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此种默契下,交流是不得已的手段,一般意味着无法自我解答的疑问、难以解决的危险、越线后的提醒。 最近渐渐多出来一些时事评论以及正常的提醒。 至于在评论过程中出现的难以令人接受的评价,这是在指“学习不会让人变得聪明”还是“暴力可以取得知识”,这种客观事实的表述并不存在让双方无法接受的可能性。 事实会造成痛苦,这是正常的。 他们不会为被对方指出的事实而感到不愉快,这也是真的。 为了表示严谨,他们限定了范围。 综上所述,他们这次沙漠之行到现在除了这几句话,基本上没有更多的交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以节省说话时所用的水分,也可以专心致志的赶路,提前抵达目的地进入休息阶段。 还有就是,看天色,离艾尔海森的下班时间并不遥远,风沙止息一片安宁的沙漠里太阳仍旧在炙烤着旅人,有什么事可以下班之后交流。 所有的事情应当在上班时间解决。 包括且不限于搭建帐篷、制作食物。 在升起的火堆里,沙漠的夜晚来临,凉意同夜晚一起降临,白日里滚烫的沙子成了沙漠里生物保存水汽的一种手段。 沙漠上没有黑色的沙暴,天空之上是明澈的星子,天空之下是升起的一堆火光,和围着火的两个人。 空旷,渺小。 白日所见之景成了黑色的影子,倒是能看见远方也有一点火光,来自沙漠里的镀金旅团。 这种光线条件并不适宜阅读书籍,会损害视力,知识可以随时随地取用,不会溜走,而保存足够的体力和充足的睡眠,是抵御白日的热度的有效手段。 夜晚的食物是菌菇汤,以及没有汤汤水水的炖肉。 两个人的心情都可以称得上平静。 这种两个人相处的事,他们经历得不少。
第88章 清心和艾尔海森最初的合作是因为课题,关于两个人之间会不会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会出现过度的分享欲的课题的。 非常奇怪的一个课题。 但考虑到这只是一个导师费尽心思,让自己的学生可以停留在须弥不会因为游学和各种意外而选出来的一个课题,便也不那么奇怪了。 做天才的导师并不是一种容易的事,尤其是对于一个道德感过强的导师来说,每一次都想丢下自己的逆徒,然而转头就想起这毕竟是自己的弟子,真要就这么不管了,他良心实在是过不去。 清心那段时间是游学回来不是性命垂危就是状态极其差劲,一副生命被过度消耗,人快承受不住自己求知欲的样子。 导师那段时间捞人捞到每天做梦都梦到他速度慢了一步,自己的学生就在沙漠在雪山在稻妻……在任何一个他忽视的地方为了研究而死去了。 他实在没办法了,就整出来这个课题。 对时间有最低限度要求,涉及人际关系,又是来自导师的任务。 导师不相信这个论文能让自己的学生在人际关系上会有任何态度的改变,甚至都没要求这个课题必须有一个结局,他的目的是让清心停留在须弥一会,而不是强迫对方浪费自己的时间研究她最不想见到的人际关系。 “你需要休息一会,一直奔波会过度消耗你的学术生命。” 又觉得这语气不太严厉,直接换了个说法,“我不管你这段时间怎么研究我交给你的课题,用什么方法,你必须要在须弥。” 这句话没什么必要。 只要手里存在一个课题,清心就会交出相关答卷,无论最后是没写还是没写完。 如导师所想,这个课题上清心是不存在效率的。人际关系的构建需要时间,寻找配合的目标也需要时间,而且还需要分出心思去验证研究对象是否具有的是限定对象的分享欲还是单纯的客套和热情。 ……… 清心列出了研究目标需要具备的条件,将寻找研究目标需要时间这句话划去,其他分辨条件随后也被划去。 毕竟条件列出来,清心便知道研究目标具体的样子了,是知论派的学者艾尔海森。 理性,人群之中的旁观者,不会在自己不高兴的时候为了纯粹的客套而保持着与陌生人的社交联系。从他身上可以很直白的得到时间带来的结论。 至于是否需要先与研究目标构建相关社交联系然后再提出要求,清心从未考虑过这种问题。 她只是找到了艾尔海森,询问他如果想要将他当做研究目标,需要交换什么级别的知识,更进一步的配合研究又需要什么知识来进行交换。 她这里可以提供魔神相关知识以及古文拓印资料。 艾尔海森当天在教令院智慧宫阅读书籍,作为没有从须弥教令院毕业的知论派学者,他在人群中气质独特,辨识度极高。 他用自己森绿色,有红色菱形的眼瞳不带情绪的看了一眼清心。 “这是我的阅读时间。” 清心当天也在智慧宫看书看了一天,这件事情具有等待的价值,故而她借着等待的时间开始复习所阅读过的通识书籍。 须弥教令院对知识的流通渠道有严格的管控,智慧宫里的一些书籍便需要高级学者才能借阅。 清心可以阅读普通学者无法借阅的书籍,但她那天从头至尾看的都是通识书籍。 原因? 知识是为了回答疑问,对于那些需要权限才能进行查阅的知识,清心倾向于自己先得到相关认知再进行阅读。但通识书籍,介绍的一般是提瓦特的常识,是普遍认知。