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李昕道:“十日前已挖过一窝,养伺此地的老农人看过,说还能再养养,又等到今日。” “产量如何?”张泰清迫不及待地问。 李昕回:“只起了一窝,有四个红薯,最小的二两多重,最大的那个足足有八两,比我拳头还大。” 张泰清下意识看了眼李昕的手,李昕是彻彻底底的文人,但怎么说也是个男人,手算不得太大,也不小,张泰清心里比较了一下,脸上已经露出笑意。 真不小! 李昕继续道:“那一窝红薯,总重一斤一两有余。” “咱们丰朝的斤两?”张泰清追问。 虽然已经知道两个红薯加起来超过了十两,怎么也不可能是天人的计量标准,他还是确认了一下。 李昕点头,张泰清面上的喜色愈重,以拳击掌,“好,太好了。” 他们一斤是十六两,一斤一两有余,也就是十七两多,这才是一窝红薯的产量。 张泰清也是看过农书的,知道了红薯的存在后,更是专门跟培植红薯的农人请教过。 这红薯,按照他们丰朝的计算方式,一亩地最起码能种两千株以上,也就是两千窝的红薯。 他跟群友们讨论过,天幕上也有一些人,将天人国家和丰朝不同的计量标准、银钱对比、物价粮价等都做了比较。 丰朝的标准田亩,比天人国家的要少一点,但少得不太多。 总而言之,如果按照十日之前起出来的那一窝红薯产量计算,他们一亩地的红薯,产量在两千斤以上。 按照天人的计算方法,一斤十两,产量更是能达到三千斤以上! 虽然天女娘娘说过,她们国家红薯产量更高,那种图好吃的“低产”红薯,产量才三千多斤,高产红薯产量翻倍还多。 他们现在的红薯跟天人没法比,但张泰清已经很满足了。 三千斤啊,农人种粮食,豪门大户的肥田静精耕细作,也不过亩产三四百斤。 红薯的产量一下子翻了十倍,简单的换算一下,也就是多了九倍的粮食,这能养活多少百姓啊! 更重要的是,天女娘娘说了,红薯不挑地,对土地要求低,还耐旱,多好的粮食啊! 至于天女娘娘说的,最早的初代红薯不好吃,以及红薯吃多了烧心等等问题,在张泰清看来,根本不是事。 尤其是不好吃,贫苦的百姓有一口吃的就够了,谁还会在乎味道口感呢。 甚至于,薛皎说的红薯的缺点,很多在张泰清看来,都是优点。 味道不够好,才轮得到普通百姓来吃。 难以长久保存,就不会有人将红薯囤积起来高价出售。 好,真好啊,红薯真乃神粮! 李昕看张泰清眼圈都红了,知道他在想什么,心下感慨。 以前他对张泰清,也不过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如今真切相处,才了解到,这位新相识的友人,是真的忧国忧民忧天下,明明见多了世事丑恶,依旧保持了一颗难得的赤子之心。 待张泰清情绪稍稍缓和,两人以及带来的亲信、伺候这片田地的老农,一起开始挖红薯。 担心伤了地下的红薯,甚至不惜用手刨,小心翼翼挖出一窝又一窝的红薯,如同挖什么稀世珍宝一般,惊喜连连。 “我这窝有六个红薯!” “看,我挖到一个特别大的红薯,这么大!” “这窝长得不行,才三个,怎么回事,土有问题吗?” “这窝长得好均匀,个个都差不多大小。” …… 从海外带回来的红薯藤不多,种下的这片红薯也不多,几人一起动手,很快把所有红薯都挖了出来。 一共才不到两分地的红薯地,这还是因为种得稀稀拉拉,一点儿都不密。 红薯挖出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过秤。 每一窝红薯个数不一,重量也不一,好消息是,除了极少数,大多数红薯的产量,每窝都在一斤以上,也就是说,亩产两千斤稳稳的。 李昕和张泰清脸上的笑容置止都止不住,看着这些红薯的目光灼热无比。 这些红薯,还有红薯藤,都是种子,是希望。 十天前挖的那窝红薯,当时看一下又埋了回去,希望还能继续长长。 可惜的是,不但没长,还有一个红薯有点坏了,外皮上有铜钱大一块已经开始溃烂,让他们心疼得不得了。 “这红薯大约不能当种子了。”看顾这片地的老农说。 “要不吃了吧,咱们还没尝过红薯的味道呢。” “咋没尝过,天女娘娘吃烤红薯,你没开通感?” “那不一样。” “是不一样,这是咱自己种的,咱们也有红薯了。” “大人……” 李昕拿着那个红薯,左看右看,最终还是同意了手下人的请求,将那个坏了一点的红薯洗净,挖掉坏了地方,露出偏白的,看起来完好的薯肉。 红薯吃法多种多样,他们已经跟薛皎尝过,但自己种的红薯,头一回吃,没敢搞什么花样,老老实实煮来吃,这是最简单也最安全的吃法,烤还怕烤坏了呢,就算煮化了,也是化在锅里。 在一众人的期待下,这半个红薯终于煮熟了,一人只能分到极小的一块。 