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水官夫妇万事都听丈母娘的,王奶奶吩咐他们怎么做,他们就是听话照做。 所以到了第三天,三家就在王家一起吃晚饭了。 小美从现代买了点熟菜、又买了点排骨,家里有萝卜,萝卜排骨汤在这种天气里,喝了热烘烘的,舒服。 又买了两条鲳鱼,这是海货,平时吃不到的,需要保鲜,现在随买随做,非常新鲜,王奶奶就清蒸了,大家几乎是抢着吃完的。 小美本来想买肯德基全家桶的,两桶,王奶奶不许,太招摇了。小美退而求其次,买了点鸡米花,一大袋子。 这东西太香了,吓得王奶奶赶紧将大门关上了,还对几个孩子说要是有人问起,就说是在炸麻叶(苏城小吃,就是用面粉和面后,掰小块摊开放油里炸)。 这鸡米花小孩喜欢吃,小美还贴心地买了番茄酱,几个孩子饭都不想吃,就光吃鸡米花了。 大人显然更喜欢吃红烧肉,还有烤鸭,直吃的满嘴流油。 当然,吃饭之前先简单地搞了个拜师仪式,春花给王素英夫妇敬了茶。 等要给王培根敬茶时,王培根怎么也不肯受:“我就教几个字,等春花识的字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自己看书了,不必搞拜师的。”坚决不受。 小美怀疑这事跟妈妈有关。 不管咋样,结果是顺利的,春花每天排的满满的,上工,下工后要么去大阿姨家学雕刻,要么来舅舅家学认字。 顾花娥此前参加过扫盲,认得几个字,不过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 现在跟外甥女一起学,王培根还听从女儿的建议,从拼音开始教,这下,顾花娥就没有春花学的快了。 她觉得丢人,也不找王培根,每天逮着小美,让女儿教她拼音。 而小美自己,还要被老爸监督着复习,和弟弟开展比赛。 王家的学习氛围不要太浓哦。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_第144章 买卖好方便啊 月季花枝晒干塑封好后,“任我行”王小美开始忙碌起来。 她先托周惠芳在她们村出租的房子租了一个仓库。 那房子原来是块地,村里一直空着,边上的地都卖给人家开厂开公司了。 前几年镇里提出产业转型,“退二进三”,村里就在这块地上造了房子,搞了一个文创产业园。 里面陆陆续续进驻了一批文创产业,象苏扇啊、缂丝啊、书画啊等等,配套的仓库有不少。 小美托周惠芳找地方的时候,周惠芳就请村里人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就找到了这个产业园里。 小美看了挺满意的,产业园门卫看的还挺紧,晚上还要关门。 平时人也不多,不像居民小区或街上,人来人往的,小美行动不方便。 产业园里的人家,互相之间也不太走动,她来去也没人多问。 所以小美就租了下来。 这样她从老家运东西到现代,都是运到这里。 月季花枝条,让她放镜框里,镶好后,挂墙上了。 人家看见了也不奇怪,毕竟这里都是文创产业园了,有啥文创产品,不管看得懂看不懂。尊重,人家都会做到。 仓库还蛮大,隔了三间出来,里面一间小,外面就一间大一间小。 里面那间小的,只有小美有钥匙。每次过来时,小美都要先空身先过来看看,有没有人。 穿到小隔间,开门出来,看到有人,人家以为她刚才在里面办事或睡觉,也不会多想;如果看到没人,马上再回去,将东西运过来,放外面那间偏小的那间。 这是给周惠芳准备的。 小美东西运到后,就会给周惠芳打电话,让她派人来取货。 向玲玲搞来的货,都是先运到这个仓库里大的那间,然后给小美发微信,等小美发现后,再处理。 这两间都做了很多架子,便于放物品,小美分别把钥匙给了她们。 这样两人互不干涉,周惠芳店里,小美就不用每次都自己送货了。 这里离周惠芳店也不算远,都是她们大队的地。 给周惠芳的东西基本上当天就要卖的,所以仓库不大。而向玲玲那个仓库就比较大了。 因为现在向玲玲基本都找到了货物的源头,尽管每次小美要的量不大,但品种多啊。 老家那边,现在也是小美和王奶奶自己出货了,不需要从家里请顾长生和田水官送货去苏城了。 但小美又不可能每天出货,每天出货,这不是告诉朱宝庆有内情吗? 所以,往往向玲玲拿来的货,要在仓库里呆几天。此时,这些架子就发挥作用了。 保安很负责,进出时都要登记,但也一直以为,向玲玲送来的货,每天给周惠芳运走了。 这是个美好的误会。 在现代找仓库很容易,砸钱就是了,但1976年的苏城,找一处合适的地方还真不容易。 东西运过来容易,但朱宝庆来搬时,绝对不能被人发现。 这样一来,招待所、民居等等这些地方都不合适。 最后没法,还是找朱宝庆,让他找地方。 朱宝庆一边奇怪,怎么不找人送货了,一边还是去帮她们找合适的地方。 最后还是找的第二次接头交货的那个村子。 王奶奶挑了村尾的一处房子,就在河边,可以假装用船运过来的。 这房子平时没人,不知道是本来就没有还是给朱宝庆他们清理过的。有围墙,有门有锁,很隐秘。 王奶奶很满意。 带了一幅画过来,挂墙上,一根月季花枝在画的一角上,指甲盖那么大。 这第一次祖孙俩一起来的,等这边人走了后,小美对王奶奶笑着眨眨眼,忽的就不见了。 