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倒要看看,没了北疆,拖着残局未解的南疆,你这老杂种要怎么啃下西晏这块硬骨头!” 皇帝盯着在案头堆成堆的,请他召回温哲翰的折子,阴鸷的神色里隐着疯狂,“朕就遂你的意,召老三‘回来’。但愿,你接得住朕的这份礼!” 第二天早朝,皇帝当着朝臣的面颁布了诏书,着人即刻出京。 在一片“圣明”的呼声里,皇帝却提起了另一件拖了很久的事。
第264章 皇帝低头 “西戎来的两位在国子监进修已久,也是时候该启程回国了吧?” 皇帝好似才想起这事,在众臣各异的神色里,又看向许相逢,“和亲一事,西戎那边是如何打算?” 许相逢还未答话,先一人出列上前,“圣上,臣以为国子监所学深奥,这时日尚短,两位怕是参悟不透。何不,多留两位些日子?” “这也是——为了两国邦交。” 皇帝看了他一眼,依旧问许相逢,“丞相觉得呢?” “老臣以为,张大人所言在理。” 许相逢似乎打算把应声虫做到底,只附和别人的观点,不提自己的意见。 皇帝哼了一声,“朕觉得没这道理!” “这……” “诸位不就是想着留下这两位为质,以此压西戎一头吗?” 皇帝打断底下窃窃私语的朝臣,不给任何反对的机会,“荒唐!” “且不说此次他们是作为使者前来和谈,就是他们不是作为使者而来,在两国未商定质子的情况下,扣下他国皇嗣,诸位是想向西戎宣战吗?” 皇帝睨着眼扫视一圈,看着底下的骚动又抛下一个问题,“若是西戎皇嗣在武安境内有个好歹,诸位谁能负责?” 底下窃窃的声音静了下来,皇帝这才面色稍霁,作下结论,“两国和平来之不易,不应多生事端。朕以为,当此月之内将和亲之事定下来,让西戎使臣归国,以免发生意外。众爱卿以为如何?” 朝下众人面面相觑,交头接耳议论之时,眼角余光不住地往许相逢身上跑。 皇帝眼微敛,也看向许相逢,“既然众爱卿都没有异议,那此事就全权交由许相负责了。” 众臣一惊,就有几人推搡着想再说些什么,但皇帝却斜了他们一眼,冷沉了声音,“此事就这么定了。众卿家若没有别的事要奏,就散了……” “臣有本要奏。” 新任户部侍郎在皇帝话音未落时,就上前一步揖手而告,“镇北侯郭佑宁上书,外调京官吴放因走私盐铁米粮、泄露军情等叛国重罪,已由钦差晏清定案,斩吴放一行主犯,流放其家眷等一众受牵连者。以致地方官员变动巨大,钱粮赋税一时难以筹备,故请求暂缓赋税上缴时限。” “此干系重大,微臣不敢自作主张,还请圣上定夺。” 此言一出,如同水如油锅,噼里啪啦地炸起一群人。 “够了!” 皇帝厉声打断众臣嘈杂议论,才又看向户部尚书,“此事朕已明晰,晏卿行事果决,为民除害,实为一大功;郭侯公私分明,协理破案亦有功。当赏!” “这……” 底下有人急了,“圣上,这不妥啊!” “有何不妥?” 皇帝反问,“晏卿受朕派遣,于北疆上任边关防御使,兼北疆事务监察,有五品以下官员任免、惩处之权,可先斩后奏。” “张卿所言不妥,是晏卿不该惩处这叛国祸民之人?还是她先斩却不奏?亦或是,张卿是在指责朕,不该授予晏卿监察之权?” 被推出来打头阵的张大人在皇帝的一句句质问里,急得起了一脑门儿汗,目光一个劲儿地偷着往许相逢身上瞟,希望他能出来说句话。 但许相逢就像是入定老僧,任这朝堂上风起云涌,他自面不改色充耳不闻。 “张卿怎么不说话?” 皇帝的追问叫他打了个哆嗦,眼珠子不住地在眼眶打转,慌忙忙搪塞道:“微臣不敢质疑圣上。微臣只是觉得,此事毕竟牵涉甚广,只听晏清与镇北侯一面之词,未免不妥。” 说着,张大人顿了一下,没等到皇帝开口,他才又硬着头皮往下说,“况且此事还有诸多细枝末节之处,未能妥当处理,此时论赏,实为不妥。” 张大人说完等了许久,才听得皇帝一句不疾不徐,说不清是劝慰还是训责的话,“张卿操心过度了,此事自有刑部跟进。” 这话没什么起伏,猜不透皇帝的心思,但张大人却松了口气。 肯开口解释,至少说明皇帝这会儿不会办他了! “圣上深谋远虑,渊图远算,是微臣过虑了。” 张大人适时地搭梯子退下,任凭身边人再怎么使眼色,他也装没看见自顾自回了自己位置。 皇帝和权臣的较量,自己只有被当枪使的份儿。 这他很清楚,但他就算当了这枪,也不想折在这儿。 得罪许相逢,顶多不落好,回头被下放;得罪了皇帝,扣着自己的辞呈不让走,哪天寻个错,把他全家灭了都说不准。 往些年还好,皇帝还有顾忌,这几个月,皇帝的心思是越发难猜了,被处置的朝臣已有三五个。 他可不想当下一个! 张大人退回自己位置上,不肯再当出头鸟,其他人亦是默不作声,甚至都不再看向许相逢,只当自己是个眼聋耳瞎的,不掺和这场事儿。 皇帝端坐在龙椅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底下一班各自为政的朝臣,觉得既悲凉又好笑。 