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给皇孙们多加点武术课。”朱元璋越想越糟心,他虽然出身贫民,但是并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享受了荣华富贵还是比其他朝代的皇族落后。 朱元璋已经想好要给子孙们如何加课程,说出了一长串,最后来了句:“火器课程也要。” 皇孙们顿感五雷轰顶! 怎么还要加课! 在这一点,玄烨与他想到了一起。 除了老大,儿子们的骑射都差。 “加课。”玄烨嫌弃地从老二看到了皇孙辈,“皇孙们一起。” “日后去蒙古部,可别丢人。” 大清可是与蒙古联姻的,别说死后,活着就有交锋,不想丢人就好好练。 大清吸取了明朝皇帝的教训,课程本就紧张,现在加课一点也不在意料之外,非常符合自己也很卷的康熙的风格,皇子皇孙们恭敬应下,至少表情管理上还算淡定。 “朕倒要看看,这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有什么地方值得天幕如此夸奖。” 还特意配了出场音乐,连大清都没这个待遇! 【忽必烈,是少数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但是这里注意,忽必烈的推崇儒术与汉人的儒学治国不一样,不然他也不会与太子真金因为儒学起矛盾。】 【忽必烈在位期间,建立了行省制度,开创了华夏当代省制之端,影响到了至今,我们现在就是称呼的各个省。】 天幕放出了现代的国家地图,地图上各个地域标出省份地名:安徽省,湖北省,浙江省,河南省…… 第一次让古代统治者看到了现代的行政单位。 . 自己的制度被夸被继承,忽必烈心情大好,开始对照着现代的地图和省份名字来对比元朝的地图。 秦朝的君臣同样心情不错。 “这不就是大秦的郡县制?”李斯心情畅快地看了一眼支持分封制的大臣们,脊背都挺的更直了,“果然后世也不行分封,郡县或者行省,以地域分别管理。” “后世百代皆行秦法。”扶苏崇敬地看了一眼父皇,知道的越多,越发能理解父皇为何那么被后世人追崇。 “大秦,值得被后世铭记。” 扶苏默默在心里补充:秦始皇,更加值得被铭记! 【忽必烈曾延请四方文学之士,形成了一个号称“金莲川幕府”的谋臣侍从集团,这个集团中的汉族成员大部分都是名儒,但是此外还有众多出自蒙古、色目,或者有宗教身份的人士,还包括术数家、理学家群、文学群、王府僧侣群、王府宿卫群等等。】 【从中就可以看出,忽必烈的“儒”与真金的“儒”完全不同,他是百家齐放各种文化都包容的“儒”,但是真金像是有一个被儒家洗脑的扶苏,只专注儒家经典和儒家思想。】 真金:“……” 别欺负他是蒙古人,扶苏他还是知道的,秦始皇那个自杀的儿子,一点也不像秦始皇。 扶苏:“……” 很好,知道后世有多嫌弃他了,丢人。 看一眼父亲,看到了秦始皇眼里明显的嫌弃,更心虚了。 自己真是辱没父亲的威名,怎么跟他一点也不像呢! 【忽必烈劝课农桑,设立了司农司、劝农司和营田司等专管农业的机构,令人编辑《农桑辑要》颁行全国。但是忽必烈“以农桑为本”的同时,还实行了保护、发展商业的手段,所以我们能看到元朝的海外贸易更为发达。】 赵匡胤抚须一笑:“又能打仗,又重视农桑,还保护发展商业,这不是我们大宋吗?” 这蒙古皇帝,不就是学得他嘛! 【在元朝时期,还有各族商人以卓越的理财和经商能力爬上朝廷高位,帮助元朝官府实行垄断经商,赚取大笔军费投入元朝源源不断的战争之中。比如,花剌子模商人阿和马,畏兀儿商人桑哥,汉人卢世荣。】 刘彻:“哼,这不是学得朕吗?” 他也有桑弘羊、孔仅和东郭咸阳,也让地位低下的商人凭借个人能力不问出身登上高位,也是用商人垄断盐铁后赚取军费投入战争。 这忽必烈分明是学得他! 【忽必烈还推行纸币“钞”,并将之引入流通领域——这个“钞”就是我们现代“钞票”的“钞”的来源。】 【在发行“中统元宝交钞”之初,忽必烈已经懂得调剂物价,以白银作为银本位来做“钞”的金属储备,每年限制发行不超过十万锭,并且朝廷随时用银收回旧钞,给各地官府拨付白银作为钱本,所以元初的纸币价格稳定,行用七八十年也没有发生货币贬值,这一点不得不说比不懂经济的汉人皇帝要强很多。】 朱元璋:“又用纸币,又用白银,分明是学得大明!” 朱棣斜眼,连好脾气的朱标都快看不下去了。 父皇你讲点道理,元朝在大明前面。 但是转念一想就明白朱元璋为什么这么说,他就是生气,大明宝钞被贬的一文不值,没想到元朝的纸币竟然这么厉害,但是朱元璋并没有看到纸币的内层含义,只学到元朝末年乱发的纸币,以致于祸害了大明。 朱元璋是在生气。 【但是最终,忽必烈也遇到了不肖子孙,搞崩了他的银本位纸币,也遭遇了纸币贬值的危机,等到明清时期,依然有“大明宝钞”与清朝股票和国债的危机,只能说,皇帝不懂经济还不重视商人,最终只能自食恶果——论不肖子孙多败家,这一点蒙古皇帝也没有能避免。】 