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话可能说得不对,大家就姑且听我妄言!邓家屠户出身,祖祖辈辈靠养家禽发家,尤其是擅长养豕。 说实话,我从小虽然父母离世,但有主家照顾,没吃过多少苦,也没经历过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可是,我依然觉得这不公平!养豕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也需要辛苦的劳作,精心的伺候。一旦遇到什么疾病,很有可能会死一大批家禽。 我觉得我们邓家的每一分钱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可是世人却依然认为屠户出身低微,养豕是贱业。 而且,他们还对商人阶级有严格的限制,好像所有人都可以欺凌我们这些商人。 那些官吏们稍稍一威胁,我们就得乖乖地献上金钱财宝贿赂他们,这样才能保全家族。 可是,明明我们也是靠辛勤劳作获得成果,为什么要受到歧视呢?可能我书读得少,但我觉得,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有那么多等级之分。” 邓勇确实书读得少,如果他能稍稍读一些关于统治阶级的书,那就知道为什么要分阶级了。 因为便于统治阶级剥削管理呀,如果人人平等那还谈什么统治阶级? 所以邓勇的疑问实在是太过纯粹,纯粹到众人一时之间不好说什么话。 其实邓容和邓广是知道原因的,只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开口。 似乎一旦开口提高商人地位,就好像在为自己这个阶级在图利似的。 在一片沉默之中,杨西开口了。 “刚刚诸位说得都很有道理,字字句句都戳在我的心窝子上。 大家都希望建立一个公平的世道,让每一个人都能挺直腰板,受到应有的尊重,不再受到欺凌和压迫。 我的想法和诸位一样,但我还有一个小小的愿景,诸位也都知道我的身体情况,以后军队还要继续打仗,难免会有各种伤亡。 我明白,一旦遇到我这种情况,就不能再待在军营里了。虽然我们现在有抚恤金和伤亡补助,但我觉得这还不够,远远不够!” “就像我,虽然失去了一只胳膊,但我还能写字认字,还能做军府医救助受伤士兵。 所以我希望其他伤残士兵回到家乡之后,不会被人歧视,不会变成没用的人,比如也让他们识字认字。 只要还有一条手臂,他们就能帮助我们登记兵卒信息,统计粮草,我想以后重视一下对伤残士兵的帮助!” 人只有处在那个位置,才能深刻的理解他们所遇到的困难。 杨秋毫不意外三叔会关注到这个方面,其实她也有类似的想法。 只是这个团队才刚刚建立,所有的事情都在草创阶段,所以很多体系都不完善。 但这个建议是很有必要实施的,所以杨秋点头允诺了。 “三叔放心,杨家军从建立那一天开始,就要照顾我们所有的袍泽,大家都是一家人,如果不幸牺牲了,那就要好好照顾他们的家人。 如果是伤残原因不能再上战场,那就要帮助他们寻找到后路,只有这样,杨家军才能安心地在战场上面拼杀!” 会议进行到这里,其实基本共识已经确立了,于是杨秋开口了。 “诸位,咱们都是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都尝过绝望的滋味,都知道穷苦人过的那是什么日子! 而这汉家天下,每年仅仅因为二十三钱的口赋,山林里面随处就能看到丢弃的婴儿。 如果遇到天灾人祸,更是会有易子而食的惨剧发生。 是我们这些穷苦人残忍吗?是我们厌恶婴儿吗?是我们觉得人肉好吃吗?当然不是,是这个世道逼迫的,我们被逼得活不下去了,所以吞下了无数的血泪。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他们每日吃的用的,都是我们辛辛苦苦劳作的成果。 他们享受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我们呢?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这公平吗?当然不公平! 如今我们走到一起,难道仅仅只是为了吃饱饭?我想不是的,刚刚诸位也说了,大家都希望建立一个公平的世道,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希望我们这些贫苦的人不再因为饥饿而死亡。” “所以我们杨家军应该建立一个公平的世道! 要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得!这是我们杨家军的信念,也是我们每一个穷苦人的心声! 诸位,你们同意吗?愿意跟我一起,为了这个信念,去拼,去搏吗? 我们不能让这个世道再这么不公平下去了,得让我们这些穷苦人也能过上好日子!” 此言一出,众人都开始变得豪情万丈!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得!将军,你说得对,我们杨家军就应该建立这样公平的世道!” 在场的众人瞬间升起了无限的信念和勇气,没有人不向往光明。 这样的理想世道,至少此刻所有人都希望他们能够建立起来。 于是这一场会议圆满结束,杨秋给自己的团队统一了政治共识。 他们杨家军确定了未来的政治纲领: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劳者有其得!
