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朔望两日 三皇庙前 都会有医生学术交流会议。 到了这一天 各地的三皇庙前十分热闹 当地或者外地的医生汇聚一堂 一起交流近期的诊治情况。 比如医生们会介绍自己看过的病人 是何情况 怎样的病因 如何诊治 疗效如何等等。 . “这个不错!” 赵祯立刻吩咐:“大宋也可以学!” 总是元朝学大宋 大宋也可以学习元朝。 虽然以宋朝注重文人士大夫的风气不可能医学入三皇庙 更不可能废除科举 但是这个学术交流会议还是很好学的 并且很快得到了官员们的认可 效率很高地开始讨论医学学会交流会议在哪里办比较好 得拿出什么章程 甚至引申到了其他行业。 【元朝同样注重医书的编纂 民间医学教育开始蓬勃发展 为医药典籍的编辑、出版、流传、保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朝廷重视医书之后 对民间也有影响 当时流行的医书语言精炼 甚至出现了诗词曲赋的形式 读起来朗朗上口 更便于初学者记忆和背诵。比如曾世荣的《活幼心书》《活幼口议》等。】 【最大的优点 就是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原本医药落后的状况也得到了改变 传统的中原医药和少数民族医药得以互相借鉴和补充。】 在一片深绿浅绿交叠的大山里 肤色黝黑的当地向导挠头:“少数民族不是巫吗 还有医?” 李时珍耐心解释:“汉族远古时期也是巫医不分 都有一个发展过程。” “哦 那他们擅长什么?语言与我们汉族不一样 是不是擅长的也不一样?”向导无意间一句话 让李时珍微微顿了顿。 “许多少数民族地处深山 或者荒郊野岭 经常与虫蚁蛇鼠为伴 在处理瘴气或者蛇毒之类的确有更为精妙的手段。”正在到处寻药记录的李时珍受到启发 “或许 我也可以去跟那些少数民族学习学习。” 他的目光悠远地投向远处的苍茫大山。 原本听说这里的少数民族不欢迎外人很难接触 甚至还会用涂了毒药的毒箭来驱赶 为了小命 原本打算在外面采采草药就离开 经过天幕这么一说 他有了新的想法。 来都来了 不深入去探险一下 岂不是白来? 想到这里 李时珍调转脚步 义无反顾朝着深山的方向走去…… 【当然 元朝短暂 也注定这些医学相关的措施无法长久。】 【元朝末年 资金的匮乏让三皇庙建立起来之后 缺乏必要的管理与维护 地方上的吏治腐败 也让医学教育无法得到好的引导 于是 地方上开始庸医横行、假药泛滥 甚至成为了元朝文学作品创作的主要话题。】 【庸医泛滥的后果之一 就是民众对医生失去了新人 医患纠纷越来越多 很多百姓宁愿相信巫师相信祝由术。】 【我们后世经常听到“蒙古大夫” “蒙古大夫”有两个意思 一个单纯是客观的指蒙古族的从医者 另一个就是一个贬义词 意思跟半吊子大夫差不多 根源就与元朝时期的蒙古大夫有些关系。】 【但是 蒙古大夫 真得水平很差吗?】!
第127章 第 127 章 医学与生命11 听得正高兴的元朝蒙古医者一愣:“蒙古大夫是贬义词?” 紧接着开始破口大骂:“我们蒙古大夫哪里差了!一样上的三皇庙医学校!一样学的汉人医书!一样凭本事考上去当得医官!” 有汉人同窗连忙解释:“天幕说了,是后面的庸医泛滥,辱没了蒙古大夫的名声。” 蒙古医者气得叽里咕噜一连串的蒙古语,汉人听不懂,但是看表情很明显是骂人。 【蒙古草原自古以来其实有自己的医学,但是他们知道汉族的医术比自己高明,所以在元朝时期,上层统治者患病后,更多的会选择汉族医生。哪怕不是元朝,到了明朝蒙汉开互市贸易时,蒙古人也会经常采购汉人的草药,还会私底下招揽汉族医生。】 这一点,明成祖朱棣深有感触,正在与徐皇后分享之前的一件小事。 “上次阿鲁台派回回商人哈费思来明朝境内进贡时,就要求朕回赐汉药。” 徐皇后好奇:“那你答应了吗?” “这种小事当然答应了,让太医院赏赐了一些。”明成祖朱棣当时没当做一回事,如果不是天幕提到连自己都忘记了。 “现在才知道蒙古人对汉人医药如此渴求。” 朱棣摸了摸下巴,陷入沉思。 北元依然还在,他依然想着打蒙古,不如,在医药上做做手脚? 比如派几个厉害的太医做间谍?或者让锦衣卫现在就开始学医术? 别看阿鲁台现在来大明上贡,他可不相信阿鲁台没有野心,蒙古与大明,终将有一战! 【这并不意味着蒙古人没有自己擅长的医术,比如因为草原民族珍爱马匹,蒙古族的兽医技术相当高明。】 【成吉思汗大军席卷中亚、西亚和欧洲时,蒙古大军的随军兽医学习了东西方各国的兽医技术,还招募或者俘虏外国兽医为己用,然后在兽医学院里将这些技术传授给学生,让蒙古的兽医技术比元朝还要历史悠久,元朝覆灭之后依然流传在草原上。】 清初,大清满族八旗与蒙古八旗联手作战时,发现蒙古八旗的战马驮兽远比大清八旗损耗低太多。 这里的驮兽,包括马匹、驴子、骡子、骆驼和牛等运输后勤粮草的兽类,在没有运输车的冷兵器年代,驮兽关系着整个军队的军粮,同样非常重要。 大清八旗同样有专门编制的官吏来照顾牲口,但是损耗率总是比蒙古八旗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蒙古族对家畜牲口的医疗技术要比满族人高明。 满族人后来知道了蒙古大夫医术高明,在战争年代,军医稀缺的时候,不仅战马损伤找蒙古大夫,连士兵刀伤骨折也去找蒙古大夫。 蒙古大夫按照兽类的习惯,多用物理疗法,擅长少用药接骨正骨——过程惨痛,以致于被接骨过得患者对之畏惧三分,影响了蒙古大夫的口碑。 