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纤这边不怎么开火,就夏天时买了十几捆柴,在这房子里放了一些,剩下的都照例装进保存柜里备用。 其实说白了,是怕放在外面让柴潮了,这才放在平台保存柜里的。 此时拿出火折子点柴烧锅,不大会儿的功夫,锅里的水也开了。 水开了以后,春纤才想进来,她没有装冰的模具。 懊恼的拍拍额头,春纤看着那一大锅热水,头疼的在厨房里转圈圈。 装冰块的模具得定做,哪怕她现在冲出去做一个,也来不及了。 今儿不将锅里的水弄出来,下次回家时,锅里的水怕是都得连锅带水一块冻成冰。 那这锅肯定是不能用了。 呃…就算不冻成冰,这铁质的锅泡那么长时间的水,怕也是要生一锅的锈。 将水倒掉吧,春纤却觉得自己这小半天又刷桶,又刷锅,又烧水的…白忙活了。 正琢磨怎么办时,就看到厨房厨柜里那一整套白瓷餐具,眼睛一转,当下便有了主意。 因长时间不用,碗碟都已经落了厚厚一层的灰。春纤见状,只得撸起袖子兑了些锅里的热水开始洗刷刷。 刷到一半的时候,小贩送了梨来,春纤只让人将梨放到院子里,就结了帐让人走了。 这些梨来的正是时候,春纤又去后院找了桶水,挑了二十来颗梨放到水里好一番清洗。洗净切成块,一骨脑的丢进锅里,就着锅里的热水煮起了梨汤。 手边的冰糖不太够,春纤又想加些川贝一道炖。因为冬天喝这个,最是滋阴润肺。 春纤心忖,对自己好一点,没毛病。 在锅下添了一把火,又仔细清理了炉子边,便锁上门去了街口的杂货铺。 冰糖和银耳是在街口的杂货铺子买的,川贝则是在药铺买到的,回来的路上,春纤又去了一趟杂货铺子,买了十来个带盖的汤盅回来。 带着这些东西回家,锅底的柴早就烧尽了。春纤见状,又重新升火继续煮梨汤。 半个时辰左右,一锅加了银耳川贝的冰糖炖雪梨便好了。趁着热乎劲,春纤将这一锅混版冰糖雪梨分别装进洗干净的汤盅里,然后再趁热收进交易平台的保存柜里。 随后刷锅,又烧了一大锅热水,将热水分别装进家里那套白瓷餐具里。 春纤此时已经对这些‘冰’有了一套现成的安排,所以无论多大的白瓷碗,里面都只装大半碗水。 然后用干净的盘子盖上防尘。 用托盘将这些装了水的碗都拿到她房间的方桌上摆着,春纤又将今天买的所有梨都用井水一个个冲洗干净收进平台里。这样一来下次想吃的时候,就直接从平台里拿出来吃就好了。 忙完这一切,春纤才一副终于忙完累坏的样子倒在房间的炕上。 每次回家都要这样那样的累上大半天,就有一种上大学时按月回家取妈妈做的酸豆角炒肉沫和将拆下来的床单被罩以及大件难洗的外套分别丢到洗衣机里清洗的感觉。 虽然忙乱,却有一股人间烟火的味道。 那是…家的味道。 冬日将近,天黑的便早了些。这里的街道没有路灯,春纤也不敢走夜路,于是匆匆锁上院门回了荣国府。 在街口买了些瓜子和冬枣,自己留了一部分,剩下的都拿来贿赂荣国府角门的婆子。 一边往自己的住处走,一边还想着夏天买的碳够不够她用上一冬天的。 来荣国府满打满算一年半,一年四季所有能遭的罪,都一一体验过了。如今春纤就特别庆幸,若没这个交易平台的存在,她做不成中间商,日子怕会更加的暗淡无光了。 所以说,穿越这种事真的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林大娘叫你家去,说有要紧事吩咐你。”跟春纤同屋的小丫头们见春纤回来,一边接过她手里的瓜子和冬枣,一边唧唧咋咋的给春纤转述。 春纤每次出府不光给门房的婆子捎带些吃食,也会给同屋的小丫头们买点零嘴。刚将零嘴递过去,就听到这么个消息。 知道小丫头们嘴里的林大娘说的是林之孝家的,看了一眼时辰,见离晚上送水还有段时间,便准备现在就过去。一转头就看到几个小丫头在那里抢枣子吃,“枣子吃多了容易上火,你们,诶,那么多呢,抢什么呀。”一样的枣子,难道抢一下,就会变甜? 唉,真是一群小学生。
第五章 春纤最好的品质也许就是工作时从不推功诿过,从不将自己的差事甩给旁人偷懒,更不会跟着这群和她一样身份的粗使小丫头在不涉及原则的问题上斤斤计较了。 其实春纤的这种品质也是到了荣国府才有的。一屋子的粗使丫头,一个个还都是才十岁上下的小女孩,放到现在那可都是家里当宝宠着的小学生呢。跟这么一群小姑娘一起上工做活,你再偷懒使心眼子,那得多厚的脸皮才能干出来的事呀。 反正春纤做不到。 当然了,春纤也做不到多爱护她们就是了。 百分之八十的现代人,他们的同情心和爱心都是在自己过得还不错的前提下才会去挥霍的奢侈品。若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那份同情心和爱心定然也是要打上几个折扣的。 所以在大环境下,春纤从来没想过做什么革命的先驱者去解救这一批批小童工,因为力薄的她只想先将自己摘出来。 