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言情小说网
站内搜索: 如有淫秽信息或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邮箱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BG同人

秦皇汉武唐童现代留学日常

时间:2024-10-21 20:10:19  状态:完结  作者:南林烟

  六贯钱是满面悲愤的李元吉扔到他面前的,李四郎怒气冲冲地带着哭腔吼他:“你连五郎都带上了,就不带我!”

  “你跟五郎都小啊,我想你们没钱,所以没问你们要。五郎是他阿姨给的钱,你哪来的钱?”

  李元吉气冲冲的不告诉他,走了。他是听说大哥和五弟都参与了,这才急忙跟父亲要了钱加入。其实本该向母亲要的,但窦夫人虽然对幼子怀有一份歉意,但时间长了确实也亲近不来。李元吉自己性子又不好,窦夫人对他一向严厉管教。李元吉就一直怵母亲,不敢向她要钱。

  妥了,更宽裕了。李世民向母亲禀报了一声,窦夫人也不知道他忙什么,问他,他只道:“做出来一看便知。”

  “且不可泄露天机。”窦夫人在他耳边嘱咐,李世民也趴在她耳边悄言:“很简单的物事,别人想不到是从后世来的。”

  这属于一点就通的东西,肯定没人想到。


第37章 李二郎之成长的烦恼

  李渊得知二郎把兄弟们的钱都搜刮走了, 自然也要问两句,得知二郎还不告诉人做什么,不由也是好笑, 干脆把自家在城外的别庄先给他用, 却被窦夫人阻止了。

  “那是府上的产业, 给二郎用了, 岂不是叫兄弟生隙。”她接着道,“我陪嫁里有几个小田庄, 原就要分给他们。二郎现在有用处, 他那个就给他先用。”

  这是她的私心, 二郎以后定然有许多要瞒着人的事, 上上下下最好都是他自己的人才好。李渊不疑有他,答应了下来,又派了名老仆给李世民, 很快运了两车煤到庄上。

  李世民把自己的学生都拉到庄子上课了, 天天盯着。

  他要做蜂窝煤, 说白了就是八成煤二成黄土加水混合, 再加些助燃的木屑捣鼓成蜂窝状煤球的事。史前只要能挖到煤用棍子硬戳都能戳出来的东西, 偏偏发明得很晚。因此李世民也不担心被人当作异事。

  最费事的不是做煤球,这就是个下力气的笨活,而是找铁匠打制手工煤球机。这是个像打气筒一样的装置,李世民自然不能用钢管做, 全是用铁。

  不过这东西也不难, 就是铁匠没做过,他画出来再仔细说明, 无非就是嵌套的按压把手跟长铁管结合有点难度,用来套煤球的加粗铁管和粗撞针都是简单的活。也就过了三天, 铁匠就制成了一个,检验无误后加快手脚,不到十天送来了十个手工煤球机。

  堆在那的石炭在送来第一个的时候就可以开工了,李世民就从庄子上找了几个佃农,让他们打粉混合再手工打煤球晾干。前面的活费时长,后面熟练了,一个人一天少说也能打近两百个。

  于是,跟长孙晟放话的半个月后,李世民带着他的煤球登门了。

  长孙晟看着这蜂窝似的黑石炭,再看看小女婿,无语了半天,指着问:“你说的,就是把石炭做成这个样子?”

  李世民点头:“做成这样,只要八成煤了,省不少呢。烧的时间也长,岳父可以在家试试。”

  长孙晟叹了口气,知道他到底还是孩子,想得简单了。

  “就当是这样吧。看这个样子,是不是一定要用炉灶?”