但事实上,蒙古大夫的正骨、骨外伤手术,是公认的非常先进,对当时的回回族、藏族都有影响,《回回药方》中的正骨、骨外伤手术都被认为是吸收和借鉴了蒙古族正骨医士的技术。 此外,蒙古大夫本职毕竟是兽医,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对大型兽类来说刚刚好的药物,用在人的身上药力过猛,于是就形成了后来对蒙古大夫的刻板印象:半吊子水平,喜欢用猛药。 还有一点也与不同民族不同体质人的身体素质有关系,据说清朝太医院也有一些蒙医,但是蒙医按照草原的下药标准给虚弱的皇亲国戚看病下药,就容易下出毛病。 . “清朝虚弱的皇亲国戚?”胤禛眼神锐利地扫视向自己子嗣,“是谁?” 哪个倒霉蛋这么给大清丢人? 同样是草原骑射民族,蒙古族给自己治病没治出问题,给满族治病就治出问题了,满族难不成还不如蒙古族? 爱新觉罗氏表示不服! 胤禛说着,目光重点照顾那位据说只喜欢盖章、奢侈享受的弘历。但是没想到弘历真直勾勾盯着父皇,眼神非常直白:父皇,你弓马最差,确定说得不是你自己? 胤禛两眼危险地一眯:儿子,你又欠打了! 【其实在元朝整体的环境氛围下,从事医药行业的人员大为增加,一时间“医者之学,国朝之制,始遍天下”。】 【在这个过程中,医者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名医辈出,医学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中的李杲、朱震亨正是这一时期医学之盛的代表。】 【金元四大家指的是金元时期,从公元1115年到公元1368年这段时期的四位著名医家,以及他们的四种理论。 分别为刘完素的火热说、张从正的攻邪说、李东垣的脾胃说和朱震亨的养阴说。】 这一次,被天幕点名的四人齐齐高兴了起来。 “金元四大家!四大家!” 他们的名字不但传到了后世,自己的医学理论还得到了继承,自己的行医值了! 而其他的医者同时受到了巨大的鼓舞:原来医者也可以有“大家”之称!医者可以科举,可以求官,可以带来满门荣耀,也可以流芳百世! 一时间,更多的人投向了医学行业,开始注重医德和医术,让不同位面的医术行业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 【金元四大家对后世中医的影响太过巨大,方方面面都有建树,今天咕咕只取其中一个方面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那就是乳腺癌。】 【乳腺癌是乳腺肿瘤的恶性病变,常见症状表现为□□肿块、□□皮肤异常、□□溢液、□□或者乳晕异常,会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早期乳腺癌患者中30%—4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极大地降低生活质量,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冷知识:乳腺癌不是妇科疾病哦,男人也会得,只要有乳腺就可能得乳腺癌,所以男同胞们也要注意了~】 天幕下,原本男人们听到“乳腺癌”以为是妇科病,加上天幕上的咕咕是女子,只不过以为是重视女性。 没想到突然来一句男性也会得,顿时感觉不妙了,一位听到天幕描述的症状越看越觉得像自己最近的症状的男人如遭雷击:“什么乳腺癌?男人又不需要哺乳幼儿?” 他家中的妻子见到丈夫的表情,联想最近丈夫鬼鬼祟祟的异样,顿时心里有数了:“没听天幕说吗,是有乳腺就可能得乳腺癌,男人也是有。” 男人干笑两声:“哈哈,男人的乳腺又没什么用,还会得病,真是有意思。” 妻子意有所指到:“是啊,乳腺看似很重要,实则无用且多余,跟男人一样。” 男人嘴角抽了抽,但是此时顾不上回骂了,因为听着那些症状,觉得都与自己很相似! 比起跟妇人的口舌之争,还是自己的小命更要紧! 【中医认为,肿瘤多由阳虚阴结而成,属于“积聚”“癥瘕”范畴,而肿瘤中尤以乳腺癌为多。】 【乳腺癌又名“乳岩”“乳疽”,相似症状最早见于《灵枢·痈疽》:“疽者,上以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这个“牛领之皮”就类似现代医学中的乳腺癌橘皮样改变。】 【《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中都有提及,比如《诸病源候论》中对乳腺癌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则无大热,但结核如石,谓之石痈”,首次将乳石痈与乳痈疾病区分,后世“奶岩”“乳岩”的命名即源于此。】 【金元四大家立足各自的理论派别上,有了新的认识。】“金元四大家”的理论太过于专业,荆咕作为非医学生也看的很拗口,直接把资料截取部分挂在天幕上,并且结合她能理解的现代医学进行注释: 刘完素基于“六气皆能化火”理论,认为乳腺癌多由外感火热之邪,五志过极皆能化火,情志的激烈变化会干扰阳气,阻碍气血运行,血瘀气滞,痰瘀结于□□形成肿块。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68 首页 上一页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