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打骂奴才吧,奴才皮糙肉厚不怕疼,您发泄发泄,别憋在心里闷坏了。” “朕打骂你做什么,朕是明君啊,无故鞭打宫人为何?” 大总管哭得更大声了,胡乱出主意道:“那您就再骂骂,大皇子妃还没骂呢,没有她弄出这座金人,陛下也不至于这么难。” “朕骂她做什么,本就不是自己人,她做什么朕都不奇怪。自来都是自己人捅的那刀最深、最痛,她从来没有掩饰那勃勃野心。可叹的是老大,看到自己有机会,就全然不顾分裂大梁的危险,站在背后出力。那是他媳妇儿,他若是不想,还能控制不住一座王府吗?消息是怎样传出去的,传得这样快?” 皇帝冷哼一声,重新躺回贵妃榻,任由夏日猛烈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自己脸上。皇帝闭着眼睛躲避太过刺眼的阳光,五官仿佛融在阳光里,看不分明。 “他们能不管不顾,可是朕不行。南北一家是国策,朕要一统天下,就不能有对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朕的治下都是朕的子民。温府的案子,无关案子本身,既然他们要拿他做拔河的旗杆,朕就立起一根高高的杆子,谁也不能碰,谁也越不过的杆子。” “悔矣,朕不该小瞧了贞静的野心。以为她有了我大梁皇室的骨血,心就向着大梁了,是朕给了他们时间机会扩张。年前与西羌那一战,朕居然为了消弭老大与旧勋贵的矛盾,让花渊波配合肃侯,白白给了他扩大地盘的机会。他这个做舅舅的姿态摆得足,给外甥女撑腰?呵呵,南盛皇帝这个亲爹都没发话,他跳的倒快。所以,贞静对这块越来越大的地盘掌控力度不弱,听闻边境上已经是一片繁华。这样的民政长才,怎么不是我大梁人?不,既然嫁进大梁,就该为我大梁鞠躬尽瘁。” “他们若是一怒之下干脆竖起反旗,朕怕是不能活着见大梁一统天下了。所以,要拉拢,世上没有利益不能拉拢的人,朕舍得,为了大业,朕舍得……” 皇帝痛骂发泄的话音越来越低、越来越低,后面几乎听不见了,和外面的阳光融为一体。 金人在城外高台上只立了一天,皇帝就亲自召见了使者。既然台阶已经递下来了,一切都好说。送金人来的使者自然跪伏在地上,痛哭流涕不止,诉说自己初听到消息的惶恐和无依,说自己从来都是相信陛下的,可上官心疼自家外甥女啊,没办法才来这一趟。为人臣子,居然无形中做了逼迫君主的事情,我有罪,我罪不可赦,请陛下赐死我啊! 皇帝自然也要拉着使者的手相对而泣,连连宽慰,说你做的很好,国有诤臣不败其国,在这个关口,人人都只想着自己,你却能想着朕,这就是大大的忠心啊。对外甥女好的和睦家人,为君主尽忠更是大义,这尊金人从此就是天下一家、南北一视同仁的代表,要为它专修一尊庙,好好供奉、日日香火不断。 又举行了一个盛大的仪式,把这尊金人安放好,使者就功成身退了。温伯爵府的案子从重从严,那些在边境、小村落掳掠良民的奴隶贩子,通通在菜市场掉了脑袋。温伯爵府戕害百姓的恶贼也杀了首恶,罪行重的流放西北草原,没车轮高的卖为官奴。曾经在正大街聚众斗殴的人,死者由官府出钱安葬,伤者赔付一定银两,不论是什么地方的人。但事情也就到此为止,不准再翻旧账。 从此,大梁唯才是举,读书做官,不看你什么身份,只看你的本事。做生意、种地、做手艺,也全凭本事,不管你是原来是哪国人,到了大梁,就是大梁人。 