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宫属于办公场所,太史令在此常驻,会站在朝会的一角记录国家大事和始皇帝的言行。 或许史官都自带隐身特性,露天场所的阳光之下,在这位史官因情绪激动望过来之前,嬴云曼竟然都没注意到他的存在。 太史令很快就收敛情绪,继续在不起眼的位置记录历史。 大秦不止有太史令,还有许多地方史官。 以史为鉴知兴替,这是对史官们最好的褒赞。 ……… 以史为鉴,故知王朝之兴替? 张良同样读过无数史书,却未能如秦二般以古通今。 秦二不像始皇帝般认为秦有万世,故而以大秦社稷定华夏论。 “我不如也。” 张良深感惭愧,他这些年执意要亡秦复□□是因为未能以史知兴替。 【秦历19年,因百家大议的铺垫,秦二在臣民的支持下对匈奴开战;而在无人在意的角落,秦二令李信领十万军攻打西南蛮。】 【无人在意的李信:?】 【之所以能无人在意,是因为这支军队不需要朝廷拨付征战军费,就连丞相张良最初都以为李信只是驻守巴蜀。】 【小良子:?是我不配知道吗?】 【这是秦二的一次尝试,她成功了。】 张良的惭愧戛然而止。 瞒着丞相……瞒着朝堂内外用兵! 还是在北方正在征伐匈奴的情况之下! 征匈奴有百家大议所挟的华夏大义,所以正大光明出兵。 攻打西南蛮是找不到借口了,才会隐瞒百官? 这算什么明君? 果然是无德之君! 但再怎么气急,张良也没忽略这次用兵的特殊。 ……… 不需要朝廷拨付征战军资? 李信一边为西南蛮设郡果然是他之功而欣喜,另一边也很是疑惑为何无需拨付军费。 驻守和攻打不同,光抚恤就是极高的支出,更别说攻打的武备损耗与更长的补给线。 还有这十万军…… 三征百越投入了巨额兵力,历时十余年,死伤士卒就有三十余万! 李信陷入了茫然。 难不成他忘了伐楚的教训? 只是这一次…… 他还赢了? ……… 再度成为焦点的嬴云曼腹诽这天幕还真是什么都给她抖出来。 西南蛮那能不打吗? 不打怎么吞下东南亚那片粮食宝地。 而且云贵川在她的记忆里,自古以来都是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至于现在就是古? 这不重要。 【毫无疑问,这是场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属于不义之战的战争。】 【秦二:我都承认无德了,你就让让我呗?】 【什么不义之战,我,西南蛮后人,支持秦二打西南!】 【那叫解放!谁要在西南蛮治下世世代代给部落首领当奴隶,归秦后下一代就是秦人,就是华夏儿女。】 墨家众人如遭雷击。 他们奉行“非攻”,是因为墨家认为战争只会给百姓带来巨大的痛苦。 可天幕的后人却在支持秦二的不义之战。 若他们阻止秦二发动战争,这些“世世代代的奴隶”会感激他们,还是会指责他们? 巨子张行同样在理念遭受巨大冲击时陷入迷惘。 ……… 儒家弟子同样迷惘。 “救无辜,伐有罪。” 儒家对战争的态度就是不能伐无罪之国,即反对不义之战。 可天幕公然支持战争的西南蛮后人……算不算无辜? 若他们算无辜,大秦的奴隶又算不算无辜,大周的奴隶呢? 岂不是夏商周乃至各国皆为有罪? 若不算无辜,谁又愿意子女后世为奴? 孟子曰“仁者爱人”,不愿后世为奴的父母难道不该被仁爱吗? ……… 秦朝的奴隶们看着天幕一言不发。 身在奴籍,世世代代也是奴籍。 除非立功得赦,又或是始皇帝免除部分奴隶。 这两种希望对他们而言都很渺茫。 ……… 果然是不义之战。 在军资方面,张良早就有所猜测。 免除赋税徭役之后,秦二还能让韩信连灭数国,张良就已经猜到秦二必然从战争中攫取了大量的利益。 以战争的获益去发起下一场战争。 如此无道,夏桀商纣尚不能及。 只是若这就是为华夏百姓免除徭役的代价,张良不可能去阻止秦二。 张良现在疑惑的,是十万秦军如何打下西南蛮? 【从楼上两位网友的发言就可以看出,成系统的华夏论是如何助力秦二以十万军横扫西南蛮。】 【那便是:奴籍归贱。】