第38章 于是,统一了杨家军的共识之后,杨秋开始了马邑县的大生产运动。 轰轰烈烈的种地开始了。 过去七年的试验,杨秋引领着杨家寨的村民,筛选出了马邑县最适宜种植的高产冬小麦种子。 冬小麦天生便具有抗寒抗旱的特质, 如今正是播种冬小麦的时机,所以整个马邑县的人都在忙着种地,包括兵卒。 按照目前的规划,只要没有异常天气,明年夏季就可以收割了。 之后,他们还可以在同一块田地上播种高产大豆种子,实现轮种。 当然,选择大豆主要是因为大豆有绿肥之效,能滋养土地。 实际上,小麦、大豆和粟的轮种,本就就是一种维护土壤肥力的传统智慧。 然而,祖祖辈辈的智慧告诉我们,不可将所有鸡蛋置于同一篮中。 因此,杨秋还特意留出部分土地,待到来年春天播种粟和黍,以期减少因天气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 明年黄巾起义爆发后,天灾与人祸必将接踵而至,届时将有无数人因饥饿而失去生命。 因此,耕种无疑是当下首要任务。 毕竟,民以食为天,没有什么比确保粮食安全更为重要的了。 然而,光有粮食而无武器,同样也难以安身立命。 所以,杨秋肩上的担子不轻。 她忙于耕作,不遗余力地推广那亩产高达八石的小麦种子,推广自己悄悄购买的有机肥料…… 至于玉米、红薯、高粱这些作物,杨秋决定先让兵卒屯田试种,让兵卒们亲眼见证这些新粮食的高产。 毕竟,这些农作物对于大汉的子民来说还相当陌生,若强迫他们种植未知的粮食 谁知道种出来是什么结果? 就那么一点田地,你若是逼迫他们去种植不认识的粮食,他们会跟你拼命! 更何况,杨秋准备的冬小麦种子也是高产种子,所以也没有必要焦急推广,先让兵卒们看看这些粮食的产量。 做事,最忌讳一厢情愿,需深知欲速则不达之理。 因此,这些事情都得慢慢来。 待粮食问题初步安排好后,接下来的要务便是大力招收铁匠,提高铁匠待遇,然后全力生产农具和武器。 这些繁重的工作,足以让杨秋忙碌得几无休憩之时。 就这样忙碌了十多天,基本已经动员了整个马邑县拿出一部分田地播种冬小麦之后。 杨秋还来不及开会讨论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一个意外的人来拜访了。 这人是张辽,他是秘密来拜访的。 要知道,杨秋现在可是反贼! 哪怕是秘密拜访,这都证明张辽不打算和她切断联系。 想到张辽上一次送来的密信,杨秋有些自恋了。 她怀疑张辽那次送密信不是因为过去几年的情分,而是因为张辽想要交好于她。 于是,杨秋在密室里面秘密接待了张辽。 “我很意外,文远,你竟然还愿意来见我?” 文远这字是张辽父亲最近取的,尽管杨秋早已知晓这个名字未来会与张辽紧密相连。 但直到现在,她才能坦然地唤出这个被载入史册的名字。 张辽未曾料到杨秋会以此言作为开场,他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杨将军,你如今可是威风凛凛!某这种昔日旧友,若是不趁早来联络关系,以后岂不是高攀不上了? 所以,某特地赶来提醒将军,莫忘了我们这些昔日旧友。” 难得看到张辽如此幽默的时候,杨秋听懂了对方的含义,此刻简直要大笑出声了。 张辽这言下之意,分明就是要跟她混啊! 这……这简直就是天助我也! 大喜事! 如今,吕布已在她麾下,张辽也向她表达了投效之意,再加上张杨,这简直就是并州三巨头的汇聚,而且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将。 然而,杨秋也清楚,张杨的投降是迫于形势,所以一条道走到黑。 而吕布则是为了兄弟们的生存,目前仍处于软禁状态,她还不敢轻易放他自由。 所以张辽为什么主动来这里暗示投靠,这不对劲啊。 毕竟,她杨秋现在是朝廷亲自认证的反贼,前途看着一片渺茫。 而张氏家族虽然失去了马邑县,但豪强都是狡兔三窟的,张辽家族绝对没有伤到根基。 再加上这些年张家纸的售卖,张氏在朝廷人脉关系那是相当不错,张辽其实有很多出仕机会,完全不用考虑她这个反贼。 这一旦沾染上了,对张氏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所以尽管和张辽田冲认识了七年,但杨秋的造反事业却从来没有考虑过他们。 因为她深知,这两个人必须为家族的前途着想,就像当初的王柔一样。 那时,杨秋不一定需要杀了王柔,还可以绑架之后威胁王家给钱赎人。 可是王柔绝不会接受这种屈辱。 毕竟在汉朝,气节和名声往往比性命更为重要。 所以王柔当时只能死,他不能受辱,更不能让家族受辱。 自然,张辽和田冲也会受到家族的束缚,他们的人生选择并非完全由自己主宰。 因此,张辽似乎找不到任何理由来投靠杨秋。 哪怕张辽莫名其妙看好她,但张氏家族,尤其是张辽的父亲,怎么可能允许他做出这样的选择? 所以杨秋纳闷了。 “文远来此,尊父知道吗?” 此言实乃试探之意,然张辽默然不答,反以问作答。 “将军,太守既殁,余县之兵皆不足挂齿,何以屯兵马邑县而裹足不前?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此时恰是占据雁门郡之良机,何不挥师直取雁门关,一举而定之?莫非要坐待汉军来伐?”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53 首页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