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两旁的树木开始焕发出春的生机,米莉看到了一颗盘根错节的老树。 它似乎已经上了年纪,枝干灰白, 向天空伸出的深灰色树枝, 仿佛像一双双撕裂天际的利爪。 坐79路公交就可以直接到晋祠新镇, 现在不是节假日,公交车上的人立刻就少了。 米莉体验了将近一个月的人挤人的旅游方式,再次回到平静而又微微冷清的生活,竟然还有些不适应。 晋祠分为两部分,免费的晋祠公园和需要门票的晋祠博物馆。 晋祠的“三宝”“三绝”“三牌匾”都在博物馆里,博物馆门票80元,下午六点就不能再进去了。 不过博物馆可以现场买票, 而且是纸质票。 米莉就比较喜欢这种能在现实里留下自己来过的痕迹的门票。 门口的讲解100一位, 米莉蹭了个旅游团的免费导游, 被一个奶奶抱在怀里走完了全过程。 晋祠最早的时候并不叫这个名字, 而是叫做唐叔虞祠, 是晋王唐叔虞建造的,最初是唐姓的祖祠。 更为大众所知的王姓,大多都是后迁进去的。 和她在大同看到的那些来自于辽金时代的建筑不同, 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圣母殿是在北宋年间建立的, 建筑风格颇有宋朝的雅致。 米莉小的时候就在课本上看到过晋祠的描写,但她只有一个笼统的大概印象, 并不知道晋祠里面到底有什么。 从入口排队进入,率先看到的就是院子中被保护起来的一座座铁人。 “这里是从北宋时期流传下来的镇水金人, 至今已经900多年, 为什么他们是铁人,却叫做金人呢?” 导游给大家指了一下讲解台上的文字, “大家可以看到这里有注释,因为铁有五金之属,所以这里也被叫做金人台。” 米莉轻轻摸了摸铁人的鞋,铁人的肚子已经被游客摸的反光。 上千年的时间,他们竟然没有丝毫的腐坏。 晋祠的三绝之二,就是院子中的龙柏和凤柏,据传从西周时期栽种至今已经3000多年。 凤柏挺拔向上,而龙百呈卧倒的姿势生长,枝干笔直粗壮,它的下方还有一颗更为粗壮的树支撑着。 米莉绕到正前方,才发现他们竟然枝干相连。 “这里就是难老泉,晋祠的另外一绝。” 一旁亭子里传出导游抑扬顿挫的讲解,“难老泉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在夏天,再热的时候,它也不会枯竭,而到了冬天,不管多么冷,它也从不结冰。” 米莉跑进去转了一圈,难老泉就像一座比较大的水井,里面的水很浅,可以看见下面遍布的青苔。 旅游团开始向正中间的建筑移动,她也连忙跟上。 晋祠中的献殿、鱼沼飞梁和圣母殿是三大国宝建筑。 按照前后顺序,献殿在最前面。 说是“殿”,但四周却是由红木栏杆围成,视线毫无阻挡,它的牌匾也不挂在外面,而是挂在室内。 “献殿是金代的建筑,至今已经800多年,它是古代摆放供品的地方,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它的四周由栏杆组成,这些栏杆就是用来通风的。” “还有它的匾额,和普通的匾额还不一样,造型像一只乌龟,在古代有延年益寿、健康长寿之意。” 穿过献殿,迎面就是一片水池和石头雕刻的石桥。 石桥呈现出灰白色,池底很深,因为是冬天,水位线也不是很高。 “我们来到前面看一看,这里就是晋祠的第二大国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陆立交桥——鱼沼飞梁。” “它是北魏时期的建筑,至今已经1500多年。” “古人以圆为池,方为沼,所以它叫做‘鱼沼’,而在水上架桥,就被称之为‘飞梁’,这就是赫赫有名的鱼沼飞梁。” 穿过中间宽敞的石桥,最后面的那一座大殿就是此行的最后一个参观地点,圣母殿。 从外看,圣母殿宽敞明朗,屋顶的弧度微微向上弯曲,显得柔美。 廊下的朱红石柱上盘踞着一条条浮雕盘龙,倒是能透露出几分华贵。 宫殿大多都是庄严、肃穆、厚重,线条平直,即便不是皇宫中的宫殿,大多数也建造的方方正正,力求达到震撼的视觉。 可和她以前见过的那些宫殿大不相同,这座大殿整体面积并不小,给人的感觉却十分轻盈。 圣母殿正面看有两层,重檐飞翘,屋檐向两侧微微翘起,就像在天空中张开翅膀的鸟兽。 而且和大多数的建筑不同,这座大殿的屋顶是用青绿色的砖瓦,远远望过去,就有一种羽化成仙的既视感。 在去一个城市之前,米莉都会在网上看一下当地的游玩攻略。 如果有一些历史悠久的景点的话,她也会在网上提前观看讲解。 但即便准备的再充分,网络上看到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再翔实,也不如亲眼站在古建筑面前来得真切。 “过去在宋朝,盘龙经常用作祭祀性建筑,这些都是有古书记载的,大家可以看到圣母殿下面的柱子上就有许多条盘龙,这也是又来证明当时建筑特色的一个有利证据。” “圣母殿的主人是被人们称之为圣母的邑姜,据说邑姜是姜太公的女儿,姜太公大家都知道吧?