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叶青在草甸上管着那一亩三分地,现在棉花还不到种植的时候,只需要打理秋播的小麦和油菜就行,冬天之前是不能收获了的,这批得等到明年春天四月才能收。 等到越冬小麦油菜收获的时候,就是他们的发财致富棉花小基地第一次播种的时候。 第544章 第九年春节 地裂之后的第九年春节,冯家一家老老少少都来到了草甸过年。 除了老太太和冯立轩,剩下的人都是第一次来,一下飞机赵叶青就获得了已经听到耳朵起茧的赞叹。 冯立轩来过好多次了,对于小姑姑家里那叫一个熟悉,都不用赵叶青带着,他就拉着一家子开始介绍:“这是浴室和厕所分开的,这边是仓库,后院有菜地,后院下面还有两个地下室有一个老大了,我第1回 来的时候还以为小姑姑他们挖了个防空洞...” 这一次春节让一家子来草甸过年是赵叶青和穆奚早就想好了的,可惜路还没有开通,没有弄到足够的红砖钢筋来搭建第二个二层。 但是因为城里今年搞建设,生产了很多移动板房,穆奚弄了两个屋子回来拼装在木围墙里面。 穆奚有些为难的说:“要是夏天还能用帐篷凑活,可冬天还是太冷了,外头的板房就只能委屈一下家里的男人们去住了。” 其实打打地铺也能住得下,就是不太自由,大过年的还是住的舒服些才好,更何况还有个高龄的产妇,大晚上的一个房间全是呼噜声她也睡不着。 赵叶青小心翼翼的照顾着二堂嫂,要不是上下楼梯太陡她都要把自己的房间让给二堂嫂睡了。 二堂嫂哭笑不得:“没事,我这一胎稳着呢,是个文静的,一点儿也没闹我。” 天气冷,赵叶青又不敢再去点燃她那时隔多年没用的土建地暖,空调又闷,于是她又把她的壁炉给点上了。 壁炉这东西在他们这还是比较稀奇的,就连老太太也没有用过,笑着说她一把年纪居然还能用到没见过的洋玩意儿。 现在冬天的最低气温大概在零下七、八度左右,这就是南方城市的好处,就算是高海拔的地区也不会很冷,城里的气温更高一些,几乎不会低于零度。 房间里点燃壁炉之后温度不会低,能维持在零上几度,穆奚提前做了一个能够折叠的大圆桌,吃年夜饭的时候能用得上。 今年家里的春联不用两人献丑,大堂嫂写得一手好字,笔走龙蛇,看着赏心悦目。 去年做了土窑说要烧鸡,可最后因为一点小意外都变成了黑炭,今年人多,杀鸡清洗包裹入窑一气呵成,劳动力多就是好,家里的女人几乎什么都不用做,陪着老太太和孕妇聊天,还没天黑年夜饭就上桌了。 他们这边的习俗年夜饭吃得比较早,基本都是下午四点左右就开始吃饭了。 城里给每家每户都发放了一些烟花,冯家都拿到草甸上来,等到吃完饭天黑了,点燃引线,零星的火光冲上静谧的深蓝色夜空,‘砰’的炸开,彩色的光芒让一成不变的草甸染上了瑰丽的色彩。 家里的人除了二堂嫂肚子里的那个,剩下最小的就是冯立轩。 大年初一吃完早饭,他就舔着脸开始要红包了。 冯老太太笑骂:“一把年纪三十几的人了还要红包,要不要脸皮了?” 冯立轩嬉皮笑脸:“就要就要,我年纪最小,是家里的晚辈,而且我还没结婚,当然得收红包。” 他们这边的习俗是只要不成家就还算是小孩子,红包都是要给的。 大堂哥冯平一巴掌拍在自家儿子的背上:“一把年纪找不到对象还好意思说!” “大过年不能打小孩!” 都给冯平气笑了:“你七八岁就这么跟我说,现在你三十几怎么还有脸说自己是小孩!这么多年饭都吃到脸皮上去了,滚滚滚,去给你姑姑打下手去!” 说罢,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红包,扔到儿子怀里,挥挥手让他赶紧走。 冯立轩笑眯眯的把红包揣进口袋里,又去和冯老太太要。 等到了正月十五的时候,手握巨款的冯立轩把所有的钱都装在一个红包里,塞到了老太太的手上,“祝您老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这吉祥话说得和过大寿似的。 第二天冯家人就要走,头一天晚上还出了个小意外。 大伙打算在过年团聚的最后一晚上再一起弄点好吃的,冯立轩说想吃上次来的时候赵叶青做的那个包烧牛肉和鸡肉,所以就干脆燃起了炭火整点小烧烤。 香味从院子里往外飘,冯立轩把烤好的肉串拿到屋子里,去给不能吹冷风坐在里面看电视的老太太和二堂嫂送去。 转头再出来的时候,只见院子围墙外‘嗖’的一下子跃进来了两只不知名的野生动物。 七尺男儿冯立轩发出了一声堪比撞鬼的凄厉惨叫,“快跑!有豹子!” 在院子里烤串的冯家人霎时兵荒马乱,冯乐吓得手里的烤串都差点扔了出去,要跑的时候还没忘记拉上愣神的赵叶青。 人没拉动,只见嘴里咬着肉串的赵叶青眼睛发亮,一下子站起身来:“糊糊雪饼!” 一喊名字,两只豹子跃起就扑到了赵叶青的怀里拼命蹭。 糊糊仰着头就要去够赵叶青手里的肉串,她忙把肉串举高:“这你不能吃,放了辣椒的!” 旁边跑到一半的冯家人顿在原地,一脸懵x的看着和豹子贴贴的赵叶青,冯乐离赵叶青最近,手还僵在半空中维持着要拉她的动作,见到这一幕脑子一抽嘴里冒出一句:“豹...豹女?” 