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省点事。 历朝历代所有的丞相宰相们也都纷纷沉默:………… 啊? 你这把丞相废了,那行中书省、还有那些事归谁管啊? 李晓诗:“朱元璋取消了中书省,提升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直接由皇帝管制。而且地方上的行中书省也被取消,原本行中书省的权利一分为三,设立了并行的三司,分别掌管这些事务,互不相属,从而分散了权利。” 历朝历代的丞相们:…… 刚发问答案就被喂到了嘴边,但很显然这是个让人高兴不起来的答案。 ……你真的好能干,朱元璋。 别光行政权了,你既然这么能干,干脆把兵权也收了得了。 “朱元璋把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把调动军队还有给武将任命的权利都给到了兵部,这样一来,军事大权也直接归到了皇帝手里。”李晓诗的声音恰到好处响起。 那些刚刚还在因为愤懑说气话的人:……&*$@% 行吧,人家还真这么做了。 看见没,敢于废掉千年政策的人就是有底气,人家真的不需要你们。 ……可是就是好气啊。 一口气吃不成个胖子,这么个什么权利都不想放的……怎么不撑死他! 李晓诗好似对弹幕的不满完全看不见,十分淡定地继续讲课文:“为了监视官员和百姓,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锦衣卫嘛,顾名思义,就是穿着锦衣华服的皇帝侍卫,但是这些‘侍卫’并不是简单的侍卫,刚刚也说了,他们是来监督官员和百姓的,所以是直接由皇帝指挥、掌管着侍卫、缉拿捕捉、刑狱诸事,顺便保护皇帝、镇压官民的一个机构。” 天幕前,历朝历代的大小官员们呼吸都停了,只觉得窒息。 ……等等,重新说一遍可以吗,这个锦衣卫,是做什么的? 是他们听错了吗? 李晓诗想说的应该是监督官员吧?就类似监察司和御史干的那种呗! 干的也是监督的事儿,对吧……哈哈,真是的,这些天肯定是太累了,要不然怎么会把“监督”听成是“监视”呢—— 哪有皇帝会对官员百姓都进行监视啊,还为此特地成立了一个机构的,这也太过分了嘛哈哈哈,不把人当人一样的,怎么可能呢。 而这时,李晓诗那在他们听起来无比冰冷的声音又一次响了起来,给所有希望的小火苗都浇了一盆冷水,透心凉。 “到了后来,明成祖也建立了一个类似于这个机构的同类机构,叫做东厂。和锦衣卫不一样的是,东厂是全部由宦官担任其中的职位的机构,这两个机构合称为‘厂卫’,成为了皇帝监听官民大事小事的耳目和爪牙——据记载,明朝时期有很多酷刑,以厂卫为最。他们不仅把前代各朝的酷刑延续下来了,还又开创了新的各种各样的刑罚,用来威逼恐吓犯罪者。所以在明朝时期呢,厂卫这两兄弟,不分上下,都让官员百姓们闻风丧胆,又厌恶又害怕,是只听到名字就瑟瑟发抖的程度。” “而且朱元璋本人估计是对宋朝时候那些文人士大夫们祸乱朝纲把持朝政的过往深恶痛绝,所以和从五代十国过来然后特别警惕武将集团的赵匡胤一样,他也十分吸取教训——对待文人以及官员们从不手软,绝不给他们过多干涉自己权威的权利。”李晓诗道,“据记载,明太.祖时期,他采用‘廷杖’惩处大臣。大臣的进谏如果触怒了皇帝,或者大臣本身犯了错,那就要直接在大殿上或者午门外上廷杖——也就是被锦衣卫用木棒打屁股。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打屁股,这是一种羞辱,但刑罚本身也绝不轻,因为有很多人会被直接当庭打死。有一次,在明世宗的时候,一百三十四个人被廷杖,直接被打死的就有十几个。可见什么宋朝时被皇帝和官员们都奉为圭臬的‘不杀言官’在明朝是根本行不通的。”不仅行不通,甚至皇帝还会用雷霆手段惩处,借此立威。 明朝官员:哈哈。 嗯,笑容一点也不勉强,一点也不苦涩,尤其是洪武和永乐年间的官员们,笑得更是“自然”至极。 就是希望吧,有可能的话、大家都来大明感受一下——来感受一下这种来自皇帝陛下的关爱,好吗? 和汉武朝不一样的政策,但如出一辙的惊心动魄。 每天上班都像是在大逃杀,一不留神就要遭廷杖,廷杖躲过了也还可能要去诏狱里走一遭,然后么,出来出不来就全看天命了。就算能出来,那多半人也废了。 个中滋味,真是太舒爽了。 哦,还穷。 拿俸禄勉强够自己吃、甚至有可能养不活一家人的程度。 还是先前那批怀疑自己听错的他朝官员们:…… 行了,别说了,他们自己扇自己嘴巴好吧? 哪里听错了,这就是在监视、这就是纯纯的特务机构! 而且还有后边这个廷杖,听李晓诗这个意思,就是说,不仅是官员犯错会被廷杖,仅仅是谏言“触怒”皇帝都会被廷杖——上谏大多数时候不就是在说不好听的话吗?皇帝要是听见不高兴的就要打人,这么一个私人化的处理,没有任何标准,那不就代表皇帝随时都可以打人吗? 还会打死人! 宋朝时期,无数的文人士官握紧拳头,对朱元璋痛骂出声。 仗着朝代不同且时空相隔,他们骂的极其难听。 不是,这什么。 怎么会有这么小肚鸡肠的皇帝啊? 合着所有给他当官的人都是他的奴隶呗。 