也许自私,也许冷漠,可异地而处,那些站在道德高地的旁观者却也未必能做到她这般。这么一想,到也心安理得的随波逐流了。 担心这几个丫头再因着这点不值钱的小吃食拌嘴,春纤不由又叮嘱了几句才离开大通铺去了林之孝家。 宁荣两府的下人都住在府后面的几条巷子里,从后门出去,转个弯就能看见一片民居。 房子看起来有好有坏,错乱有致,贫富有别,不过说到底这些房子的地契产权仍是宁荣两府的。 也算是另类的职工宿舍了。 家下仆役的房子后面则是贾氏族人群居的地方,那一片房的地契产权倒是他们各家各户自己的。不过因为前有宁荣街,左右宁荣两国公府,又紧挨着一群世家仆人和贾氏族人的原因,贾氏族人便是想要卖房,也几乎卖不上什么好价钱。 毕竟住在这一片的不是贾氏族人就是贾家下人,讲究一点的人家自然不乐意沾这种浑水。 被人抱团欺负了,都没地说理去。 当初春纤买房时,牙行还重点介绍过这片的房子。春纤知道荣宁两府以后发展轨迹,也知道这一片将来不是拆了建大观园了,就是将来宁荣两府抄家后,被其他氏族瓜分了。所以即便价格友善,进出方便,她也没考虑过这里。 说起买房来,春纤当初是扮了男装,将自己打扮成一个跟着考生进京科考的小书童,然后用一种他家公子以后一定能出阁拜相的骄傲之态去买的宅子。 他家公子正在读圣贤书,买宅子这事全权委托他了。 环境要好,要安静宜人,左右邻居更要良善……总之一句话,就是适合他家公子备考,并且风水也相对要好的宜居之所。 毕竟他家公子考上进士,还得考庶吉士呢。 不管这套说词牙行的人信没信,反正都不耽误人家卖房子赚银子就是了。 林之孝一家是府上的家生子,虽然林之孝夫妇都是话少不怎么爱往主子跟前凑的性子,但在府中的地位却是实打实的。他们家独自住在一个有水井的院落,虽然没有春纤那套宅子看起来宽敞,但在这一片也算不错了。 再有林家行事低调,家里连个丫头婆子都没有,所以那院子一家人住着并不显拥挤。 去林之孝家定要路过赖家。赖家的房子面上不显,但府里上下人等却都知道赖家借着大管家的身份,利用管家权势早早就将赖家左右居住的家生子都撵到了他处,不显山不露水的将左右以及后面的房子都打通了。 春纤没进去过,但听旁的小丫头说,别看院门小巧不显眼,但里面却是别有洞天。 小丫头信誓旦旦的举起手,对着春纤比划了一个‘三’的手势: 最起码也是三个并排小三进。 春纤颔首,表示相信。 她是真的相信。 因为去年刚入府那会儿,她还没见到三春呢,就先见到了赖家的姑娘。 穿金戴银,一身的贵气,丫头媳妇簇拥的穿越花园。当时春纤还以为这是三春中的一个。仔细打量那姑娘,身量不长,容貌也未长开。看起来不过清秀之姿,但却非常有气质。 春纤不知道那种气质要怎么形容,只以为是古代望族的官家小姐居移气,养移体,经年累月养出来的。等知道这位竟然是赖嬷嬷的孙女时,春纤心中那段欣赏才缓缓压下去。 这么个小姑娘,都有这么多侍候的丫头婆子,那她那位一落草就成了良民的哥哥赖尚荣岂不是更应该前拥后唤的过日子? 这么一想,赖家的宅子面积自然也就出来了。 收回心神,春纤又看了一眼挂着灯笼的赖家大门,便脚下不停的离开了。 到了林家门口,看着紧闭的院门,春纤不由又想到那件要命的事。 去年腊月里的一天,林之孝家的路过花园,洽巧看到正在那里扫雪的春纤,便叫春纤去给她跑趟腿。 跑腿这活对于在寒风中扫雪的春纤来说,绝对是件好差事。于是二话不说就按着林之孝家的吩咐去跑腿了。 林之孝夫妇有一儿一女,女儿比春纤大两岁,就是原著中那个林小红。夫妇二人在这荣国府也是有些排面的人物,虽然不及赖家,但也是极不乐意见到自家闺女入府为奴的,于是林之孝的母亲林嬷嬷便带着小红久居京郊的庄子。 临近除夕,林之孝借着办差之便亲自去庄上接老娘和闺女回城过年。林之孝家的又忙着府里的差事,家里便只有一个比春纤大上一岁的儿子。 听说小红还有一个弟弟的时候,春纤就愣了一下。等春纤到了林家之后,才知道为什么原著中从未提起过这个人了。 林家的儿子叫林鸿茗,是个在读书上极有天赋,并且也非常刻苦的少年。林家见这孩子如此上进,特意在他居住的西厢房那里收拾出一间屋子做书房。春纤提着食盒到林家的时候,那少年正面色极好的睡在书案上。 没错,就是极好。 屋子里一股子碳味,还有个面色极好的少年睡在那里…春纤每每想起来都要打上一个寒颤。 书房这种地方没修火炕,取暖都靠碳盆。若没注意通风,意外太容易发生了。 春纤在现代的时候见过一氧化碳中毒这种事,虽然有些手忙脚乱,到底没叫那个少年就这么悄无声息的死在这里。 也算这少年命大,是春纤过来跑腿。若是换个人来,估计跑腿的小姑娘就算发现了问题,也会先跑出去叫人,再不会像春纤这样虎气冲天的上手救人。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0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