  “军中本就要起灶造饭,自己挖个灶,下面垫上柴就可以用了。”

  “运输多有不便,石炭柴草运过去不怕损坏,这可压不得。”

  “不必从洛阳或长安运,就近打造便可。模具用最简单的用木头做都行,只是更累人一些。”

  长孙晟摸了摸胡子,让他把带来的蜂窝煤留下,他先试试看再说。

  李世民又带了一百块回唐国公府,让股东们看看他们的钱花在哪了。

  股东们表情各异。

  李玄霸和李智云懵懵懂懂,压根不明白这到底什么,做它干嘛。李元吉也不明白,但他擅长跟二哥唱反调,立刻嚷起来:“你叫人给骗了吧,把石炭弄成这个怪样子!”

  李建成同样看不明白,但他是大哥,不能露怯,轻咳一声,吩咐左右:“烧起来看看。”

  只能拿到灶上去烧,府上的小郎君也没有一起蹲到灶上等着的道理,于是散开各做各事去了。

  直到晚上,李建成几乎忘了这回事的时候,才得了禀报:“二郎君拿回来的蜂窝煤,若是用来烧水做饭,一块能用两三个时辰。若是点着不烧水,能用上半日不灭。”

  李建成这才吃了一惊。也不用他再去禀报父母,这事自然已经报到了这两个唐国公府上真正的主事人面前。

  此时煤炭称为石炭,并没有成为日常生火的主流燃料。至唐白居易时还有诗云“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城里人买燃料,要么是柴草,要么是木炭,直到北宋才普遍使用煤。

  所以李渊没太放在心中,跟窦夫人商量时说道:“石炭烟大,我们这种人家必是不会用的。小民之家能卖出几个,世人都不曾见过,怕是不好卖吧。”

  窦夫人也同意李渊的看法,不过看儿子忙得一头劲,还是想让他试试,便道:“家里有个铺子地方偏了,生意一直不好,我一直想着换什么买卖。不如趁机关了,让他用一年,若这生意也做不起,就卖掉算了。”

  真要做起生意,几十贯就不够看了,李渊又不缺钱,窦夫人更是嫁妆丰厚,两人只当陪孩子玩,将煤炭的生意接手过来,就用原来铺子里的管事,改换了门面,卖起了蜂窝煤。

  果然,生意平平。

  不过管事是个老手,之前生意不好确实是地方太偏了,卖的货又不是生活必需品,没人逛就卖不掉。这会换了买卖,他也动了脑子,先是打了几个炉子,然后用自己的关系,拜托了唐国公府上几家铺子的管事,包括自己铺子门口,一家一个炉子放着。

  煤球放进去,坐上一壶水,旁边用醒目的招牌写上:两个煤球烧一天。

  夸张是有点夸张了,但好事者不时地过来瞧瞧,竟然发现他们真的没换燃料,从上午烧到了下午。

  所以过了两月,竟然有了点生意,至少能不亏本了。

  窦夫人觉得有利可图,这样下去只会越来越好,总比原来做什么亏什么强,就作主把这生意继续做下去。

  但不光是她,就是李世民也没想到,蜂窝煤的生意会因为他最初弄出它的原因而突飞猛进。

  长孙晟并没有闲着。他先参了薛道衡一本,挑了个无关痛痒的毛病,杨广本就不喜薛道衡,便示意其他人跟上。

  薛道衡气得要辞官,杨广不许,不过被贬官了,从京里又出了外任。长孙晟不知道能不能救他,他也就能做到这里了。

  他还寻了些吐谷浑的人,询问地理情况,确认李世民所讲的是确凿可能发生的事情。于是他上了奏本,向天子提出了自己的忧虑,请在军备中加上取暖之物。

  杨广这个人也不是谁的话都不听。长孙晟得他信任,也没有什么事触着他的逆鳞,提到的事又没触犯他的威严,他就听进去了。

  反正不用他动手,他就动了动嘴,让人去备。

  长孙晟又道是唐国公府新开的买卖,他觉得能用在军中,派人快马将模子送到御前,就近制作了蜂窝煤。这更是小事了,杨广根本没多看一眼,又同意了。不过煤块运输时不怕压,做成蜂窝煤确实更容易损毁,只御前侍候的人觉得烧水热菜方便,借着天子的名义多要了些带上。军中带着准备用的仍是碎煤块。

