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据说是王安石被贬之后所作,期待再度拜相,继续他的变法事业。《花影》据说是苏轼不满王安石才刚被贬没多久又当丞相了,作诗讽刺。 风水轮流转,写诗怼人的王安石也被人给写诗怼了,关键怼他的人在诗词造诣上同样不俗。】 杜牧默默地想着,等评论区开放了,他亲自下场收拾。 就用诗文来辩! 他已过不惑之年,不知王安石年龄几何,应该不算是以大欺小吧? 元丰七年,也就是公元1084年,已经是哥俩好的王安石和苏轼两人对视一眼,十分尴尬。 【元丰八年,也就是公元1085年,宋神宗赵顼驾崩,年幼的宋哲宗即位。宋神宗赵顼的亲妈高太后荣升太皇太后,临朝听政。 高太后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儿子成年了管不了,在成为了太皇太后之后,趁孙子年幼,便照着自己的想法来,全面废除新法。 打压新党,自然就要提拔旧党,于是在神宗朝遭受贬谪的苏轼就被记起来了,将人召回朝廷中枢。 苏轼那是以坐火箭的速度高升,差一点就成了保守派的领军人物。】 知道自己死期的宋神宗赵顼加入了勤练五禽戏的队伍,之前从神医盘点中得到的养生汤也得备着。 不求长生不老,至少,他不能让白发人送黑发人。 那他心心念念的变法就全完了。 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任用武将种谔灭亡西夏,就能用战事堵住反对变法的人的嘴,证明给世人看,变法是可行的。 他面对母亲的时候也能少点压力。 【保守派想起苏轼之前的丰功伟绩,怼王安石十分的卖力,那是对苏轼寄予了厚望,想让苏轼当领军人物,结果苏轼让他们失望了。 回到朝廷中枢的苏轼已经不是之前和王安石对着干的苏轼了,对保守派全面废除新法的做法很不赞同,觉得有些新法还是不错的,可以保留。 苏轼这个态度,在新旧两党两边都不受待见。苏轼在中央不受同僚们的待见,自请外任。】 【有一点作者菌很不理解,高太皇太后和苏轼说,苏轼能够高升是因为神宗皇帝对苏轼十分的欣赏。 欣赏到把苏轼贬到黄州不闻不问?这种欣赏还真是特别。】 宋神宗赵顼想着是时候赦免苏轼了,不说把人调到京师,至少应该让人离开贬谪之地。 太皇太后高滔滔吐槽:“这有什么不理解的,赵顼欣赏苏轼的才华,但是不认同苏轼的政治观点,自然是遗憾不能重用苏轼。”她就不同了,十分看好和王安石等新党作对的苏轼。 重用苏轼,弥补赵顼的遗憾。 说到底,她也是通过赵顼才知道苏轼有才,关键苏轼还是旧党的官员,这才对苏轼加以重用。 所以说苏轼最该感谢的人是赵顼。 【苏轼自请外任可比被贬时风光多了,在杭州任职时,朝廷并没有亏待他,对他的慰劳十分的优厚。 苏轼在杭州更是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 天幕上出现了杭州西湖著名的景点——苏堤。 众人看到苏堤绿柳荫荫的景色十分的赞美,想要身临其境去游玩一番。 【杭州出现旱灾,闹饥荒和瘟疫。苏轼请求朝廷赈灾,用米粮救济饥民,又自掏腰包建立方舱医院,请医生给病人治病。 这个自掏腰包直接掏了五十两黄金,颠覆了我们对苏轼很穷的认知。 苏轼在杭州兴修水利,解决民生问题;建造长堤,方便人们通行。当地人对苏轼十分的爱戴,为苏轼建造生祠。】 【之后苏轼碾转各地做知州,解决了当地的水患、匪患、漕运等问题。】 秦始皇嬴政点头:这苏轼确实是位能臣。 天幕之前盘点的曹植和陶渊明都不适合当官,李白和杜甫时运不济,摊上了一个登上败家皇帝榜的皇帝。此番终于见到了一个能够做出政绩的诗人。 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想到了到处都有百姓自发建造生祠的狄仁杰,想着宋朝的皇帝确实不会用人。 【苏轼在官场仕途上的好日子,大概就是高太皇太后在世的时候。 可以说高太皇太后是苏轼的伯乐。 高太皇太后名叫高滔滔,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执政七八年,政治清明,有“女中尧舜”之称。 高滔滔一死,宋哲宗就恢复新法,贬谪旧党的官员。 被当作旧党官员的苏轼好日子到头了,很快就又被贬了,而且被贬的比之前更偏。 这回王安石爱莫能助。】 【自古以来搞变法的就没有好下场,相比其他人来说,王安石的下场算是好的了,据说只是被气死了而已。 早在公元1086年,王安石病逝,自然是帮不了苏轼了。 宋朝是宣称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杀士大夫。虽然这并不是金科玉律,但苏轼和王安石多多少少是从中获益的,不然下场会更惨。】 秦始皇嬴政想到了商鞅,相比之下王安石确实是得了善终。 得知自己死期的王安石想着该好好养生了,虽然天幕说哲宗皇帝上位后会恢复新法,但他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 一向支持他的神宗皇帝都对新法不是很支持了,还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任皇帝身上? 