他温家坐江山数百年,到了他这一代,朝中竟无一人拥护! 他许相逢算计多年,对这满朝文武恩威并施,真到了用人之时,却也无人可用! 这帮子老油条子,各个都是盘算着利益行止的人精——安宁时扯着为国为民的大旗争来斗去,混乱时如墙头蒿草随着风飘来荡去只求自保。 不过这样也好。 只要他们还忌惮着自己这个皇帝,自己就还能将这虎皮再撑些时日。 皇帝噙着笑,看向底下沉着脸的许相逢,“和亲与安排人手安全护送西戎使臣归国之事既全权交由许相负责,就不好再在别的事上,让许相劳心费力了。” “为圣上分忧,是老臣的本分。” 许相逢到底是不能继续不作为了,“吴放等人叛国一事……” “此事就交由御史大夫王京柯受理。” 皇帝打断他的话,对上他眼底的阴沉,却忽地笑了起来,“许相愿为朕分忧的心意,朕心领了。只是许相到底年纪大了,若朕当真什么事都交托给您,只怕要被天下人骂朕不知尊老,不仁不孝。” “岳丈大人,总不好叫小婿背这骂名吧?” 皇帝突然放低的姿态,叫朝中众人都是一惊,目光不住地在两人身上打转,心里算盘震天响。 这还真是头一回听说,皇帝在朝堂之上,跟国丈低头自称小婿的! 虽说辈分上是如此,但君臣可是在此之上的! 皇帝向国丈低头,那不是把皇家的面子放人脚底板下蹭吗? 但就算此时皇帝向许相逢低了头,却没人这个时候去舔许相逢。 明摆着的,皇帝低头是为了分许相逢的权,暗示他年老该退位让贤了! 这时候搅和进去,只会惹一身腥。
第265章 要变天了 王卫涛很清楚自己已经脱不了身,自是不愿将自己儿子也卷进去。 但皇帝却拒不接受他的说辞,“正是因为年轻人年轻气盛,才需要多一些磨砺。且御史大夫领御史台监察百官,介入吴放叛国一案进行调查,也是职责所在。” “不可推脱。” 皇帝强调着自己的决定,并在话音一顿之后,有了新的安排,“此事牵涉众多,只从卷宗供词来看,未免肤浅。王卿还是即日整理行囊,与刑部调查之人一同北上,亲自盯着此事为好。” “至于御史台一应事务,暂由王爱卿兼理。” 皇帝说着看向王卫涛,“王爱卿以为如何?” 王卫涛一怔,忽地神色一肃,朝皇帝一揖到地,“臣,谨遵圣上旨意。” 王京柯见他爹突然改变主意接了旨,纵心有不愿,也不得不跟着领旨。 皇帝满意地点了头,又拟下圣旨,准北疆赋税延迟上缴,并予封赏于晏清、郭佑宁二人,一并交由王京柯前去宣告。 散朝之后,群臣皆步履匆匆,各自离散,鲜有相携交耳之人。 今日早朝所得信息量巨大,他们必须赶紧下去消化下,才好为今后的事早做打算。 这武安的天,怕是真的要变了! 早朝后回到家中,王京柯才将自己的疑问问出了口,“此正是多事之秋,您为何将我往外赶?” “正因为是多事之秋,你才留不得。” 王卫涛皱眉看着王京柯,沉沉地叹了口气,“圣上这是在给我们王家留后路。” 王京柯眉头一锁,唇抿成一线,“我若是走了,这朝中就剩下您一个人……我不放心。” “什么就剩我一个?” 王卫涛一掀眼皮瞪他一眼,“你爹我好歹在朝为官二十几载,手里没一点人脉,圣上会卖我们王家这个人情?” “我还是不放心。” 王京柯知道王卫涛说的都是实话,也知道他爹同意皇帝将他外放是想让他远离京城将起的风雨,更明白皇帝给他爹这个人情是因为他爹有能耐跟许相逢周旋一二。 但也只是能周旋一二。 许家这盘下了多年的棋,终究是呈上了台面,任凭个傻子也能看出许家是要收紧口袋,准备收获了。 没人知道这棋是从什么时候布下的,只知道当这棋局显露出来时,他们已然走投无路。 温家败了,帮着温家守江山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您,母亲,还有妹妹都在京城,却叫我一个人逃出京去避难。没得这样的道理!” 王京柯纵然知道自己留下也做不了什么,却也不想在这个时候独自逃生,“我留下来,多少能帮衬着您一些。” “你留下来不给我添麻烦就不错了。” 虽王京柯说得真挚坚定,却得了王卫涛一记白眼,“之前肃王叛乱时的事,你这么快就忘了?你留下是帮别人忙还差不多。” “更何况,皇帝的圣旨已下,你现在是不走也得给我走!抗旨不遵,他皇帝现在破罐子破摔,却也还是能砍我们这一家的脑袋的。” 王京柯被训得哑口无言,却又不甘心,就犟着脾气定定地跟王卫涛面前站着,不肯挪步子。 王卫涛眼睛一翻,“你还犟上了?” 瞪着眼盯了自己儿子片刻,王卫涛终究还是先妥协了,面上的神色一松,叹道:“我知道你挂念着你母亲她们……” “还有您。” 王京柯闷闷地插话。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172 首页 上一页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