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取两者所长,制定阴阳合历。即农历,也有人称之为夏历。 唯有一个小问题,阴历与阳历对一年时长的定义有显而易见的天数差别。于是闰月被设计了出来,来调整时间差。 早在夏朝就开始使用了阴阳合历,后来历朝历代皆行此法。 即便是有改动,比如秦朝以十月为岁首,而汉武帝改正月为岁首,但都在阴阳合历的框架下。 直到民国,废农历而用阳历。那是一场颠覆性的历法改动,足见当时华夏发生了多么大的动荡。】 水镜前,朱元璋与朱棣皆是神色严肃。 从咕咕少见的沉重语气,他们读出藏此言背后的腥风血雨。 自先秦至大明,不是改朝换代就会大改历法。 比如大明使用的《大统历》,是在元朝的《授时历》基础上进行修改。因《授时历》的准确性,对它的改动范围很小,主要是重新选定历元时间。 民国之际,居然彻底推翻阴阳合历而只用阳历,它颠覆的是数千年的传统,岂能不叫人愕然! 水镜: 【涉及容易被404的话题,咱们不聊哈!这就回到古代天文上。 对于天文的观测与研究是在不断进步的,后人会发现前人的理论缺陷。 数千年以来,天文学史有很多了不起的新发现,这里选一个说吧。 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起因是冬至与太阳紧密相关。 北半球,冬至当天的白昼最短而黑夜最长。 可谓是极阴到了顶点。阴极则阳生,过了冬至,白昼的时长就一点点变长。 刚刚提到,太阳连续两次过春分点是一个回归年。 这是我们现在的观察习惯,古人却是测量连续两个冬至的时长间隔定为一年。 原因说来很实际。 原始的测量方法,是在地上立根杆子看影子。 比起测量春分,位于北半球的中国,冬至那天太阳照杆子在地面的留影是一年中最长的,它最便于测量与记录。 因此,古人计算一年之始,观察太阳的视位置是从冬至点开始。 冬至点在星空里的方位就尤为重要了。 怎么测?要借助所谓不动的恒星定位。 现在的恒星行星概念与古时不同。像是太阳,古人就认为它绕地球转,不属于恒久不动的那类天体。 但,另有一些观测现象古今相似。 夜空上有明显移动的五颗星星。是如今说的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古称五纬,即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 今天说的恒星,古时能观测到二十八宿,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而在天幕上似乎固定起来。 借此,当某颗星出现在天空,就与什么季节到了、哪种节气来了相互挂钩记忆,比如“七月流火”。 现在是不是觉得有点晕?搞不明白天上星星了? 那很正常。 古代天文学很不简单,二十四节气正是从此复杂体系中推演形成。 题外话。 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非常值得高兴。 这绝不能让隔壁“宇宙国”给偷了去。 偷节气不是偷走二十四种称呼。其背后蕴藏的是庞大且深刻的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是一整套观察太空的深奥知识。中国是发明创建者,这个身份不容被偷盗。】 嬴政迷惑,大秦隔壁有如此大的国家,竟然能堪称宇宙? 朱元璋与朱棣面面相觑,他们怎么不知道大明隔壁有这一号国家? 后世必是遭逢了一次大动荡,但惨烈到了什么程度才能让妖魔鬼怪都冒出来了? 【说回冬至点,战国时,天文官测定冬至点,太阳在牵牛初度。 当时,人们都以为恒星在天幕位置不变。 一直到了西汉时期,刘歆编写《三统历》时发现冬至点移动了,他又不能肯定。 东汉时期,贾逵也发现了一样的移动数值。冬至点来到了斗宿二十一度,但他没去探寻变化背后的原因。 直到东晋的某个冬至黄昏。 虞喜看向正南方,发现天空正南方的昏中星是东壁。 这与《尚书》对不上了。 古籍说“尧时冬至日短星昴”,那会看到正南方的星星是昴宿,可他怎么看到的是壁宿? 二十八星宿的位置在天幕竟是发生了偏移! 怎么回事? 他进行了研究,然后推算出了岁差的存在。 做好准备,死去的地理课知识要攻击人了。 以现代的天文学去解释岁差,是回归年与恒星年的差异带来了岁差。刚刚解释过回归年就是太阳年,而恒星年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真正周期。 便于理解,直接上模型示意动图。】 嬴政盯着水镜,津津有味地观看着。 若非现在是白天,他真想在水镜放映结束后,立刻看一看天幕上星宿是否发生了位置偏移,与《尚书》所载有何不同。 若真能有所发现,足以用来做文章。 《尚书》是儒家典籍,而他能用观察的星宿变化来对它做出新的注解。 经历被陨石雨砸头后,他信了星象是单纯的天文运动。不过,天象被他用到治国之术时,也可以变得复杂起来。 水镜: 【岁差,每一年的数值很小。如今知道大约每过71.6年,群星位置在天幕偏移1°。 