赵叶青哭笑不得,见大伙都傻了,解释:“这是我之前养的,刚出生母豹子就死了,捡到它们的时候都还没睁眼,现在估计都已经是当奶奶的人了。” 平时很少回来家里,赵叶青有吃不掉的肉和内脏就会在森林边缘呼叫两只的名字,有时候来的是它们,有时候来的是它们的孩子。 它们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没来家里了,估计是被香味馋的,这刚过年雪还没融化,怕是存粮已经吃完了。 赵叶青熟练的摸摸它们的肚子,没见鼓囊,就叫穆奚把厨房解冻了还没切的肉给拿出来,两只吃得香,吃饱了蹭蹭两人,目光在院子里扫了一圈已经回来坐下,但身子还略微僵硬的冯家人后,转身跃出了院子。 老太太和二堂嫂在屋子里从冯立轩喊得那一声之后,就从窗户这看完了全程,二堂嫂啧啧称奇,老太太把赵叶青叫进来听完了整个故事,她还担心二堂嫂被吓到,没想到她是个心大的,还说有机会想摸一摸。 赵叶青最受不了离别,穆奚要送走冯家人的时候,眼睛鼻子抑制不住的酸涩。 临走之前,老太太想起昨晚的豹子,千叮咛万嘱咐的让她在草甸住着务必小心山里的野生动物,这融雪之后该出来的都出来了。 她没嫌烦,一一应下了,送走老太太之后觉得有理,又把前几年雪夜杀死的狼王头颅拿出来挂在了院子大门上。 那几年满草甸飘着鹅毛大雪的画面像是做梦似的,现在的冬天又变成了颗颗分明的沙雪,一大坨捏在一起攥紧了砸在人身上生疼。 二月底,积雪开始融化,越冬的油菜和小麦结束了休眠期,努力的往上生长。 一个月的时间就已经长到成苗,抽穗的抽穗,结花苞的结花苞。 等到春风一吹,鲜嫩的油菜花香就飘满了整个院子。 第545章 棉花基地 时隔小半年,孙奶奶又被穆奚接来了草甸。 春天到,他们的棉花小基地也要开始第一次下种了。 下种之前,还得先把土地再休整一遍,从头到尾都由孙奶奶来监督。 她老人家最爱吃春笋,每天早上起来,或是从地里回来都要去屋后一趟,看看有没有新发的竹笋。 鲜嫩的春笋吃不完的也被她在管理棉田的百忙之中抽出空来,将笋子都装进了新买回来的透明玻璃坛子里加入山泉水腌成酸笋。 赵叶青早上起来的时候,就看到院子里已经有了一堆笋壳,她无奈去劝:“人家张爷爷都说了,你这年纪少吃点笋子,不好消化。” 孙奶奶嘴里‘嗯嗯嗯’的应着,见赵叶青看着她,才终于松口:“再吃两顿就不吃了...” 语气听着有几分可怜,赵叶青笑道:“又不是不让您来了,明年后年您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别的不敢说,只要山里能找到的吃得,给您管饱。” 孙奶奶也笑了:“你们这里好,土也肥沃,不像是我老家那边的山,山里净是些石头,种地都不好种。” 说到土质,赵叶青其实还有些不理解,“为什么您说我这好种棉花呢?还得提前这么多天就下种。” 虽然土质是比较肥沃,光照也充足,可秋季这么多雨水,要不是前期能叫到人来帮忙,家里的土地都开垦不完。 孙奶奶睨了她一眼,说她身在福中不知福:“你们这边的草甸长年牛羊和各种生物在上面生存,说得直白些,吃喝拉撒都在上面,土质肥沃就已经领先别的地方一半了,更别提还有棉花最重要的光照。” 说着,孙奶奶就在地砖地板上摸了一把:“你看看多干燥,我前几天从城里来的时候,城里的瓷砖地板墙上都已经成水帘洞了,你之前说前几年草甸也回南天难受对吧?那你是没见过那几年的城里。” 孙奶奶把极夜之后的情况和赵叶青说了,她才真正理解什么叫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据说那两年,城里的一到春天,空气里的水汽重到呼吸都像是在温泉里下潜闭气似的,家里的窗户不能漏一条缝,一进门就得立刻关门,不然整个屋子就要被水淹了。 天气热得也早,潮湿加上闷热,有人调侃要是在屋里放上一把电蚊拍,打开之后家里都不用开电灯,全程都会处于长亮的状态。 城里从春天开始就加班加点的生产驱蚊产品,孙奶奶摆手:“哎哟,那段时间也是遭罪,以前的那些电蚊香是不灭蚊的,只能驱蚊,对那几年的蚊子是一点儿用都没有,我这一身老皮都能被叮肿咯。” 最后只能生产回以前那种点燃的盘装蚊香,带有微微毒,每天晚上先在屋子里点上一盘,等到蚊子熏没了再进去睡觉。 “所以啊,你们这的回南其实并不严重了,梅雨季节也几乎可以算是忽略不计。” 孙奶奶抓起棉花种子做最后的筛选:“种棉花最重要的是什么,肥沃,光照和气温,你们这里的土质肥沃,种下去之后不会有梅雨季的侵害,夏季时间长,雾气也少,这就能弥补城里种植因为潮湿而导致的炭疽病和僵烂铃。” “可是我们这有秋雨季节啊...”赵叶青说完突然恍然大悟:“所以才要提前种!现在已经开始回温了,这就是您说的草甸得天独厚的地方,回温早就能提早种,早种植早收获,就避开秋雨季节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11 首页 上一页 307 308 309 310 31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