变法的本意是富国强兵,争强国力,改善百姓的生活,结果却是事与愿违,反倒成了掌权者的游戏。 一会儿恢复一会儿废除的,闹着玩呢? 【宋哲宗赵煦刚一亲政,就把苏轼贬到了惠州,在当时是不毛之地,古代罪犯流放的地方。 惠州或许不够熟悉,换个说法,流放岭南。】 宋神宗赵顼震惊了,“乌台诗案”的时候,他都没舍得把苏轼贬到岭南,赵煦是怎么回事? 高太后:“……?” 天幕盘点宋徽宗、宋钦宗、宋高宗的时候,对宋哲宗赵煦的评价还算可以,她以为可以对这个孙子放心,赵煦是怎么回事? 这怎么能让她放心? 她怎么都想不到赵煦小小年纪,竟然生了一身反骨。 父子俩还真是一脉相承。 高太后阴阳怪气地道:“皇帝啊,你生了个好儿子。” 赵顼觉得母亲这话说的对,他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虽然在变法这事上和他观念一致,但是动了他都舍不得动的人,是该好好管教了。 岭南那种地方,这是要苏轼死在那啊。 【在当时,惠州是一个落后的地方。苏轼的到来,改善了当地的民生。 由于是被贬,且是有名无实的闲官,没有自请外放时那么风光有实权能够得到朝廷的慰劳,所处的岭南又是各方面都落后的地方,要花钱的地方可多了。 苏轼心系百姓,大概就是这个时候变穷的。】 【南边的岭南,北边的宁古塔是十分出名的流放之地,那里远离中央,环境恶劣,甚至前往的路上都十分艰险。 死在半路的,死在流放之地的罪犯可太多了。 如果说被贬黄州是因为“乌台诗案”,那被贬惠州就真是无妄之灾,单纯因为是旧党的官员,就这么被贬了。 换个心性不够豁达的,逃不过郁郁而终的结局。】 天幕上出现了苏轼的《惠州一绝》全诗。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杨贵妃想吃荔枝,要等快递送达。苏轼直接就在荔枝的产地,想吃多少吃多少,方便快捷。 这么一想,岭南也挺好的。 苏轼豁达的心性使得他再次被贬,而且被贬的更远了。】 天幕上出现了大海。 【或许是有人看不惯苏轼在岭南也能过得这么惬意,宋哲宗先是断了苏轼升迁的可能,将人贬到惠州还不过瘾,接着把苏轼贬到了更偏远的儋州,也就是海南岛。 苏轼在海南岛开办学堂,给朝廷培育人才,直接提升了当地学子的录取率。】 天幕上出现了苏轼的《自题金山画像》全诗。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身处百越之地的李斯感叹苏轼真乃我辈楷模。 或许他可以学苏轼开办学堂。 将来他的学生能为朝廷所用,也算不辜负始皇帝的不杀之恩。 【本期视频盘点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视频再见,敬请期待哟。】 天幕上又出现了供人点赞、关注、投币的粉红色图标。 众人纷纷点赞、关注、投币。
第111章 这天下午,天幕久违地给大家带来了惊喜。和往常一样的时间,天幕异像再度出现。 “您关注的作者更新啦!”午后时分,已经关注作者的人都收到了这样一个提示。紧接着,天幕开启了它的推送:《六大女将系列》。 在下午的盘点中,众人更为期待的是名将的盘点,以及不属于任何系列的小惊喜。 众人纷纷猜测这次上榜的会是谁? 【哈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小苏打。视频开始前先感谢各位观众,上期视频点赞和投币都超出了预期,作者菌非常开心。 这期视频,我们接着盘点历史上名载史册的女将。】 “名载史册?”众人听了直摇头,纵观历史,能够名载史册的女将大概凑不出六个,能有个姓氏就不错了。 【上期盘点女将的视频盘点了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这期视频要盘点的是一位少年英雄。 她叫荀灌,是曹操外孙兼荀彧孙子的曾孙女。 曹操是同时出现在历史课本和语文课文的牛人,大家都知道。而荀彧,不看三国的人知道他的方式嘛…… 对,就是那位因为名字出圈,大名“狗货”,小字文若,名字好听程度和扶苏有的一拼,身上香喷喷的荀文若。】 秦始皇嬴政免不了得意:那可不,扶苏是他长子,也是他寄予厚望的孩子。之后的孩子,取名就随意多了。 在路边歇息看天幕盘点的张良说道:“赵荷华,你怎么想的?” 扶苏:“……先生勿怪,我怕说出真名你直接就闭门谢客。”秦国要丧失张良这样的贤才了。 张良点头:“那倒是。” 若不是知晓自己未来会背叛韩国,他根本不会和扶苏前往咸阳。毁他信念的人是他自己啊,那没事了。 大汉丞相曹操憋笑憋的有点辛苦。 荀·狗货·彧:“……”再次被天幕这样提到了,他要不改个名? 荀攸松了口气,想着还好他名字没什么特别的,逃过一劫,不像文若以这种方式出名。自从坐过牢之后,他就变得低调寡言了,可不想再出名了。 【史书上有关荀灌的记载很少。 西晋建兴三年,也就是公元315年,以杜曾为首的敌军围攻荀灌父亲荀崧镇守的宛城,由于兵力悬殊,荀崧守城日久,城中几乎断粮,便想着派人突围出去向平南将军石览求援,但是无人可派。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1 首页 上一页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