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像陆游依旧有着坚定的眼神,那是相信胜利终将到来的眼神。 巨幕的左下角又是一个又一个的致敬。 幕中女子没有说话,而路过的人也没有说话,他们似乎在刻意地保持安静。 出来之后,女子又带他们来到旁边的偏厅。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女子喃喃念道。 一首诗挂在墙壁之上,上面正是这首《示儿》。 【朋友们咱们今天的直播差不多到这里就结束了,而我们悲情文人的专题也结束了,我知道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也有很多地方没有理解到位,感谢大家的包容。】 【或许还有你喜欢的文人没有解说到,但我相信,在你的心里他一定比我讲得更好。】 【咱们有缘再见吧,拜拜。】 咱们的正文就到这儿就结束了,撒花,大家可能看出来了这一章后面的内容写得有点磕巴有点随意,我得解释一下,并不是故意的,因为崇州罨画池我是很久之前去的了,本来是打算前几天去看看然后再写结局,但是大家搜地图就可以看到,最近闭馆了,而且不知道闭馆多长时间,我也是才发现,最后的内容也不好改了,抱歉,emm…… 就,怎么说呢,用我以前高中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来解释这个事情吧。 老师说:“人生嘛,总要留下一些遗憾的。” 当时的我并不理解,甚至觉得老师有点颓丧,但是当我读了大学又成为一个社畜,这句话真的是伴随我无数个迷茫的日夜,希望你也不要太过于在意那些遗憾,不要因为一片落叶的凋零而放弃满树的繁华。 祝好。 这里的后续我会放在番外,可能会再写几章番外就完结了,番外我会以大人物小人物第一人称心理独白的形式来写,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接受,下一本会开《嬴政看到了自己的同人文》,会很快开,求个收藏吧。 感谢大家的陪伴~ ①很多景点好像不能拍婚纱照,但是我搜了一下,这里应该是可以的。
第225章 番外1 《屈原篇》 距离巨幕的上一次出现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了。 自从郢都被秦国占领,我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楚国的消息。 其实我早已经预料到了结局,在我看到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我就知道,天下的轨迹不是我一个人能改变的。 巨幕的出现不是为了使楚王成为天下共主,而是告诉秦国不要自取灭亡,是为了让整个世界变得更好。 我感觉这几年一直有人跟着我,我不知是谁,似乎我也没有办法去反抗。 我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关注着楚国,记住我自己是一个楚国人。 正因为我心中牢牢记着这一点,所以我实在是忍不住,几年之后我再一次乔装打扮来到了郢都。 当我看到城门口的那些秦国士兵我就知道,城外百姓们的和谐都是假的,楚国的百姓们一定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 我用我的假身份阿离进了城,然而城里的竟像让我惊呆了。 一切竟像是我在咸阳看到的那样。 秦国人真的那么好心吗? 他们真的会如此善待楚国的百姓吗? 这里有了从前从未有过的繁华的市集,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用着秦国的钱币和文字,可是他们是不是忘了,是不是忘了秦始皇还没有出生啊? 我有点不敢相信我眼前所发生的一切,又或是我没有办法接受这件事情。 我在一个茶摊坐了很久,看着这个于我而言,陌生又熟悉的地方。 “客人,您已经坐了许久了,是在等人吗?”老板笑着为我免费送上了一份点心。 我望着那点心有些失神,笑说道:“老板,您这样怕是赚不了银子吧?” 谁知老板哈哈大笑几声说:“如今日子好了,一份点心算得了什么,我听客人你的口音该是咱们楚国人吧,别担心,那些苦难的日子都过去了。” 我想我的表情一定不怎么好看,老板也笑笑招呼其他人去了,只余我一人待在原地。 眼中仿佛进了风沙,鼻子好酸。 是啊,苦难的日子都过去了。 如今也没什么不好。 只要他们还记得楚国,其他的又有什么关系。 我想,或许我也可以做一个书写历史的人。 我,还是怕楚国被遗忘啊! 《秭归少年篇》 我是巨幕出现那一年来的郢都。 碰上了好时候,一来郢都我便遇上了屈左徒。 屈左徒说话虽不算好听,但他满心满眼都是楚国的样子,实在令人崇敬。 那时我就在心中暗暗立誓,我要同屈左徒一般,成为楚国的顶梁支柱。 那时候诸国合盟,我们都以为秦国想要一统天下的事情只能是一个笑话,我们将在屈左徒的带领下重写历史。 可是当我看到屈左徒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消失,我明白了,似乎我们都太自信了。 