古代的王朝没几个能熬过五个七十年。人生七十古来稀,个人要推算岁差的存在必要在古人的观测数据上进行。 古代历法用星宿出没来定位节气,星宿偏移了短期内看不出,但积少终是成多。为了历法准确,必需引入岁差。 问题来了。 这对制定历法来说是极大的变动,不是一个人说改就改。 虞喜提出岁差存在,却没引起广泛重视。 一百多年以后,我们熟悉的祖冲之出现了,就是那位将圆周率测到小数点后七位的科学家。他将岁差编入《大明历》。 那么立刻被广为使用了吗? 很遗憾,没有。 当时的权臣,现代很多人肯定都没听过其姓名,戴法兴驳斥祖冲之的这种行为是大逆不道,是“诬天背经”! 祖冲之据理力争做出《驳议》,后来孝武帝终是要接纳新历,但很快驾崩了。在权力斗争之下,《大明历》直到祖冲之去世后十年才被使用。 等到朝代兴替,大唐一统天下。 岁差,一个天文学的现象,再次没能被立刻认同其存在。 我们都知道的大名鼎鼎的李淳风,他在唐初编写《麟德历》时没有采用岁差,坚持认为“天周岁终”。 使用这种历书时间一长必出偏差,人们发现预报日食的时间不准确。 后来开元年间,僧一行编写了《大衍历》再度引入岁差。自那时起,岁差在中国历法中的应用终于不再被动摇了。 由『岁差』可见,历法的大变动背后所藏的故事复杂不已。权力斗争,朝代兴亡,尽在其中。天文现象本身很单纯,但是使用它的人不单纯就能大做特做文章。 听到此处,是不是觉得这集故事不够劲爆,不够有刺激性?不够让你们的血压起起伏伏? 这不就来了。 咕咕,我,乐于助人,时不时为观众朋友们解答一些小疑惑。 在读评论时发现某网友疑似在评论区钓鱼。ID就不说了,知名不具了。我点开跟评,居然没一个人给他上史料。 大家一起完成了让钓鱼佬空军成就。 我来做个恶人,打破乐子人们的空军操盘行动,把这条鱼给挂到鱼钩上。 不是随便挑故事来说,是和今天讲的历法联动上了。 有明一代,历法上出现了一处奇怪变动。 正统十四年,将《大统历》的日出日落标准时间从南京值改为北京值。 这很好理解,因为标准时间一般是随京师位置而改变的,就像我们今天习惯说北京时间几点几分。 先不谈为什么没在永乐帝年间就变了数值,这里一个奇怪的地方来了。 在正统十四年做出改动之后,很快,下一年的历法记录又变回了南京值。 现在我们知道了,历法绝非说变就能变的,正统十四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搞得历法变来变去呢? 关键词提示,明英宗朱祁镇。】 水镜前,朱元璋与朱棣精神高度紧绷。 评论钓鱼失败了,但没想到咕咕今天主动讲起了这一段明朝往事。 从历法诡异变化,两人就有了极度不祥的预感。 ——来了,来了!此劫大凶! 作者有话说: 岁差资料,参考《中国古代天文历法》陈久金 —— 《天文学史话》,冯时。书中说了怎么求冬至点。 “古人计算太阳的视位置是从冬至点开始的,这使他们对于冬至点在星空间位置的测定十分重视。传统的观测方法是测定昏、且时刻的中星,这样可以容易地推算出夜半时刻的中星位置。 进而根据此时与中星对冲的太阳位置,按照太阳在天空中日行一度的规律,求出冬至点。公元前四世纪,古人运用这种方法观测得到的冬至点在牵牛初度,这个观测结果在汉初的历法中一直在沿用。”
第30章 有刺激的明朝历史故事听。 嬴政调整坐姿洗耳恭听,特意换了一块空白丝帛,一手拿好了笔,随时准备记录。 后事不忘,前事之师。 此等言辞本不可能成立,却因水镜成了真。以后事为鉴,能知兴替。 水镜: 【朱祁镇,明朝第六任皇帝。 他的祖父朱高炽,在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去世后登基。继位后,短短九个多月,他就病逝了。 《明史》赞其“用人行政,善不胜书”。因为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到永乐帝在位期间征战四方,二十五年间都离不开这位为他稳定后方的长子。 决定战争成败的因素,往往在战场之外。 朱高炽除了不善武功,从农事、经济到民生都面面俱到地施以仁政。可惜,他继位时间太短不满一年就病故,其子朱瞻基继位。 此时,朱瞻基二十六岁。有别于父亲的不善武功,他十五六岁就随祖父出征漠北蒙古。不能说是久经沙场,那也有着充分的军事理论素养与军事实践经验。 登基仅仅一年多,遇上了叔父朱高煦造反。 其实,朱瞻基上位后优待两位叔父,但朱高煦死性不改。 说朱高煦贼心不死,盖因他对皇位的窥觊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了。 这件事,朱棣必须要负责。 比起不善武功留守后方的长子朱高炽,朱棣对跟随他一起出征而好逞勇武的次子朱高煦表现出了偏爱。 在朱棣起兵谋反时,他在战场上对朱高煦说过“世子多疾,汝当勉励之”。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78 首页 上一页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