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言情小说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BG同人

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

时间:2024-10-21 20:10:19  状态:完结  作者:南林烟

  今天这是受大委屈了啊!

  李渊也有点慌,忙忙地脱鞋入内连声询问。

  李世民本来慢慢都要收声了,这回好了,抬眼看见父亲,心头的委屈更是盛不下要溢出来了,偏还不好说“阿耶你偏心不立我做太子”,越发难过,尤其想到那是母亲没了之后,没有母亲护着自己后的事情了,母亲还有五年就要病亡了。他吸了吸鼻子,搂住母亲开始了第二轮痛哭:“阿娘啊!”

  李渊无奈,现下他确实是宠爱几个嫡子的,心里的排名除了长子就是这个幼时病弱惹人怜惜,长大后健康又活泼的二郎。看二郎哭得这样伤心委屈,他也不放心,示意夫人把儿子换到他怀里哄着。

  李世民哭了半晌,勉强控制着收了声,抽噎着埋怨:“阿耶偏心!”

  李渊觉得好笑:“阿耶哪里偏心了。”

  他用眼神询问妻子,窦夫人微微摇头,示意自己也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事这样难过。他只得低头问道:“莫不是今天出去玩,叫别人欺侮了?”

  不是。

  “与人比箭输了?”

  “没有!”

  事关荣誉,李世民昂首大声否定,看到父亲关切的面容时心中一酸,又抽泣了:“就是耶耶偏心!”

  李渊那叫一个冤啊。

  他觉得自己对几个嫡子可好了,真要说偏心一点长子那也是应该的,谁家不这样。而且对长子要求不一样,对幼子更放纵,三子一直病弱只要活着就好,次子既是宠的,又要认真教导以防长子不幸。所以除了嫡长子李建成之外,李渊可以摸着良心说,他真的最偏心二郎啊!

  没办法,自己惯出来的哭包自己哄。

  “是耶耶带你大哥出门的事?你年纪小,等你长两岁,阿耶自是会多带你出去。哎……你大哥毕竟要承爵。二郎放心,我与你母亲都说好了……”

  窦夫人不同意地欲言,李渊摆摆手表示无碍。他跟夫人说过以后对子女的安排,二郎还是挺懂事的,听一听也好有数。他倒是相信二郎不至于因为家产生气,只当他是在外面听了什么浑话,又被兄弟们分了关注,心里不高兴了,所以告诉他,父母爱子的心还是一样的。

  “你娘的嫁妆,一些给你阿姊,剩下的都给你们兄弟均分。以后建成袭爵,我同他说过,爵位和祖业是他的,别的就不要同兄弟争了。家里的浮财给你们兄弟分了,四郎多拿些。但阿耶置了些田地,只给你一个。”

  李渊的年纪不算很老,但在这个年代也不能说一定还能活很久,他自己父亲就不是很长寿,所以身后事是着实认真想过的。他现在五个儿子,三郎体弱,他不打算留太多钱财,而准备让他依附兄长生活。

  至于四郎,生下来就不得母亲喜欢。窦氏开始既不喜这个儿子,后来也没有过改变,虽然管着孩子的吃穿住行和教育,但始终是淡淡的。她知道这样不应该,可是她也不明白为什么难以对本应最疼爱的幼子这样不喜。不过该给的也会给他。

  李渊作父亲的,在李建成出生后很长时间内都不曾外任,亲自教养了近十年,其实最亲近重视的确实是这个嫡长子。

  只不过李世民记事时,李建成年纪渐长,跟父亲相处更有规矩了。再加上李渊开始出京任职,在此之前只李世民年纪不大不小,记得父子间亲密的这阵子时光,后面几个与父母同处时都没怎么记事呢,所以他总觉得父亲最亲近自己。

  当然,李渊眼下确实喜欢活泼开朗又亲人的二郎,而且幼子刚开蒙,他瞧着好像不是很聪明的样子,性子又不好……就不打算迫着孩子多有出息了,同样想让他依附兄长,多留些钱傍身,但田地庄园这样的资产,他还是愿意二郎管着,以后跟大郎相辅相成,把他们唐国公一脉再发扬光大。

  至于庶子,给兄长跑腿办事就行了,以后让建成安排他的出路,李渊没打算管太多。

  现在说来,意思很明显:看吧,阿耶是不是偏疼你,多数私房钱都给你了。其实就是哄孩子呢。

  李世民一句话含在口中,到底没问出来。他自己也知道答案,爵位是一定会让兄长继承的。但太子之位他仍不相信一定会归属于兄长,他一定要在军功之外,让父亲看到他的才能。

  擦去泪水,冷静了一下,李世民不客气地跟父亲要钱:“耶耶现在就给我个庄子吧。”

  “嗯?”

  “我想收拢些年幼的孩子来教导,以后作我的亲卫。”

  他家是武勋之家,李渊也不疑有他,笑着答应了,只提醒他不要收太多人,年幼时还好,稍大些叫人传出去不好听,有阴养死士之嫌。


第27章 秦王思,汉武令

  与刘彻同样, 嬴政也没有避人,回来自如的让人更衣后,同样收了自己准备的帛书, 坦然从玉玺空间中拿出一本笔记本, 打开。

  前些日子落下的笔迹便印入了眼帘, 写在最上的乃是:分封。

  与刘彻之世相去不远, 两人之间可交流处颇多。但与刘彻相比,赢政有更幸运亦有更不幸运之处。

  刘彻一世生涯, 只到晚年生出波折, 然而身后托孤, 又有个曾孙继业, 这是他的帝王手段高超,也不得不说是他的运气。

  但如此一来,他回去之后, 与制度上其实很难做什么大动作。后世之制可好?也未必, 两汉尚且享国四百零七年, 后世哪一朝能比得上。

  至于他们所去之世, 首先, 看了中学课本之后便知,生产力未达,强学不是好事。其次,他们也不想学。

  开什么玩笑, 他们是君王, 是天子,为什么要学那时之制?自己灭杀自己, 他们可没那种觉悟。

  不过仅仅是浮光掠影的读了那时的书,他们也看明白了一些事。万世一系, 大概是真的很难做到了。而强行加快历史进程,也往往会受反噬。西汉之时,经几代英主巧妙制衡,各方势力达到了平衡,才能维系到西汉之末。