我们与其余诸国不可能真正和平地相处,我们之间势必要你死我活,除非上面还有更厉害的存在,就如从前的大周,又如如今的大秦。 一开始我还不知问题到底出在何处,我想屈左徒也很迷茫。 因为我们都还年轻,都还不知这世间许多道理。 直到后来我才听说,原来当时对于屈左徒的夸赞,都是张仪煽动的,偏偏那时的我们都还觉得这样的夸赞是实至名归,殊不知我们楚国人在扬眉吐气的同时却在其余诸国的心中埋下了钉子,更是在大王的心中埋下了钉子。 诸国之间的关系仿佛一夜之间就变得紧张起来,大王和屈左徒的关系仿佛也紧张起来。 那天,屈左徒要回秭归,我本想同他一同回去,因为我们同是秭归人,但是他却拦住了我,他请求我帮他看着如今发生的一切,遇事切莫冲动,他让我把记录消息 而后把消息告诉他作为首要。 那一阵我用我们创造出来的纸写了许多许多,写大王、写各国使臣,写百姓,我牢记屈左徒的话,即便秦军入了郢都,我也没有冒头,因为我记得我最重要的事是要将我记录的这些都交给屈左徒。 可是屈左徒再也没有回来过。 他们都说屈左徒被害了,可我不信,我一直等着他。 时至今日,我看着郢都一天天地变得更好,我突然明白了。 屈左徒早就预料到了后来会发生的事情,而他走出郢都就是带着满身凶险的,他不愿连累我,他甚至给我指了一条明路,他不让我冒头,给了我一个偷安茍活的理由。 可我还是想等他,我总觉得我能等到。 哪怕我所准备的那些,于他而言,早已没了作用。 《嬴驷篇》 我发现我的稷儿真是个有本事的。 秦国走到今日,有他一半的功劳。 但是有一点我是不满的,明明我们可以一下子做到一统天下,然后如我们那后辈一样设立郡县制,明明那幕中女子说过分封制是不行的,可是稷儿却反对了我。 他给我列出了许多的理由,无非是怕诸国反扑。 可是如今还有哪个国家能与秦国抗衡? 我不太甘心,直到他给了我一个不容我拒绝的理由。 “若是什么都为他准备好了,他不一定能成长为最强的他。” 这个他是谁,不言而喻。 如今我们很重视教育,我也学到了很多如何教育后代的知识。 我知道,我的稷儿说得对。 更好的秦朝,还在以后。 如今,是奠定基础的时候。 《嬴政篇》 我最近开始听从侍医所说的规矩地作息,身体硬朗了许多。 所幸将事情都交给了扶苏,只是那小子还是嫩了点,总是不让我省心。 但我没帮他,我就想看他栽个大跟头,然后再来寻我。 我可不是想看他的笑话,主要是教育他。 那一天很快就来了。 最近因为新秦律的条款,朝堂之上吵得不可开交,我偶尔在背后听着我都觉得烦,这种时候难道还不能动手吗?明明他才是对的。 作为皇帝还要事事征求他人同意,没有半点魄力,万一日后他们合起伙来对付他,他要怎么办? 他与那些人争论了许久也没争论出个结果,我看他那眉头越皱越深了。 侍医说,如此只会未老先衰。 但我还是没管他,终于他还是想起了我这个父皇。 我们坐在殿中对饮。 这孩子长这么大,我们还从未如此悠闲地这样面对面地喝过酒。 我的心一软…… 没错,我居然心软了。 作为一个父亲,怎么就不能心软呢? 我心软了,所以我决定,就算他不问我,今晚我也可以好好地开导一下他。 但是他开口了。 他说:“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请父皇指教。” 明明我一直等的就是他这句话,可是当我看到他挫败的表情时,心中怒火就涌了上来,这些老匹夫,竟敢欺负我的儿子! 我当然不会轻易将自己的情绪展露出来,我又重拾了儿时的隐忍技能,饮下一口烈酒才缓缓开口,“说。” “儿臣若是杀了人,那儿臣算是背信弃义吗?” 我一怔,没想到他早已经打算杀人了,我也没想到他纠结的是这个。 如今我也知道人言可畏四字确实厉害。 但一味地忍让,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 于是我问他:“你知道幕中女子提到百家争鸣时为何会那般赞颂吗?” 他答:“思想碰撞,能有更多新的思想的产生,能让这世界变得更好。” “但是为何不以武力镇压的话,他们一直争却一直争不出个结果呢?” 扶苏沉默了许久,他起身向我行了一礼,规规矩矩的,跟他小时候一模一样。 “儿臣明白了,多谢父皇教诲。” 翌日,扶苏杀了反对派的头领,而后将其罪行一一罗列,将二人辩论之依据一条条全部写出来 张贴在了城门各处,让整个咸阳的人都知道他杀人事出有因。 他不会滥杀无辜,也绝不准许有人浑水摸鱼。 有时候争论是不会有结果的,因为双方都有自己的道理,但也有那不顾正理强词夺理之辈。 而碰到这样的人那就得武力镇压,当然,也得找到正当的理由。 扶苏做得很好。 他们仿佛认定了 我不再管事,也认定了扶苏不会轻易杀人,便开始以此引扶苏入局。 可我是不管事,不是死了。 但我想,如果我死了,扶苏知道无从倚靠他会做得更好。 他已经成长了。 而我大秦也会成长。 我会一直陪着他,看着大秦变得更好,直至我离开这人世间。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17 首页 上一页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