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子摇了摇头:“不一起打我就好了。” 卫长君笑出声。 老里正父子俩忍俊不禁。 小太子恼羞成怒:“不许笑!” 三人止住笑。 卫长君:“据儿,伉儿,记住,我说万一。不过我觉着不会那么巧。” 卫伉没听懂,不妨碍他点头。刘据听懂了,也认为不会那么巧。 刘据又想起一件事:“大舅走了,他们也走吗?”朝屋里看去。 卫长君:“他们也会帮你。可多一个人多一份力不是吗?” 少年点了点头,是他没想到。 卫长君轻轻拍拍卫伉,叫他起来。刘据拉着他往西跑,跟窦婴显摆他的弹弓。卫长君无奈地摇头:“愈发像去病和敬声,一刻也不安生。” 老里正:“这样好。” 天气越发热了,村学也停了。老里正叫儿子回头把村里那些小子们带过来陪太子玩儿。 里正长子小声说:“也告诉他们?” 老里正瞪儿子,嫌他蠢。 “大公子跟我们说这事是以防万一。太子这么机灵,陛下怎么舍得废嫡立庶。他们跟太子熟了,真有那么一天可以帮太子一把。没有的话,凭着这份旧识,谁敢欺负他们。”老里正说出来越发嫌儿子。 老里正长子内心深处不建议父亲掺和这事。经他这么一说,老里正长子不得不佩服父亲睿智。即使有那么一天,他们护住太子就是从龙之功。 老里正看着儿子才想通一样,嫌弃的别过脸。 话说回来,自打匈奴和汉人结亲,卫长君就叫城中卫家奴仆留意各方对此事的态度。 由于众人相亲众人成婚这事办的大,城中跟匈奴有仇的达官贵人见着匈奴人也不敢辱骂唾弃。盖因怕传到天子耳朵里,坏了国家大计。 老里正方才又提到八阳里匈奴很开心,卫长君认为可以下一步了。 卫长君叫老里正挑一些能言善道的人去长安卖纸或瓜果蔬菜。 里正长子奇怪:“这还用挑?时常都有人去。大公子想买什么?” 老里正瞪他:“不能听大公子说完?” 卫长君笑着示意他们别吵:“最好带上村里的匈奴人,叫城中百姓知道他们过得好,你们也不嫌弃匈奴人。知道的人越多越好。京郊大营附近还有许多未婚匈奴男女,陛下担心他们在一起久了计划叛逃,打算除夕前叫他们都有个家。” 里正长子闹不明白:“陛下为何这么善待他们?只是希望还有匈奴投降?” 卫长君:“这几年打仗没少死人。只靠一个个生,慢慢养,得多少年?不用生不用养,还能跟你们一起种地,这么好的事哪儿找去?” 老里正满眼嫌弃:“他懂这些他就是陛下了。” 卫长君笑着劝他消消气:“奇怪陛下为何不把他们当奴隶卖了?自是匈奴彪悍,不懂礼,陛下怕他们杀主人家。” 里正长子懂了,“那我明日就去告诉亲戚们。” 卫长君见窦婴夫妇领着两个小的过来,朝屋里喊曹女,叫她洗个西瓜。随后又给老里正摘两个。趁着还没到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里正长子带着草帽推着老父亲回家。 翌日,卫长君写一封信叫家中男奴骑马送进宫。 三伏天临近,朝廷又办三次相亲,每次都有近千人。 八月初,秋收前,长安周边各地亭长办了几次集体婚礼。 虽然还有一些未婚男女,但是有长辈或父母亲人的。 秋收前刘彻令人下去巡查,哪个村里有荒地,哪个村少户缺人。秋收后就把拖家带口的匈奴人安排过去。 长安周边几乎每个村都有匈奴人,再多一两户也没人大惊小怪或强烈反对。左右又没有抢占他们的土地。 粮食进家,只等着下雨耕种,刘彻令丞相把早已准备的种子赏下去。 头一拨成亲的汉人和匈奴人得了粮食,后来那些人不愿意了。丞相派下去的官吏料到这点,就问陛下有没有提过不会亏着你们。 有人埋怨朝廷没说清楚。小吏们直言,说清楚了谁知道你娶妻嫁人是为了粮食还是想好好过日子。 皇权至上,皇帝也不是昏庸无道,后来成亲的匈奴人也心虚,这事抱怨几句就过去了。 金日磾母亲改嫁了。虽然兄弟二人得在上林苑学习,不过休沐日可以去母亲家。从母亲口中得知这件事,金日磾不意外:“大汉天子真有法子。” 金日磾母亲感慨:“伊稚斜单于如何比得过大汉天子啊。” 金日磾赞同:“天子文治武功无所不能,朝中还有那么多能吏。母亲可知朔方和五原太守?” 其母摇头。 金日磾:“韩说将军兄长韩嫣。他自小跟陛下一处听太傅讲学。五原太守乃主父偃。”紧接着告诉她主父偃做过什么,“听说武威太守叫东方朔。大将军弟妹的父亲。他在天子身边快二十年了。陛下用他们并非很看重塞外各郡,而是留他们在京师也是闲着。” 金日磾母亲震惊,大汉不是只有将才。 “不怪国舅那样的人物甘心种地。”其母万千感慨。
