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一时都犯愁起来。 现在带着义军围城的,是义军中一个有名的女将,诨名罗刹女,对待顽抗的士绅,手段之酷烈,令人闻风丧胆。 围城之时,她就放出话来:城中士绅之家。若有私逃者,格杀勿论。 “那么,便投降了吧?”罗家的隔房二爷说:“我看有些家底薄弱的绅士早就撑不住了,开始偷偷摸摸和义军交易了。” 义军围城之时,断了嘉兴城中的粮食。罗刹女对百姓宣称:近年时事艰难,义军乃拔生救苦而来,并不戕害芸芸百姓。所以,每日城门外,设粥济饭,接贫扶苦。 一开始,谁敢开城门去接触“反贼”? 只是,平民本来就日子难过,这下不过三天,实在饿不住,不顾守城的兵士阻拦,人流一冲,开了城门,去填肚子。 义军没有借机攻城,而是果真开始接济这些平民。 平民争抢食物,义军也不呵斥,更没有传说中面对士绅的凶神恶煞,而是维持秩序,一一讲道理。 有时候出现一些泼皮无赖,只要百姓哭诉,义军就当场将这些人插走。好几个嘉兴城中的一霸,就是因为欺凌妇孺,强抢粮食,被义军杀了。 这样,没几天下来,城里的风向就变了。 读书人、绅士、有钱有权的,一时游移不定。 平头百姓,却都松了一口气,对义军的态度明显不再害怕。 随着这种改变,义军里冒出来几个穿着古怪的读书人,开始宣扬一些大逆不道的言论;一些戏子,专门演些奇怪的剧目,比如潇湘君子的话本改编的戏。专教平民仇恨那些为了自己的名声,拒不投降,敌视义军的士绅。 渐渐地,一些家底薄弱的士绅也撑不住了。家中上下也要吃饭,存量不够。便拉下脸皮,悄悄地派了人去领粮食。 义军却严词拒绝,声称他们拔生救苦,可以接济贫民。但是粮食也是他们舍命打下的县里,老百姓辛苦种出来的,不能平白地给这些士绅。必须拿地契交换。 一亩地换多少粮食,都有定论。 地,是命根子。但是饿肚皮,对这些养尊处优的人来说,却也是不能的。何况,一亩地,也不算多。 于是,私下交易,也就令行不止了。 一步进一步,义军不断地提出要求。 如:不许府城内优渥之家虐待婢仆,如有被发现举告于义军,则这家的粮食,绝不允许交易。 如:勒令知府立即把那些作威作福的衙役管束住,绝不许再勒索百姓。否则,立即入城取了知府狗头。 这样,一日日地,嘉兴府城的风向开始不对了。反而是家里储藏着大量粮食,家大业大,不肯接触义军的土皇帝罗家,渐渐地势力孤危,成了被孤立的那一小撮。 罗二爷说:“叔父,现在嘉兴府城中,那些刁民,那些奴仆。甚至是一些士绅之家,都巴不得义军打进来!镇日斜着眼看我家!你看昨天,就有好几家姻亲上门来,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劝我们说,不要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我们倒不如干脆......” 罗老太爷摇了摇头:“别人能就这么投降,那些刁民,更是法不责众。我家却不能。我家名誉响一方,代代忠贤,好些出息的子弟,在京城做官。我等一旦投降,到时候,如果义军落败,不但我们倒霉,那些子弟也肯定跟着受牵连。而且圣人心里,必得记我们一笔。”他坐在中间,环视一周,又长叹: “唉。只是我家家大业大,上下百来口人,虽然世代忠君,却也不能平白葬送家里人的性命。” 有几个聪明人脸上一下子变色了。 罗老太爷笑了笑:“不必害怕,只是总得有人给圣人看看,我家是何等忠贞的。到时候,无论哪方胜了,我们都还是嘉兴罗家。” 罗三爷失声:“爹,你的意思是......” 罗老太爷拄着拐杖站了起来,冷冷地说:“老二,你带着三房、五房和一部分族人去投降义军。” 顿了顿,他说:“抬着着我的棺材去。” “剩下的人,在老七抬着棺材去后,趁义军被吸引了注意力,由老大带头,悄悄地从地道走。至于那些没有用的丫头、小妾,女人,甚至是一些没出息的儿女,带了也是累赘,就听天由命,随便他们。你们需得狠狠心。” 在场众人一时都站了起来,喊族长的喊族长,喊叔父的喊叔父,喊爹的喊爹,眼泪抹成一片。 “爹,你可真是狠心啊。连自己的老命都能舍掉。”一片混乱中,一个女人的声音幽幽地响起,回荡。 一直在一边一声不吭的罗家老大登时蹭地往那看过去,好像见了鬼。 罗老太爷觉得这个声音耳熟,一时又想不起来,皱眉看向祠堂深处帘幕后:“谁?出来!” 这年月的祠堂,一般是不许女人进的。女人一辈子除了嫁人的那天登记族谱外,一旦进入祠堂,就要遭到极其严厉的惩处。 而罗家更是出了名的家规森严,家族中的女眷如果不想遭遇沉塘、活埋的待遇,绝不敢踏入祠堂的。 何况......那个方向是...... 女人笑了起来,掀开帘幕,自黑洞洞的阶梯走上来,绿幽幽的长明灯映衬着她清瘦的面容,一时像从地府里爬出来的千年幽鬼。 “爹,你果然是老了。怎么不记得我了? 她又望向大郎:“夫君,你也不记得我了吗?” 罗大郎脸色骤变。 罗老太爷认出了这个女人,这是他们家的弃妇:“大儿媳?不,李氏。你在这里做什么......”他刚想疾言厉色,忽地想起什么,猛地往后退了一步,差点跌跤。 李氏文雅温柔地望向在场的罗家的男人们,她说:“我来做什么?爹,夫君,替我向婆婆问好。我在别院,实在寂寞。所以认识了一位朋友。想介绍给你们认识。” 从她身后的地道里,走上来了一个人。一个瘦小的女人。 瘦小的女人望向在场的人,笑了笑,眉眼漠然:“久闻罗老太爷大名,我也姓罗,和诸位是本家。” “当然,”瘦小的女人停了停,说:“我原名叫做二妹,大名为首领所取,唤作罗鸿飞。罗刹女只是我的外号。”