没一会儿,小美就跟着一大批货出现了。 其实小美运货时间就一小会儿,但王奶奶不放心,每次还是要亲自摇了船到苏城,做出送货上门的样子。 所以基本上就是周末,星期天一早,王奶奶摇着小船到苏城,摇到租的农民房子那里,停好船,上岸,进屋,然后就是等,等小美将东西带过来。 而小美估摸着奶奶到了苏城租的房子里了,自己也穿到这里,一看奶奶在房里,烧水呢。 打了一声招呼,就去现代那边的仓库了,将东西运到奶奶这里。 这些东西还是用线连着,可以一起带过来。 王奶奶先清点东西,品种、数量,小美的进货价,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这里的物价,定出东西的价格。 然后出门找人,朱宝庆有弟兄专门对接王奶奶的。 找到人,一起回出租院子,点货、核对。 王奶奶拿着这人签过字的单子,去找朱宝庆谈价钱,拿钱。 而小美一般不出面,回家做该做的事去,她事情很多:要送货给周惠芳,还要和向玲玲约约会,还要在现代到处逛逛。 就是在家里、村里,还要做作业,还要和小伙伴们玩。 王奶奶结好帐,也不急着回家,总是先去找银行把钱存了。 因为樟木箱已经放不下了,只能将钱存了。当然存在不同的银行,每个银行存的数额也不太大。 然后买点东西,或者去干闺女家坐坐,或者摇船回家。 村里人看见她这个样子,都知道老太太又去干女儿家了。 这两头卖货的事情解决了,向玲玲那里供货的事情也解决了,就剩老家这里供货的事情了。 村里几家几只鸡、几个蛋、不多的水产、螃蟹,村民见怪不怪,一来大家互相送点东西很正常,二来,王奶奶去干女儿家很勤的,收点吃的也正常那。 但渔业大队大批量送螃蟹过来就有点招人眼了。 王奶奶和表哥张南生商量了一下,决定就在美人腿那边交接。 那里就一个海军爸,渔业大队把螃蟹交给海军爸,托他收着,给点辛苦费。 反正海军爸自己也要卖螃蟹给王家,就一并托给他了。 这人也聪明,知道王家这是在运东西去黑市呢,从上半年要桃胶时就开始了。 但他看破不说破,王家今年让他家赚了好多钱了。 闷声发大财就好。 这样,海军爸就把螃蟹放一间小屋里,原来放些农具的,给清理出来,就放螃蟹了。 王奶奶每天过来,掩护小美将螃蟹运到那边。 她自己,带回家的往往是空篓子,下午还要将空篓子送过来。 一天两次,感觉蛮忙的,但最起码安全不少。
我家的后院通现代_第145章 金花爸爸车祸后续 金花爸爸伟根出车祸后,王培根和村里、队里派的人一起去了一趟沪市。 回来后,队里不少人过来打听消息。 “伟根家在沪市有个远亲,平时过年过节有走动的。”王培根说道。 小美记起来了,这远亲小美见过,金花还拿了大白兔奶糖在她面前显宝。 这个时候,有家亲戚在沪市,田泾村人心里的底气稍微足一点。 “这家远亲很上道,忙进忙出的,人托人,在沪市帮伟根张罗。”王培根介绍道。 伟根实际上就是违反了交通规则,乱闯红灯被人家车撞了。 好在撞他的是沪市一家大厂的车子,在伟根家远亲的运作下,厂里表示人道主义救助吧,王培根上次说的那么多赔偿项目是不可能一一落实的,“但人家厂里也表态了,伟根在沪市看病期间的费用、装假腿的费用,厂里全部报销,接下来怎么处理,还没明说,但我听这意思是对方想出一笔钱了断。” 众人听了纷纷发表看法:“伟根一只脚都没了,叫厂里给他养老。” “厂里上班又不像在地里面干活,缺一条腿也可以做工的,让伟根去厂里上班。” “那么大的厂,伟根一家全接过去也没有影响的。” …… 越说越不像话。 王奶奶忍不住插话:“伟根自己情绪怎么样?” 王培根皱着眉头:“他一直不说话,人瘦了一大圈。” 这事换谁都接受不了啊。 “现在就是先治病,再安装假腿,至于后续的情况,等假腿安装好了,他适应了,出院前再和厂里协商。”培根介绍道。 这也是那位远亲跟他们介绍的。 大家都很唏嘘,嘴上说让伟根去厂里上班,那也就是随嘴说说的,心里也都知道,恐怕就是一次性了断。 这事是伟根自己违规,也没办法去要求这要求那的。 而且,这个时候的乡下人,在村里嘴硬,到大城市,东南西北都认不清,哪有底气和人家去讨价还价。 回到家里,王培根叹着气对家人说:“金花妈妈根娥一直不停地骂人,也不知道是在骂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伟根讨的这个婆娘,唉……”边说边摇头。 顾花娥撇撇嘴:“她一小就是个拎不清的。我妈说姑姑生她前还在地里插秧呢。插秧时两只脚不是要分开的吗,根娥就这样掉出来的。我姑姑自己咬断脐带,用襡裙包了放田埂上,自己继续插秧。根娥估计掉秧田里时脑子里进了水了,所以一小就拎不清。我姑妈一直说,生的时候怎么没淹死,淹死了就省心了。” 小美和小华互相看看,太可怕了。 王奶奶笑着说:“她才不傻呢,是傻进不傻出。你看她婆婆,跟大儿子吃住在一起,但每天来给她洗衣服烧饭,忙的要死,非但一口吃不到,还要派金花看着婆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43 首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