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贬到江州,也不得不说"江州司马青衫湿"。 【1086年,苏轼五十岁了,在黄州住了好几年了。 神宗以雷霆手段搞变法,苏轼这种保守派怎么也出不了头。他以为自己的一生再也没有希望,结果好消息来了,神宗驾崩! 当时的宋哲宗只有十岁,大宋以孝治国,所以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换句话说,这个时期,真正的皇帝是高太后。 高太后并不支持变法,重用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 而且高太后是苏轼的铁杆粉丝。 高太后:必须得给偶像升官加薪! 在高太后和司马光的提携下,苏轼短短几个月,从一个芝麻小官,升成正三品的大员。 苏轼媳妇熬成婆,好日子来了。 可是,苏小刀还是坚持“一心为民、实事求是”的方针。 曾经王安石得意的时候,苏小刀觉得:"变法搞这么快,劳民伤财,是不是有那个大病?" 所以成功得罪了王安石。 现在司马光得意了,司马光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决定"去王安石化"。比如王安石推行了差役法,司马光决定废除。 可苏轼深耕民间,觉得差役法挺利国利民,所以不应该废除。觉得司马光跟王安石没有区别,也走向了极端。 明代有笔记说,有一天,苏轼和司马光讨论工作的时候,两人出现了分歧。 苏轼就说:“司马光啊,你知道鳖厮踢吗?” 司马光第一次听的时候还没听明白:“王八还会打架吗?这么神奇啊。” 苏轼就说:“这有什么可神奇的?你现在这副模样不就是真实写照吗?” 鳖这种生物胆小谨慎,碰到对手之后只会不顾一切往泥巴里面钻,所有的腿都在乱蹬。 苏轼就是在说,司马光胡乱打压变法派,像个乱蹬腿的老王八。 苏轼说得口干舌燥,可是司马光就是铁了心要废除。苏轼于是回家大骂:“司马牛!司马牛!司马光就是头倔牛!” 以一己之力,得罪两大宰相,直接把路走窄了。】 天幕下,无数人没忍住,笑出了声。 本来是场残酷的政治斗.争,结果有苏轼这个真性情的人插在里面,画风都有点突变了。 他们都没听说过这生僻词语呢。果然是文化人,骂人就是有水平。 原本那些就喜欢苏轼的人更加喜欢了,苏轼这样不随波逐流、攀炎附势的人太少了! 李商隐哑口无言:"我也算深陷党派之争,可是我也只得罪了一派人啊。苏轼这不是瞎闹吗?白白葬送自己的前途。” 他因为娶妻,得罪了牛党,被划分到了李党的范畴。他觉得自己够惨了,没想到苏轼比自己更惨,直接得罪了两派人。 妻子却很喜欢苏轼这种性格,直言不讳道:“苏轼和你不一样,他比你聪明,他是大智若愚,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所以才会得罪两派人。" 潜台词就是,李商隐不够聪明。 李商隐:“……” 天幕下,司马光:“……” 他硬生生捏断了手里的笔,手腕上青筋直跳:"骂我是个老王八?呵呵。" 目前宋神宗没有驾崩,苏轼没有被召回京城。 司马光看完赤壁赋之后,不免对苏轼升起了爱才之心,想把他抓回来好好调.教。 他原本觉得,假以时日,苏轼这个大才子能成为守旧党的一派大员啊! 现在他恨不得穿越回去,打死那个下结论的自己。 他再也不想把苏轼这玩意召回京城了,气死人了! 他是个正经人,向来严肃,不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但是现在,他却感觉到暗爽。司马光是他一身的政.敌,恩怨太多了。 想不到啊,那司马老贼还有今天! 他突然觉得苏轼那张嘴也没那么贱。只要他嘲讽司马光,他们就是好朋友! 他笑过之后,心中忧虑,在纸上记下天幕说的时间。聪明如他,早就搞明白了这种新的纪年法,觉得非常简洁有用。 算算时间,宋神宗好像也没几年寿命了,人死政消,残酷如斯。 宋神宗一死,这大宋还能继续变法吗? 他发愁之余,像是想到什么,心中苦涩,有什么可担心宋神宗的寿命。 宋神宗现在没死,可是早就被一张流民图给吓坏了,变法的心思动摇了。自己的宰相职位已经被罢免,新法岌岌可危。 这大宋到底不像大秦,没有商鞅变法时的土壤啊! 他王安石死后,想必也会成为人们茶余饭资的大笑话吧! 朝堂内的宋神宗心神忧虑,神色动容。 他年轻的时候,压下所有反对声音,以雷霆之势推行王安石变法。可新法弊端重重,百姓流离失所。 那张《流民图》画面惨不忍睹,至今历历在目,没有办法忘却。让他日不能寐,辗转反侧,彻夜不眠。 他每时每刻都能听见大臣们反对变法的声音。不光如此,慈圣和宣仁两位太后都向哭诉"王安石乱天下”。 面对这么大的压力,他不得不罢免了王安石。 宋神宗闭上眼睛,心里百感交集:"朕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谥号居然是神,变法到底对不对呢?" 民无能名曰神,亿万百姓没有办法用言语来形容皇帝,就用这个谥号。可以理解为他的功绩太大了,百姓都讲不出来他到底有多好,勉强算是个好谥号。 可宋神宗总觉得哪里不对。好的谥号那么多,为什么偏偏用这个新奇的谥号呢?礼官好像在耍滑头,不想对自己作出评价。 就像他现在分不清王安石变法是好是坏一样。 皇后其实也不支持王安石变法,可是现在却动摇了:“陛下,不变的话,大宋国库空虚,万一还会发生靖康耻怎么办?” 如果选择不继续变法,重回历史老路,北宋恐怕会灭亡。摆在大宋面前的好像只有一条路,继续变法。 宋神宗望着天幕,思考很久之后说道:“先把苏轼召回来,朕再和大臣好好商量吧!” 肯定得变法,但到底怎么变,是门大学问,还得继续商议。不能和之前那样一意孤行了。 宋神宗看到现在,深深感觉到了苏轼的特别。 苏轼并不参与党派争斗,能骂王安石操之过急,也能骂司马光冥顽不灵。他是真正下过民间的人,提出的建议是为了百姓考虑。 他都有点后悔了,或许就不该贬谪苏轼,有这样一个人在身边,他就能听到百姓的声音,及时为新法查漏补缺。 他要感谢天幕给他送来了一个孤臣啊!
