种都得用水炒。” 他一边说,各朝代的厨师就一边记。 要知道,在古代可没有那么多书,大家都是口口相传,想要真正的学会一门技艺,就得找个愿意教你的师傅。 木匠,厨师或者医生都是这样,越是讲究经验的职业,他们的经验就越宝贵,也越不愿意轻易漏于人前。 殊不知后世随便搜个红烧牛肉就能出来几百几千个教程。 炒完糖色就可以放牛肉进去翻炒了。 把牛肉到锅里的时候,因为还有点水气,在接触到锅边的时候呲啦一声,杜甫几人倒是没吓住,把旁边鬼鬼祟祟串玉米的徐雪筠给吓了一跳。 而到这个时候。 “好香啊。” 没错,到这个时候空气中就已经到处都弥漫着牛肉的香气了,混合着油脂和蜜糖,纯粹的食物香。 厨师长很喜欢自己的厨艺被夸奖,笑的可开心了:“你们学会了,自己回家做也能这么香,这红烧牛肉配个米饭配个面配个馒头都好吃,而且不光是红烧牛肉,你们这是把整个红烧的菜都学会了,到回去做红烧肉,红烧羊肉,红烧土豆,红烧虎皮鸡蛋,红烧茄子都行。” “我们选的牛肉是牛肋条,脂肪比较少,所以等会还可以放点油,如果用的是牛腩,就可以省去这一步了。” 接着就可以把刚才滤出来的牛肉汤倒回去了。 厨师长叮嘱:“就算不用刚才的牛肉汤,也千万记住不能往里加冷水,这一加冷水照我师傅的话说,肉就死了,炖再久也不好吃。” 然后再加上厨师长自己配的大料包。 厨师长打开了一个给他们看里面都是什么大料:“桂皮八角花椒是少不了的,剩下的就看家里有什么,有什么咱就放什么,就算差点味,等会那酱油一放,味精一撒,说实话也吃不出来。” 这话说的也太实诚了。 手机被徐雪筠架在了旁边,现在没人管它,各朝代观看天幕的厨师恨不得站起来去挪手机。 就算一般人吃不出来,但只要他们掌握了配方,加里边那总能有吃出来的人。 但这个摄像头对准的是切菜的地方和灶台,根本就看不清楚料包里面有什么。 “要是家里有的,还可以放点陈皮,一是增添风味,二是可以让肉更好更快的软烂,不过小筠不爱吃这个,我就没放。” 厨师长想了一下,觉得可能大部分人家里都没有陈皮,所以又补充了一句:“捏三分之一个猕猴桃在刚开始的时候把肉腌一下,或者是滴几滴香醋进去也是一样的效果,猕猴桃是天然的嫩肉粉,香醋和陈皮是一样的效果,不过要记得把香醋滴进去之后不能急着盖,锅盖一盖,那个醋味就给闷进去了,得敞着盖让醋味挥发一下,这样才能又嫩肉又不影响红烧的味道。” 这可真是倾囊相授了,半点儿都没藏私。 杜甫听完,觉得自己又行了。
第34章 说要做泡面,肯定不是做一顿吃完的泡面,要不然也不会去找塑封机了。 光是菜都烘了七八颗,肉一小锅肯定也是不够的,所以厨师长这是示范,他们自己要吃或者要带回去的,还得他们自己来。 杜甫平日其实并不偏爱荤腥,富贵出身的他反而更喜欢吃素食或鱼类,曾写过一首诗给李白。 ‘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可今天闻到厨房内的香气,他才明白不是他不爱吃荤腥,而是没找到喜欢的炖煮方法。 这也不能怪他,因为在唐朝吃牛的风气还没有形成,人们常吃的肉类便是猪鸡鸭或鱼。 素菜或鱼类通常都吃其本味,如白灼上海青,素炒西兰花,蒜蓉茼蒿菜,菜的味道很少会被调料的味道掩盖住,至于鱼类...... 许多人都想不到在唐朝时百姓是怎么吃鱼的,因为其吃鱼的方式已经远传国外,在本土却被炖煮煎烤炸等方式取代。 没错,在唐朝时,最盛行的鱼类食用方式其实是生吃。 将新鲜捕捞的鱼类去鳞,片成薄片,沾上调料就可以开吃了,被称之为‘脍’,唐朝《砍鱠书》中便记载了生鱼片的各种做法和吃法,并且中国沿海城市依然在使用这种刀法来切生鱼片。 李白就喜欢吃‘鱼鲙(脍)’,曾写诗‘吹箫舞彩凤,酌醴鲙神鱼。千金买一醉,取乐不求余’。 《本草纲目》中也提到过,‘刽切而成,故谓之绘,凡诸鱼之鲜活者,薄切洗净血腥,沃以蒜、韭、姜、葱、醋等五味食之’。 现在人们提到生鱼片,脑海中第一个出现的国家一定会是日本,而生鱼片其实是在唐朝传入日本的。 现代有许多医生不建议食用外来购买的生鱼片,因为并不能确保鱼的饲养过程中有没有寄生虫寄生,可在古代,生鱼片还是物产丰富后才能吃到的。 因为生鱼片必须由新鲜的鱼制作,在养鱼没有大规模普及之前,交通运输也不方便的时候,人们吃烤鱼,蒸鱼或炖鱼,就是吃不到新鲜的生鱼片,在先秦时代,生鱼就已经被用作祭祀的供品,并逐渐成为珍奇贵重的食物,用来宴请宾客及赏赐下臣,在之后也逐渐演变为皇帝用来赏赐的美食。 从皇帝用来赏赐的美食到走入百姓家中,少不了鱼类的增产——这里说的并不是野外的鱼类,而是指养殖的鱼类。 早在周朝时期,人们就学会了修筑大型的鱼塘,养鱼行业逐渐发展和兴起。 范蠡所写的《养鱼经》内,就已经详细的记载了养鱼的选种,鱼池的建造和鱼池的规模等各种养鱼问题的解答。 汉朝时期养鱼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初次出现了稻田养鱼,稻田养鱼既促进了水稻的丰收,也使得鱼肉更加鲜美,是一举两得的利好现象,鱼可以吃掉稻田内的杂草和害虫,排出的粪便还可以肥沃泥土,在游动翻动泥土的时候,还可以促进稻田吸收营养,分解粪便,是直至今日也依旧在使用的方法。 唐朝时期养的鱼种类更多了起来,包括现在我们经常吃的青鱼,草鱼,鲢鱼,都是在唐朝时期开始大规模养殖的。 不过这里要格外注意的一点便是,在唐朝时人们是不吃鲤鱼的,因为‘鲤’通‘李’,甚至在唐朝灭亡之后,直至宋朝时期,也依旧有许多文人因为怀念唐太宗,自发避讳鲤鱼。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89 首页 上一页 34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