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鳞图册顾名思义,画得真的像是一条鳞片覆满身体的鱼,每一片鱼鳞上都清晰地记录着不同地方的不同税务,每块地的所属、方位、面积、形状,乃至地形、肥瘠程度等等,都记录在上。 他们齐齐看向鱼鳞图册:难怪叫鱼鳞图册,真像鱼鳞! 这个好学,不错,朕的了! . 朱元璋开始得意起来:“咱老朱自己都会种地,田地哪有什么皇帝比朕更懂。” 儿子大臣们开始吹捧起来,朱元璋被吹得洋洋自得,但是很快,天幕的说法让他的笑容渐渐消失。 【但是很可惜,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只是过于理想化的政策,等朱元璋一去世,首先官官相护开始数据造假。然后是各大王朝都避免不了的土地兼并,或者说也正是因为官员世家开始土地兼并,对上欺瞒,不得不数据造假欺瞒统治者。】 【但是这个记录方法还是很有意义,这里特意放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朱元璋立刻开始吹胡子瞪眼:“官官相护?数据造假?” 他知道一个王朝不可能真的长久永不覆灭,但是他刚死就成这样,大明的官员如此嚣张,他杀贪官杀得还不够多吗? 朱元璋杀心一起,看满朝文武的眼神瞬间冰冷起来,看得大臣们心里哀声载道。 【朱元璋的重农抑商到了极致,在整个明朝,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达到了90%的高位比例,即使后期商品经济慢慢发展起来,商业和手工业所占比例也未能突破20%】 “全部种田,社会如何发展起来?”赵匡胤目瞪口呆,“达官贵人不会去占用田地吗?” 对于这一点,宋朝统治者最深有体会,世家占地屡禁不止,索性直接开放买卖,不管了。 前朝每到末年都离不开豪门大族土地兼并,他可不信明朝就是例外。 隋唐宋,甚至包括元朝,经济都是开放状态,丝绸之路非常繁忙,朝廷压制商人科举取仕得到权利,但是自己不同程度的盐铁官营和矿产官营,加上对外通商,可是没少赚钱。 重农抑商不代表彻底不发展商业,万国来朝不止是为了政治意义,还有经济意义。 农民再有钱,能有商人有钱吗? 他们重农抑商是为了稳定,又不是和钱过不去。 【明朝的气候其实并不好,处于小冰河期。】 【小冰河期时期,太阳黑子活动异常,也导致明朝天灾不断。从公元1400年一直到公元1900年的500年,不仅气候变得更为寒冷,年降水量也急剧减少,使得明朝旱灾频发。 年平均气温每降低1度,粮食单位产量就会比往年下降10%,同样,年降水量每下降100毫米,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也会下降10%】 刘彻顿时感到了同病相怜。 “明朝这什么小冰河期更可怕,持续了五百年……等等,这个明朝国祚有五百年?天幕不是说我大汉才是最长久的王朝吗?” 汲黯点头肯定了刘彻没记错:“陛下,或许这个小冰河期持续到了后面的清朝,天幕向来喜欢明清一起提。” “明清都有小冰河期,这百姓过得真是不容易。”刘彻哪怕自认自己不是一个爱惜民力的皇帝,也不会真得放任天灾发生百姓死伤,百姓死完了谁交税,他都没人了统治谁去。 听到明朝的小冰河期,让刘彻想起自己当权时期天灾不断下的百姓,难得兴起点爱民心思来。 他默默计算:茂陵不需要修那么奢华,少发一下劳役,修水渠时待遇更好点,应该能有用吧? 【在江南水田,百姓弃用大唐开始使用的江东犁,重新开始使用铁搭,这是科技上的退步,但也是无奈的选择。】 【因为朱元璋把农民圈在很小的区域范围内,导致百姓无力养牛,没有牛用曲辕犁同样吃力,后面开始用铁搭,也是为了节省人力。】 【除了因为政策原因,还因为人口.爆发后土地不够,百姓把土地良田尽可能地用于水稻小麦棉花,用于衣食原料生产。但这样的结果就是养牛的空间越来越小。养牛所需的水草难得,成本上涨,以致无力养牛。】 嬴政听得很认真,看天幕上放出曲辕犁和铁搭的图片,看得也很认真。 大秦同样缺少耕牛,大汉耕牛普及历经四代统治者,想必到二世三世大秦百姓才能慢慢普及耕牛,这两样农具,都可以先研究起来。 直到听到天幕讲大明人口.爆发后连养牛的空间都没有,不由羡慕了。 “大秦地广人稀,别说养牛种草,种什么不行。” 把那些侵华的八国联军全给种到地里都有位置! 【大明人多地少,农业工具科技后退,还气候恶劣,明朝为何人口还会暴增呢?】 【这就不得不提明朝时期国外带来的外来物种,高产农作物的到来。】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华夏与外界有了更深入的接触,本土农业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 【最明显的改变,就是高产量农作物的到来,成为了百姓的主粮,比如玉米、甘薯、烟草、花生。】 【玉米抗旱能力极强,对土壤肥力要求低,哪怕是贫瘠的山区也能种植,极大地扩大了华夏的可耕种土地面积。