第22章 【在解释奴籍归贱之前, 我先给大家解释一下奴籍和贱籍的区别。】 【大秦初期大致将户籍分为宗室籍、宦籍、普通民籍三种,没有奴籍(奴隶被编入主人户籍)。】 【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俘与罪犯,他们被视为主人的财产, 没有自由也没有任何权利, 主人可以在获得官府的批准后将奴隶杀死, 奴隶的后代还是奴隶。】 【始皇帝时期也没有“贱籍”这种说法, 但无名有实:商人、开客店者、赘婿、后父等。】 【这些人不允许单独立户、被限制土地使用权、部分职业不许从事、会被优先拉去服徭役等, 但和奴籍不同,他们都不是世袭,也不会被随意剥夺生命。】 【秦二将这部分人全归入贱籍。】 【所谓奴籍归贱,就是秦二将奴隶生的孩子列入贱籍。】 【和贱籍小学毕业就归入民籍的政策结合,可以理解为:】 【奴隶生的孩子不再是奴隶。】 大秦的奴隶们不能随意哭笑。 哪怕眼泪已经蓄满眼眶, 如果正在侍奉主人,就得咬着牙不让眼泪落下来。 他们要好好活着。 活到秦二继位的时候,活到看自己的孩子成为秦民、成为华夏儿女的那天。 圣皇治下, 就连奴隶也不会被遗忘。 ……… 市籍变贱籍。 听着变得更难听了, 但商人都不是傻子。 “贱籍小学毕业就归入民籍”。 难听就难听,他们也能获取民籍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就是不知道什么叫小学毕业,易还是难? 但就算是难, 也好过没机会成为民籍! 市籍者, 不仅本人在谪戍之列, 他们的儿子和孙子都在其中。 虽说不是世袭,那也是影响三代。 哪里比得上民籍? ……… “奴隶的孩子不再是奴隶, 谁还会让他们有孩子?” 大秦打下一片新的疆域时, 嬴政就会将许多奴隶免为庶人迁去新的领地。 他不认为秦二施恩奴隶有错, 只是单纯地看出问题所在。 嬴云曼当然知道这一点: “奴隶也可以不再是奴隶。” 这话的隐患就更多了。 但是嬴政清楚秦二必然解决了这些隐患,才会有后世人对她征战西南蛮的赞同。 ……… 家中买了奴隶的普通秦人就有些不太理解这项政策了。 按照秦法, 奴隶的孩子还是他们的奴隶。 所以在奴隶服侍得好的情况下,他们会允许奴隶有孩子。 如果秦二执意推动这种法令,为了赋税徭役的免除,他们愿意遵从,但绝对不会乐见奴隶生孩子。 而蓄养奴隶更多的是贵族、官僚和豪富。 利益被触动之时,这些人就对秦二生出恨意: 免四赋对于他们而言算不上大事,徭役也可以让奴隶替代。秦二给黔首的恩惠他们享受不到,反而要为此付出代价。 【当然,这个制度是有隐患的:主人怎么会让奴隶去生下不是他奴隶的孩子?】 【于是就有了奴隶赎买制。秦历18年秦二还颁布了一条法令:】 【从颁布之日开始,奴隶为奴十载后,官府会向主人家以当前奴隶市场价格赎买奴隶,让这名奴隶获得贱籍。】 【而主人可以拿这笔钱去市场上购买更年轻的奴隶。】 【换句话说,不止奴隶生的孩子不再是奴隶,奴隶为奴十载后也不再是奴隶。】 纵多智如陈平,都被这项法令给绕晕了。 秦二的目的什么? 官府花钱赎买奴隶为贱籍,让主人去买更年轻的奴隶? 这种做法固然能让奴隶归心,但这笔支出将何其庞大! 陈平只略微计算阳武县有多少奴隶,再粗算大秦有多少郡县,就被这笔耗费惊得目瞪口呆。 秦二哪来这么多钱? 不对,市场上哪来那么多的奴隶? 秦历28年一次奴隶赎买,就清空了大秦18年之前的所有奴隶! 要填补空缺,就只能通过犯人和俘虏…… 俘虏? 陈平只觉毛骨悚然。 他终于知道秦二为什么要征伐那么多国家了。 ……… 以年老的奴隶换取更年轻的奴隶? 无数小奴隶主为之心动。 唯一的问题是服侍多年的奴隶贴心,新奴隶需要重新调教。 但对于小奴隶主而言,奴隶最大的作用是和他们一起干农活,年轻力壮比贴心重要得多。 但对那些大奴隶主而言,秦二所为就是切断他们蓄养家奴的途径! 每隔十年换一批,他们还怎么培养奴隶的忠心? 所谓利动人心,想除掉秦二的大奴隶主越来越多。 只不过想是一回事,敢不敢动手就是另一回事。 一旦走漏消息,那至少是夷三族。 ……… 不在主人视线的奴隶们跪地痛哭。 他们早就绝望的人生里,即将迎来真正的新生。 【奴籍归贱和华夏论有什么关系呢?我没看懂。】 【这就又得绕回秦二对西南蛮的不义之战了。】 【和始皇帝三征百越不同,秦二对西南蛮的作战是跟匈奴学的。】 【主打一个掳掠。】 【啊???】 李信眼前一黑。 他打西南蛮的方式是学匈奴? 不义之战,原来是如此“不义”? 见他脸色难看,立即有同僚亲切地表示可以替他受过。 “不必!” 义不义是那帮腐儒在意的东西,他一个将军管什么义? 兵家管义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始皇帝打下百越后,当地的越民被当成秦民对待。】 【但秦二只要俘虏。】 【奴籍归贱主要是给这些俘虏用的——】 【听话,才能当秦民。】 【听话标准:“言华夏语、书华夏文、承华夏史、尊华夏正统”。】 【先前发言的西南蛮后人,你们祖先学习能力肯定不错。】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8 首页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