  如果在刘彻那时就破坏了这种平衡,又没能建立起新的平衡,时局会怎么发展就不好说了。

  用科举吗?士绅阶层与帝王分权乃至争权,看一看后世王朝,教训也是不少。

  能做到万世一系的有吗?也有的,但他们瞄也没瞄过一眼那个岛上小国。地狭物瘠,没有可以参考的价值。

  也有强行为百姓规定身份等级的朝代,只是那样的制度甚至没有经过行不通进而废除的过程,在执行的时候就已经自然而然的执行不下去了,反而因此带来许多隐患和麻烦。

  这里是华夏啊,一个早在商周乃至更早的夏王朝时代,诞生于江河流域的文明就已经跨越山水进行交流的文明,那是很难像一个没有外力干涉的封闭小国那样运行的。

  即使他们真的能做到,在遥远的未来,这个国家还将面临另一个文明挟科技之威的侵略,他们要做这样的罪人吗?

  嬴政倒是不由得笑了笑,轻轻摇头,他们可做不了这个罪人。地理、人文、历史,共同铸造了他们的文明和生活方式,注定那样的“万世一系”不可能做到。史书上他的梦想,现在看来确实是显得狂妄了。

  那么,汉武帝刘彻,你打算怎么做呢?

  他们讨论过许多,但他没有问过刘彻会不会做点什么。因为他觉得,能与他一样有这趟奇迹之旅的汉武帝,不是一个顾及四百年社稷就畏首畏尾,不敢加以改变的庸人。

  嬴政收回思绪,想着他的大秦。他的不幸在于,帝国尚未建立,已经知道身死后三年,天下倾覆。

  而这倾覆,非止胡亥之荒淫无能,也非止赵高之乱政。至于李斯,他不过是想做个权相而已,与历来新君继位后的秦相无甚差别,不必放在心上。嬴政初始愤怒之后,隔了这段时间,已经能冷静地看待“身后”的人与事了。

  就算他早早立下太子,选了一个“类我”的儿子,天下的危机也无非是延后,除非新君亦是后世可称“千古一帝”的人物,能生生解决这乱世余响,真正建立起大秦的统治。

  在吸引了六国仇恨的大秦,没有从后世回溯的机会,想做到这一点很难,就算让刘邦来也不行。没有一个新的乱世将六国重新洗刷一遍,结束了这种仇恨,大秦就始终是个靶子。

  嬴政看过史书中他的子嗣里不多的记载,并不觉得自己能幸运到有这么个储君。这方面他的运气跟刘彻是反的,一个幸运之极,一个倒霉到没话说。

  不如他自己来。

  看着自己亲书的分封二字,嬴政轻轻颔首。刘彻极力推荐分封之制,他记在了纸上,刘彻便以为他要用了,又详说推恩令,显摆了挺久。嬴政没跟他计较,也都做了笔记。

  然而,他没有告诉刘彻,其实他还是没打算将子弟分封于六国。

  祖龙之心,如钢如石,不可转也。

  分封之下,又写二字:科举。科举之下,再有二字:教育。

  他比刘彻幸运的地方,在于他已经知道,身死三年,天下倾覆。

  既然已经是这个结局,那么还有什么可以顾忌的呢。

  那就让“士”在统一后的大秦也找到出路,他倒是要看看,究竟有多少六国之士会真的忠于六国王室。

  这还不够。嬴政神色冰冷。六国之“民”,可分为六国贵族、寒士、黔首。

  他现在明白大秦的危机在何处了。于关中秦民而言,六国既亡,军功已经无处着落,重罚轻赏,便是秦人也觉吃力。

  军功爵不能说崩溃,就嬴政快速翻阅过还未及深究的历朝史书而言,可以看到其实历朝也都在用不同的方式施行军功爵制。

  说白了,还是天下纷争已久,虽然有个周天子在上,但六国之人一时之间还是很难认同秦的统治,不拿自己当秦人。秦人自己也同样不将他们当作国人。秦的一切制度在统一后出现问题,恐怕深究起来,都与此脱离不了关系。

  六国贵族,自然怀念故国,且不用说;六国之士,当年可奔走诸国,一朝飞腾,于秦时却再无上进之路,自然也是愿反的;六国之民,虽怀故国之恨,但入秦为秦民,时日一长也就罢了,只是秦律苛严,原本历史中的他或许动用民力也多了些,再加上胡亥妄为,终于也是反了。

  甚至是他的功臣们,在分封制深入人心的时代,也依然希望以前所未有的军功得到他们应得的封赏。

  他并不小气,但功臣们也并不觉得自己要得太多。这无法苛责,本来就是时代转折期难以避免的碰撞。而大秦,就这样成为了转折期的祭品。

  他不愿意成为奉于新时代的祭品,所以他也要给功臣一个折中的出路。

  贵、士、民,同样被他记在纸上空白处,令他注目许久,将当时所思所想又重新梳理了一遍,看着“民”字上的红圈,再次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贵族之后有钱粮人望,有势力野心;寒士有传承的知识,有上进的追求;但是民,才是最初的那把火,也是乱世的柴薪。“曾经”的他着意笼络的是“贵”与“士”,眼中并没有多少“民”,现在不一样了。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