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夏笑着回答:“我得对得起您付的工钱呀。” 直到上飞机那天,安夏才停下工作,把她来的目的——寻呼机链子的事情处理了。 张总没骗她,他介绍的批发商给安夏的价格是八块钱一根。 如果安夏有心欺瞒,她可以跟王德标和陈伟还说十块钱。 不管她是想直接把1600块昧了,还是私藏200根链子,那两人都不会知道。 她没干这事,而是打电话给两人通个气,问他们想要钱,还是想要链子。 最终安夏带着一千根链子回去了,多出来的两百根,安夏只要了六十根份额,剩下的140,陈伟和王德标一人七十。 两人看安夏的眼神像在看圣母。 三天后,安夏的220根链子,变成了两万两千块。 安夏拿着钱就赶去柳阿姨家,用一万四千块,把那块出租车牌照买下。 柳阿姨对安夏的守约十分赞赏:“德标一直夸你呢,哎,你干脆就给我当侄媳妇吧。” “哈哈哈,当不了的,老王跟我是哥们儿关系,下不了手啊。”安夏打着哈哈。 柳阿姨大方的把出国人员能买的八大件份额都给了安夏。 电视、冰箱、洗衣机、录像机……一切都是很好很好的,但是没有安夏想要的空调。 资本家,不能光压榨员工不干活。 安夏向张总询问能不能搞来空调,顺便还问了电脑的事情。 很快,张总就以公司使用为名,从港岛进了一台三菱空调,发往安夏家。 与空调一起来的,还有配好的一台IBM电脑、一个小型施乐传真机,以及一式两份的合同。 合同上写明,空调、电脑和传真机都是借给安夏的。 如果安夏为公司服务时间没有到五年,就要还给公司。 安夏看着新装好的传真机和电脑,一种熟悉的感觉由然而生,那是被笔记本电脑和钉钉、微信包围的7X24工作状态。 妈妈对安夏忽然这么有钱,十分惊讶,安夏只告诉她,在深市的时候,她顺便面试了一个公司,帮老板解决了一些问题,老板请她当顾问。 妈妈听不懂安夏说的什么开发,什么软件,只知道是跟电脑有关的东西。 电脑那么贵,能搞电脑的人肯定更贵了。 妈妈对此就说了三句话:“你已经长大成人了。” “嗯……” “已经可以负法律责任了。” “嗯?” “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想想,会不会被抓。要是你干坏事被通缉的话,妈妈也保不了你。” “嗯……”
第7章 此时的居民电表都用的是3A电表,功率800瓦左右。 那台三菱单冷空调直接800瓦,别说开空调的同时再开电脑,开个灯都有可能烧保险丝。 安夏不得不再找电力公司的人帮忙换个大功率电表。 妈妈对换表师傅非常热情,师傅随口问了一句:“你家怎么这么多大功率电器。” “可不是嘛,我女儿买的……” 她恨不得把家里那点家底全部兜出来。 安夏听见了:“你跟一个陌生人说这么多干什么?” “说说怎么了?” 安夏十分无语:“就算是随便串门的农村,在自家地里挖出个金子,也不会满世界跟别人说吧?” 安夏关于家里钱的问题,与妈妈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对话。 安夏保证这笔钱来路伟光正,绝对不会有公安机关上门调查取证。 她也要求妈妈不要像到处聊谁家女儿嫁得好,谁家儿子娶得妙那样把自家有钱的事到处说给别人听。 这个别人,包括她的同事,她的朋友,所有亲戚。 “不至于吧,你怎么能把人想得这么坏,家里过得好了,还不能跟亲戚说说?”安夏妈妈非常不理解。 在她的理解里,财不露白,是指对马路上、火车上随便遇到的路人。 对上门来修东西的人、邻居,还有父母兄弟,有什么好瞒的。让他们都知道知道,才显得光耀门楣呢。 安夏深吸一口气:“我就问你,你要是到处说家里有钱,到时候大舅舅跟你借钱,你借吗?” “有的话,就借咯。” “借了不还,然后说钱不够,再借呢?再借了,又不还呢?然后再借?你不借了,到时候说你小气,姐弟反目成仇,你就开心了?” 妈妈嗔怪道:“你这孩子,怎么跟妈妈说话的。” “我们现在是说道理,不要谈感情。” 安夏严肃地把问题分析地十分透彻,每句都往严重的方向说,还讲了好几个熟人作案,杀人分尸的故事。 妈妈连连点头,跟安夏保证不到处往外说。如果有人来问,就说是安夏的爷爷家那里有一个亲戚出国了,这些家电是他们家留给他们的。 反正柳阿姨两口子已经在忙着办出国手续,不参与邻里间的八卦会谈。 安夏的父系在另一个遥远的城市,这里的人也不可能跑去核实是否有此事。 此时的老小区里,大家都还保留着晚上坐在一起聊天的习惯。 提起安夏家里最近进的那几个大家电,大家都羡慕安夏家突然多出了一个有钱亲戚。 忽然有一个人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一个月下来的电费很贵吧。” 妈妈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看着安夏。 安夏做出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我们也没办法呀,人家可怜我们家,临走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们,我们还能挑吗?要不您买了吧?