这是国策,要写在祖宗家法里! 随着皇帝陛下英明决定传到民间,紧张的氛围立刻松快起来,百姓们纷纷走出家门庆贺,不用再担心自己被指认为什么人而从天上掉下个莫测之罪来。 百姓们不知道太后因亲妹妹流放西北草原病倒了,这次是真病,拉着皇帝的手哀泣:“你这是让她去死啊!她一把老骨头,怎么受得了路上辛劳和草原的风雪,死在大都还有我给她发丧,死在草原上,尸身都要叫狼叼去啊!那是你亲姨妈,你怎么下得去手啊!” 即便如此,皇帝也没有收回成命。果然,三个月后,温家这些养尊处优的人纷纷病逝在流放路上。流放,原本就是找个偏远的地方死而已。 百姓们只知道陛下要立新皇后了,立新皇后的那天宫门口和许多衙门、寺庙、道观都要施粥舍药送旧衣服。只凭这些,新皇后就是个好皇后。 来赶赴加开恩科的举子们知道得更多些,立皇长子生母淑妃娘娘为皇后,那就是给了大皇子一个嫡出的名分,既嫡且长,太子的位置不是板上钉钉吗?淑妃娘娘是陛下在潜邸时候的老人,也从没传出过不好的名声,又有大皇子这样能干的儿子,德行、资历、出身都压得住,这就是天生的皇后命啊。 李元妃跪在正殿外,请求皇帝收回她元字的封号,怕冒犯皇后。大总管出来转告李元妃,“陛下说昨晚已经说清楚了,您安心做元贵妃,陛下还是心疼您的。” 李元妃没有感到陛下的心疼,她只知道自己以为只有一步之遥的皇后之位,如今已是别的女人坐上了。且是与自己有仇的女人,当初在淑妃面前如何耀武扬威,如今就要如何卑躬屈膝。李元妃忍不了,她想再搏一搏,陛下最看不得自己受委屈,自己已经跪在殿外把面子踩在脚下求他怜惜了,陛下怎么就不心软呢? 李元妃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新任皇后娘娘已经到了,她亲切地扶起李元妃,温声软语的宽慰她,没有丝毫得志便骄狂的姿态,反而比做淑妃时候更温和谦恭,对李元妃内也关怀有加。 皇后带来了她做登上后位的第一份表章,她为皇帝的后宫集体请封。大封后宫的时候,把李元妃元这个封号重新确定,她继续做元贵妃。因她封无可封,还请旨封四皇子为郡王。如今所有皇子名义上都是皇后的儿子,她当然有权利为他们操办婚丧嫁娶一应事务。 花花轿子人人抬,皇后向世人展现了母仪天下的气度,向皇帝表明她会善待他的宠妃爱子,皇帝自然也要投桃报李。在册立皇后三个月后,正式册封大皇子为太子,大皇子妃为太子妃。 如此,皆大欢喜。 忙完这些,皇帝肉眼可见的苍老许多,他把大皇子带在身边言传身教,尽量把自己一辈子的心血都教给自己的儿子。大皇子以往是作为武将扬名的,皇帝不担心他的武功,只忧虑他在朝堂这个战场不能战胜自己。 皇帝把太子留在朝中观政,把几个儿子放到四方开疆拓土,一头雄狮即便老了,他也是山林之主,皇帝就是这头雄狮。一头乳虎,即便年幼,他也是百兽之王,大梁就是这头新生的猛虎。 强大的国家机器运转起来,花渊波的那一州之地没有丝毫抵抗能力,顺服得选择辅助、配合,帮助大梁对战西羌和大盛。 还没等皇帝把自己毕生的心血传授给太子,他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了。 “朕让你不要信任太子妃太过,你不听,任由她发展出不可撼动的势力。你猜忌你那些四方征战的兄弟,宁愿用媳妇顶上兄弟们的位置,朕劝不动你,可你要明白,现在你们是一条心,等你登上皇位,她想要自己的儿子上位,你们就是敌人。