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典故我们国人可谓是耳熟能详。” 走进圣母殿,店内正中放着一尊女子塑像,周围各色的宫女塑像全部身体微斜,视线向下,并不和中间的圣母塑像对视,显得谦卑。 晋省是个古文化大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很难想象,这些文化都是在她来之后才了解到的。 米莉思考了一下是自己平常对于旅游城市不太关注,还是说很少看到晋省宣传自家的旅游景区。 她才发现,似乎两者都有。 她并没有在市里停留多久,只是把各个博物馆都转了一个遍,然后在系统的催促下踏上了去往平遥古城的路。 单提平遥古城的名字人们或许不是很熟悉,但《又见平遥》的片段,在网上年年都会流传一段时间。 进古城不需要收费,但如果要到古城里的景点游玩就需要买票了。 通票125元,购票后三天之内有效。 古城内外都有租电动车的店,如果纯靠步行的话,一天下来大概要累坏了。 从迎薰门爬上城墙,石梯不算陡峭,两侧的城墙稍矮,可以俯瞰整座古城。 米莉查了一下,发现平遥古城竟然是西周时期建立的,至今已经2700百多年。 她还以为这是座娱乐性质的商业古城呢。 这些天应接不暇的古建筑让她的眼睛已经有些疲惫,爬过的城墙比她上班时候请的假都多,有点审美疲劳。 所以她就是冲着网上很火的《又见平遥》来的。 她刚开始还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艺术表演,之前还因为网上的一些片段对这个节目没太有好感。 例如最为流传的选妻环节。 品足、映手、相面、摆腰、扭臀。 一个个小脚姑娘占成一排任人挑选,仿佛和现代社会割裂的情景,让她看了十分不适。 但不可否认,这种让观众身临其境,和演员们面对面的表演方式确实很精彩。 她对镖师洗浴的环节兴趣很大,毕竟选妻环节是挑选的女性,洗浴环节欣赏一下男色没什么毛病吧。 ……如果演员跳下去溅出来的水没有把她一身全都弄湿的话就更好了。 她强烈要求剧场选几位年轻、健壮的演员来演这里的镖师,毕竟冬天即使在室内也是会冷的,年轻人身强力壮不怕冷。 将近两小时的剧情看下来,她只记住几个比较吸引眼球的环节,至于到底讲的什么,她两眼一摸瞎。 米莉觉得带爸妈和孩子来看可以,如果专门为这个剧场才来的平遥古城,那或许会有些遗憾。 可能艺术就是这样吧,她这种对于艺术一窍不通的人,很难在没有前后剧情的连贯下去体会到表演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米莉感觉自己到了旅行的疲倦期,对什么东西都提不起兴趣。 从平遥古城出来,她就回了市区。 化疲倦为食欲。 吃吃吃! 沿街叫卖的油炸糕两块一个,装到纸袋里很快就把油纸浸透。 油炸糕一口咬下去,外壳酥脆,里面的黄米面软糯,红豆馅夹心甜度刚好,还冒着热气。 她在龙城吃到的碗托和代县吃的还不一样,代县碗托用的是一整块面,而龙城则是在碗上浇一层面糊,等它熟了,再用刀划下来拌上蘸料吃。 蘸料一般都是花生碎、辣椒油、蒜水,和店家自制的汤汁,端着碗用叉子吃。 油炸糕和碗托先垫了一下肚子,米莉食欲爆发,又吃了一碗油泼面和拌三牛。 油泼面浇上当地独有的老醋,开胃又弹牙。 拌三牛就是煮熟的牛肚、牛筋、牛肉拌在一起,整体味道偏酸,而且辣,但牛肉挺新鲜。 晚上美食街的沾串,让她流连忘返,一整盒合愣子下肚还觉得不够。 沾串就是正常的炸串,放到粘稠的酱料里转一圈再吃,味道竟然出奇的好。 米莉这种爱吃软了吧唧的食物的人根本拒绝不了。 果然还是碳水更适合她这种北方人。 又有劲了。 出发! 下一站——长安!
第61章 长安人的城墙下是长安人的火车—— [1]“有一座城市, 它让人难以割舍, 有一种怀念,它叫做曾经来过。” 这是米莉很喜欢的一首歌。 不管是直白又淳朴的歌词, 还是歌手那十分诙谐的口音, 都让她对长安这个城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长安的第一站, 就是去看歌词“长安人的城墙下是长安人的火车”中所提到的的城墙。 长安城墙全长14公里,光爬上去就费好大的力,14公里的全长肯定是走不下来的。 不仅如此,城墙上的出口就和迷宫一样,明明和公共厕所数量差不多,却总是神秘的不知所踪。 城墙的宽度比普通的马路还要宽,站在围栏上向外看, 整个长安城几乎尽收眼底。 米莉正好赶上周末, 城墙上乌泱泱的人挤得寸步难行, 就连她也只能在人们的□□挤来挤去, 还要叼着自己的尾巴, 防止发生踩踏事件。 所以说,错峰旅行,才能感受到旅行的快乐。 等到她找到出口, 从拥挤的人群中挤出来时, 四条腿已经软到不行。 米粒终于喘了一口气。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13 首页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