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啊,咱们村好久都没这么热闹了,哈哈哈,还得是你们来。” “周老头说那几个老辈子可能不愿意劳累了,他都没问过,知道个屁,这不还挺高兴的吗,一请就请出来了。” “后天咱们一桌不?你外面来的,也没什么亲戚。” 殷淮看她已经拿刀在锅里划,点燃干脆的木渣,烧起一点火,等待锅里冒泡。 对于妇人的提议,她拒绝了,告知对方自己到时候要帮忙端菜。 那妇人惊喜非常,一拍灶台,说道:“那到时候我们那桌多来点蘸水,吃豆花儿就是要多蘸点。” 殷淮仔细看了她的脸,记下长相,点头应声,“好,我到时候专门给你们拿个小碗装点过来。” 妇人高兴地转过去拿盆装豆腐,洗锅。 干布擦一擦,擦干了再炒黄豆,很多道菜都需要用到。 她闲不下来的嘴说着:“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少喽,我们这儿也没几个人愿意学那些手艺,你倒是还来帮忙。 ” “哎,不然也不会这么些年都开不起来。” 就算是在外面,好多具有特色的民俗都逐渐的消失了。 因为这些多数是花费很多时间,却带不来金钱的手艺,无法让一个人依靠这些生活……真正要靠这些吃饭还是得融入旅游业,不过就金田村这路况,还是算了吧。 殷淮只能点点头,问道:“村子以前不是有发展旅游吗?宣传单都有,现在怎么又不做了。” 妇人叹气,“还不是那事儿闹的,本来好好儿的,前好几年突然地震了,大家都害怕,不来了。” “还有些人说我们这儿不安全,要不还是搬出去住。” “舍不得啊……就这么过来了,还好后来也没震过。” 她双手合十向上空拜了拜,“菩萨保佑,菩萨保佑。” 而后又倒出豆子,吩咐殷淮,“火小点,小火慢慢炒才香。” “等会儿先装点起来,那天回个锅,磨成粉,加到蘸水里,香哦!” 殷淮看她似乎并不需要自己回话,就专注地控制着灶火,让它不要把豆子烤焦。 黄豆很快就炒好了,这屋子里的事情就结束。 妇人端着自己的成果走向储存地点,让殷淮自己去溜达,还单独拿个小碟子装了一把黄豆给她当零嘴。 拿一颗放入口中,牙齿用力,将它咬碎。 没有别的调味,只有黄豆本身的香味……殷淮细细品味着,一边走一边吃,打算就这样回去休息一下。 期间路过了李老头家孙女他们做东西的地方。 能听到李姜的笑声,还有另一个年轻女声在喊:“李姜!你再偷吃我们就要完不成任务了!” 不知道李姜说了什么,那女声也缓和下来,“好吧,就一点点,不能再吃了,本来存货不多,才做出来这么点……” 应该是李柿,看起来李姜没有受到很大的影响,那天她那个架势,还以为会萎靡好几天…… 殷淮没去看,回到院子,挂了锁人都是出去忙碌了,只有周瑞那两人和严峰的屋子没锁门。 严峰…… 对这个人,她没什么特别的看法,但要让她像李姜一样,正经冲着那个年纪的人喊叔叔、阿姨,她确实觉得怪异,有种八十岁老人穿蓬蓬裙的感觉。 跟别人打交道,不管是哪个年龄的人,殷淮总是喜欢以平辈的方式来与人交流。 但别人并不这样,尤其与那种年长或者身居高位的人,习惯了部分人的过度尊敬与追捧,很容易跟她产生冲突,就像第一天和严峰的口头纠缠。 殷淮对这样的冲突一向冷处理,毕竟不会对她产生任何影响。 现在她也不知道该不该去劝逃避的严峰。 逃避是他的权利,工作确实还没有到他的部分,思索一番后,殷淮决定放任自流,毕竟也不是谁都想多看一看、多听一听。 那碟黄豆并不多,很快就吃完了,在知道如何离开后,她松了那口气,即便是已经有人死去,那也是有明确的原因的,只要谨慎、小心一些,就不会落入陷阱。 慢慢的,殷淮放空起来,思绪乱飘。 这里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也不知道外面你时间是不是一样的,宋怀月如果找不到自己会很着急吧,还有姑姑…… 她靠在桌子边,想着回去怎么解释自己遇到的事情,也不知道他们信不信。 殷淮掏出手机,翻看起新拍的照片。 中午同样没有做饭,每个回来的人都端了一碗或者两碗菜,王国立则抱着一桶米饭。 严峰沉默寡言,其他人因为上午的忙碌挪开了心头的乌云,不再像昨天那样脸带恐惧,说话颤抖,吃了一个还算和谐的午饭。 结束后,殷淮告知了他们卫华平的死讯。 并多次强调,在真正离开之前,一定一定要多长点心眼,遇事三思后行。 其他人都点头回应,只有严峰更加害怕,殷淮一说完他就急忙回到自己的屋子。 剩下六人很快又去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为后天的素斋忙碌起来。 离开的途径已近在眼前。 这天晚上大家都有些疲惫,吃完饭很快洗漱休息了,为明天积攒精力。 第六天,殷淮比李姜更早起床,今天她要去打扫寺庙。 走出房门,她才发现,积雪已经违反常理的开始融化,气温也有明显的升高。 