这一项由美洲土著人民培养出来的农作物,造福了整个世界无数人民,无愧于美洲祖先把玉米奉为神明】 玉米的原产地在美洲,美洲的原始土著阿兹特克人,把玉米神封为春神,又是生命之神。 因为玉米需要一层一层的剥开,在原始蛮荒的时代,阿兹特克人祭祀春神的祭祀法就是剥人皮,所以他们的春神又叫做“剥皮之神”。 当然,如此血腥的画面荆咕是不会放进自己的视频里,她只是放了玉米的耕作之法。 从原始的刀耕火种,载歌载舞就能大丰收,再到大航海时代后传扬到了欧亚各个地方,依然能丰收,就足以说明它不挑地的最大优势。 . 看着那如一棵树一样的高高庄稼,结出来的果实不是粟黍那样小小的穗穗,而是巨大的黄澄澄的果实,只要看到上面饱满的黄色颗粒,就知道一根就可以让人吃得饱饱的。 “真是个好神,来大秦朕也能供奉!”嬴政的手都按在剑柄上了,如果不是天幕实在太遥远,真想现在就一剑割一些玉米下来留种。 “丝绸之路可以再远一点,再远一点。”刘彻馋的不行,现场开始鼓动百官,“除了张骞,还有没有人愿意出去?” 海外有这么多好东西,他已经等不及张骞回来了。 大臣们开始装死,哪怕是主父偃也闷头不语。 大唐,李世民激动地站起身来,明知不可为还是忍不住伸手去触摸遥远的天际,直到摸了个空,才不得不惆怅地收回手。 他没有沮丧,而是快速动脑开始想办法:“大唐不是万国来朝吗,问问那些外来使者,有没有人有这玉米,重赏!” 既然有这优势,得用起来,重赏之下有勇夫,就不信得不到。 武周时期,武曌快速想起天幕夸她时期提过的一个人:“阿罗憾还记得吗?据说是波斯国的一个首领,波斯人最擅长做生意,现在去找找,看波斯人有没有这玉米。” 上官婉儿:“是,陛下英明!” 【甘薯,也就是红薯,出了名的一胎十八宝高产量农作物,以其单产量高、耐贫瘠耐旱、种植简单,成为救灾备荒和轮作的首选。】 【说到红薯,不得不感谢一个人,或者说一家人,是他们家族几l代人的世代努力,才让百姓吃上了高产红薯,有了救灾粮食】 【这个人也在种植红薯的时候还发现了灭蝗秘籍,直到现在依然还在使用】 明朝隆庆年间,隆庆皇帝朱载垕解除海禁,允许民间做海上买卖,允许百姓在东南洋地区出海谋生。 来自福建的陈振龙因为在家乡地少贫瘠,养不活一大家子人,不得不选择出海谋生,到菲律宾务工。 明朝嘉靖年间,西班牙殖民者正式开辟了从墨西哥到菲律宾的航线,其中一项重要贸易,就是用墨西哥的银币换取大明的丝绸和瓷器。 到隆庆年间,陈振龙前往菲律宾务工时便吃到了西班牙人从美洲带来在菲律宾种植的番薯。 起初,陈振龙吃到一个颜色金黄、口感甜糯的食物,根本不认识,但是本能的喜爱。 “真香甜!还很饱肚子!” 一个巴掌大的番薯,生吃起来甘甜多汁,烤熟或者蒸熟之后粉糯喷香,怎么做都好吃,而且软糯好消化,老人小孩也都能吃。 “要是把这番薯带回去给我爹娘还有我娃娃吃该多好,他们肯定喜欢。” 陈振龙想起了家里的老人孩子,顿时动了心思。 此后,陈振龙开始有意留意番薯的种植方式。 他发现在菲律宾到处都有,这番薯不挑土地,种植方便,产量也很高。 “多适合我老家啊,福建就是山多地少,土地贫瘠,如果能种红薯多好。” 陈振龙越发想把番薯带回家乡,试探着去询问先来务工的老乡能否带番薯回国。 “不行!”老乡冲他摇摇头,吐着苦水,“你以为我不想吗,如果不是家里没田谁愿意来这异国他乡吃苦受累,这玩意在哪都能种,我们老乡好多想带回家。”说着,他冲着在远处看守海关的西班牙人示意一下: “但是那蛮子不让!他们又搜身又搜行李,连鞋底板都不放过!” 陈振龙没有死心:“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 老乡耸耸肩:“随你,你要是被那蛮子搜身发现挨打了我可不管你。” 陈振龙随意应答了几l声,暂时沉静下来,继续寻找机会,就这样一直研究到了万历年间。 他开始研究番薯的种植方式,想根据它的特性寻找藏着带回去的方法。 “番薯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种植方式,块根催芽种植,番薯藤扦插,都可以活。” “块根面积太大,西班牙人搜身藏不住。” “番薯藤太脆弱,如果保存不当折断损坏可能种不活。” 陈振龙不敢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告诉别人,自己一个人琢磨着,自言自语着:“没得选,总要试试。” 他无意间看向一艘刚刚停泊在海港的大帆船,等他签约的合同到期了,他也要乘坐大船回家。 他看着西班牙人站在船下挨个搜查下来的人,看着西班牙人上船检查货物,但是没有一个人去搜船本身。 这就是灯下黑吗? 陈振龙的目光渐渐亮了起来,他的目光落在了帆船的绞绳上。 绞绳如此粗糙,是由多股编织而成,假如他把番薯藤编织进绞绳里,还能被检查到吗? 甚至西班牙人有可能根本不检查! 陈振龙想着自己合同到期的时间,开始行动。 等到自己的归期到达之时,陈振龙借着上船搬运货物的机会,顺利把番薯藤编进了帆船绞绳里。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68 首页 上一页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