第54章 程颐:牝鸡司晨! 北宋文人程颐望着天幕,面色很不好。 或者说,从天幕出现在大宋,他的面色就没好过。天幕透露出来未来的信息当然是好事,或许能帮北宋避免灭亡的命运,他对此是高兴的。 可是他并不喜欢古青青。 他攥着书籍,骨节凸显,心中不高兴:"未来的世界也太过荒唐,先不说没有君主,就连女子也可以如此抛头露面吗?” “这天幕背后的神仙也很不知所谓,那么多好男儿不选,偏偏要选一个女子来给皇上说未来的事情,简直荒谬。” 在他眼里,合格的女人就该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相夫教子。结果古青青这个女人跑来说书,还经常说笑话,一看就不是个正经人。 未来的世界他管不着,他很担心大宋的女人看了古青青之后,学坏了! 当然,这些话他不敢直接说出来,只敢在心里说。担心触怒了天幕背后的神仙,导致遭受天罚。 更重要的是,他还很讨厌苏轼这个口无遮拄的人,认为他一点也没礼貌。 他腹诽道: “果然是一个女子,排出的榜单一点也不可信,唐宋两朝比苏轼厉害的人可多了,换成是我,我都不会让他排进前十。” “没想到陛下居然快驾崩了,苏轼这竖子居然还能被高太后赏识……苏轼怎么老是被女流之辈看重?” 他心里贬低苏轼,其实也隐含着一点艳羡和期待。这个视频播放之后,苏轼肯定会比之前还要风光。他也是个知识渊博的文人,和哥哥一起编著书籍。 他和哥哥在未来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他心里把握挺大的,他发展了孔圣人的学说,桃李满天下,不敢说自己能比得上孔圣人,但应该能和董仲舒做比较吧? 他满怀期待地望着天幕,渴望听到自己的片段。 好消息是,很快就听到了。 坏消息是,很难听。 天幕继续播放:【司马光被苏轼嘲讽了,当然不会高兴,可惜他也没有办法。 宋哲宗年纪太小了,祖母高太后,也就是高滔滔才是实际意义上的皇帝。 她铁了心想保的人,谁搞也不行。 高太后重用苏轼兄弟二人也有原因,这对兄弟为人比较正直、两袖清风, 不怎么结党营私。 高太后希望用这对兄弟来平衡朝堂的斗争。 苏轼这一生不仅有“弟弟,捞捞”,还有“太后,捞捞。” 苏轼背靠大树好乘凉,嘴欠的毛病那是从来没改过。 程颐,就是搞程朱理学的文人。他跟苏轼是同龄人,还先后进京赶考,在各自的领域闯荡,都闯出了一片天。 如今,他们在朝堂上当同事。 苏轼并不喜欢他,觉得他太古板了。】 与此同时,天幕出现新的画面。 苏轼从黄州回来没多久,司马光就去世了,算下来砸缸的司马光当了八个月的宰相就嗝屁了,宰相府于是开始办葬礼。 巧的是那一天,宋哲宗正在把宋神宗的灵位送入太庙。事情办完之后,文武百官都急着去宰相家里吊唁。 程颐的演员不知道是不是想抱皇上大腿,于是拦着那群人不让他们去:“论语里面说过,哭过之后就不能歌唱了。我们刚刚给神宗办了吉祥的典礼,怎么可以又去参加葬礼呢? 庆典和丧事不能一起办。所以别去司马家了!" 苏轼的演员很真性情,他不喜欢司马光办事极端,但这只是就事论事,他还是很尊重司马光的。 司马光这一辈子都在为大宋操劳,他活着当宰相的时候,程颐多热情啊。现在人刚死,程颐就冷着脸划清界限了。 人走茶凉,未免太过小人作态了! 司马光曾经还举荐程颐当皇帝老师呢,要是没有司马光,他还不知道在哪个地方抠脚。 他嘴上说着孔圣人的话,一点也不干人事儿。 苏轼于是发动了嘲讽技能:“这又不是孔子制定的礼仪,这是那个乡下人叔孙通干的好事,浑身污垢,和泥里爬出来的一样。" 叔孙通是秦汉时期的儒学家。苏轼这么说,就是在含沙射影地朝讽程颐像个老学究一样食古不化。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53 首页 上一页 79 80 81 82 83 8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