你这些年连一个妾室都不敢纳,不就是怕她翻脸,你应付不来吗?这头你自己养出来的猛虎,要靠你自己驯服了。”皇帝给太子留下最后的忠告,撒手人寰,比景华当年预料的时间还要早一些,劳心劳力果然容易短命。 太子灵前登基,奉母后为皇太后,册太子妃为皇后,立嫡长子为太子,一切顺理成章。老太后已几年前去世,后宫此时的主人是皇太后。 新任皇帝一上台,最大的挑战是重新巩固自己的权威。他立为太子好几年,在父皇的精心就教导下观政、监国,举国上下没有不服他的。可他认为,想要立威,还是从战场上来最方便,刚好,大梁已经把边境线向南推到长江边上,若是他能御驾亲征打赢这场灭国战,这才是不世之功。新任皇帝也不愿意把灭国的破天功劳,加在除自己之外的任何人身上。 这也是皇帝立太子的原因,皇后强势,本该缓一缓在立太子,可是没有太子巩固国本,最忠心、最老成持重的大臣也不会放任一国之君出征的。太子自古就不是能领兵打仗的职位,自从他做了太子,已经远离沙场很久了。 梦想和现实双重加持之下,新任皇帝亲自率领大军渡过长江,两年之内拿下大盛,把它的京城变成大梁的一个州府。南楚望风而降,根本不必再艰难攻打。西边,肃侯已经把西羌人敢到西南荒芜的高原和草原上去。自此,天下一统! “恭贺陛下凯旋。”在盛大的庆祝仪式之后,景华在中宫设家宴,让皇帝和自己的四个孩子吃顿团圆饭。这么多年,皇家最尊贵的夫妻就这样相濡以沫的过下来了,乡下土财主多收了三五斗还要买个妾伺候呢,陛下这么多年就守着皇后娘娘一个,简直是全大都闺秀的口中的典范,全天下夫妻恩爱的楷模。可这次不同了,陛下回来的时候,带了个身怀有孕的妇人入宫。 等孩子们都下去休息了,景华才笑着问道:“那个有孕的妇人是怎么回事儿?陛下也没说一句,我只能先让人以内命妇的规格安置着。庆贺典礼复杂,如今可算抽出空来说这件事。” “哦,那是我在南盛旧都收的美人,原本也是好人家的女儿,后来机缘巧合怀孕了,就带回来了。”皇帝漫不经心道,眼神却一直关注着景华的表情。 “机缘巧合是什么?陛下可要与我说清楚,肃侯府前车之鉴不远,夫妻之间信任为本。” “照你这么说,你要学先肃侯世子夫人了?”皇帝挑眉问道。 景华好脾气笑笑,“陛下又挑字眼,我的意思是您要和我说清楚这位美人的家世,什么时候承宠,就是宫女侍奉,也要记录清楚,皇室血脉不可混淆。” “朕知道,那是先亳州知州的女儿,亳州降了之后就在朕身边侍奉。天下初定,自然该安抚各方,她有身孕,就给她个妃位吧。你们都是原南盛出来的,也有话说,你多照应她一些。”皇帝如此理直气壮道。 “当然,我会的。”景华笑着应下,转头查出的结果却是亳州知州一家老小悉数殉城,忠义之名传遍四方,这位顶着忠烈之后名头入宫的美人,不过是街头表演歌舞的艺娼。 天下一统之后,皇帝功绩被所有人传颂,赫赫威严之下,前朝基本没有人敢与皇帝对着干,皇帝言出法随,政令推行得十分顺畅。后宫中,皇后的地位不可撼动,她有四个优秀的儿子,长子已经被封了太子,在皇帝御驾亲征期间监国两年。而新入宫的俪妃却圣宠优渥,已经让皇帝为她破例多次,赏赐了许多超过她品级用的物品。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7 首页 上一页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