还没拆呢,给您打个九五折,不要工业券,您看行吗?” “哈哈哈,我哪买得起啊。”那人打个哈哈,这事就算过了。 离上班还有几天,安夏就天天坐在电脑前面,吹着空调,琢磨怎么赶紧把第一代表格开发出来。 有时候一天要跟阿君通好几次电话,反复沟通需求。 传真机也吱吱嘎嘎响个不停,这个年代,传一张图要半个多小时,安夏看着慢悠悠往外吐纸的传真机,无比怀念传图秒到的光辉岁月。 不知不觉,安夏迎来了正式去纺织九厂报道的日子。 明明是上班,被妈妈搞得像第一天上幼儿园。 又是给她找衣服,又是给她梳头发,教她要嘴甜,要知道叫人,见到以前就认识的那些叔叔阿姨,还按以前的叫,看到年纪大的不认识的要叫师傅。 到办公室要积极主动的打水、扫地、拖地…… 听得安夏一愣一愣,她待过的公司,都有专人负责打扫、换水,发个消息给行政,告诉他们哪边需要打扫,马上就有人到位。 以安夏的工作习惯,到公司之后,最多走几步去饮水机那里给自己倒杯水,上个厕所,就该夹着笔记本电脑进各个会议室里开始跟人撕了。 撕完,达成结论,出来做,做完了,再进会议室开始新一轮撕……如此来回往复。 打水就算了,还要扫整个办公室的地,还是什么路数? 安夏就这么被妈妈带着去上班,进门的那一路,真的好羞耻,她甚至都没来得及看清对方是男是女,就被妈妈催着:“哎,你怎么不叫人啊?” 这一路遇到不少人,有记忆里存在的人,有压根没印象的人。 反正就稀里糊涂地跟着叫了一堆叔叔阿姨…… 最后安夏被妈妈送到她被分配的供销科。 妈妈又跟已经来的人打了一圈招呼,主旨就一句话:我女儿还小,不懂事,大家照顾照顾她。 安夏坐在办公桌前,桌上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她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好不容易熬到科长来,安夏主动问有什么工作是可以交给她做的。 科长说:“你就把每个月各个地方的销售情况,做成报表,交给老林就行了。” 哦哟!销售报表!肯定很复杂! 安夏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拿着本子带着笔,虚心请教报表的格式,还有要怎么做等等。 然而,简单的令人不敢相信: 每月发过去了多少货,卖了多少货,退回多少货。 最终销售款多少,退回多少。 根本就是小学生数学题。 而且销售地区是以省为行政单位的,纺织九厂的行销地区一共也就27个省级行政单位。 安夏的工作就是做二十七道四则混合运算题。 不是一天,是一个月。 进单位第一天,安夏不敢相信世间竟会有这么清闲的工作,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小心观察周围同事的工作状态。 同事们早上来,聊天看报,中午打牌睡觉,下午继续聊天看报,偶尔接个电话,或是有人过来说个什么事,然后下班。 安夏终于见识到,什么叫做一杯茶、一包烟、一叠报纸看一天。 难怪大刘能在上班的时候有空写《三体》。 其他科室也一样,有家有室的同事就闲逛。 想出国的人,就在背单词学英语,或是看专业书籍。 生产车间此时也产能不足,干多干少一个样,完成生产任务之后就磨洋工,请半天假,跟组长打个招呼直接走,不扣钱。 大家都在享受国营大厂的幸福时光,都认为自己可以一直这样混到退休。 殊不知,此时已距离「砸三铁」的大下岗潮,不过还有四年时间。 第一天,安夏在办公室里坐着,她跟那些聊家长里短的同事实在没话说,便像上课开小差那样,拿着一叠报纸做掩护,在单位发的信笺纸上继续她的兼职工作。 阿君动作很快,已经搞出了一个最基础的表格雏形。可以做四则混合运算,也可以做筛选。 但是不能筛选汉字,只能对数字和英文字母进行处理。 等阿君这边做完,再反馈,还需要一段时间。 安夏的人生又开始寂寞如雪,无聊的要死。 厂里有图书馆,她抽空去了一趟,发现正经的工具书挤得满满一排无人看。 另外两个摆着武侠、言情的书架空空荡荡,就剩一两本没听说过的。 安夏随手翻开一本最新到的纺织行业杂志,在第一篇文章里就赫然看到: “现在许多纺织厂运营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差……一元成本,销售价只能卖出五毛……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竞争力……” 结合在供销科看到的一些数据,就连安夏这个刚进门两天的人都知道:大厦将倾。 可笑,九厂的人还歌在唱舞在跳,懒懒散散,与热火朝天的深广小商贩,还有外企职员走路如飞的模样,如天壤之别。 按妈妈的说法就是:“那么大个厂子还能倒了不成?总归要管我们吃饭的吧?” 深市那边的活暂时不用干。 厂子里的活到月底才需要干。 供销科里有个新人,比她早报道一星期,此时还在积极表现中,他天天早早到单位,打水扫地。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586 首页 上一页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