考虑到今天她要去进行体力劳动,回房换了一件薄一些的衣服再次出门。 她把村民准备的早餐热上,顾芸也起来了。 两人吃完早饭,留下其他人的在锅里,于院门口分道离开。 周村长领头,已经聚集了一堆人在前往山顶的道路上,殷淮走过来时,村长看她一眼,“来了?走吧,这么多人差不多了。” 他说话间,殷淮看见雾气散开,簇拥出一条道路,与他们来时走过的路不同,这条不是踩得紧实的泥地,而是一块块石板铺就的道路,石板边缘长满青苔,看起来已久未投入使用。 “走的时候都小心点啊,在这摔了可不是小事,等赵老头他们过来会往上撒点石灰,到时候就不滑了,咱们回来的时候就好走了。” 周村长叮嘱完,先一步踏上石板。 殷淮跟着这群人缓缓往上。 慢慢的,前方雾气稀薄下来,隐约能看见前面竹林生长,有檐角从中飞出。 再往上,他们通过一条小路走到庙前。 他们停在寺庙前的大空地上,就殷淮估计,这空地上就算是吃席,也能坐那么十几桌人。 寺庙靠着山崖,崖上有大大小小的凹陷,凹陷中雕了小小的一尊尊佛像、罗汉。 隔得远,看得不算清楚,但明确的是,有许多各异的佛像正注视着他们,这么看来,“万佛”确实名不虚传。 崖下的寺庙显然在修建时花了不少心思,村子里的屋子都是白色的墙壁,这里不同,是一种夺人眼球的红色。 可能是地点特殊,这里没有下雪。 阳光下,爬着绿色藤蔓的红墙,与青瓦搭配,在竹林的包围中,显得生机勃勃、美丽非常。 这建筑的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挂着一块大的牌匾,玄底金字:万佛寺。 村长环顾一周,掌握了大概的情况,开始分配: “我们先把这地上的东西都处理一下,树叶树枝都扫了,后面的磨盘、锅灶也要清理……” “刘卫家、罗……你们几个打过灶的,去后面看看还是好的不?要是有问题就修修。” “孙荣、周本贵……你们几个去理一下墙上那些东西,完了出去打点柴火回来,就放到棚子里,对,还要把棚子扫扫。” “…………” “好了!剩下的人就把这坝坝扫一扫,整干净点,” 安排完,村民效率很高地行动起来,殷淮随波逐流,跟着“剩下的人”一起行动。 走到寺庙后,这里也有一块很大的空地,有搭建一个棚子,以及敞口无门的房屋,在房屋的角落里放着竹枝制成的扫帚,他们一人拿了一把,又回到前面。 地面满是风吹落的落叶,厚厚一层,还有疑似是从崖上被吹断、飘落的树枝。 殷淮先放下扫帚,把树枝拖起,准备丢出去,但是感觉着相对干燥的手感,又觉得拿来当柴烧也不错。 先去问了村长,得到赞许,就喊上其他人,一同把这些拖到后面棚子里,等着那些人忙完再做修理。 因为足够干燥,落叶一扫就开,庙前空地很快就扫干净了,村长就开了寺庙大门,让他们接着打扫内里。 殷淮眼尖,一眼就看见正殿内,右侧有根根柱子上贴着红纸,黑字呈现其上,标题醒目: 万佛寺游览守则。
第011章 万佛寺(十) 这个寺庙承载着承载着金田村的习俗,不像殷淮曾见过的那些,分了几个不同的大殿。 它外表不算金碧辉煌,内里异常朴素,只有一个正殿和旁边两个侧殿。 正殿供奉了三尊佛像,身形高大、面容慈和。 侧殿中似乎是什么菩萨,总之她是一个都认不出来。 她隐约知道,这似乎是不太合理的…… 但是都到这个地步了,还要求它严谨、合理,这个行为本身就很不合理。 没有第一时间去读守则,殷淮先是跟着其他人先把贡品换上新鲜的,然后在蒲团上跪下来拜了佛祖。 开始打扫 后,她才拿着抹布走到这柱子前,细细擦拭尘埃,同时阅读起自己的目标。 ——万佛寺游览守则—— 亲爱的香客们,万佛寺是一个包容万千、价值极高的寺庙,但不管是村民还是游客、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以维护万佛寺的安宁: 1、殿内不可谈世俗言语、不得高声喧哗。 2、不得身着黑、红、深色衣物。 3、进门女客先迈右脚、男客先迈左脚。 4、缘左右两侧进入,以示恭敬。 5、除佛经佛像与供物,其他事物不得带入殿内。 6、殿内只可右绕,不可左旋。 7、不可用杀生手点香。 8、心怀恭敬。 9、虔诚许愿,或能有一眼。 如与村规冲突,请以本规则为准。 如违反规则,诚心悔者过可受谅解,违规不驯将有惩处,最后,祝您旅途平安。 其中,表面上与村规的的冲突,没有。 但不妨碍殷淮得出个结论:那份刻在石头上的村规,就是有问题。 不只是开头隐藏的两个字,村规整体都显得较为奇怪。 相比之下,这份明显更加正规,更加符合这个地方的环境与氛围……当然,也不是说一定完全正确。 但至少其中有几条,很符合寺庙的标准。 看完后,殷淮有所猜想的同时,还到处擦灰,想要寻找其他的“守则”,但没什么收获。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28 首页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