不仅朝堂上要鞠躬尽瘁,连回到家之后也是一言一行的自由都没有,估计和哪个小老婆多睡了一觉、又多揍了哪个儿子一顿这种事情都得被告诉皇帝吧? 这不是一点隐私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那上朝的时候跟赤身.裸体又有什么区别。想集权也不是这么个法子啊——你、你……你砍丞相就砍吧!别整这些特务机构啊! 李晓诗不是说过么,人都有自己的权利的,人人平等!虽然不可能真的人人平等,但你是个平民出身的皇帝,应该更能懂什么叫做被压榨得不容易吧!怎么能反过来欺负别人呢。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不懂吗! 上至秦汉下至宋元的官员们都已经窒息了。 你要是真的这么谁也不信,既不信任文官也不信任武将连一路跟过来的心腹都不信,那就谁也别用了!干脆全自己掌握得了。 北边被赶回草原的外敌也自己去打,别用别人了! ——事实证明,在这一part,可能有一个叫做“有求必应”的buff。 因为就在一些人心里刚开始出现这样的想法时,李晓诗就再一次开了口。 “为了强化皇权,不管是开国后新选拔上来的官员,还是跟随自己一路打天下的功勋元老们,朱元璋谁也不大信任。但也有例外——他的儿子们。” 她悠悠道,“他信任自己的孩子们。所以朱元璋把他的几个儿子先后封为王,分散驻守各地,一方面用来监控地方,另一方面还能巩固皇室统治。大家注意哦,朱元璋给的这个封赐地方的王,不是像汉代被削了之后的那些尤其是宋朝什么宋徽宗没当皇帝之前一样的虚衔王爷,这些他封出去的王,都是有实权的。” 原本正听别人家皇帝臣子之间“铁血手腕”听得兴味盎然的刘彻:………… 不是,啊?你? 你生怕自己的继承人皇位太稳固,专门搞点子藩王出来给他们添堵? 还是实封? 正抄录文书的李斯眼前一黑。 啊,啊……天那。 ——呜呼哀哉,陛下啊!! 分封制被取消是我们辛辛苦苦努力争取来的结果,结果在数千年后,分封制终于还是死灰复燃,重新又被搞起来了! 这个就是李晓诗说过的那个什么,历史总在开倒车吗? 上下震动,唯有朱元璋把眼一瞪,不服气地看着那些或多或少总归是在指责他的弹幕,把吹胡子吹得翘起。 他老朱忙忙碌碌一辈子,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梦想光宗耀祖、后来想拿下中原完成大统,现在想让老朱家的人都少吃点苦? 他就不信换一个谁来当皇帝会不想让自己家里人过得好点。 而且分封怎么了,他就是要封。 要是连自己的儿子都不信,还能信谁? 信那些舞权弄私、甚至敢在他面前耍把戏玩花样的官员们吗? 这些人真是够烦的。 他看着李晓诗,不满地絮叨:“臭丫头,快点继续啊。” 快点告诉他们,他的决定没有错,放自己儿子出去是对的! 李晓诗很给面:“嗯…大家也都知道,一旦开启分封制,国家内部肯定就会分裂。正好呢,在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一件大事发生了,成功为这分封制的分裂埋下了个大的隐患。” “太子朱标去世了。” 朱元璋呼吸骤然一停。 ……什么?!
第148章 第一百四十八课 ——太子朱标去世了。 这听着轻飘飘的一句话,成功让朱元璋呆在了当场。 他双目圆睁,满面的不可置信,就连手中揪着好一撮自己的胡子都没有察觉,甚至一度怀疑起了自己是不是年纪大了出现了幻听。 啊? 太子朱标……怎么了? 同样懵了的还有洪武年间老朱家的兄弟几个。 朱樉一脸呆滞,朱棡嘴巴微张,就连朱棣也是愣愣呆呆,半晌才在心中冒出几个字来:……原来是这样。 就说以太子哥哥在他们几个兄弟间的威信、以及老朱对这个继承人的喜爱,怎么会是他成了皇帝——看来是太子哥哥去世了,所以这接班人的位置兜兜转转才落到了他头上。 可是,这也不应该啊。 没了太子哥哥,下边不是还有朱樉朱棡他们吗?按照老朱的脾性……不对,问题应该在于,太子哥哥怎么会突然去世的?是生病吗?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 朱棣越想越乱,脑子里一团浆糊,虽然已经从“朱标去世”的初震撼中回过了神,但陷入了二次迷茫的轮转,他看起来依旧有些浑浑噩噩。 所以,父子几人中,最早反应过来理智回笼的倒是朱标本人。 他不是不震惊于自己的去世,尤其是在“朱元璋在位的时候……”的情况下。 老朱还在位,那就是说明,他身体还好、自己却已经死了,这可以算得上是“英年早逝”了吧? 但他依旧是最早清醒的,甚至还一一去唤回了失神的父亲和弟弟们,加以好言劝慰。 天幕所说毕竟是以后发生的事,他们现在还没经历过那些,是可以改变的。 不需要太过慌张,反而自乱阵脚。 何况就算改变不了,大明也总要继续延续下去的,这份未来的“历史轨迹”,总还是要好好听好好记的。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9 首页 上一页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