倘若这些常见之事的释义已然出现错误,那么靠这些基础理论堆叠的学术高塔便失去了阅读的价值。 她在看智慧宫高等权限知识放在外面的钥匙和目录。 “我需要贤者权限才能查阅的知识。” 阅读时间结束后,艾尔海森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需要课题进展。” 清心合上读完最后一句的书籍,亦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他们都没有毕业,是依照教令院对学者的划分里处于权限底层的人,但又有超出常理的一面,各自对知识的需求不同。提出各自的条件,是求同存异达成合作的第一步。 合作存在的必要性在于双方都可以接受并且满足对方当前需求,并且都觉得对方的要求处于自己的心理预期。 这个意思是,有一方觉得勉强,就不具备合作的必要性,不情不愿的达成合作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而在初次合作里,他们都认知了一个事实,他们的关系中,知识会是恒久流通的货币。 在课题研究期间,清心和艾尔海森会进行知识的交换,对某一通识的理解,或者是进行安静的阅读。 智慧宫里不会只有他们两个学者,他们的研究时光也不会放在智慧宫。那里一般安放的是艾尔海森的阅读时间,而非配合研究时间。 作为课题的发起者,清心用导师划给她的课题研究经费构造了两个研究时需要相处的空间、书籍资料,以及基本生存资源。 这是必要的。 双方对两个人的相处时间都有同一概念:是两人在同一个空间里相处,为了排除其他干扰项,也为了安静,同一空间里一般不会有第三人存在。 但那段时间里,他们并没有发展出任何向对方分享琐事的分享欲,只发展出了……想要精确形容,便是分享对知识的疑问,从对方口中得到一个需要验证的答案。 既不会因为外面的天气好,所以升起想要告诉对方的心情,也没有一个瞬间会想起对方的存在想要向对方倾诉什么。 彼此从阅读中看向对方,能得到的是对方对当前知识的理解,平静客观的陈述句,其后也不会附加一句“你认为呢”。 课题之中他们只与彼此相处,课题之外生活方式没有被对方影响分毫。 最大的改变不过是一天被课题分成了正常生活的白日,和研究课题的夜晚。 如果在夜晚相处时他们之间诞生过争吵,这也可以成为分享欲的一种体现。无论是有关知识的争论,还是对彼此性格的难以忍受,本质上都可以称作认知与情绪的分享。 然而,在相处之中并不觉得对方的性格会如何难以忍受,与独处时得到的感受相差无几,对方存在感只体现在疑惑时必有回应上。 有关知识的争论,依然没有。 对知识的错误认知不会因为在争执中获胜就能由错误变为正确,这只会浪费验证时间。 最重要的是,没有谁应该浪费时间为对方的错误买单。 所以这个课题最后是客观描述了她与艾尔海森实验的全过程,结论是“仅就作者与艾尔海森的相处而言,除了对知识永恒的疑问,相处时间的增加并不能出现过度的分享欲。” “该结论只适用于本论文实验过程,不具有普适性,且不具有预见性,无法应用于实验截止日期后。” “此结论已交与研究目标艾尔海森确认,他对此结论无异议。” 导师当时:“我以为你会去找赞迪克。” “赞迪克并不具有成为研究目标的基本条件。” 课题要求的是两个人,但赞迪克偶尔会让他们两个人变成他们三个人,与课题要求不符。 是自这个课题结束后,他们之间便建立了合作关系。 “一个只需要摆条件而不需要任何维持关系的手段的合作者”。 持续到现在,他们的合作关系便极为牢固。 牢固到艾尔海森没有问她手里赤王的遗泽是什么,也没问她为什么要钓赛诺出来。 一段合作关系中,他会得到应有的报酬,出几分力便会得几分回报。 何况这两件事,他靠自己的推论也可以得到答案。 能够互相理解的事情,便不需要多费口舌。 就像现在,沙漠里只有火光并不适宜阅读书籍,他们也知道各自有可以安然进行阅读的手段,但他们两个没有谁拿出来。 只是找了个舒适的坐姿,尝试观星。 沙漠里这样的天气适合观星,绘制星图不适合昏暗的火光,但可以借着火光温习明论派的相关知识。 晚间的放松活动。 夜间的星星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也能指引着提瓦特人的命运,尝试着将其对应是一件有挑战性的事。 清心看艾尔海森的命运。 艾尔海森看清心的命运。 两人都不是占星术士,只是平静的按照明论派的知识进行操作,也许真能看到对方的命运,也许不能。 任何学派的知识都有其深奥晦涩之处。 但人类白日里看见大地,晚上便会想着抬头看一看星光。 只是—— 清心看了一眼艾尔海森:“你会升职加薪。”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64 首页 上一页 75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