玄烨:“……” 谢谢,请天幕只说元朝吧,这个时候一点也不想听到清朝的什么纸币什么股票什么国债。 问就是糟心子孙太气人。 【而且忽必烈有一点与朱元璋很像,两人的梦中情皇都是唐太宗李世民哦~~~ 没想到吧,霸气的忽必烈最崇拜的不是秦始皇或者汉武帝,而是李世民,朱元璋最崇拜的同样是李世民,满清的康熙皇帝也推崇李世民,李世民可谓是后世皇帝的“白月光”了~】 今天的最大赢家,当属于李世民一人。 整个大唐与有荣焉,整个大唐朝堂几乎都能听到李世民畅快的笑声。 【蒙古人在攻打辽宋等国的行军途中,没少屠城,以致于汉人人口锐减。到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之后,发布命令禁止蒙古军队的掠夺、屠杀和其他破坏农业生产的行为。忽必烈在位期间,也是元朝政治最为清明的时代。】 【这里也得提一下元朝的国号——是“大元”,不是“元”。不是我们说大唐那样的尊称,是取自《周易》的第一卦乾卦,乾卦的解释是“大哉乾元”,忽必烈取“大哉乾元”的“大元”,我们通常说的“元”其实是简称。】 杨坚微微挑眉:??? 好怪?但是又有些不对劲。 他的“隋朝”其实源于父亲杨忠的爵位“随国公”,后面的唐朝应该是源于李渊父亲李虎的爵位“唐国公”,一个蒙古皇帝,偏偏不用姓氏也不用封地,从汉人的《周易》里取国号,没有点算计他才不信。 同为皇帝,杨坚甚至已经能猜到忽必烈为什么做此选择。 【为什么忽必烈要改蒙古汗国为“大元”?】 【这其中就包括一定的政治意义。因为蒙古汗国对汉人的屠杀,让汉人对蒙古人产生了强烈的抵抗心理,忽必烈改国号,并且从汉文化中选取国号,就代表着对汉人散发信号:我尊重你的汉文化,并且愿意任用汉人为官,大家一起愉快地共事吧!】 【且不说元末的皇帝,至少在忽必烈时候,他说到也做到了。】 真金化身为“震惊”,看着父亲,突然觉得自己对父亲的理解还是太少了。 忽必烈非常淡定,一边给自己倒酒,一边头也不抬地问道:“傻了?” 真金真的傻愣愣摇摇头。 忽必烈眼角余光扫视一眼,气不打一出来。 这傻儿子,到底是像谁,他跟他母亲都是有野心性格强势的人物,怎么生出个读书读傻了的儿子! 天幕说得没错,真金就是跟扶苏一样,被儒生教傻了! 【介绍完忽必烈的背景与生平,就是为了引出下一个政策——医学取代儒学!】 【在儒学占据统治地位的古代,哪怕宋朝帝王也重视医学,但是医学始终是位居儒学之下的。】 【但是元朝不是,元朝第一次将医学,抬高到了超越儒学的地位!将医学发展带到了黄金阶段,开创了华夏医学的新纪元!】 【元朝最大的创举,就是仿效儒学与孔庙结合的制度,在各地医学校所在地建立了三皇庙,实现了庙学合一。】 政、教、祭合一是华夏古代教育的特有现象,特别是隋唐庙学制建立以后,孔庙成为了古代教育的中心。 伴随着庙学制,成立了圣孔师颜以及从祀制度,成为了后代兴学的蓝本。 在唐朝时期,被华夏民族历来传颂的“三皇”——伏羲、神农、黄帝,也跻身进入了国家级庙祀的行列,设庙祭奠,并且在唐玄宗时期,设置了三皇五帝庙署,开始有专职官员管理。 五代十国、两宋时期,都沿袭了隋唐的庙学与儒学结合制度。 但是到了元朝,“三皇”这几位上古神君的形象,变成了医学的神邸: 元朝医者看来,伏羲教授人织网捕鱼,食用熟食,生命健康有了保障;神农尝百草,了解了百草的药性与毒性,并作《神农本草经》宣扬医疗;黄帝与岐伯探讨医理,成《黄帝内经》,又有“岐黄之术”的说法。 因此,在金末元初时,民间有医者自发兴建三皇庙,“三皇”摇身一变成为了医学行业的始祖。 如同儒家专门祭祀孔庙一样,医人专门祭祀三皇,“三皇庙学”也成为了元朝医学的代称,是元朝医学教育制度中最有特色的一个方面。 到元朝,各路要求设置医学开始,三皇庙被国家正式纳入官方规划管理范畴,忽必烈下令强调各地建立医学和三皇庙,从各路推行到了郡县,一直持续到了明初。 元朝统治者对医学的推崇,和结合三皇庙的推广,将医家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国之大事,在祭与戎!” 听到“三皇庙”第一次是与医学校合一而不是儒学,最在意礼的隋唐两宋的儒家弟子在不同时空齐齐炸开了锅。 “医学怎么能入三皇庙!” “医学不过是小道尔,怎么能入三皇庙!” “不愧是蛮夷,难怪不到百年而亡!” “三皇什么时候成为医家三皇了!” “这明明是我儒家的三皇!” 与之完全相反的,是医家弟子齐齐陷入过年一般的喜庆气氛。 “医学怎么不能入?有本事一辈子别看医生。” 儒家弟子立刻回怼:“我生病了才需要看医生,没病就根本不需要医生,凭什么让医学入三皇庙?”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468 首页 上一页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