第59章 罗刹女(二) 七月末, 嘉兴府城,罗家扶老携幼,带着城中众绅士, 跟随嘉兴知府,洞开城门, 在义军帐前痛哭流涕, 诉说自己往日受王朝盘剥之苦, 跪求义军入城“拔生救苦”。 罗刹女欣然受之。 至此,嘉兴一府七县, 均沦于“短发鬼”之手。 “呼啦”一声, 绣楼顶上闺房的门被拉开了。 尖叫声响起, 小姐和丫鬟抱在一起,缩在角落瑟瑟发抖。 但, 门口, 她们看到的不是手拿刀剑、留着短发的凶恶大汉。 柔弱的小姐怔怔地叫了出来:“......嫂嫂?” 李氏穿着一身素净的长裙, 昔日温柔文雅的李氏,如今神情冷漠,忽地把手里的锁和钥匙,掷到了昔日的小姑子跟前。 她说:“你走吧。从今天起, 走出绣楼。你自由了。” 小姐被吓了一跳,才想起来, 眼前这个人, 是丫鬟口中出卖了整个罗家的女人。何况, 她早就被大哥休弃,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嫂嫂。 看小姐还是愣愣的, 丫鬟一副鹌鹑的样子,李氏又重复了一遍:“走吧, 从此后,你自由了。”说完,似乎耗尽耐心,转身下了楼梯。 小姐终于反应了过来,她有些迷惘地把钥匙摸索到手里。问丫鬟:“翠儿,‘自由’是什么?” 丫鬟惊魂未定,摇摇头,把小姐扶了起来。 她们走到闺房的窗口,从绣楼往外看: 夏日的阳光灿烂,草木依旧熠熠生辉。原来由族里寡妇把守着的院子,早就空无一人。安静极了。 再往外面眺望,她的父亲、叔伯、兄长居住的外院。前晚家里响起过一阵阵地喊声、叫声、刀兵声,今天,往日里沉默着来来往往的下人们,也不见踪迹。 这个世界怎么了?小姐捏着绣楼的钥匙,露出了迷惘茫然的惶恐之色。 极静中,从风里,远远传来一些隐隐绰绰的声音—— 丫鬟翠儿还在不住地张望,小姐回过神来,忽地说:“你安静一下,听!” ——那似乎是歌声、锣鼓声、鞭炮声。 锣鼓响,鞭炮放。 嘉兴城中似乎喜洋洋。 义军入城,这些衣衫比平常的大头兵还要显得破烂,剃着短发的兵士,一如他们在城外时所许诺的那样子:秋毫无犯。 平民百姓终于彻底安了心,在街边围观起他们进城的样子——义军的大部分还是驻扎在城外,首先进城的,是他们的先头部队和将领。 士绅们在两边的酒楼上、茶馆里看着这一幕,有些见识老道的,却皱起了眉毛: 秋毫无犯,纪律严明。这哪里像是从前那些蜂拥而起,进城只想抢金银珠宝的流寇?分明所图甚大! 人们打量着这些把嘉兴府城包围了半个月多的队伍。 惊奇地发现,这支队伍里,甚至还有为数不少,头发仅仅比男兵稍长的女兵。 虽然,都只是些膀大腰圆,样貌粗陋,一看就是做惯了农活的女人。不过,这也足够人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何况,领头的那个,这支义军的将领里头,头一个就是“罗刹女”。诨名如此可怖,生的却不过是个寻常女人模样,并没有什么传说中的青面獠牙,血盆大口。倒是瘦瘦小小,留着到耳朵的短发,姑子似的,长着瓜子脸,乍一看,有几分姿色。 随后的队伍,都是义军中的重要人物,其中也有个女人。她则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这个女人做文士打扮,倒是留着长发,生的肌肤白皙,可怜可爱,笑模笑样。只是也提着剑。 呸!霉气!有些替义军维持秩序的衙役这么想,就是这么几个女人,把我们逼到了这种地步? 输给女人带头的一群穷鬼,真是晦气! 显然,不止是他一个人这么想。 “人生自古谁无死——”一个穿着儒生打扮,像读书人的猛地从人群里冲到了大街上,拿着一柄剑,冲向义军的领头人们。 进城的义军,没有一个人骑马的,包括将领,也都是和士兵一齐,两条腿走路。 看到突然冲出来一个行刺的人,罗刹女身边的将领一下子做出了反应,刹那擒住了那个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看起来的确是个书生。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0 首页 上一页 55 56 57 58 59 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