第224章 韩嫣归来 我就说陛下的儿子不可能那么…… 无父无母无依无靠的匈奴人都有了归宿, 赵破奴和二公主成亲的日子也近了。 卫长君不偏不倚,阿奴成亲的时候他在城里待几日,赵破奴成亲的时候也一样。 不知道是不是说好的, 翌日赵破奴和二公主也去冠军侯府给卫长君请安。 这俩婚事办好, 城里没什么事, 地里也没有多少活,卫长君接母亲去茂陵享福。 卫长君耐得住寂寞, 坐在渭河畔看大鹅凫水,鸭子撒欢可以看一天。卫媼受不了。她少时便在平阳侯府, 跟很多人一起吃饭干活, 热闹惯了。 卫长君送刘据和卫伉回来, 卫媼也要回来。卫长君在城里住六七天,然后去接小外甥和大侄子。 卫青夫人张氏不好总让他辛苦,问他下次何时送俩小的回来, 她叫人去接。卫长君自然知道辛苦,可不接送俩孩子, 母亲年近六十, 他也不能跟以前一样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 卫长君推出老母亲,张氏可以理解, 也不再执着。 回到茂陵,卫长君发现韩嫣家院里院外堆满了物品。卫长君停下细看, 除了衣物,便是衣柜、器皿等物。 卫家每年也会把柜子衣物拿出来晾晒。但多是初秋或立夏时节。初秋晒厚衣服, 天冷了直接穿, 不必担心衣服潮湿。立夏时节是把穿不着的厚衣服褥子收拾干净、晒透放入柜中。 卫长君叫两个小的先回家,又冲自家门外奴仆招招手,令其把车赶回家, 他拐去韩家。 刘据和卫伉坐车累了,没心思玩儿,一人拉着他一只手跟上去。 卫长君到院里发现还有鞋袜,“这是在找什么?” 管事奴仆楞一下,躬身道:“郎君要回来了。” “韩嫣?”卫长君惊呼,“我怎么不知道?” 管事:“郎君想给大公子一个惊喜?亦或者不能确定哪天回,不想大公子挂念?” 卫长君:“他回来朔方安排妥了?” 小太子扯一下他。卫长君低头:“据儿知道?” “父皇带我参加朝议,我看到好几个没见过的人。听他们说朔方、五原什么威武,那几人是不是派去接替韩嫣的?”那次朝议赶巧多位官吏留宿宫中,刘彻起来就令黄门宣诸人。 小太子被薅过去困得眼睛睁不开。刘彻本意叫他习惯,也不管他能不能听懂,也不管他是不是半睡半醒。他该怎么议怎么议。 那次朝议给众多官员留下深刻印象,一抬眼就能看到天子身侧的小太子一磕头一磕头,困得跟小鸡啄食似的。 他们无法理解陛下这是要做什么,太子才几岁。 不怕揠苗助长吗? 卫长君点头:“想必是的。”问韩家奴仆,“你们又是怎么知道的?” “小郎君来告诉奴婢的。” 卫长君:“韩说?” 管家点头。 卫长君颔首:“这就难怪了。韩嫣没说何时,怕是不放心新太守。你们收拾吧。” “大舅,我怎么没见过韩嫣啊?”小太子仰头,卫伉点一下头,他也没见过。 卫长君领着他俩出去:“他去朔方的时候你才三岁还不记事。伉儿还是个奶娃娃。” 卫伉仰起头大声说:“我现在长大了。” “是的。”这点小事没必要嘲讽孩子,卫长君微微点头,“想去哪儿?大舅得闲,去哪儿都行。” 在卫家门外隐隐能看到西南方向的房屋,一排一排,看起来好多。刘据没到过那边,他要下午去。此时此刻只想跟舅舅回家,叫舅舅陪他睡觉。 小太子说出他的计划,卫长君拽着俩孩子回去。倚着屏风看他俩在榻上闹。“不是累了吗?”卫长君很好奇怎么又精神了。 小太子翻身躲开扑上来的弟弟:“躺下就不累了。”拍拍身边,“大舅,快来。” 卫长君:“我躺下能得躺一天。你俩玩儿,我去河边看看。” 刘据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卫伉勾头找鞋。 卫长君到大门外,两个少年追上来,朝他身上扑,撞的卫长君往前踉跄。卫长君反手一人一巴掌。没使劲,不疼,俩小的笑嘻嘻跑开——到路边停下等他。 冬天可以吃的菜少,不等于没有。卫长君送外甥侄子回家前交代奴仆,无论是不是野菜,冬天能成活的都种下去。种之前别忘了洒上草木灰,一来可以肥地,二来可以杀虫。也可以弄一些岸边淤泥。 卫长君从南到北,经过狼崽子的“窝”,绕到自家院后,河岸边翻新了一遍,卫长君很是满意。 小刘据指着湿漉漉的泥土:“大舅,菜怎么还没出来?” “再过三五天。”卫长君问他俩要不要踢球,他可以守门,也可以叫奴仆家的小子陪他们。 这些小子是卫长君这几年买的奴仆带来的。小子们大抵被父母叮嘱过,卫长君对他们和善,小子们也不敢在他跟前无礼或乱晃,端的怕打扰到他。 小太子想想:“我们几个一起踢,大舅守门。” 卫长君不会两下子真不敢应:“可以!” 小太子隔着高高的院墙喊那些少年拿球出来。 卫长君:“去院里踢。别以为大舅不知道你们几个没少踢坏庄稼。” 小太子惊得微微张口,想起什么朝西看去:“是不是魏其侯告诉你的?我要拔掉他的胡须,看他还美吗。” 卫长君乐了,这话真该叫刘彻听听,“用得着他?我又不瞎。” 小太子不信:“你怎么不骂我?” “你不敢叫我知道,说明你知道那么做不对。既然知道做错了,我还骂你做什么?” 小太子被说的羞愧,抱住他的腰撒娇:“大舅,你真好。”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370 首页 上一页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