张泰清将他分到的那一块红薯小心翼翼喂进嘴里,掉下来的一点小渣渣都没放过。 然后半眯着眼睛,细细品味,甚至没舍得用牙咬,一点点抿化了煮得烂熟的红薯。 “这红薯……”张泰清咽下嘴里的食物,瞪大眼睛,“怎么不好吃了,分明味美至极!” 有甘味! 虽然很淡,但就是有甜味儿,这还不够吗? 有少许经络,问题不大,煮软了能抿出来,一点儿都不剌嗓子,这还不够吗? 这么好的粮食,怎么能说它不好吃呢?张泰清都想替红薯喊冤。 李昕实事求是:“甜度、口感,确实不如天女娘娘所食红薯。” 看见张泰清瞪他,李大人不由失笑:“不过也确实不能说难吃。” 大家都珍惜地吃完了红薯,连皮一起,一点儿没浪费。 “皮也能吃,挖出来洗洗就行,多好啊。”张泰清看着那一筐筐红薯,像在看最珍爱之物。 这红薯真是个宝,天女娘娘说了,红薯藤能喂猪,也有专门种来吃的红薯叶,说明红薯藤其实也能算口粮,猪能吃,人怎么吃不得? 而且红薯藤能种,红薯也能种…… 张泰清怎么看怎么喜欢,恨不得晚上搂着红薯睡觉。 让手下人将红薯收好,存放到干燥、避光的地方,李昕将张泰清叫到一旁。 “宴和……”李昕的语气难得迟疑,似乎有什么为难的事。 张泰清毫不犹豫道:“可是有什么事需要我去办?光启直管明言。” 李昕不再犹豫,坦白道:“这批红薯做种,再种一茬,我们不会再缺红薯粮种,但这粮种不能只留在我们手中。” 张泰清若有所思:“你是说……” 李昕:“此粮利于万民,最好能发放到百姓手中。” 张泰清下意识道:“普及粮种之事,最好是朝廷……” 他话未说尽,忽然停住,面色转冷。 李昕苦笑:“我……信不过陛下。” 以他的身份,得到红薯种子,应该第一时间送到尚京,献给朝廷。 但李昕却隐瞒了下来,选择自行育种种植,这中间一旦有人出卖他,红薯还没收,他就得押送回京问罪。 可他还是做了,不管是带头组织出海,还是私下培育粮种,他都做好了被揭发被问罪的准备。 他不怕死,却怕那么多人千辛万苦豁出命来带回来的粮种,毁在朝廷,毁在皇帝手中。 如今红薯已经收获,光岭南一地种植还不够,他得想办法,让天下百姓都能得到这救灾救命之粮。 张泰清思忖片刻,眼神一凝,显然下定了某种决心。 “我有些路子,也有自认可信之人。”他斟酌着道:“我觉得,将粮种给他们,他们会帮我们普及粮种。” 李昕跟张泰清说这事,也是这个原因,张泰清颇有名望,希望他有法子,找到可以信任的人。 当然,他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只是…… 张泰清左右环顾,他们在田地中间,四下无人,也不怕人偷听。 “光启可知,天幕群聊?” 李昕:? 他忽有所感,试探地问:“群主是……”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开口:“教主。” 气氛一时古怪,整个群里就那么点儿人,时间久了人人都熟悉,谁能想到天幕上聊完,天幕下还能见面。 这次是李昕先开口,拱手一礼:“在下山野客。” 张泰清洒然一笑,知道跟李光启在同一个群里,他已经隐隐猜到了。 他拱手回礼:“在下忧国忧民一书生。” 两人相视而笑,扶手直身,不必多言。 李昕先说:“‘边城一小兵’应属边军,且是掌军之人,红薯可由他在边城地带普及,以作边军口粮。” 红薯耐寒不耐寒,在北方一年只能种一季,但它产量的优势太大,一季已经能收获很多了。 “可惜,没办法联系关雄,天幕中用此昵称之人一眼假。”李昕感叹。 张泰清迟疑道:“‘今人不识月’可能是关将军之女,关斐。” 他曾有一学子,带过几个月,后来未曾联系,那学生科考未中,投了齐王府,做了个门客,齐王遭贬,他随齐王离京,颇受信任。 这消息正是他那学生告诉他的,说是关斐与前齐王妃,也就是天女娘娘有旧,齐王恨极了关斐。 “她?”李昕被贬之前在尚京任职,略异思索便想起来了,“似是嫁去了承恩侯府……可惜了。” “那这粮种,要不要给她一份?”张泰清问。 李昕思索片刻:“给一份吧,若是‘边城’无法普及粮种,关斐能把粮种送到边关她阿爹手中。” “教主……” “不好说,先问问,天女教势力坐大,民间声望日隆,我有些担心……” “‘家财万贯’……沈家……” …… 生活愉快,就会觉得时间飞逝,除了思念在心底沉淀,其他时候,薛皎觉得时间过得快极了。 转眼间已经到了年末,天气越发的冷,北京下了大雪,薛皎跟室友去堆雪人,夹雪鸭子,拍照片发到家族群里,大家欢欢喜喜陪她一起看雪。
言情小说网:www.bgnovel.com免费全本完结小说在线阅读!记得收藏并分享哦!
230 首页 上一页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下一页 尾页
|