  至于不通风容易中毒的情况,木炭也是一样,时下人们都知道,并不以为怪。

  长孙晟对此也不在意,他本来就觉得携带不便,只是帮女婿一把,让他兴致勃勃做的事不至于落空,主要还是借献上新鲜之物,在军备中加上石炭而已。

  于是这年征吐谷浑入山,寒潮突至,将士或掘地,或垒石,搭起灶来将运来的煤块点燃,虽然一身夏衣难耐寒意,但多少要好一点。

  成品煤球损坏了不少,但也能烧,杨广那里没断了热水。士卒们冻死冻伤者仍不在少数,但比历史上冻死太半总是要少得多的。

  于是等大军开拔回朝,宫里就找唐国公府要蜂窝煤了。贵人们用木炭,但是地位不高的宫人用这个很实在,给宫妃们烧水也方便。

  初始,更有人以买木炭的名义,买了蜂窝煤使用。花的钱少,用的时间还长,中间的差额,当然是自己笑纳了。

  而军士们也知道了石炭可以烧,家在洛阳的瞧见了唐国公的铺子卖石炭做的蜂窝煤,一试之下大喜,又便宜又好用,正好时间往秋冬季走,那自然不能少买。

  有他们带动,左邻右舍听完这家当家男人在军中的经历,看着当家主妇两个煤球烧一天的情景,再看这还比木炭便宜——除了只能烧柴火的人家,都觉得买这蜂窝煤是划算的。

  唐国公府一下子就赚钱了。

  李世民还记得大伙凑的份子呢,于是皆大欢喜,长孙府里的小姑娘也拿到了本钱和三贯钱的分红,惊喜的在灯下点钱——虽然不缺钱,但这辈子第一次算是自己挣到的钱,不一样。

  长孙无忌酸的,在一边说李世民坏话:“他就是讨好你。我出的钱可比你多,就分我两贯。”

  当然两贯也不少了,他们可不是真的原始股,给的分红也不是严格按比例,只能说大致按开始时出钱多少分了分。每个月能分两贯已经是很多了。

  长孙琰不解地用新学的算术在纸上算了算,皱眉仰头看兄长,“没错呀,我出的钱多,你的玉佩拿回来了,我的玉玩却算进去了。”

  长孙无忌使劲揉妹妹脑袋,小孩子真是不开窍啊。好,不开窍好,还小呢。

  李世民要是能把小玉雉卖了,他就敢找人买回来当着妹妹的面吞下去!

  大家都很开心,连李元吉都很开心没有来给大家扫兴。以前他的零花钱都是固定府里发放,年纪小拿的不多。这可是按月分红。大哥告诉他,看势头到冬天会卖得更多,现在拿一贯,以后可能就是三贯,到长安再开个铺子,那就是双倍!

  腰里有钱就是不一样,虽然他还是看不惯妈宝哥,但要是妈宝哥再找人凑钱,他一定要掺一脚。

  不带他不行,他就去向阿耶哭!

  对唐国公府来说,这个暂时的独门生意不能暴富,细水长流也是个进项。不过最要紧的是家里的孩子都沾光了。只李世民嫡亲的三姐回来拧他耳朵:“我不稀罕你这分红,只当时缺钱怎么不找我要,跟三姐生份了是不是?”

  李世民顺着她力道转圈卸力,连连讨饶;“当时急着开工,凑齐就动手了,没顾得上,下次一定找三姐!”

  李玉华松了手,拍了一下二弟的后脑勺让他玩去,自己去找母亲说话。

  她回家当然不是专门逮弟弟的,是柴氏想与唐国公府一起做蜂窝煤的生意。柴氏祖籍在晋州临汾,那边向来盛产石炭,柴绍这一支有了官身,但柴氏族人多数还聚居在老家。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推荐资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自愿赞赏网站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您的支持和鼓励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赞赏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